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 孙华
目录
No. 1
  1孙华,又名去蔚。果树栽培学家。江苏吴江人。1928年毕业于苏州农业学校。1936年日本九州大学农业部研究生毕业。曾任北平园艺试验场场工,西北农学院、中正大学农学院教授。建国后,历任西北农学院教授、园艺系主任,中国园艺学会第三届理事,陕西省园艺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196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果树栽培学的教学与西北果树资源的调查研究。1960年获全国文教先进工作者称号。主编有《中国果树史与果树资源》、《现代果树科学集论》,著有《果树园艺通论》、《果树栽培学总论和各论》。
  2 孙 华 1931年9月生,云南宣威人,中共党员,副教授,1949年肄业于宣威师范。曾任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副教授,1993年1月离休。主要业绩:1987年7月所撰写的论文“实事求是的—个范例—论云南省委1962年提出以‘发展生产为中心’的正确决策”,在1991年7月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首届党史优秀论文评奖活动中,荣获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二等奖,还荣获云南省人民政府1979-1989年社会科学优秀奖、云南省委党校学术委员会科研成果奖,是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在党校44年(1955-1999年)主要从事教学工作,先后写出党史、党建讲稿、讲义、讲课心得等60余万字,在各种班次讲授2000课时。1991年7月,因教学工作成绩显著,荣获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优秀教学奖。与他人先后合作撰写《中国共产党历史教材》、《村社农业合作制发展史的典型调查》、《云南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中共云南省委党校简史》等9部书,先后发表论文20余篇。
  3 孙华女, 1963年出生。博士(后),教授。
  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自动控制系,自动控制理论及应用专业本科、研究生毕业。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博士毕业,博士后出站。
  1987年至2005年在哈尔滨理工大学自动化系工作。1996年参加由加拿大国际发展署资助的中加合作项目,1998年前往加拿大进行焊接机器人技术的合作研究。2005年调入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402教研室。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智能控制、机器人技术、导航方面的研究工作。
  主要业绩:
  自1987年参加工作后,主讲的课程有《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自动化专业英语》、《控制系统cad》、《监控组态软件》等课程。
  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了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遥控焊接机器人共享控制研究”。在哈工大博士后工作期间参加了国家 “十五” 预研重点项目。另外还参加了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哈尔滨市科技攻关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项目、加拿大国际发展署资助的中加合作项目等科研项目。发表文章18篇,其中4篇进入ei检索。
  4、 孙华教授简介:男,四川绵阳人,生于1958年12月,现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并担任学院院长。1976年高中毕业后在四川德阳县天元公社下乡接受“再教育”,1977年进入绵阳师范学院中文系学习,1981年毕业后分配至四川绵阳地区文化馆负责文物工作,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在考古学系邹衡先生指导下攻读硕士学位,1987年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
  个人主要的研究方向为中国青铜时代考古,此外还从事中国先秦史、中国艺术史和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参加过北大考古系承担的“多卷本中国考古学”、文化部艺术研究院承担的“中国艺术通史”等重大课题的研究工作,主持过教育部“四川盆地青铜文化研究”、国家文物局“中国古阙研究”等课题,现在正在从事“滇东黔西的青铜文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地重大项目)、“三峡文物考古研究系列”(国家“十一五”重大出版项目)和西南少数民族村寨研究。主要著述有《四川盆地的青铜时代》、《神秘的王国——三星堆文明的初步理解和解释》、《中国古代文物典(一)》(合著)、《中国艺术通史》第二卷(合著)。另发表论文近百篇
西北农学院教授、园艺系主任
  1 孙华,又名云蔚。果树栽培学家。江苏吴江人。1928年毕业于苏州农业学校。1936年日本九州大学农业部研究生毕业。曾任北平园艺试验场场工,西北农学院、中正大学农学院教授。建国后,历任西北农学院教授、园艺系主任,中国园艺学会第三届理事,陕西省园艺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196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果树栽培学的教学与西北果树资源的调查研究。1960年获全国文教先进工作者称号。主编有《中国果树史与果树资源》、《现代果树科学集论》,著有《果树园艺通论》、《果树栽培学总论和各论》。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副教授
  2 孙 华 1931年9月生,云南宣威人,中共党员,副教授,1949年肄业于宣威师范。曾任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副教授,1993年1月离休。主要业绩:1987年7月所撰写的论文“实事求是的—个范例—论云南省委1962年提出以‘发展生产为中心’的正确决策”,在1991年7月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首届党史优秀论文评奖活动中,荣获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二等奖,还荣获云南省人民政府1979-1989年社会科学优秀奖、云南省委党校学术委员会科研成果奖,是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在党校44年(1955-1999年)主要从事教学工作,先后写出党史、党建讲稿、讲义、讲课心得等60余万字,在各种班次讲授2000课时。1991年7月,因教学工作成绩显著,荣获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优秀教学奖。与他人先后合作撰写《中国共产党历史教材》、《村社农业合作制发展史的典型调查》、《云南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中共云南省委党校简史》等9部书,先后发表论文20余篇。
