|
|
詩人: 李洪 Li Hong
塔上犀牛誰捉得,人中竜種偶相逢。 寂寥千載傳心印,雁塔光明閟舊蹤。 |
|
安國寺投訴電話三門峽旅遊投訴電話:0398-2935003
河南省旅遊投訴電話:0371—6550677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安國寺位於陝縣西李村鄉,距三門峽市約64公裏。寺院殿堂彩釉筒瓦,俗稱琉璃寺。安國寺始建於隋,歷代均有修葺。主體建築群坐北嚮南,以火墻為界分前後兩處院落。前院包括山門和前、中、後三重佛殿,另有經房、禪房、鐘樓、東西蓮池和石碑經幢等。後院有佛殿一重,石碣兩塊。還有寺院附屬建築多所。
前院山門為南面帶有檐廊的單檐硬山式建築。面闊三間,山門兩側各置一耳門。前殿為面闊三間的單檐式硬山結構,西側有配殿三間,東側有一座條石砌基、青磚築起的正方形鐘樓,樓頂四周有磚雕仿木鬥拱。
中殿為面闊一間、進深三間的單檐硬山式建築物,四面帶有回廊,檐下施三踩單昂鬥拱、竜鳳大脊,正吻和脊獸大部尚存。中殿東側用條石砌成的蓮池尚未完整,西池已廢。
後殿面闊三間,單檐硬山式結構,中殿和後殿兩側的經(禪)房也都是單檐硬山結構。
前殿與山門之間有清順治十四年和康熙五十九年石碑各一通,一為"重修安國寺記";一為"重修鐘樓碑記"。中殿與後殿之間有清乾隆元年"重修安國寺金妝神像碑記"和"曹洞正宗"殘碑各一通。
火墻(由石碣得名)高約4米,自東而西將整個寺院分為前後院。正中為門樓,內外沿及額頭雕二竜戲珠等圖案,火墻南面東側為磚雕蟠竜圖案,西側為麒麟圖案,門楣兩側為五瑞圖。火墻上嵌有明隆慶四年"重修瑞雲山安國寺火墻序"石碣各一塊。
正殿在火墻北側,面闊五間,單檐硬山式結構,檐下施三踩單昂鬥拱,竜鳳大脊。正吻和走獸等磚雕裝飾及廊檐下的木雕八仙人物圖案等基本完整,雕花六抹格扇門基本完好,廊下承檐的四根小八角體磨光青石柱是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重修改換的,高約3米,上雕刻揩書對聯:
寶筏渡迷津原裏犬河邊牛願相逢去;
金繩開覺路井中蛇藤上鼠應早脫來。
昌水縈洄萬頃流光映梵宇;
瑞山繚繞四圍爽氣浮祇園。 |
|
安國寺投訴電話呂梁旅遊投訴電話:0358-3366108
山西省旅遊投訴電話:0351-7325012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地理位置安國寺原名“安吉寺”,位於離石城西7公裏的烏崖山𠔌,是國傢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創建於唐貞觀十一年(公元637年),曾為代宗女昌化公主食扈地,代宗以佛牙二賜公主,置於銅塔貯藏,今寺中銅塔樓就是當年供奉佛牙之處。現在王傢塔村山梁上有一古石砌臺基,為昌化公主的點將臺。宋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鎮西人王公佐在該寺做寨,稱“安國王”,之後“安吉寺”改名“安國寺”。景點特色安國寺依山而建,院中有院,殿宇禪房相連。寺院分上下兩層,偏院分內外兩進,共四處院落。