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萝卜片 1/3杯
小黄瓜片 1条
鱿鱼 1/4只
大白菜 3两
年糕 1/2斤
鱼板 少许
葱段 适量
淡酱油 1/3小匙
香油 3小匙
盐 1又1/2小匙
胡椒粉 1小匙
水 1/2杯
油 2大匙
制作:
(1)将菜洗净分别切好备用。
(2)将宁波年糕切0.3公分厚片,先用热油煎过至略焦盛起备用。
(3)炒菜锅中加热倒入2大匙油放入葱段爆香,依序将材料放入翻炒後再加入调味料(1)~(5)搅拌炒匀改中小火将水收乾後,即可盛起放入盘中。
由台湾汉声杂志社2009年最新出版大陆简体版《慈城·宁波年糕》详细的记录了宁波年糕的渊源,发展,营养,以及制作的程序,以及尽可能全的收录了宁波年糕的各种食用方法,唤起了多少人的儿时记忆。
《慈城·宁波年糕》是一本书,更是一件艺术收藏品,打开蓝底碎花的硬壳包装,一股“传统风味”扑面而来,这也应和了汉声出版社的宗旨与风格:在消费文化冲击下,中华传统民间文化在快速倾颓、消失,要为它们建立基因库。《汉声》1971年创刊于台湾,名为杂志,实际上每期都是一本主题书,38年来致力于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整理和保护,已出版140多期。2004年进入大陆后,汉声董事长兼发行人黄永松及其团队,像文化修行者,抱着“舍我其谁”的精神走南闯北,为福建土楼、北方剪纸艺术、18世纪的风筝谱、中国童玩、惠山泥人、贵州蜡染等文化遗产建立“基因库”,每本书常常要花上好几个月甚至好几年,不只从文化上寻根溯源,更详细记录了这些古老的民间工艺的制作过程,探讨民间工艺代表的生活哲学与生活文化。
身为慈城古城保护与开发研究的文化顾问,黄永松及其团队选择了“年糕”这一主题,编辑们采用实际调查法,走访了宁波地区的农友、水库、作坊、百姓人家及香港、台湾、新加坡、加拿大、美国和澳洲等地的“阿拉宁波人”,采集相关信息,集结成书。《慈城·宁波年糕》从“三个年糕的传说”讲起,分稻米、工艺、食谱、科学和知味乡亲五个篇章,完整地呈现了宁波年糕浸米、水磨、蒸煮、捣搡等步骤的加工过程。书中记录的46道年糕菜,分别以煨、烤、爆、火靠、煮、烩、蒸、炒、煎、蜜汁、拔丝等方法烹调出色香味俱佳的菜肴。记录皆来自“民间”,图文并陈,浅显易懂,人人都可照样制作。可以这么说,就像美国科幻片《侏罗纪公园》展示的那样,恐龙从地球上消失了,但只要其基因存在,科学家仍然能让其“复活”一样,如果真的有一天,年糕已经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但只要有《慈城·宁波年糕》这本书在,我们一样可以做出地道可口的“宁波年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不像别的书,只说年糕多么好吃,《慈城·宁波年糕》不仅说年糕好吃,还从稻米分类谈品质、营养,总结出慈城晚梗米最适合做宁波年糕的道理。并从蛋白质及脂类含量、直链淀粉的多少、胶稠度及糊化温度各方面一一验证,充分说明宁波年糕“好吃”是有原因的。
之所以说是“读看《慈城·宁波年糕》”,是因为,这本书无论摄影、编排、印刷与装帧,无一不美,值得认真读,更值得细细看,那感觉,就像一盘大白菜肉丝炒年糕,美在其味,更美在其形。慈城·宁波年糕》是一本书,更是一件艺术收藏品,打开蓝底碎花的硬壳包装,一股“传统风味”扑面而来,这也应和了汉声出版社的宗旨与风格:在消费文化冲击下,中华传统民间文化在快速倾颓、消失,要为它们建立基因库。《汉声》1971年创刊于台湾,名为杂志,实际上每期都是一本主题书,38年来致力于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整理和保护,已出版140多期。2004年进入大陆后,汉声董事长兼发行人黄永松及其团队,像文化修行者,抱着“舍我其谁”的精神走南闯北,为福建土楼、北方剪纸艺术、18世纪的风筝谱、中国童玩、惠山泥人、贵州蜡染等文化遗产建立“基因库”,每本书常常要花上好几个月甚至好几年,不只从文化上寻根溯源,更详细记录了这些古老的民间工艺的制作过程,探讨民间工艺代表的生活哲学与生活文化。
身为慈城古城保护与开发研究的文化顾问,黄永松及其团队选择了“年糕”这一主题,编辑们采用实际调查法,走访了宁波地区的农友、水库、作坊、百姓人家及香港、台湾、新加坡、加拿大、美国和澳洲等地的“阿拉宁波人”,采集相关信息,集结成书。《慈城·宁波年糕》从“三个年糕的传说”讲起,分稻米、工艺、食谱、科学和知味乡亲五个篇章,完整地呈现了宁波年糕浸米、水磨、蒸煮、捣搡等步骤的加工过程。书中记录的46道年糕菜,分别以煨、烤、爆、火靠、煮、烩、蒸、炒、煎、蜜汁、拔丝等方法烹调出色香味俱佳的菜肴。记录皆来自“民间”,图文并陈,浅显易懂,人人都可照样制作。可以这么说,就像美国科幻片《侏罗纪公园》展示的那样,恐龙从地球上消失了,但只要其基因存在,科学家仍然能让其“复活”一样,如果真的有一天,年糕已经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但只要有《慈城·宁波年糕》这本书在,我们一样可以做出地道可口的“宁波年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不像别的书,只说年糕多么好吃,《慈城·宁波年糕》不仅说年糕好吃,还从稻米分类谈品质、营养,总结出慈城晚梗米最适合做宁波年糕的道理。并从蛋白质及脂类含量、直链淀粉的多少、胶稠度及糊化温度各方面一一验证,充分说明宁波年糕“好吃”是有原因的。
之所以说是“读看《慈城·宁波年糕》”,是因为,这本书无论摄影、编排、印刷与装祯,无一不美,值得认真读,更值得细细看,那感觉,就像一盘大白菜肉丝炒年糕,美在其味,更美在其形。
本文摘自:http://www.52hansheng.com/forum-127-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