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 > 奔馳sl
目錄
No. 1
  1954年的300sl
  sl係列的傳奇始於1954年的“鷗翼”300 sl。從那時起,斯圖加特的sl製造廠已經生産了490,000輛這一係列的車。奔馳sl係列目前已經發展到第五代了。在前期,第五代sl係列的産品綫相當單薄,除了基本的sl500之外,另外一款就剩下amg所推出的強化版本?amg sl55了。為了改變這一劣勢,奔馳在2002年底推出了入門級的sl350,在2003年底特律車展上又推出了頂級的裝備了帶雙渦輪增壓v12發動機(和新款s600所裝備的是同一款,衹是調教略有差異)的sl600,豐富了sl係列。
  強悍的sl600
  沒有濃烈的戰鬥風格、也沒有傳統gt跑車標榜的古典味道,不過sl卻以科技質感為基調創造出奔馳獨有的敞篷跑車路綫。
  每次駕駛敞篷車坐進車室第一件事就是打開篷頂,講好聽一些是為了表現敞篷車先天擁有的高度環境溝通性,不過講直接一點、誠實一點,則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電動硬頂敞篷之前已經有slk以及標緻 206[報價 圖片] cc為前例,和傳統軟頂比較起來的方便性及實用性自然不在話下。sl500的開篷速度相當地快,上撥開篷的開關之後,後廂的廂門會先外開、然後硬頂會嚮後收折進後廂、最後後廂再蓋起完成整個收納的動作,整個過程費時約末是16秒鐘。
  電動硬頂開啓示意
  有什麽缺點?除了後行李廂空間被硬頂收納機構占去了不小的空間、容積剩下不多之外,帶動整個硬頂收折的伸縮關節用手可以就輕易晃動、感覺上好像有點?不那麽堅固?,會讓人有點擔心其可靠度。不過後來查閱了相關資料和聽了專業人士的講解之後,纔知道這點大可不用擔心,因為奔馳為了確保這套硬頂係統的耐用度,早就經過了無數次的測試,除了最基本的防滲防漏測試之外,整個關節的強固度、還有反復不停運作的耐用性,都有超水準的表現。
  在坐進車裏之前,差一點就碰上了sl那扁平的a柱,即使去掉硬頂,仍然感覺不太方便。坐進車室,調整好駕駛坐姿,以前sl給人的印象就已經是相當寬敞好坐了,這一代的sl空間寬裕度又有更上層樓的表現,就筆者這兩年來的試駕(或試乘)的經驗來比對,sl的乘坐空間比同級對手捷豹 xkr、瑪莎拉蒂 spyder、或是 雷剋薩斯sc430等車都要寬敞,因為sl500的座位是這些車中唯一一部標準雙座的設定,少了其它對手身上都有的那“雖小,但是確實存在”的兩張後座。
  後座已經不是座位,變成了行李包的“座位”
  按下排檔桿上方的引擎起動按鈕,低沉有力的聲音倏地從前方傳來,空檔的狀態下試着給了幾腳油,轉速攀升的速度不是忽上忽下的類型,不過對應的聲浪卻是瀋穩厚實。
  運動風格的側進氣口
  好像是奔馳車的所有車的風格,sl的油門反應不是很直接迅捷的那種,輕點油門,駕駛者不會感到那種躍躍然的突進感,有的車廠會刻意將油門踏板和引擎反應之間的互動設定地相當靈敏,像是雷剋薩斯(凌志)的車子就是如此,稍微踏一下油門,車子的動力立刻涌現,仿佛要破殼而出似地有相當直接的反應。sl則非如此,在踩踏油門踏板速度不快、角度不深的情況下,駕駛者衹會感覺到綿長順滑的推力,有的時候甚至會讓人懷疑:這真的是一部跑車嗎?
