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名词 : 物理学类 : 医学心理学 : 农业 : 法学 : 工商行政管理 : 计算机 > 学习
目录
·xué xí xué xí·xué xí xué xí·No. 3
·No. 4·No. 5·No. 6
·No. 7·什么是学习 What is the learning·学习是个体生存的必要手段 Learning is a necessary means of individual survival
·学习可以促进人的成熟 Learning can promote the maturation·学习可以提高人的素质 Learning can improve people's quality·学习是文明延续和发展的桥梁和纽带 Learning is a continuation of civi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bridge and link
·广义的学习的定义 Broad definition of learning·学习和记忆 Learning and memory·学习的概念 The concept of learning
·学习的定义 Definition of learning·学习对动物适应环境的意义 Learn the meaning of the animals adapt to the environment·学习最佳的时间 Best time to learn
·学习的名言警句 Learn the famous aphorism·学习环境 Learning environment·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 Educational Psychology in the "learning"
·百科辞典 Encyclopedia·英文解释·法文解释
·近义词·相关词·包含词
·更多结果...
xué xí xué xí
  个体由经验或练习引起的在能力或倾向方面的变化,也指变化的过程。是人类和动物普遍具有的活动。按内容可分为认知的、情感的、运动技能的;按是否理解可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xué xí xué xí
  通过阅读、听讲、研究、实践等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
No. 3
  学习一种语言
No. 4
  学习数学
No. 5
  小鸟学飞。《礼记·月令》:“鹰乃学习。” 陈澔 集说:“学习,雏学数飞也。”
No. 6
  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史记·秦始皇本纪》:“士则学习法令辟禁。” 宋 叶适 《毛积夫墓志铭》:“稍长,亲师友,学习今古。” 毛泽东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一章第四节:“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No. 7
  明 清 时称在某一部门实习的官员或侍从等为学习。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灵臺,掌印太监一员,近侍僉书数员,看时刻近侍三十餘员,学习数十员。”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又大拜不阶,协办枢廷不始学习,皆异数也。”
什么是学习 What is the learning
  在中国,学习这一词,是把“学”和“习”复合而组成的词。最先把这两个字联在一起讲的是孔子。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意思是,学了之后及时、经常地进行温习和实习,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吗?很明显,学习这一复合名词,就是出自孔子的这一名言。按照孔子和其他中国古代教育家的看法,“学”就是闻、见,是获得知识、技能,主要是指接受感性知识与书本知识,有时还包括思想的含义。“习”是巩固知识、技能,一般有三种含义:温习、实习、练习,有时还包括行的含义在内。“学”偏重于思想意识的理论领域,“习”偏重于行动实习的实践方面。学习就是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聪明才智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思、习、行的总称。
  [心理学]学习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学习是个体生存的必要手段 Learning is a necessary means of individual survival
  动物和人的生活都离不开学习学习是动物和人与环境保持平衡、维持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条件,也是适应环境的手段。
  动物要在后天环境中求得生存和种群延续,首先要依靠先天遗传的种群本能行为,但这种先天本能只能适应相对固定或变化较小而缓慢的外界环境。
  动物和人为了生存下去,还必须通过学习获得个体经验。这种后天习得行为经验可适应相对迅速的变化,与先天本能相比,其意义显然要重要得多。譬如,一只小羊羔通过不断地向羊妈妈学习,知道了哪里可以寻找到丰富的食物,知道了怎样躲避狼的追捕。如果小羊不学习,就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也就无法生存下去。