現存主要建築有佛殿、銅塔樓、於成竜讀書樓、於清端公祠、於中丞公生祠、觀音樓、鐘樓、鼓樓、關帝閣、十王殿、萊公別墅、石牌坊、磚塔等二十餘處。佛殿內有彩塑菩薩3尊,造型生動,色彩明亮;壁畫124幅,112平米,碑碣石刻65塊。景點介紹安國寺周圍山巒聳立,絶壁懸崖,群山環抱,鬆柏叢生,郁郁葱葱。尤使人驚嘆的是突兀石上,忽生怪柏,盤根外露。那林中異狀萬千的嶙嶙怪石,如伏如蹲,如走如奔。在石林之間又有遍生的野草山花,如錦似綉,競相爭豔。寺內水源豐富,清泉長流不息。曾為唐代宗女昌化公主食邑地。代宗以佛牙二枚賜與昌化,置銅塔貯之,今寺中銅塔樓就是當年供奉、貯放佛牙之處。當地還流傳有昌化公主迎佛骨的故事。該寺依山勢而建,整體佈局錯落有緻,亭臺樓閣、殿宇禪房比比相連。主要建築有大雄寶殿、銅塔樓、鐘鼓樓、萬佛閣、關帝閣、觀音樓、十王殿、洞賓樓,又有於清端公祠、於萊公祠、於成竜讀書樓,還有萊公別墅、石牌坊、磚塔等。大雄寶殿為元代建築,多處留有唐代遺風。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布瓦,雙翹單下昂,五踩鬥拱,中間花拱,單檐懸山式木結構建築。殿內供奉着三尊高大精美的三身佛,高達4.8米,造型獨特,栩栩如生。殿左右有60平方米的明代佛傳壁畫,采用傳統的工筆重彩畫法,色彩明快,形象生動。銅塔樓為重檐歇山頂,二層木構建築,上下層四周有圍欄設木梯可攀登上樓,下又有暗室三間。鐘鼓樓為單檐歇山式建築。磚塔為宋式須彌座密檐塔,平面呈八角形,共八層,束腰部分有磚雕圖案,塔身全部采用磨磚對縫仿木構築。偏院又稱清靜處,有於清端公祠,樓上是關帝閣。後院古剎禪院,環境幽雅,建有於成竜讀書樓。於成竜,永寧州(分離石)人,兵部尚書,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兩江總督,死後被謚贈光祿大夫,太子太保。現有讀書樓碑記可考。還建有洞賓樓、萬佛閣等。寺後百米石崖下是萊公別墅,是於成竜之孫於準在雍正丙午年(1725),就半山石壁天然形成的龐大石崖下修築而成。其地勢險要,景色奇特,構築精巧。前臨深𠔌曰“瞑之𠔌”,清泉汩汩匯為細流;下有“八角琉璃井”;上有千仞絶壁,懸崖飛瀑,遇雨天則水簾垂挂,其景十分壯觀。絶壁半腰有20平方米人工鑿成的石室,石壁上有“竜”、“虎”、“山林”、“野趣”等石刻大字及道光年間永寧州知州王繼賢親筆書寫的山寺石室文。石室為於成竜之子於廷翼築,又鑿通石壁為石窗,依窗眺望,遠視中陽縣城,近視寺周美景,南川風光,一覽無餘。古剎安國寺,雄居於烏崖山中,以其形勝殊異,風景優美著稱。內有三十二景可供遊人觀賞。若逢夏季,氣候清爽,真乃避暑勝地。多少年來有不少仕宦達官、顯赫名流、墨客騷人匯集於此,也曾孕育過歷史清官於成竜這樣的時政英才。這座清雅古寺,四季鳥語花香,遊人、香客絡繹不絶。這處融自然風景與古建為一體的名勝,已成為革命老區的一顆晶瑩奪目的明珠。 |
河南省三門峽市陝縣安國寺 Shan County, Henan Province Sanmenxia Ankokuji |
