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 : 中国铁路客运营业站 : 中国风景名胜 : 中国 >山西 >阳泉 > 娘子关
显示地图
目录
地名
  地名。一称 苇泽关 。在 山西省 平定县 东北, 河北省 井陉县 西。相传 唐 平阳公主 率娘子军驻此,故名。历 宋 至 明 ,并为军事要戍。
太行山中段著名关隘
  太行山中段著名关隘。在山西平定县与河北井陉县交界处。出入山西的主要门户。形势险要,向为军事要地。石太铁路经此。
No. 3
  娘子关投诉电话阳泉旅游投诉电话:0353-2010110
  山西省旅游投诉电话:0351-7325012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位于平定县城东北45公里处,是古代的一处关隘,原名苇译关,世传为万里长城第九关。这一关隘处于山西、河北两省交界处,山西人把娘子关内外作为省内外的代称,是山西河北的界关,山西人把娘子关内外作为省内外的代称。娘子关的城堡,背依高接云天的嵯峨绵山,面临涧壁如削的万丈深峪,山腰的垣堞,随山势蜿蜒,桃河环绕其西北,曲折奔流,真是“襟山带水,金城汤池”,整个关城两翼是依山势蜿蜒起伏的长城,这里的长城,历史上成为山西、河北两省间的天然屏障,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十分险要。娘子关历史悠久,隋代开皇年间曾在此设苇泽县,唐太宗李世民的妹妹平阳公主,曾率领娘子军据守此关,所以后人皆称之为娘子关。关城,现存关城,是明代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所筑,有南、东两座关门和长达650米的城墙,中间为居民区。城南门,下为砖券,上为门楼。城门上方书额“京畿藩屏”四个大字,门洞前是近百米的石铺古车马道。城门楼建于门洞之上。关城内,还有关帝庙,真武阁等古建筑。城内民宅、街道仍保持原貌,当地居民多为明、清两代“车户”后裔。东门为砖券门洞,上为平台。洞门上镌刻有“直隶娘子关”五个大宇。绵山上的避暑楼,相传为唐代平阳公主所建。关外是曲折绵延的燕赵古道。娘子关东门里,有处砖砌的高台,相传为平阳公主的点将台。据说,平阳公主在娘子关任元帅期间,表现非常勇敢,常常身不离鞍,手不离刀。就在她嫁给大将军柴绍后,也不忘军营生活,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女中英豪,娘子关与她的英名共存,一直延续到今。登上宿将楼台,天地寥廓,别开生面,顿觉心旷神怡。凭栏眺望,或仰看苍山巍巍,或俯视大河滔滔。山光水色,与古老的娘子关城堡相映成趣,有明有暗,若浓若淡,宛如进入一幅水粉描绘的山水风景画中。位于娘子关城堡东门附近约300米的妒女祠下,有一飞泉,因临娘子关而得名娘子关瀑布,是泽发水的源头,人称水帘洞,位于娘子关城东门东南方向的500米处。飞瀑奔泻,悬流百尺,散缕似珠,山城沟谷中泉眼累累。当地人称为“海眼”的悬泉,是众泉眼中最大的一个。瀑布落差30余米,宽约10多米,“海眼”泉水翻滚,激起层层白色浪花,响声震耳。平地涌出的泉水,从“海眼”旁边的峭壁上直泻而下,汇入桃河,形成水帘洞瀑布。壁面布满常青苔藓,一串串银花纷扬其外,水雾弥漫,蔚为奇观。山坡谷中泉眼累累,形成悬泉。瀑布由多股泉水汇流而成,沿悬崖峭壁倾泻而下,悬空如白练挂在石壁前,形成高达十几丈高的飞流。“海眼”是最大的泉眼,泉水翻滚,激起层层浪花,响声震耳。瀑布旁有“趵突泉”突突喷涌,并有诸多小“趵突泉”相映衬。一股股水流喷吐冒出,浪花纷飞,日夜不息,常年涌流,给娘子关风光增色不少。
娘子关简介
  原名苇泽关,位于山西阳泉市平定县城东北45公里处,是长城上的著名关隘,人称万里长城第九关。娘子关地处山西、河北两省的交界处,山西人把娘子关内外作为省内外的标志。关城坐落在悬崖之上,居高临下,桃河水由西南折向东北,环绕关城奔腾而过。这里山险沟深,形势险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山明水秀,风光绮丽,是旅游的好去处。
万里长城第九关