  然而,学习对个体生活的作用和重要性的程度,在各种动物之间的差异很大。越高等的动物,生活的方式越复杂,本能行为的作用也越小,学习的重要性就越大。在低等动物中,习得的行为很少,获得的速度也很慢,学习对其生活可以说不起什么作用。例如原生动物刚出生不久,其一生中的大部分动作就已出现了,后天所需要的反应也已大都具备。它们学习的能力很低,保持经验的时间也很短,因而学习的结果对它们生活的作用是很小的。
  人是最高等的动物,生活方式极为复杂,固定不变的本能行为最少。人类行为的绝大部分是后天习得的,学习的能力以及学习在人类个体生活中的作用也就必然是最大的。人类婴儿与初生的动物相比,相对来说,独立能力低,天生的适应能力也低。可以说,离开父母的养育,婴儿是无法生存下去的。但是人类却有动物不可比拟的学习能力,可以迅速而广泛地通过学习适应环境。如,种植谷物,获取粮食,靠的是学习;战胜毒蛇猛兽等天敌,对付可怕的瘟疫,以免于被消灭,靠的也是学习。总起来看,人和自然界的其它动物如狮子、老虎甚至麻雀相比,很多方面都处于劣势,人能够成为万物之灵,靠的是学习。国外有句名言,叫做“不学习就灭亡”。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发表著名的研究报告,题为《学会生存》,就把学习同生存直接联系在一起,可见学习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潘菽对人类的学习下了这样的定义:人的学习是在社会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这个定义说明,人类的学习需要个人的自觉行动,积极参与,主动获取;吸收的内容可以是知识,可以是技能,也可以是智慧;学习的范围既可以是整个社会,也可以是某个个体。你如果不自觉、不主动、不积极,你就不会产生学习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你在学校有学籍,并不意味着你进入了学校的学习
学习可以促进人的成熟 Learning can promote the maturation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生理和心理会逐渐成熟。但成熟并不是完全脱离环境和学习影响的纯自然过程。学习对成熟的影响作用,首先得到了动物心理研究的支持。
  近二三十年以来,许多心理学家的实验研究发现,动物,尤其是初生动物的环境丰富程度,可以影响动物感官的发育和成熟,也会影响大脑的重量、结构和化学成分,从而影响智慧的发展。
  克雷奇(D.Krech,1966)将幼鼠分成三组:对第一组给予丰富刺激,使它们的反应越来越复杂;让第二组在笼中过着通常的生活;第三组与环境刺激完全隔离。80天之后对三组幼鼠进行解剖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在大脑皮层的重量和密度方面,第一组最优,第三组最差;在与神经冲动的传递密切相关的乙酰胆碱酯酶方面,三个组也呈现重大差异,第一组含量最丰富,第二组次之,第三组含量最少。
  罗森茨韦格(M.R.Rosenzweig,1972)也发现,接受丰富多变的环境刺激和适当学习训练的一组幼鼠与另一组在环境单调贫乏而又缺乏学习训练的幼鼠相比,在4-10周中,前者大脑皮层的重量与厚度增加,神经胶质细胞数量增多,神经突触增大或增多,乙酰胆碱酯酶含量更丰富且活动提高,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的比率也有所改善。
  关于人类学习对成熟的促进影响,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J Piaget.1969)认为,必须通过技能的练习来促进儿童的成熟。他还说:“儿童年龄渐长,自然及社会环境影响的重要性将随之增加。”
  怀特关于对初生婴儿眼手协调的动作训练的实验研究说明了学习和训练对成熟的促进作用。怀特发现,经过训练的婴儿,平均在3.5月时便能举手抓取到面前的物体,其眼手协调的程度相当于未经训练的5个月的婴儿的水平。这就说明了学习、训练对成熟的促进作用,学习促进了潜能的表现和能力的提高。
  有的学者研究表明,在婴儿出生后的四五年里,除了营养条件外,缺乏适当的学习训练或教育不当,也会给脑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有人研究聋哑人死后的大脑皮层,发现控制视听器官的部位趋于萎缩;对先天盲人复明后进行测验,发现他们眼运动不规则,难以集中注意于一点,不能精确地区分圆形和正方形。印度狼孩卡玛拉回到人类社会时虽然大约已七八岁了,但智力水平仅相当于6个月的婴儿;她死时大约16岁,可能只相当于三四岁幼儿的智力水平。
  所有这些研究与事实说明,早期的学习、训练以及相应的文化环境,对人的感觉器官和大脑等机体功能的发展是有着一定影响的。
  据此,对儿童的帮助,要以其成熟程度为依据,又绝不能等待成熟。应该在合适的“生长点”上将恰当的学习内容、合理的训练方法和教育方式结合运用,促进其生理和心理的成熟。
学习可以提高人的素质 Learning can improve people's quality
  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文化修养。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大量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特别是精神文化,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方面的成果尤其需要我们通过学习去获得,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缺乏一定文化素养的人不能算做真正健全的人,现代社会的新型人才必须是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人。
