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配制度(mating system)指動物獲得配偶的數目、配偶聯繫的性質和雌雄動物在育幼中的職責。
婚配制度主要受資源(尤其是食物)的豐盛程度和個體對配偶的控製能力影響。例如白臉山雀的幼鳥,每天要吃許多蟲子,故其雙親必須很好地協作,否則其後代便無法生存。由於雄鳥把大量精力用於哺育後代,所以無力顧及其他雌鳥,於是形成了單配偶製。這種一雄一雌的單配偶製,在鳥類中十分普遍。許多鹿類的幼體靠母獸哺育,雄獸在這方面的作用相對減少,它主要負責保護雌獸和幼體,或占領一塊領地,因此,在社群中占優勢的雄性往往占有幾個雌性個體。這種一雄多雌的多配偶製在哺乳動物(尤其是有蹄類)中很普遍,一雄多雌製的雄獸常比雌獸的個體大。還有一雌多雄的多配偶製,如一種斑鷸的雌鳥能産幾窩卵,由幾衹雄鳥孵化和育雛,它對幼鳥卻很少照料。在一雌多雄製的鳥類中,雌鳥個體通常大於雄鳥,而且更富於進攻性。多配偶製中還有一種特殊的亞類型,稱為混交製,即無論雌性還是雄性,都可與一個或多個異性交配,而不形成固定的對,但不是無目標無規則的亂交。
動物的婚配制度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它取决於食物的分佈和保證情況、保衛資源和進行婚配消耗的能量和種群密度諸因素。與動物的婚配制度相仿,多數陸生植物和海洋藻類也具有雌雄同花、雌雄同株異花或雌雄異株等各種性別關係,稱為性別係統(sexualitysyste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