  娘子关是长城的著名关隘,有万里长城第九关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现存关城为明嘉靖二十年(1542)所建。古城堡依山傍水,居高临下,建有关门两座。东门为一般砖券城门,额题“直隶娘子关”,上有平台城保,似为检阅兵士和瞭望敌情之用。南门危楼高耸,气宇轩昂,坚厚固实,青石筑砌。城门上“宿将楼”巍然屹立,相传为平阳公主聚将御敌之所。门洞上额书“京畿藩屏”四字,展示了娘子关的重要性。关城东南侧长城依绵山蜿蜒,巍峨挺拔。城西有桃河水环绕,终年不息。险山、河谷、长城为晋冀间筑起一道天然屏障。另有承天寨、老君洞、妒女们、烽火台、点将台、洗脸盆、避暑楼等十多处景点,传说为当年平阳公主驻防时所建。
娘子关瀑布
  娘子关还以山明水秀的宜人景色闻名遐迩,“娘子关瀑布”悬流百尺,顺悬崖峭壁而下,形成了一幅绚丽的“水帘瀑布”,如喷珠散玉直泻谷底。瀑布旁又有水帘洞、趵突泉等景点,景色极为优美。这里家家流水,处处涌泉,组成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天然画卷。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纷至沓来,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有联曰:“雄关百二谁为最,要路三千此并名。”“楼头古戍楼边寨,城外青山城下河。”
娘子关来历
  娘子关历史悠久,据记载,隋开皇时曾在此设置苇泽县。唐高祖的三女儿、唐太宗的妹妹--平阳公主,曾率娘子军在此设防、驻守,故名娘子关。另一说为此处有妒女祠,祀介子推之妹,据说有妇女艳妆而过,必然雷电交加,娘子关因此而得名,现今祠已废,有唐人书《妒女颂碑》,现藏山西省博物馆。
  娘子关之名,最早见于金人元好问《游承天悬泉》诗,该诗有“娘子关头更奇崛”之句。乾隆二十九年(1764)编修的《大清一统志》是首次收入娘子关这一名称的官修文献。关于娘子关这个名称的来源,有不少传说。明代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说,凡“妇人 服靓妆”经过妒女祠时,“必兴雷电”,大发嫉妒,故为妒女,娘子关因此得名。《元和郡县志》则说,春秋时晋国介子推的妹妹介山氏,焚死绵山,后人为之筑妒女祠。另一个传说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妹妹平阳公主曾率娘子关在此镇守,并创建关城,因而把此关称作娘子关。然而这些说法皆无信史可据铁路(即石太铁路)建成通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相继修通了经过娘子关的阳井公路和娘子关至旧关的苇旧公路,并完成了石太铁路的复线工程和电气化工程,这些交通设施在经济建设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娘子关
  我们眼前这座娘子关,是明代嘉靖二十年(公元1542年)所筑。有东、南关门两座和长约650米的城墙。东城门为砖券门洞,又称外城门,雄伟坚固,门洞上方镌刻“直隶娘子关”五个字。上为平台,是为检阅士兵、瞭望敌情而筑。现已修起城楼,蔚为壮观,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十分险要。关外古道,蜿蜒起伏,为著名的燕赵古道。
  南城门,也称内城门,下为砖券,上为门楼,复檐悬有“天下第九关”匾额,雄伟高大,蔚为壮观。门洞上方额书“京畿藩屏”四个大字。城楼建于门洞之上。关城内还有关帝庙、真武阁等古迹。街道、民宅仍保持着唐代风貌。居民多为明清时期的“军户”后裔。娘子关东门里,桃河岸边,有处砖砌石台,传说是平阳公主的点将台。据说,平阳公主在娘子关任帅期间,常常身不离鞍,手不离刀,表现异常勇敢,就在她与柴绍将军结婚以后,仍不忘军中生活。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女中英杰,娘子关与她的英名共存,一直延续到今天。
  娘子关,一称苇泽关。它位于山西、河北两省交界处,是万里长城的一个险要关口。关上有对联云:“雄关百二谁为最?要塞三千此关名。”“楼头古戍楼边寨,城外青山城下河。”充分描绘出这座古关名隘的独特风貌和秀丽天成的优美景物。它有“三晋门户”和“天下第九关”的称号。
相关索引
  “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坐落在太行山的娘子关,曾与相对应的坐落在吕梁山西麓的柳林孟门关齐名,有“东有娘子关,西有孟门关”之说,。