  学习可以优化人的心理素质。一个现代社会的新型人才,应该具备诸多方面的良好心理素质,如高尚的品德,超凡的气质,敬业的精神,目标专一的性格,以及坚忍不拔的意志,等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学习来达到。正如萨克雷所言:“读书能够开导灵魂,提高和强化人格,激发人们的美好志向,读书能够增长才智和陶冶心灵。”
学习是文明延续和发展的桥梁和纽带 Learning is a continuation of civi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bridge and link
  美国著名民族学家,原始社会历史学家摩尔根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可概括为三个时代,即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在蒙昧时代,人类世代相沿地生活在热带或亚热带的森林中,以野生果实、植物根茎为食,还有少部分栖居在树上。随着地壳的变化,气候的改变,人类不得不从树上移居地面,学会了食用鱼类、使用火、打制石器、使用弓箭、磨制石器等生存的本领,世代相袭。到了野蛮时代,人类又学会了制陶术、动物的驯养繁殖和植物的种植。这一时代的后期,还学会了铁矿的冶炼,并发明了文字,从而使人类历史过渡到文明时代。
  由此看来,人类文明的延续和发展,就如同一场规模宏大而旷日持久的接力赛:前代人通过劳动和生活获得维持生存和发展的经验,不断总结,不断积累,不断提高,形成知识和技能,传给后人;后辈人在学习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丰富和提高,以适应时代与环境的变迁。如此代代传递,便形成了一部人类文明延续发展的历史。
  显而易见,野蛮时代的人类如果不世代相袭地向先辈学习使用火,就只能像自己的祖先一样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文明时代的人类如果不世代相袭地向先辈学习畜牧业和农业,也只能像自己的远祖一样靠现成的天然产物为食。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人类文明在一定意义上存在加速发展的趋势,所以学习活动对人类社会的作用更加明显。
  十八世纪的技术革命以蒸汽机的出现为标志。那时,格里沃斯、纽科门、瓦特等革新能手,通过学习,掌握物理学、机械学等知识,设计、制造、试验,最终发明了蒸汽机。十九世纪的技术革命是以电力为标志。而这一新生产力的创造是无数人学习、创造的结晶。德国赫兹发现电生磁,法拉第发现磁生电,建立电磁感应定律,麦克斯韦又建立电磁理论、麦克斯韦方程,西门子发明发电机,德普勒研制出高压输电技术,等等,从而促使人类进入电力时代。本世纪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空间技术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又一次证明学习的巨大促进力。在这个信息时代,我们只要考虑一下这个事实:以极便宜的价格买到性能优良的个人电脑,自由地在网上漫游,不出门而立知天下事。就不能不惊诧于科学技术给现实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不能不心悦诚服地承认学习对我们人类的文明与进步的重要作用。
广义的学习的定义 Broad definition of learning
  (1)素普(Thorpe,1963):
  学习是通过由经验产生的个体行为的适应性变化而表现出来的过程。
  (2) 金布尔(Kimble,1961):
  学习是由强化练习引起的有关行为潜能的持久性变化。
  (3) 加涅(Gagne,1965):
  学习是人的倾向或能力的变化,这种变化能够保持而不能单纯归因于生长过程。
  (4) 威特罗克(Eittrock,1977):
  学习是描述那种与经验变化过程有关的一种术语。它是在理解、态度、知识、信息、能力以及经验技能方面学到相对恒定变化的一种过程。
  (5) 温非尔德(Wingfield1979):
  学习是由练习或经验引起的行为或知识的较持久的变化。
  (6) 鲍尔和希尔加德(Bower,Hilgard,1981):
  学习是指一个主体在某种规定情境小的重复经验引起的、对那个情境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7) 潘菽(1980):
  学习是人及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的过程。
  (8) 张春兴(1994):
  学习是因经验而使个体行为或行为潜势产生改变且维持良久的历程。
  (9) 陈崎(1997):
  学习是由于经验所引起的行为或思维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10) 皮连生(1997):
  学习是机体通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导致能力或倾向相对稳定变化的过程。
  但学习不是为了吃饭!