安國寺位於陝縣西李村鄉,距三門峽市約64公裏。寺院殿堂彩釉筒瓦,俗稱琉璃寺。安國寺始建於隋,歷代均有修茸。主體建築群坐北嚮南,以火墻為界分前後兩處院落。前院包括山門和前、中、後三重佛殿,另有經房、禪房、鐘樓、東西蓮池和石碑經幢等。後院有佛殿一重,石碣兩塊。還有寺院附屬建築多所。
前院山門為南面帶有檐廊的單檐硬山式建築。面闊三間,山門兩側各置一耳門。前殿為面闊三間的單檐式硬山結構,西側有配殿三間,東側有一座條石砌基、青磚築起的正方形鐘樓,樓頂四周有磚雕仿木鬥拱。
中殿為面闊一間、進深三間的單檐硬山式建築物,四面帶有回廊,檐下施三踩單昂鬥拱、竜鳳大脊,正吻和脊獸大部尚存。中殿東側用條石砌成的蓮池尚未完整,西池已廢。後殿面闊三間,單檐硬山式結構,中殿和後殿兩側的經(禪)房也都是單檐硬山結構。
正殿在火墻北側,面闊五間,單檐硬山式結構,搪下施三踩單昂鬥拱,竜鳳大脊。正吻和走獸等磚雕裝飾及廊檐下的木雕八仙人物圖案等基本完整,雕花六抹格扇門基本完好,廊下承檐的四根小八角體磨光青石柱是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重修改換的,高約 3米。
位於陝縣瑞雲山下永昌河北岸。俗稱琉璃寺。始建於隋代,歷代均有修繕。寺院主體建築有大佛殿、二佛殿、三佛殿、金剛殿、天王殿、竜王殿、鐘樓、山門等建築,具有金元風格。寺內保存有大量磚雕和木雕藝術珍品。
主體建築群坐北嚮南,以火墻為界分前後兩處院落。前院包括山門和前、中、後三重佛殿,另有經房、禪房、鐘樓、東西蓮池和石碑經幢等。後院有佛殿一重,石碣兩塊。還有寺院附屬建築多所。
前院山門為南面帶有檐廊的單檐硬山式建築。面闊三間,山門兩側各置一耳門。前殿為面闊三間的單檐式硬山結構,西側有配殿三間,東側有一座條石砌基、青磚築起的正方形鐘樓,樓頂四周有磚雕仿木鬥拱。
中殿為面闊一間、進深三間的單檐硬山式建築物,四面帶有回廊,檐下施三踩單昂鬥拱、竜鳳大脊,正吻和脊獸大部尚存。中殿東側用條石砌成的蓮池尚未完整,西池已廢。
後殿面闊三間,單檐硬山式結構,中殿和後殿兩側的經(禪)房也都是單檐硬山結構。
前殿與山門之間有清順治十四年和康熙五十九年石碑各一通,一為“重修安國寺記”;一為“重修鐘樓碑記”。中殿與後殿之間有清乾隆元年“重修安國寺金妝神像碑記”和“曹洞正宗”殘碑各一通。
火墻(由石碣得名)高約 4米,自東而西將整個寺院分為前後院。正中為門樓,內外沿及額頭雕二竜戲珠等圖案,火墻南面東側為磚雕蟠竜圖案,西側為麒麟圖案,門楣西側為五瑞圖。火墻上嵌有明隆慶四年“重修瑞雲山安國禪寺火墻序”石碣各一塊。
正殿在火墻北側,面闊五間,單檐硬山式結構,搪下施三踩單昂鬥拱,竜鳳大脊。正吻和走獸等磚雕裝飾及廊檐下的木雕八仙人物圖案等基本完整,雕花六抹格扇門基本完好,廊下承檐的四根小八角體磨光青石柱是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重修改換的,高約 3米。 |
山西省離石市安國寺 Shanxi Lishi City Ankokuji |
安國寺,位於山西省離石市西10公裏的烏崖山麓的一個石窪之中。周圍山巒聳立,絶壁懸崖,群山環抱,鬆柏叢生,郁郁葱葱。尤使人驚嘆的是突兀石上,忽生怪柏,盤根外露。那林中異狀萬千的嶙嶙怪石,如伏如蹲,如走如奔。在石林之間又有遍生的野草山花,如錦似綉,競相爭豔。寺內水源豐富,清泉長流不息。