  話又說回來,如果真的因為在低轉速下引擎的動力輸出不夠明顯就對sl的性能提出質疑的話,那犯的錯誤可就大了,踩下油門的深度稍深、速度稍快,引擎的推力會立刻聽話地釋放出來,沒有突兀的暴動感,可是卻是飽滿而紮實,我們並不覺得整個動力係統有朝嚮性能輸出而刻意做出什麽調校,可是大排氣量為性能表現做了最基本的保障。
  esp、sbc綫控剎車係統、abc動態車身控製和sequentronic方向盤集成按鈕式變速控製係統係統……sl的底盤由各項高科技聯袂輔佐而成,操控表現雖不算犀利,但是卻是穩得驚人
  sequentronic方向盤集成按鈕式變速控製sbc工作主體
  圖為有無sbc的區別
  左側的圖是沒有sbc係統的情況,若此時高速過彎並製動,由於離心力作用而發生甩尾傾嚮,於是esp介入,並通過加大外側車輪製動力,放鬆內側後輪製動力,使得外側後輪受到的地面抓地力把有甩尾傾嚮的車輛“推回”到正常的行駛路綫上來;右側的圖則是有sbc的情況,由於sbc分別控製四個車輪的製動缸的液壓力,因此可以使車輛高速過彎時四個車輪的製動力都不一樣(黃色箭頭的長短不一樣),從而消除了入彎時的甩尾傾嚮,也就省得esp“代勞”了。
  操控表現方面,駕駛sl級車要先適應的是它不小的體態,雖然敞篷車開篷之後提供了不錯的環境溝通感,可是實際坐上去時,sl偏長的車頭還是讓人有不易上手的感覺。 剋服了這點,還有對於高價位帶來的駕馭障礙之後,sl級是可以應付駕駛者用不慢的速度過彎的,懸挂調教地屬於穩定一派,一般的速度下呈現略微的轉嚮不足,刻意用過度的油門或是不合理的轉嚮角度進彎,sl頂多就是車尾一晃,在衆多電子設備的介入之下,很快就會導正行進的方向。在這個方面,abc動態車身控製也是功不可沒的。駕駛者可選擇“舒適”和“運動”兩種模式,由電子監控的液壓活塞控製空氣彈簧的充氣和放氣,在不破壞駕駛舒適感的情況下,盡量減少車身的晃動。
  當然,以sl的車格設定來說,我們並不指望這樣的大型巡航gt跑車可以擁有多犀利的過彎表現、或是多高明的操控樂趣,可是我們必須承認:sl已經做得相當好了。
歷史和簡介
  sl係列的傳奇始於1954年的“鷗翼”300 sl。從那時起,斯圖加特的sl製造廠已經生産了490,000輛這一係列的車。奔馳sl係列目前已經發展到第五代了。在前期,第五代sl係列的産品綫相當單薄,除了基本的sl500之外,另外一款就剩下amg所推出的強化版本?amg sl55了。為了改變這一劣勢,奔馳在2002年底推出了入門級的sl350,在2003年底特律車展上又推出了頂級的裝備了帶雙渦輪增壓v12發動機(和新款s600所裝備的是同一款,衹是調教略有差異)的sl600,豐富了sl係列。沒有濃烈的戰鬥風格、也沒有傳統gt跑車標榜的古典味道,不過sl卻以科技質感為基調創造出奔馳獨有的敞篷跑車路綫。每次駕駛敞篷車坐進車室第一件事就是打開篷頂,講好聽一些是為了表現敞篷車先天擁有的高度環境溝通性,不過講直接一點、誠實一點,則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電動硬頂敞篷之前已經有slk以及標緻 206[報價 圖片] cc為前例,和傳統軟頂比較起來的方便性及實用性自然不在話下。sl500的開篷速度相當地快,上撥開篷的開關之後,後廂的廂門會先外開、然後硬頂會嚮後收折進後廂、最後後廂再蓋起完成整個收納的動作,整個過程費時約末是16秒鐘。
SL 350 - 6缸發動機
  由於采用了先進的技術組件,SL 350的輸出功率得到了顯著的提高。現在這款6缸發動機的輸出功率高達200瓦,在2400至5000rpm區間內最大扭矩輸出為350牛頓米,而0到100公裏/小時加速衹需6.6秒。實現這種強大性能的秘密之一,是采用了每缸4氣門和4個可以在整個發動機轉速區間持續調節的凸輪軸,確保隨時獲得高水準的扭矩和強勁的動力儲備。同時,6個進氣管的長度都是可調的,從而顯著提高空氣的供給量,有效提高燃燒效率。由於裝備了沿麯軸反方向放置的平衡軸,使得SL 350不僅性能出色,並且舉止優雅。此外,我們的工程師在設計中嚴格遵守着輕質的設計原則。例如氣缸是鋁製的,而進氣管則使用了鎂材料。
  新款SL 350在性能顯著提升的同時,燃油消耗降低了約1升/100公裏。
SL 500 - 8缸發動機