  学习与记忆是脑的重要功能之一。学习是指人和动物依赖于经验来改变自身行为以适应环境的神经活动过程,而记忆则是学得的信息贮存和“读出”的神经活动过程。条件反射的建立就是最简单的学习和记忆过程。
学习和记忆 Learning and memory
  (一)人类的学习与记忆过程
  外界环境中经常有大量的信息通过感觉器官从而进入大脑。据估计只有1%的信息能较长期地被贮存起来,而大部分却被遗忘了。能被长期贮存的信息是反复作用于大脑,并且对个体具有重要意义的信息。大脑对信息的贮存可分为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两个阶段。在短时记忆中,信息的贮存是不牢固的。例如,刚刚看过一个电话号码,很快就会忘记,只有通过反复运用,才能转入牢固的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可进一步分成四个连续的阶段:即感觉性记忆、第一级记忆、第二级记忆和第三级记忆。前两个阶段相当于短时记忆,后两个阶段相当于长时记忆。感觉性记忆是指信息通过感觉器官进入大脑感觉区内贮存的阶段,贮存的时间不超过1秒钟。若经过处理,把那些不连续的、先后进入的信息整合成新的连续的印象,则由感觉性记忆转入第一级记忆。信号在第一级记忆中贮存的时间也只有几秒钟。如果进一步反复学习运用,信息便在第一级记忆中循环,延长第一级记忆的时间,这样便可转入第二级记忆,记忆持续时间可达几分钟到几年。有些记忆的痕迹,如自己的名字和每天都在进行的操作手艺等,通过长年累月的运用,是不容易忘记的,这类记忆属于第三级记忆。
  (二)学习和记忆的机制
  在神经生理方面,神经元活动的后作用是感觉性记忆的基础。在神经系统中,神经元之间形成许多环路联系,可能是第一级记忆的基础。前文已提到,海马环路与记忆密切相关。
  在神经生化方面,较长时的记忆可能与脑内蛋白质的合成有关。在金鱼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中,如果用嘌呤霉素抑制脑内蛋白质的合成,则动物不能建立条件反射,学习记忆能力发生明显障碍。
  在神经解剖方面,永久性的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实验中观察到,生活在复杂环境中的大鼠,其大脑皮层较厚,而生活在简单环境中的大鼠,则大脑皮层较薄。这说明学习记忆活动多的大鼠,其大脑皮层发达,突触联系也多。
  (三)影响学习和记忆的神经递质
  中枢的胆碱能递质系统与学习记忆有关。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以及大脑皮层内部均有乙酰胆碱递质,它对大脑皮层起兴奋作用,为学习与记忆提供基础性活动背景。海马环路中也有丰富的乙酰胆碱递质,它的活动可促进第一级记忆的保持,并促使第一级记忆转入第二级记忆。实验观察到,正常青年受试者长期服用阿托品后,可引起记忆减退;动物中也观察到,注射抗胆碱药东莨菪碱也可使学习记忆减退。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阻断了海马环路的功能,影响了由第一级记忆向第二级记忆转移的过程。老年人的健忘症可能是由于中枢胆碱能递质系统的功能减退而造成的;给予胆碱药可使老年人的记忆功能改善。但是,应用胆碱药过量,反而使记忆力减退,因此用药必须慎重。
  此外,垂体后叶的升压素(抗利尿激素)也与学习记忆有关。动物训练后,将升压素注入海马齿状回,可增强记忆。临床研究发现,老年人血液中垂体后叶素含量减少,用升压素喷鼻可使记忆效率提高;用升压素治疗遗忘症,能收到一定效果。
学习的概念 The concept of learning
  学习是一种既古老而又永恒的现象。
  由于不同的历史条件,不同的研究角度,也形成各种不同的学习观,纵观古今中外学者关于学习概念的论述,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下列十种:一是说文解字说。我国古代,学与习总是分开讲的。《辞源》指出,“学”乃“仿效”也,即是获得知识;“习”乃“复习”、“练习”也,即是复习巩固。最早把学与习联系起来的是孔子,《论语》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后来,《礼记》又曰:“鹰仍学习”。这就是学习一词的由来。二是行为变化说。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行为变化的过程”。三是经验获得一行为变化说。《教师百科辞典》认为:“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个体行为经验的过程。”四是信息加工说。信息论学者认为:“学习学习者吸取信息并输出信息,通过反馈与评价得知正确与否的整体过程。” 五是学习功能说。《现代汉语词典》中将学习解释为 “从阅读、听讲、研究中获得知识或技能”。六是学习认识说。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潘菽认为,“人的学习是个体掌握人类社会经验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是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七是学习活动说。军队学者朱兆民认为,“学习是在师授、书授(自然条件)等外部因素影响下,个体自我修养、自我教育的一种社会活动。”八是学习“求知”说。谢德民在《论学习》中指出:“学习的定义最一般、最简单、最本质的表述是求知。”九是学习“效应”说。学习学研究者寇清云认为,“学习过程是产生效应的过程”。十是学习“内化”说。中央教科所潘自由认为学习“是客观世界在主体中内化并使主体发展的过程”。上述十种学习观各有其合理的方面,为我们充分认识学习的本质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启发。
