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文名:子午沙鼠
   學名: meriones meridianus (pallas)
   類屬:屬嚙齒目,倉鼠科
   別名 :黃耗子、中午沙鼠、午時沙土鼠。
   分佈:在內蒙古中部、河北張傢口嚮西、陝西、甘肅、寧夏、山西、青海、新疆等省區。
   寄主: 蔬菜、雜草和牧草、糧食作物。
   為害特點: 主要為害植物種子及其營養體,秋季盜貯糧食,在黃土高原,其洞穴可加速水土流失。 | 
 | 
|   體長100—150mm,尾長近於體長,耳殼明顯突出毛外,嚮前折可達眼部。體背毛淺棕黃色至沙黃色,基部暗灰色,中段沙黃色,毛尖黑色。腹毛純白色;尾毛棕黃色或棕色,有的尾下面稍淡或雜生白毛,尾端具毛束。爪基部淺褐色,尖部白色。聽孢發達,上門齒前面具一條縱溝。 | 
 | 
 子午沙鼠 生活习性 
  子午沙鼠主要棲息於荒漠或半荒漠地區,有時也見於非地帶性的沙地和農區。在內蒙古,子午沙鼠的典型生境為灌木和半灌木叢生的沙丘和沙地。子午沙鼠的洞係可分為越鼕洞、夏季洞和復雜洞。洞口直徑3—6cm,1—3個洞口,有時4—5個,多開口於灌叢和草根下,洞道彎麯多分支,總長度2—3m,深度多為30—40cm,有的分支在接近地表處形成盲端,以備應急之用。越鼕洞洞道深,窩巢深達2m以下。雌鼠在妊娠和哺乳期間出入洞口之後,常將洞口堵塞。子午沙鼠不鼕眠,喜在夜間活動,
   活動高峰為子夜o時。食性雜。在內蒙古,4月份開始繁殖,繁殖期長,可達7個多月,每年繁殖2—3次,妊娠率低,6月下旬的妊娠率為33.3%,且逐月下降。每胎産仔2—11衹,多為4—6衹。子午沙鼠從春季到秋季約增長10倍,其死亡率為90%左右,自然界中活到一年的不到1%。 | 
 | 
  子午沙鼠喜食種子,且愛尋找撒在地上的種子,因此用毒餌法滅鼠效果最好。在人口稀少的荒漠地帶,也可用飛機撒播,高標50m,間隔70m,沿兩邊撒2條,滅效較好。
   (1)農田建設要考慮到防治鼠害,如深翻土地,破壞其洞係及識別方向位置的標志,能增加天敵捕食的機會。
   (2)清除田園雜草,惡化其隱蔽條件,可減輕鼠害。
   (3)作物采收時要快並妥善儲藏,斷絶或減少鼠類食源。
   (4)保護並利用天敵。
   (5)人工捕殺。在黑綫姬鼠數量高峰期或鼕閑季節,可發動群衆采取夾捕、封洞、陷井、水灌、鼓風、剖挖或槍擊等措施進行捕殺。有條件的地區也可用電貓滅鼠。
   (6)毒餌法。用0.1%敵鼠鈉????毒餌、0.02%氯敵鼠鈉????毒餌、0.01%氯鼠酮毒餌、0.05%溴敵隆毒餌、0.03%—0.05%殺鼠脒毒餌,以小麥、莜麥、大米或玉米(小顆粒)作誘餌,采取封鎖帶式投餌技術和。一次性飽和投餌技術,防效較好。也可使用1.5%甘氟小麥毒餌,半年內不能再用,宜與慢放毒餌交替使用,且該毒餌使用前要投放前餌,直到害鼠無戒備心再投放毒餌。
   (7)煙霧炮法。將硝酸鈉或硝酸銨溶於適量熱水中,再把硝酸鈉40%與幹牲口糞60%或硝酸銨50%與鋸末50%混合拌勻,曬幹後裝筒,筒內不宜太滿太實,秋季,選擇晴天將炮筒一端蘸煤油、柴油或汽油,點燃待放出大煙霧時立即投入有效鼠洞內,入洞深達15—17m處,洞口堵實,5—10分鐘後害鼠即可被毒殺。
   (8)熏蒸法。在有效鼠洞內,每洞把註有3—5ml氯化苦的棉花團或草團塞入,洞口蓋土;也可用磷化鋁,每洞2—3片。
   (9)拌種法。播種時用甲基異柳磷拌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