安國寺原名安吉寺,據碑記創建於唐貞觀十一年(637),曾為唐代宗女昌化公主食邑地。代宗以佛牙二枚賜予昌化,置銅塔貯之,今寺中銅塔樓就是當年供奉、貯放佛牙之處。當地還流傳有昌化公主迎佛骨的故事。該寺依山勢而建,整體佈局錯落有緻,亭臺樓閣、殿宇禪房比比相連。寺主院分上下兩層,偏院分內外兩進,共四處院落。主要建築有大雄寶殿、銅塔樓、鐘鼓樓、萬佛閣、關帝閣、觀音樓、十王殿、洞賓樓,又有於清端公祠、於萊公祠、於成竜讀書樓,還有萊公別墅、石牌坊、磚塔等,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雄寶殿為元代建築,多處留有唐代遺風。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布瓦,雙翹單下昂,五踩鬥拱,中間花拱,單檐懸山式木結構建築。殿內供奉着三尊高大精美的三身佛,高達4.8米,造型獨特,栩栩如生。殿左右有60平方米的明代佛傳壁畫,采用傳統的工筆重彩畫法,色彩明快,形象生動。銅塔樓為重檐歇山頂,二層木構建築,上下層四周有圍欄設木梯可攀登上樓,下又有暗室三間。鐘鼓樓為單檐歇山式建築。磚塔為宋式須彌座密檐塔,平面呈八角形,共八層,束腰部分有磚雕圖案,塔身全部采用磨磚對縫仿木構築。
偏院又稱清靜處,有於清端公祠,樓上是關帝閣。後院古剎禪院,環境幽雅,建有於成竜讀書樓。於成竜,永寧州(分離石)人,兵部尚書,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兩江總督,死後被謚贈光祿大夫,太子太保。現有讀書樓碑記可考。還建有洞賓樓、萬佛閣等。
寺後百米石崖下是萊公別墅,是於成竜之孫於準在雍正丙午年(1725),就半山石壁天然形成的龐大石崖下修築而成。其地勢險要,景色奇特,構築精巧。前臨深𠔌曰“瞑之𠔌”,清泉汩汩匯為細流;下有“八角琉璃井”;上有千仞絶壁,懸崖飛瀑,遇雨天則水簾垂挂,其景十分壯觀。絶壁半腰有20平方米人工鑿成的石室,石壁上有“竜”、“虎”、“山林”、“野趣”等石刻大字及道光年間永寧州知州王繼賢親筆書寫的山寺石室文。石室為於成竜之子於廷翼築,又鑿通石壁為石窗,依窗眺望,遠視中陽縣城,近視寺周美景,南川風光,一覽無餘。
古剎安國寺,雄居於烏崖山中,以其形勝殊異,風景優美著稱。內有三十二景可供遊人觀賞。若逢夏季,氣候清爽,真乃避暑勝地。多少年來有不少仕宦達官、顯赫名流、墨客騷人匯集於此,也曾孕育過歷史清官於成竜這樣的時政英才。這座清雅古寺,四季鳥語花香,遊人、香客絡繹不絶。這處融自然風景與古建為一體的名勝,已成為革命老區的一顆晶瑩奪目的明珠。
2001年06月25日,安國寺作為明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
海寧????官安國寺 Haining Yanguan Ankokuji |
安國寺消失於1978年鼕。
現在能見到的安國寺遺跡是三座唐代經幢和一些殘散的碑石,都被安置在????官鎮北寺巷西的一塊礦地上。經幢係我國佛教石刻的一種,創始於唐,鑿石為柱上覆以蓋,下附臺座,刻佛名、佛像或經咒於其上。經幢也有脫離寺廟而立的,或在水邊,或在道路旁,佛教徒見了都要頂禮膜拜。