  从学习科学的角度来研究学习,我们认为要通过两个方面来理解学习的概念。第一,从学习的外延来看,是泛指包括动物和人类在内的学习活动;第二层次,次一级的学习,是指人类的学习;第三层次,是指在校学生的学习;第四层次,是指在校学生不同学段的学习。而我们通常所讲的学习一般是指人类的学习或在校学生的学习。第二,从学习的内涵来看,学习就是主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经过内化而获得经验并外化为行为表现的活动。所谓“主体”即是参加学习活动的主体,可以指人类,也可以指学习;可以是个体(个体学习),也可以是群体(集体学习)。所谓“环境”,即是学习的客体,学习的外部刺激。这个客体包括社会生活、社会实践等直接因素,也包括各种书刊、实验设备、电教手段等间接因素。所谓“内化”就是客体作用于主体的学习过程,通过感知—理解—巩固—运用的学习过程,所谓“获得经验”是指个体或群体参加学习活动获得的以内隐的知识形态表现的结果。所谓“外化”就是主体反作用于客体的学习过程。其所获得的结果是表现于主体的外显的行为变化。所谓“活动”,是反映学习既是一种认识活动,又是一种实践活动。从发展的意义上讲,学习是促进学习者身心的全面发展,即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的过程。总之,学习活动应包括学习的主体,客体和学习活动的结果三个基本要素,即学习就是主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经过内化而获得经验并外化为行为变化的活动,这就是学习的实质。
  学习是一种使个体可以得到变化的行为方式。
  我们希望活动主体——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具备某种经验,并且通过经验的积累达到一定的能力。对经验的简单理解就是对文化知识及社会认识的获得,而能力则是实际行为中表现出的自我掌控程度。
  获取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过程。这既包括通过正规的教育和训练获得知识技能,也包括在日常生活和实践活动中积累知识经验。
学习的定义 Definition of learning
  学习的这种含义在日常用语和科学术语中都是一样的。但是,倾向于行为主义理论的心理学家认为这一定义过分宽泛,不能确切地界定学习一词的含义,而且,这样的理解可以用来说明人类的学习行为,却不适于解释所有动物特别是某些低等动物的简单学习行为。因此,他们给学习下的定义是“因受到强化的练习而出现的潜在反应能力的较为持久的改变”。
  这个定义包括4个对于瞭解学习过程至关重要的要点
  第一 “较为持久的改变”
  这就排除了因疲劳、餍足或习惯化而造成的动机和反应能力下降等临时性的行为变化,这类变化都不属于学习
  第二 “潜在反应能力”
  这说明通过学习不仅发生外部行为的明显改变,也出现难以直接观察到的内在的变化。比如因接触某些对象和情境而使学习效能明显提高的潜伏学习和无意学习就都属于学习的范围。
  第三 “受到强化”
  这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最重视的关键部分,因为没有强化(没有无条件刺激伴随或对作出的反应不给予奖赏)就不会有“潜在反应能力的较为持久的改变”,而且会使已经获得的反应能力出现消退。
  第四 “练习”
  要学习的行为必须实际出现并经过反覆才会发生学习。当然,通过观察和模仿而实现的学习也可以只有内在的变化而没有明显的外部行为表现。此外,强调学习要经过练习还可以把某些物种的先天倾向(如鸭类的印刻现象)和由机体成熟而引起的变化(如鸟的飞翔)排除于学习之外。
  但是,这个定义也存在一些问题。此如,究竟多长时间才算“较为持久”﹖假如一个人记下一个电话号码,几分钟后要打电话时还得去核对一下数字是否正确,这算不算较为持久﹖一般人把这当作学习。另外,经过练习以后究竟造成的是什麼后果﹖是神经系统的变化还是使原本不能引起反应的刺激具有了可以引发反应的能力﹖是形成了联想,达到了顿悟还是使学习者得到了新的看法﹖因为关于学习的定义存在这类问题,所以许多学习理论家都试图从学习的内在过程,从神经活动、知觉和联想过程对学习的本质作出解释。
学习对动物适应环境的意义 Learn the meaning of the animals adapt to the environment
  因为所有动物,从最低级的原生动物起就显示出学习行为。但学习方式的复杂和灵活程度却因神经系统演化所达到的水平而有巨大的差异。一般说来,低等动物占优势的是本能行为,这种行为是先天决定而不是后天获得的,能够通过学习发生的行为变化较少。高等动物,特别是人类则以习得的行为为主,而且学习的方法灵活多样。学习不仅是人类个体获得知识技能的手段,社会文化的世代传递也是靠学习活动实现的。
  学习的本质在于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联系,但又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尝试错误学习、经典性条件作用、操作性条件作用、顿悟学习、潜伏学习、观察学习等。也可以根据学习活动的内容和产生学习的情境不同的复杂程度作另外的分类(见学习类型、学习分类学说)。
  学习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哲学家和教育家的关注。古希腊哲学家和中国古代思想家都有不少这方面的论述。如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对感觉和记忆作过论述,中国的孔子对教育心理特别是性与习的问题作过阐述。