  孟门关位于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孟门镇,它东依寨东烽台,西为天堑黄河,南靠军渡要塞,北邻黄河“二碛”,居于秦晋通衢,地理险要,是控山带河的重要关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战国时期为赵国蔺邑,秦国多次攻打,直到赵武灵王十三年(前313) 才“拔我蔺”。据传秦庄襄王曾在此安营扎寨。隋唐时期则是河西绥州与河东石州的交通要冲。孟门关之地龙堡,建于宋初,曾由杨家将把守。清同治年间,武将刘山大镇守黄河时也住此堡。
  凭借地利,孟门战国时设“蔺”,为当时全国性大都市;东汉时汉武帝封其代共王子熹为蔺侯;北周大象元年置定胡郡(县);元朝至元八年初改置孟门县,历为县治驻地,其间也曾为州郡治驻地,前后长达1500多年。历史上的孟门县,地跨今柳林和中阳部分村镇、临县三交以南、陕西省吴堡县全境以及今天的孟门镇全境,是陕北与晋中一带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民族来往的必经之地。明清时期的孟门逐渐由军事重地转变为商业重镇。今天的孟门镇又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而大开旅游业,这一切都是孟门关之功劳。
娘子关民俗 Folk Niangziguan
  1、娘子关镇社火:自古在娘子关镇诸多村庄每年正月十六都要表演,是村民欢度新春佳节的形式:有武打、耍叉等其内容多为模拟古战场故事。在正月十六上午村民自发组织带上长矛、大刀、钢鞭、剑、战旗等道具上街,锣鼓擂起社火便开始,围观人群越聚越多,形式很热闹的场面。
  2、娘子关镇河灯:是流传于娘子关的一种古老习俗。每年农历六月六日是河神的节日,俗语有“六月六,大河大水斗一斗”之说,是日,为祈求河神的护佑,村民在晚上成群结队将灯放于河中,河灯随水漂流,灯光与水色互相映辉,构成了一道美妙水乡夜景。
  据民间传说,此俗最早参与者为开河磨的人家和水边居住的人家,后来参与者逐步扩大,演变为村民的一种祭典行为。最初的河灯是用木板作为底座,四周彩纸糊贴,中间放麻油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资料:价值特色·核心区生活延续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灯,现在用泡沫塑料作底座,糊纸、点腊,制作也比较讲究。
  娘子关特色美食
  水磨面
  娘子关的水磨面有玉米面、豆面、小麦面以及各种杂面,以味道香甜,享誉三晋。成为娘子关的一大特产;石榴和柿遍布娘子关的村村落落,味美价廉。
  娘子关特产
  上水石是一种表面粗糙、造型奇异而且能吸水的石头,是制做盆景和假山的上好材料。这种神奇的石块产于娘子关本地,五颜六色,形状奇特,经爱好石刻者精心雕刻,更显其神奇的魅力,如今已成为当地的旅游特产。
  娘子关-交通
  火车
  北京南站、石家庄和太原均有直达娘子关的火车,阳泉到娘子关中巴车程约40分钟,太原到娘子关中巴车程约需1个半小时。
  自驾车
  高速路过石家庄46公里处。沿公路下山,40多公里处既是娘子关,水上人家即在此。
百科大全
  Niangzi Guan
  娘子关
  Niangzi Guan
  太行山著名关隘,出入山西省的咽喉。位于省境平定县东北45公里,邻接河北省井陉县。原名苇泽关,相传唐太宗妹平阳公主率娘子军驻守于此,改称娘子关。明嘉靖年间筑城置戍,有关门两座,中为居民区,与故关(今称旧关)相唇齿。关城两翼之长城依山势蜿蜒,为晋冀间的屏障。石太铁路由此穿过。娘子关东门外的水帘洞,瀑布水来自娘子关泉。泉水流量为12.7立方米/秒,是山西省著名大泉。泉水沿百尺石壁直泻而下后入桃村,流往河北,部分泉水被娘子关电厂利用,该电厂是晋东电力的支柱。
  (萧树文)
近义词
娘子关镇
相关词
河北石家庄长城中山国山西泉水平定阳泉
堵车公路
包含词
娘子关镇娘子关泉娘子关村
娘子关站娘子关前娘子关瀑布
娘子关电厂娘子关战斗娘子关战役
娘子关风景区阳泉娘子关风景区阳泉至娘子关一级公路
阳泉市娘子关电厂饭店多种经营公司山西省娘子关旅游公司工艺品加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