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 > 奧運火炬登頂珠峰測試
  【簡介】
  奧運聖火登頂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是北京奧運會火炬傳遞的一大亮點。北京奧組委火炬中心主任張明介紹說,火炬登頂珠峰主要面臨三個挑戰:一是火炬手的登山技術能否保證安全登頂;二是火炬能不能在海拔8844.43米的高度,在低溫、低壓、缺氧的狀態下正常燃燒,燃燒的形狀還要好看;最後一個挑戰就是能否順利實現電視直播,通過電視讓全世界的觀衆看到聖火抵達珠峰的實況。
  張明表示,在人類歷史上,還沒有火焰在珠穆朗瑪峰上燃燒的記錄。他透露說,由國傢體育總局牽頭成立的聖火抵達珠峰領導小組已在今年5月對聖火抵達珠峰工作進行了實地測試,對火炬的燃燒、電視轉播等工作進行了測試,均達到了預期目標。
  【試登檢驗“2008”實力】
  奧運火炬登頂珠峰是北京在申辦奧運會時期對國際社會的承諾。自從1960年中國登山隊首次登頂成功後,中國登山健兒已多次登上珠穆朗瑪峰。為了實現奧運聖火登頂珠穆朗瑪峰準備登頂的火炬手已專門進行了幾年的艱苦訓練。
  據悉,這次登頂還將進行電視直播或轉播。奧運聖火抵達珠穆朗瑪峰,活動將充分體現“緑色奧運”的主題,按照國際奧委會和相關的國際國內的環保要求進行。奧運聖火預計明年5月登上珠穆朗瑪峰,之所以將時間定在5月,主要是由於珠穆朗瑪峰特殊的氣候環境决定的。
  登頂不僅是對火炬手的巨大考驗,也是對火炬本身的一次特殊檢驗。記者從北京奧組委火炬接力中心獲悉,由於珠穆朗瑪峰特殊的地理和氣候條件,奧運聖火登頂時將采用特製的火炬。用於登頂的火炬外形與“祥雲”完全一致,但針對珠穆朗瑪峰的特殊環境,選用了特殊的內部燃燒裝置。因為登頂的火炬必須解决在低溫、強風、低壓、少氧等特殊氣候條件下的燃燒問題,對技術上的要求更加嚴格,需要采用與其他地方傳遞時完全不同的內部燃燒係統。
  【試登難度還是不小】
  據北京奧組委官員介紹,原定的北京奧運火炬珠峰傳遞計劃設想是從珠峰南坡登頂,從北坡下山,實現“跨越”。新方案將原來的“南上北下”改為“北上北下”。路綫的改變,是因為南坡主要在尼泊爾境內,協調工作比較難控製,而奧運火炬登珠峰活動不允許有絲毫的差錯。
  此外,中國登山隊員以前很少從南坡登頂也是原計劃更改的原因之一。“中國登山隊員對北坡的路綫了如指掌。”登山界元老級人物於良璞告訴記者。
  其實奧運聖火登珠峰,更多的是一種展示。即由登山隊員帶着奧運聖火從珠峰海拔5200米的大本營出發,然後登頂珠峰,再原路返回。
  儘管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火炬傳遞”,但要讓聖火上珠峰,難度不小。因為2008年奧運會的火炬不僅要登頂,還要把奧運聖火帶上去,要在特定時間成功登頂,並通過電視讓全國乃至全世界的觀衆分享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
  國傢登山運動管理中心珠峰辦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預演的前期工作正在緊張地進行,他們已開始逐漸將登山裝備和部分所需輜重運往西藏,並陸續進駐珠峰大本營開始登山的前期準備工作。準備期大約2個月,然後,在5月份選擇合適天氣演練衝頂。聖火登頂珠峰的工作,大概要3個月。
  對於因為直播可能破壞自然環境的擔憂,於良璞認為,實施拍攝的就是衝頂的登山隊員,屆時珠峰上不會出現到處是設備的情形。他強調,“我們這次除了體現奧林匹剋精神外,還要以身作則來宣傳緑色奧運理念。”他說,登山隊員承諾將完全清理掉登頂途中留下的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