  17世纪以后,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洛克,J.、贝克莱,G.等又把联想的概念引入学习心理学中,认为心理过程都是由作为基本成分的观念通过建立联想而构成的,而空间和时间的接近,重复,类似性和生动性是使联想易于形成的条件。这种看法到19世纪曾为欧洲心理学界普遍接受,并影响到北美的心理学家。但对学习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是从19世纪末才开始的。比较著名的有巴甫洛夫关于条件反射的研究,桑代克,E.L.关于试误学习的研究,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关于工具性或操作性条件作用的研究,以及格式塔心理学家关于顿悟的研究。
  为了对这方面的研究发现作出系统解释并阐明学习所由产生的机制,不同学派的心理学家都提出了自己关于学习的理论。其中行为主义者主张只对机体的学习行为进行实验分析,而不求助于假设的内部过程或生理活动。
  另外一些学习理论家则考虑到下列3种情况而不同意这种观点﹕
  (1)机体的行为和引发这一行为的事件,往往存在相当长的时间间隔,需要设想有习惯或记忆这样的中间变量来填补这种缺口。
  (2)机体在看来相同的环境中往往表现出不同的行为,要说明这种差别就需要考虑存在著观察不到的不同动机状态。
  (3)复杂的种系演化史和个体的发展史都影响著机体的行为表现,而这些有许多都是难以直接观察的。因此必须考虑有作为仲介的神经活动和无法观察的认知过程来说明所观察到的行为。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曾对学习进行大量研究,并在实验方法上作出过重大贡献,但目前认知理论则在心理学界以及关于学习的研究方面居于优势地位。(见学习理论)
  关于学习的神经生理机制,已知任何学习活动,即使是最简单的学习也不是靠单个细胞的活动,而是靠大量神经元的综合活动,这些神经元之间构成复杂的关系网络。人们对这种关系模式在各种不同学习中的具体表现曾有多种理论假设,但到目前为止对学习所涉及的生理过程仍然瞭解甚少。
  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的关系学习的名言警句教育包括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是教师和学生。这两个要素中,以达到学生知识技能的提高为目标。教师的作用,简单说来,就是教学生学,就是说,教师的最为关键的作用不是把知识交给学生,最为关键的是以知识为载体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因为,知识无限,而方法却可以受益终生。
学习最佳的时间 Best time to learn
  1.清早可能学习需记忆性的内容效果好些.如语言.
  2.晚上回顾、总结性的记忆内容要好些。
  3.一般学习中注意力只能集中大约30-40分钟,因此,隔一段时间应休息一下,适当运动。
  4.愉快的内容可以帮助、加强记忆。
  5.学习与记忆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在学习某些经验或技能后一小时内最好及时记忆。也就是说,在进行专门学习后的一小时内是此次学习的最佳时间。
  6.如果要想有好的学习效果,建议在对某个事物产生兴趣的同时进行研究。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嘛。
学习的名言警句 Learn the famous aphorism
  (1)劝人珍惜光阴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存光阴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告戒人要诚信
  1.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翟,战国思想家
  2.内外相应,言行相称。
  --韩非,战国哲学家、教育家
  3.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屈原,战国诗人
  4.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周,战国哲学家
  5.人背信则名不达。
  --刘向,汉朝经学家
  6.伪欺不可长,空虚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
  --韩婴,汉朝诗论家
  7.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畅泉,晋朝隐士
  8.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程颐,宋朝哲学家
  9.多虚不如少实。
  --陈甫,宋朝哲学家
  10.以实待人,非唯益人,益己尤大。
  --杨简,宋朝学者
  11.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德莱赛,英国作家
  12.言忠信,行笃敬。
  --论语
  13.欺人只能一时,而诚实却是长久之策。
  --约翰雷,英国学者
  14.生命不能从谎言之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海涅,德国诗人
  15.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
  16.对己能真,对人就能去伪,就像黑夜接着白天,影子随着身形。
  --莎士比亚,英国戏剧家
  17.没有诚实何来尊严?