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教授
  3 孙华 女, 1963年出生。博士(后),教授。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自动控制系,自动控制理论及应用专业本科、研究生毕业。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博士毕业,博士后出站。
  1987年至2005年在哈尔滨理工大学自动化系工作。1996年参加由加拿大国际发展署资助的中加合作项目,1998年前往加拿大进行焊接机器人技术的合作研究。2005年调入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402教研室。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智能控制、机器人技术、导航方面的研究工作。
  主要业绩:
  自1987年参加工作后,主讲的课程有《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自动化专业英语》、《控制系统CAD》、《监控组态软件》等课程。
  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了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遥控焊接机器人共享控制研究”。在哈工大博士后工作期间参加了国家 “十五” 预研重点项目。另外还参加了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哈尔滨市科技攻关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项目、加拿大国际发展署资助的中加合作项目等科研项目。发表文章18篇,其中4篇进入EI检索。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
  4、 孙华教授简介:男,四川绵阳人,生于1958年12月孙华,现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并担任学院院长。1976年高中毕业后在四川德阳县天元公社下乡接受“再教育”,1977年进入绵阳师范学院中文系学习,1981年毕业后分配至四川绵阳地区文化馆负责文物工作,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在考古学系邹衡先生指导下攻读硕士学位,1987年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
  2002年3月,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
  2001年9月,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兼团委书记
  2001年9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
  1999年-2001年,北京大学广播电视台主编
  1997年-1998年,北京大学百年庆典网站主编
  1996年-1998年,北京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
  1995年-1999年,北京大学电视台编辑、副主编、主编
  1991年-1995年,北京大学校刊记者、编辑、学生记者团团长
  1990年-1995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本科
  个人主要的研究方向为中国青铜时代考古,此外还从事中国先秦史、中国艺术史和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参加过北大考古系承担的“多卷本中国考古学”、文化部艺术研究院承担的“中国艺术通史”等重大课题的研究工作,主持过教育部“四川盆地青铜文化研究”、国家文物局“中国古阙研究”等课题,现在正在从事“滇东黔西的青铜文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地重大项目)、“三峡文物考古研究系列”(国家“十一五”重大出版项目)和西南少数民族村寨研究。主要著述有《四川盆地的青铜时代》、《神秘的王国——三星堆文明的初步理解和解释》、《中国古代文物典(一)》(合著)、《中国艺术通史》第二卷(合著)。另发表论文近百篇。2009年五月,他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三星堆》。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助教 孙华
  硕士,助教。主要从事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从事相关研究工作5年,作为主要人员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471391):“湖南省主要针叶树种高光谱遥感研究”、湖南省教育厅科研资助项目(04B059):“基于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立木材积表编制”、湖南省科技厅杰出中青年专家专项科研资助项目(02JJYB005):“森林资源遥感自动识别系统的研建”、湖南省林业厅科研资助项目:“湖南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遥感判读技术研究”、株洲市国土局项目:“土地利用遥感技术体系研究(国土资源部863项目《重大行业3S应用示范(2002AA134070)》子课题”、株洲市科技局科研资助项目:“株洲市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青年科研基金重点资助项目(0418):“3S集成技术及其在森林资源清查中的应用”、湖南省教育厅科研资助项目(01C259):“Landsat-7卫星数据图像处理及其在森林资源清查中的应用研究”和中南水电斟察设计院项目:“龙滩水电站水库淹没区及其周边区域土地利用遥感调查及GIS研建”等项目。获湖南省林业厅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五次复查工作先进个人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首届研究生学术论文大赛优秀奖各1次,近2年发表论文9篇,其中EI、ISTP收录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