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學堂崗聖廟投訴電話新鄉旅遊投訴電話:0373-3079389
河南省旅遊投訴電話:0371—6550677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學堂崗聖廟位於長垣縣城北5公裏的滿材鄉學堂崗村東,1978年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據《名勝志》載:“昔孔子聘列國與四弟子(子路、曾晰、冉有、公西華)弦誦於此,故曰學堂崗”。
後人在崗上建廟,以作紀念。該廟始建於漢,唐、宋漸盛,元遭兵火無存,明天順三年(1459)重建,經明、清兩代十數次增修,逐漸成為豫北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其主體建築有:欞星門、大成殿、古壇亭、“春風、化雨”二亭、深造堂等。現存杏壇亭、杏壇亭、杏壇碑亭和明、清碑刻6通。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麯阜)人。他的祖上是宋國貴族,因避內混,遷居魯國。孔子一生勤奮好學,精通禮、樂、射、禦、書、數“六藝”,在政治思想上衛護奴隸製,主張“仁”和“禮”。孔子少年傢貧,青年時代做過小官,55歲時做過魯國大司寇。因與掌實權的季桓子政見不同,孔子棄官出走,開始帶領弟子周遊列國。他先後到過衛、魯、鄭、宋、陳、蔡、楚等國,力圖使其政治主張得到實施,但未受到各國國君的重視。以後,他專事教育和典籍的編訂整理工作,成為我國古代私塾教育的開創者。學堂崗聖廟就是孔子在衛國講學之處。
學堂崗聖廟在今長垣縣城城北5公裏處,是後人為紀念孔子在此講學而建。唐宋時期規模宏大,元代毀於戰火,明天順年間(公元1459年)重新修建,後又多次增修,主體建築是欞星門、大成殿、杏壇亭、二亭、深造堂等。大成殿內奉着粉金飾玉、撫琴而坐的孔子像,兩旁站立仲由、曾晰、冉有、公西華四大弟子。大多數建築已毀,現僅存杏壇亭和古碑刻6通。杏壇亭位於廟的正中間,建在高2米的臺上,平面呈四方形,亭高6米,為四角攢尖灰瓦(間以少量琉璃瓦)頂,由12根木柱支撐,外建回廊,亭中有杏壇碑1通,碑高1.99米,寬0.77米,碑額篆書“杏壇”二字,形製與山東孔廟“杏壇碑”相同。其他碑刻重要的有“透影碑”2通,一為“長垣縣重修學堂崗記”碑;一為“重修學堂崗文廟”碑,為長垣籍明代兵部尚書、山西按察使、吏部尚書撰文。整個廟宇占地1200平方米,坐北朝南,院中鬆柏參天,含煙吐翠,景緻極佳,俗稱“北壇亭”,為“長垣八景”之一。現在,學堂崗聖廟經過整修,又開始以新的面貌迎接四方遊客。 | | 學堂崗聖廟位於長垣縣城北 5 公裏的滿材鄉學堂崗村東,1978年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據《 名勝志 》載:“昔孔子聘列國與四弟子(子路、曾晰、冉有、公西華 ) 弦誦於此,故曰學堂崗”。後人在崗上建廟,以作紀念。該廟始建於漢,唐、宋漸盛,元遭兵火無存,明天順三年( 1459 )重建,經明、清兩代十數次增修,逐漸成為豫北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其主體建築有: 欞星門、大成殿、古壇亭、“ 春風、化雨 ” 二亭、深造堂等。現存杏壇亭、杏壇亭、杏壇碑亭和明、清碑刻6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