  --西赛罗,古罗马政治家
  18.人如失去了诚实,也就失去了一切。
  --黎里,英国散文家
  19.诚实最好的政策。
  --弗兰克林
  20.人若能摒弃虚伪则会获得极大的心灵平静。
  --马克吐温
  (3).劝人宽容,凡事要看得开
  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不要后悔
  (4)坚强的意志坚定的决心
  我成功是因为我有决心,从不踌躇。拿破仑一世 名言警句
  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宽容、忍让、和善。-《人性的弱点》 名言警句
  使你疲倦的不是前面的高山,而是你鞋里的一粒沙子。-佚名 名言警句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名言警句
  (5)关于爱情
  真正的爱就要把疯狂的或是近于淫荡的东西赶得远远的。柏拉图 名言警句
  (6)关于修身
  君子之修身,内正其心,外正其容。-(宋)欧阳修 名言警句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 名言警句
  品德,应该是高尚些;处世,应该坦率些;举止,应该礼貌些。-(法)孟德斯鸠 名言警句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名言警句
  (7)人要时常自省——认识自己
  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要想了解自己,最好问问别人。(日本)
  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己。(德国)
  天上的繁星数得清,自己脸上的煤烟却看不见。(马来西亚)
  给自己唱赞歌的人,听众只有一个。(日本)
  莫笑别人背驼,自己把腰挺直。(苏联)
  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每个人都知道鞋子挤脚的地方。(拉丁美洲)
  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不会评价自己,就不会评价别人。(德国)
  如果你指挥不了自己,也就指挥不了别人。(美国)
  当面怕你的人,背后一定恨你。(英国)
  (8)名言警句精选(音序排列)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9)其它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吃一堑,长一智。(古谚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春宵一刻值千金。(苏轼)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
  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礼记》)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
  富贵不能*,贫*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G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陈子昂)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宋·叶适)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
  H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老子》)
  J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见义不为,非勇也。(论语)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L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争报恩)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M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罗梅坡)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刘禹锡)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N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王安石)
  P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
  培训提升价值,知识改变命运,学习创造财富。
  Q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R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司马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
  S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莫等闭,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曹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杜荀鹤)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生也有涯,知(智)也无涯。(庄子)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宋·罗大京)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士为知己者死。(史记)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盂郊)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礼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课堂上的学习是为了生活中的实践(程凤海)
  T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水浒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彭端叔)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苟子》)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李商隐)
  W
  玩物丧志。(书经)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礼记)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X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屈原)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老子)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尚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学然后知不足。(礼记)
  学无止境。(荀子)
  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鲁迅)
  Y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毛诗序)