安國寺這三座經幢,分別鑿製於唐會昌二年(842),會昌四年(844),鹹通六年(865)。會昌二年鑿製的經幢高5.8米,周長4.4米。會昌四年鑿製的經幢高6.2米,周長4米。這兩座經幢上都刻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唐鹹通六年鑿製的經幢高7米、周長4.6米,從底部到頂端共有19個層次,每一層次造型不同。幢下部為兩層重疊須彌座、因浮雕蟠竜,故別稱“係竜幢”。這三座經幢的須彌座、幢身(八面)、幢蓋、所雕人物花卉等圖案,都極精緻。
安國寺始建於唐開元元年(713),名鎮國海昌院。唐會昌初(841—843),忽有蓮花涌地而出,寺僧法昕以為祥瑞,乃修葺精捨,延請名僧安國師為住持。宋大中樣符元年(1008)賜今額。安國寺自創建後,屢圮屢修,最後一次重修時在清光緒十三年(1887)。
海寧????官安國寺的出名,由來已久,主要是有以下一些原因:
一是唐宣宗曾在這裏為僧。唐宣宗李忱(810-859年),原名李怡。到武宗李炎在宦官仇士良等人的操縱下奪得帝位以後,把光王李怡看作眼中釘,甚至把他打得半死,沉入宮厠之中。仇士良等宦官又幫助李怡逃出宮外。此後,李怡落發為僧,登基之後御賜安國寺之名。賜寺中主持“悟空國師”
二是日本派人到中國來,要求弘傳禪宗,最早就是找到這裏。據《日本國首傳禪宗記》記載:日本文德天皇時期(公元851-857年),也即唐代大中五年至十一年,唐宣宗在位期間)慧萼奉桔太後之詔,入唐“聘有道尊宿”赴日本弘傳禪宗,慧萼慕名找到????官安國寺(當時尚稱鎮國海昌院)禮謁齊安,請他去日本傳法,齊安即派弟子義空隨慧萼東渡日本。這是中國最早東渡日本,弘傳禪宗的僧人,桔太後並特地為義空建造了禪林寺。
三是宋代大文豪、著名詩人蘇軾(東坡),在熙寧八年(1075年)時,曾捐資給????官安國寺建造大悲閣,並親自撰文和書寫了《宋安國寺大悲閣記》 。這座大悲閣,是當時安國寺僧人居則節衣縮食三十餘年發願建造的,閣中供奉千手眼觀世音像。
四是明末清初大儒黃宗羲(梨洲,1610-1695年)曾在這裏多次講學,據多種史籍和海寧地方志記載,從清康熙十五年春三月到十九年(1676-1680年),先後五年間,黃宗羲應當時海寧縣令許三禮的邀請,以六十七歲高齡,不辭勞苦,自家乡余姚渡過錢塘江北來,到海寧設壇講學。他到過海寧和附近許多地方,主要是在????官安國寺。
五是宋代皇朝對安國寺也很重視。宋理宗(1225-1227年)曾御書“妙智之閣”賜寺,並立碑刻石。
六是清乾隆二十七年春三月初二日和三十年,乾隆到海寧時,曾兩次到寺拈香,前一次還為化殿賜題御書“法海安禪”扁額,並題寫柱聯:“香水護須彌,功德常澄一鏡,妙華現優鉢,莊嚴合證三輪”,此後又賜白金五十兩,御筆黃竜石佛墨刻、禦題梅石墨刻,和《欽定重刻淳化閣貼》一部,可說是關懷備至。
四,安國禪寺
此安國禪寺位於江左之地,莫幹山麓,水鄉小鎮下捨。
五,在日本動畫片<一休中>一休的寺院,日語記為"安國寺(やすくにyasukuni てらtera)",在日語中"安國"和"靖國"發音相同,"靖國神社(やすくにyasukuni じんじゃjinnjya)".
