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中国风景名胜 : 中国 >北京 > 妙应寺白塔
显示地图
目录
中国著名的喇嘛塔
  中国著名的喇嘛塔。在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北侧。建于1271年。由尼泊尔工匠阿尔尼格设计。由塔基、塔身、相轮三部分组成。高5086米,砖结构。外抹石灰,呈白色,故名。塔的比例匀称,气势磅礴,系喇嘛塔代表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 Travel
  妙应寺白塔投诉电话北京市旅游投诉电话:010-65130828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位于阜成门内大街路北,为藏传佛教寺院。白塔寺原名大圣寿万安寺,始建于元十六年(1279),建成于元二十五年(1288)。明代天顺元年(1457)改为妙应寺,俗称白塔寺。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六月寺院全部毁于雷火,只有白塔幸免。明宣德八年(1433年)和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两次重修,明清两代、民国时期屡有修葺。解放后,政府多次进行修缮并于1980年成立白塔寺文物保护管理所,同时对外开放。“文革”中,除去白塔寺山门,建成白塔寺副食商场。1997年,西城区投入3000万元拆除商场,亮出白塔。经过北京市文物局等有关部门的工作,1998年10月,白塔寺修缮后正式对外开放。交通:7、13、42、102、103、709、846、850路公交可达。
No. 3
  妙应寺白塔
  妙应寺白塔位于阜城门内大街路北的妙应寺内。因寺内有通体涂以白垩的塔,故俗称“白塔寺”,是我国重点保护文物。元世祖元世祖崇信佛法,迎释迦佛舍利,至元八年(1271)在大都城西南修建了这座大型喇嘛塔。至元十六年(1279)建成后,又在塔前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救名“大圣寿万安寺”。寺院殿堂栏楯一如内廷,佛像 窗壁皆饰金,是元朝皇室在大都兴建的重要工程之一。1368年全部殿堂被雷火焚毁,仅白塔幸免。明宣德八年修复,改称妙应寺。清康熙、乾隆帝间又几经修葺,现仅白塔为元代遗物。寺由四层殿堂和塔院组成。院中间耸立着白塔,四周各建小角亭一座。白塔由塔基、塔身和塔刹3部分组成。台基高9米,塔高50.9米,底座面积1422平 方米,台基分三层,最下层呈方形,台前有一通道,前设台阶,可直登塔基,上、中二层是亚字形的须弥座。台基上砌基座,将塔身、基座连接在一起。莲座上又有5条环带,承托塔身。塔身俗称“宝瓶”,形似覆钵,上安7条铁箍,其上又有亚字形小型须弥座,再上就是13天相轮,顶端为一直径9.7米的华盖,华盖以厚木作底,上置铜板瓦并做 成40条放射形的筒脊,华盖四周悬挂着36副铜质透雕的流苏和风铃,微风吹动,铃声悦耳。华盖中心处,还有一座高约5米的鎏金宝顶,以8条粗壮的铁链将宝顶固定在铜盘之上。1978年对白塔进行了维修加固。施工过程中,发现了清代乾隆帝十八年(1753)存留在高塔顶部鎏金 小境内的大藏经、木雕观世音像、补花袈裟、五佛冠、乾隆帝手书《波罗蜜多心经》、藏文《尊胜咒》、铜三世佛像、赤金舍利长寿佛等。白塔的形制,渊源于古印度的窣堵坡,由尼泊尔工艺家阿尼哥参加了设计和修建。
佛教百科 Buddhism 百科
  【妙应寺白塔】  现存元代藏传佛教大塔。又称白塔。位于北京阜成门内。因塔身通体皆白而得名。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建。当时入仕中国的尼泊尔工艺家阿尼哥曾参与设计与修筑工程。塔高50.9米,下部为三层方形折角须弥座,其上为半圆突起莲瓣组成的覆莲座和承托塔身的环带形金刚圈,方形折角塔基自此过渡到圆形塔身,自然而富装饰性。塔身似硕大的覆钵,上有7条铁箍环绕,顶端承托直径9.9米、上覆40块放射形铜板瓦的华盖,其周边悬挂36个铜质透雕的流苏和风铃,每个高1.8米,有镂空花纹,风来铃响,清脆悦耳。华盖上为铜质小塔形宝顶,高约5米,重4吨。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塔前增建寺院,赐名大圣寿万安寺,由四层殿堂和塔院组成,规模宏大,为元世祖营建大都城的重要工程之一。明天顺元年(1457)改为今名。(陈景富)
  (白塔(北京))
  (白塔内所藏观音像)
百科大全 百科 Daquan
  Miaoyingsi Baita
  妙应寺白塔
  White Pagoda at Miaoying Temple
  中国佛塔。位于北京市阜成门内妙应寺中,元至元八年(1271)建,是内地最早的□嘛塔。妙应寺初名大圣寿寺,白塔名释迦舍利灵通之塔。塔在妙应寺中轴线上,塔下有1层基台和重叠的2层基座,基台平面为折角方形,台壁垂直,在正面(南)台壁左右对称地设上台的踏步。基座为须弥座,平面也是折角方形,比基台收进,上层基座再收进少许。再上为平面圆形的覆钵形塔身,坐落在比例硕大的覆莲和数层水平线道上。塔身石心砖表,实心,比例粗壮,肩部圆转后向下以斜线内收。塔身表面原有宝珠、莲花的雕刻并垂挂珠网缨络,现皆不存。再上为缩小的折角方形须弥座的塔颈子和13层实心相轮,相轮收分显著。塔顶为青铜制巨大宝盖及盖上的小铜塔,盖周垂挂流苏状的镂空铜片和铜铃。塔通高 50.86米。全塔又坐落在一丁字形的大台上,丁字的一竖向前,正面设踏步,上建小殿;丁字各转角处共建6处小方亭。除塔顶外,全塔包砖面涂白色,塔顶显金色,金白对比,颇崇高圣洁。全塔比例匀壮,气氛雄伟阔大,是□嘛塔中造型最杰出的作品之一(见彩图妙应寺白塔 北京)。
  □嘛塔俗称瓶形塔,据称系仿自军持(梵文音译,即贮水以备净手的净瓶)的形象,但在□嘛教产生以前中国已有类似塔型的图像或模仿品,可见于甘肃酒泉出土的北凉小石塔或敦煌唐代壁画,它仍是印度半球形□堵波的变形。
  (萧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