  《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管于》)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衣莫若新,人莫若故。(晏子春秋)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孙昭远)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秦观)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刘向)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
  Z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
  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苏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至长反短,至短反长。(吕氏春秋)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学习环境 Learning environment
  是指供学习学习的外部条件。狭义地讲,就学生的学习环境可分为学校学习环境、家庭学习环境和社会学习环境。学校学习环境是指学校的校舍、师资、教学条件、教学手段、校风、学风等,这些都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家庭学习环境是指家庭为学生学习而提供的物质条件,如安静舒适的房间,和睦的家庭关系,能够辅导学生学习的家庭成员。社会学习环境是指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学习目的的社会氛围。
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 Educational Psychology in the "learning"
  学习是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适应性变化。
百科辞典 Encyclopedia
  xuexi
  学习
  learning
    人和计算机增长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过程或技术。在人工智能研究中,一般指知识获取(显式知识和非显式知识)和理论形成(假说形成和归纳推理)。
    研究“学习”的基本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从认知建模角度出发(见认知模型),通过建立学习的计算机模型来研究人的学习机制;二是从工程技术角度出发,研究计算机如何具有学习能力,即机器学习问题。这两方面的研究互相关联,不可分割。机器学习,归根结蒂是人的学习问题,即人学习如何教会机器学习的问题。
    发展简况 人工智能研究中对学习问题的研究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①早期的人工智能研究者(20世纪50年代)曾经研究自适应、自组织系统,试图模拟神经元的系统,典型的代表是A.罗森布卢埃特的感知机。这类从原来“一无所知”状态出发,通过反馈进行学习以改善其结构参数的电子装置并未获得预期结果。60年代初期,人工智能研究从学习问题转向问题求解和自然语言理解等方面,而自适应控制系统则沿着另外路线发展,成为现代控制理论的组成部分。②70年代对学习的研究又有回升,人们总结出一条重要经验:学习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而任一学习系统如果从一无所知的起点出发是不可能学到高级知识的。这样便开始向两方面努力。理论方面主要通过简单问题深入研究人的学习机制,实践方面则开始研究将大量与问题领域有关专门知识通过学习程序(即知识获取程序)向知识型系统转移。③70年代后期,一方面继续研究学习机制,并从理论上提高认知科学或思维科学的水平;另一方面则研究在知识型系统中采用更复杂而有效的学习方式。
    学习系统的简化模型 学习系统可通过一个由环境、学习元件、知识库、执行元件四个基本部分组成的简化模型来研究(图1 学习系统的简化模型)。其中环境提供信息,学习元件从环境信息获取知识并存储于知识库,由执行元件运用,运用的效果再反馈给学习元件。
    基本学习方式 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和问题的性质,可归纳出例行手续学习方式、原则说明学习方式、典型示范学习方式和类比学习方式等几种基本的学习方式。
    例行手续学习方式 例行手续学习方式的实质是信息检索。它适用于环境提供的信息和执行程序所需信息属于同一层次,因而无需建立假设的情况。只有在检索时间短于重新计算所需时间的情况下此种学习方式才有应用价值。
    原则说明学习方式 原则说明学习方式的实质是将告知的抽象原则具体化。它适用于环境提供的信息涉及整个一类问题的较一般的高层次信息,而执行程序所需的信息则是属于某一特定问题所需的低层次信息的情况。例如MYCIN系统的知识获取程序TEIRESIAS就采用这种学习方式。
    典型示范学习方式 典型示范学习方式的要点在于归纳推理。它适用于环境提供的信息只涉及特定问题的低层次信息,而执行程序所需的则是适用于整个一类问题的较一般的高层次信息的情况。示范的例子既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BACON程序是采用典型示范学习方式的例子。这个程序能通过归纳推理学习新的简单概念并重新发现若干经典的科学定律。 BACON程序的基本思想并不复杂,即反复检查所得数据并运用不同算子逐次建立新项,直到项等于常数为止。BACON程序的工作可以发现开普勒第三定律为例来说明。所谓开普勒第三定律指的是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公转周期的平方□□与它们的轨道半长径的立方□□成正比,即有□□/□□=□(常数)。向BACON提供的每个训练范例用一组特征值表示,BACON程序采用不同算子,依次生成□/□、□□/□和□□/□□的新项,一直到新项的值等于常数(图2特征值
英文解释
  1. n.:  learning,  school,  copy the example of,  follow the example of,  study; learn,  power of learning, understanding and reasoning,  mental ability,  intelligence,  process of gaining knowledge of a subject, esp from books,  , esp by reading, attending a university, etc
  2. v.:  learn,  study,  teach,   learn,   study
  3. vt.:  studied
法文解释
  1. v.  étudier, apprendre
近义词
头脑, 头脑酒, 智力, 想像力, 理解力, 脑力, , , 悟性, 推理的能力, 体力, 精神, 精力, 魄力, 道义, , 勇气, 活力, 志气, 胆量, 洞察力, 智慧, 力量, 朝气, 血气, 青春, 青春村
确认, 确定, 认可, 答应, 同意, 接受, 过继, 挑选, 采纳, 采取, 采用, 收养, 认为, 弄清, 查明, 接收, 收养某人, 指定, 无疑, 证实, 指令, 强行规定, 官方的指示, 正式的指示, 决定, 选定, 决定要某人, 调查, 详细研究, 探测, 探查, 证明, 验证, 验算, 接待, 接纳, 探讨, 研究, 规定, 预先安排, 建立, 讲明, 研读, 攻读, 用事实支持, 决心, 肯定, 决定要做的事
相关词
文体语文写作合肥高校林业大蜀山名词
科研成语古文孟子成语词典人物教育家财富人生
文学经典朱自清散文经验经营政治行政
英语考试词汇工具书书籍百科辞典更多结果...
包含词
x学习再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