四、鄂東千古名剎——湖北黃岡安國寺
安國寺位於湖北省黃岡縣城南1.5公裏。安國寺又稱護國寺,坐落於黃州城南的青雲塔下,濱臨揚子江畔的寶塔。建於唐顯慶三年(658年)。其建築規模相當龐大,據傳 原有一藏寺院,有房屋5048間,並有禪堂街、睢陽院、春草亭、竹嘯軒、遺愛亭等建築。寺內“茂林修竹、陂池亭榭”,環境幽美。占地方圓二裏,正門和後門分別在四裏涼亭和五裏涼亭處,需要“騎馬關山門,鳴鑼開齋飯”解放後仍擁有寺堂50祭餘間,今存建築面積約1400平方米。
安國寺坐北朝南,頭山門是一古式三梁磚石牌樓,上嵌書有“勅賜安國禪林”六個一尺見方大字的巨幅匾額,大門兩傍各立石獅鎮守。進門有約10米深的小院落。進小院落便是前殿,係韋陀殿。過前殿又有約130平方米的方形院坪,穿過院坪則為天王殿。天王殿後有500餘平方米長的方形花園,中有路直通大雄寶殿,大雄寶殿後不遠即為後殿,後殿是千手觀音殿,最後是大竹園,外有圍墻,與前殿相品的有東西廂房20餘間,分立在三大殿兩側。北宋天聖年間(1023——1030),韓琦曾來黃州投奔其兄黃州刺史韓琚,在安國寺西廂房發憤讀書,“白晝青火了,風雨無怠”,終於考中進士,後成為北宋著名宰相,一代名臣。三大殿殿宇高大雄偉。千手觀音殿上懸“圓通自在”四字大匾,係清康熙年間黃州知府於成竜所書,於在位時曾重修赤壁與安國寺。大雄寶殿的佛像對面,竪立着高寬各約4米的南海海島模型,海島表面丘壑起伏,除塑有數不清的小菩薩,寺前左側原有荷花池、水井、火化窟及和尚墓地,墓地上有大小不一的墓塔數座。安國寺因係勅賜十方叢林,前來求戒的僧尼、佛徒絡繹不絶。每年5月,還有男女香客萬人來此進香。
《弘治黃州府志·捲四·寺觀》載:“安國泰平講寺,在府城東南三裏。唐顯慶三年(658年)郡人張大用始捨基,僧惠立創建........明洪武七年(1374年),僧雲亭重修。明宣德七年(1432年)倍修。宋蘇軾謫居於黃,常遷居此,時太守楊耒、通判張規,邀軾同遊於此寺,論息氣養生之事。”又捲八載蘇軾《安國寺記》曰:“......城南精捨曰安國寺,有茂林修竹,陂池亭榭,....寺立於偽唐保大二年(944年),始名護國,嘉佑八年(1064年)賜今名。堂宇齋閣,連(僧首名)皆易新之,嚴麗深隱,悅可意,至者忘歸。歲五月,男女萬人會庭中,飲食作樂,且祀瘟神,江淮之舊俗也。”該寺始建時間,上述二說不一,考黃岡縣境風的佛寺,大多為前唐期所建,又據當地人的傳說,應為唐顯慶三年始建,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
安國寺是佛教叢林之一,凡受過三壇大戒的十方佛門弟子,均可按教規來此住院宿。傳說原是一藏寺院,建築規模很大,正門和後門分別在今四裏涼亭和五裏涼亭處,但可考者祇與今存的規模相仿,其建築面積約1400平方米。高大門樓上嵌有“安國禪林”的匾額,進了門,有約130平方米的方形院坪,穿過院坪為天王殿,天王殿後約五百餘平方米的長方形花園,中間有路直通大雄寶殿。大雄寶殿後為觀音殿。三座大殿的兩側,對稱性的建有客廳、廚房、塔屋和寮房計二十餘間,有走廊相通。三座大殿內空面積分別為一百二十和二百平方米,各以粗大筆直的杉木柱子起架,殿宇高大雄偉。大雄寶殿的佛像背面,竪立着高寬各約四米的南海海島模型,海島表面丘峰起伏,除塑有觀音、文殊、普賢諸菩薩像外,還塑有數不清的小菩薩像。寺前左側原有荷花池、水井、火化窯及和尚墓地,墓地上有大小不一的墓塔數座。
嘉佑八年(1063年),寧仁宗賜“安國”寺名,並賜玉印一方。玉印4寸見方,印紐為一竜首獅身堅獸,印文陽篆12字“勅賜唐代祖庭安國禪林之寶”印側有小字,因年久難以辨認。此印造型奇特,為鎮寺之寶。
蘇軾貶於黃州時,常來往於安國寺,“間一、二日輒往”,“旦往暮還都五年如此”。除了參禪打坐等宗教活動外,他還常在安國寺沐浴,每當洗完澡,就“披衣坐小閣,散發臨修竹”,覺得不僅洗掉了“身垢”也洗掉了心上的“榮辱”。
安國寺內設有韓琦當年的苦讀書座。為了表示對這位先賢的懷念,蘇軾先後寫有《書韓魏公黃州詩後》、《夢韓魏公》等文。明末書法傢董其昌題有“韓魏公讀書室”橫匾於上。蘇軾在此還寫有《安國寺記》、《安國寺浴》、《安國寺春》、《安國寺談養生》、《應羅漢記》等有關安國寺的詩文。
蘇軾在黃州期間,還出資於安國寺側購置一大方池,將買來的龜、鱉及魚類在此放生,並親書“放生池”三字勒石於旁,還將池塘取名為“蘇子瞻放生池”。後來,清遷官僚徐惺過此,寫下了《安國寺放生池記》,以追懷蘇軾。
安國寺內的佛像、佛具等,在1958年大躍進和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被毀,祇存門樓、三座大殿和部分房屋。
今寺內存唐代所傳玉印一顆,為國傢一級文物。又珍藏《大藏經》一部。
安國寺已故住持顯光法師,畢業於寧波觀宗寺,師從行芳法師,曾任中國佛教協會理事,湖北省 佛教協會副會長,黃岡市政協常委。 |
|
安國寺記 | 安國寺浴 | 安國寺村 | 黃州安國寺 | 安國寺惠瓊 | 安國寺經幢 | 朝鮮安國寺 | 離石安國寺 | 安國寺尋春 | 題新安國寺 | 安國寺恵瓊 | 題海昌安國寺 | 安國寺森林公園 | 安國寺贈廣宣上人 | 剋復後登安國寺閣 | 宿安國簡公院(一作安國寺靜居法師故院) | 安國寺隨駕幸興唐觀應製 | 遊長安諸寺聯句·長樂坊安國寺·穗柏聯句 | 遊長安諸寺聯句·長樂坊安國寺·紅樓聯句(隱侯體) | 八月十五夜宣上人獨遊安國寺山庭院步人遲…乘興聯句 | 廣宣上人以應製詩見示因以贈…居安國寺紅樓院以詩供奉 | 同王錥起居程浩郎中韓翃捨人題安國寺用上人院 | 又和安國寺及諸園賞牡丹 | 遊長安諸寺聯句·長樂坊安國寺·題璘公院 | 八月十五夜宣上人獨遊安國寺山庭院步人遲 | 八月十五夜宣上人獨遊安國寺山庭院步人遲乘興聯句 | 遊長安諸寺聯句長樂坊安國寺紅樓聯句隱侯體 | 遊長安諸寺聯句長樂坊安國寺穗柏聯句 | 遊長安諸寺聯句長樂坊安國寺題璘公院 | 宿安國簡公院一作安國寺靜居法師故院 | 一作安國寺靜居法師故院 | 廣宣上人以應製詩見示因以贈居安國寺紅樓院以詩供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