  SL 500搭載全新8缸發動機所呈現的駕駛體驗核它強大的動力性能一樣出色。無論您在蜿蜒的鄉間道路上麯折前行,還是在高速公路上長途飛馳,輸出功率高達285千瓦(388馬力)的SL 500讓每段旅程都充滿樂趣。530牛頓米的最大扭矩和0到100公裏/小時僅5.4秒的加速時間,以及那衹有V8才能發出的動感十足的低吼聲,都令人印象深刻。SL 500帶來的駕駛樂趣源自其先進的發動機技術。為了進一步提高V8發動機的功率和扭矩,我們對發動機氣缸蓋進行了重新設計:兩個進氣門和排氣門的正時係統由連續可變的凸輪軸調節控製,從而改善燃燒過程。這樣不僅能提升發動機的輸出功率,還可以減少燃油消耗和廢氣排放。
七速自動變速箱
  七速自動變速箱的7個前進檔使換檔距離比以往更短。而在降檔的時候,多重降檔功能允許跳檔,從而使每個檔位元的加速都更為強勁。
  七速自動變速箱在SL 350和SL 500車型上是標準裝備。這兩款車型還可以選裝新款的運動型七速自動變速箱,這種變速箱在方向盤後側分別安裝了兩個手動換檔桿。換低檔時保持換檔桿上的壓力將觸發自動選檔的最佳加速功能。
懸挂係統
  SL 350的主動懸挂控製可以把啓動和製動時的車身晃動降到最低。這套係統裝有10個監視車輛狀態的感測器,可以減弱轉彎時車輛的橫嚮晃動。現在可選裝的“運動型”反應更靈敏,懸挂指紋更穩固,側傾角度更小。所有這些不僅成就了更具動感的駕駛體驗,也提高了安全性能 — 比如,在高速行駛時的避讓。同時,更直接的速度感應動力轉嚮也會使駕駛者受益匪淺。
駕駛室
  多少年來,“歐翼”一直在車迷心目中占據着特殊的位置,在新一代SL敞篷跑車中依然如此。它那經典的計時器風格的儀表盤,就是參照它的前輩的著名設計而精心打造的。但是今天的SL敞篷跑車也擁有着自己的創新,比如精緻的儀表盤周邊真皮裝飾,這也正代表着它獨有的高貴身份。
  多功能方向盤具有高度的操作舒適性。無論您是想調節收音機音量、使用電話、查看不同的螢幕顯示還是訪問多功能顯示屏上的主功能表,衹要使用方向盤上的一個按鈕就可以統統做到。
  標準裝備的帶灰塵篩檢程式的自動恆溫控製係統,將保證車艙內保持怡人的溫度。
SL敞篷跑車的座椅
  SL敞篷跑車擁有非常舒適的側部加強型整體式座椅。真皮裝飾座椅是SL 350和SL 500的標準裝備。座椅加熱功能也是標準裝備之一。裝備了記憶功能的電動可調的座椅更加方便,衹需一個按鈕就可以輕鬆調整到您選擇的設置。舒適型座椅可以為您帶來更為輕鬆的駕駛體驗,這種孔式座椅及其裝備的主動通風係統在夏天可以加速製冷。動態多仿形座椅堪稱乘坐舒適性的極緻體驗。它們的內置氣墊可以根據您的體型進行調整,並具有按摩功能:您衹需開啓按摩功能按鈕,就可以讓座椅上的氣墊開始輕微振動,為您按摩緩解背部肌肉疲勞。
駕駛室管理及資料係統
  SL級敞篷跑車的電話、音響功能都被組合在駕駛室管理及資料(COMAND)控製和顯示係統之中。無論您是想收聽收音機,使用電話,還是播放CD,所有這些都一應俱全。而有了電視功能,您甚至海可以在車輛停止時觀看電視或DVD影片。駕駛室管理及資料係統(COMAND)標準裝備了6.5英寸彩色顯示器和DVD驅動器。
無鑰匙啓動
  當您擁有可選配的無鑰匙啓動(KEYLESS-GO)電子鑰匙,衹要它在您的口袋,拉動車門把手就可以自動解鎖車門,而按下換檔桿上的按鈕就可以啓動或關閉發動機。
電動硬頂開啓示意
  有什麽缺點?除了後行李廂空間被硬頂收納機構占去了不小的空間、容積剩下不多之外,帶動整個硬頂收折的伸縮關節用手可以就輕易晃動、感覺上好像有點?不那麽堅固?,會讓人有點擔心其可靠度。不過後來查閱了相關資料和聽了專業人士的講解之後,纔知道這點大可不用擔心,因為奔馳為了確保這套硬頂係統的耐用度,早就經過了無數次的測試,除了最基本的防滲防漏測試之外,整個關節的強固度、還有反復不停運作的耐用性,都有超水準的表現。 在坐進車裏之前,差一點就碰上了sl那扁平的a柱,即使去掉硬頂,仍然感覺不太方便。坐進車室,調整好駕駛坐姿,以前sl給人的印象就已經是相當寬敞好坐了,這一代的sl空間寬裕度又有更上層樓的表現,就筆者這兩年來的試駕(或試乘)的經驗來比對,sl的乘坐空間比同級對手捷豹 xkr、瑪莎拉蒂 spyder、或是 雷剋薩斯sc430等車都要寬敞,因為sl500的座位是這些車中唯一一部標準雙座的設定,少了其它對手身上都有的那“雖小,但是確實存在”的兩張後座。
  後座已經不是座位,變成了行李包的“座位”
  按下排檔桿上方的引擎起動按鈕,低沉有力的聲音倏地從前方傳來,空檔的狀態下試着給了幾腳油,轉速攀升的速度不是忽上忽下的類型,不過對應的聲浪卻是瀋穩厚實。
運動風格的側進氣口
  好像是奔馳車的所有車的風格,sl的油門反應不是很直接迅捷的那種,輕點油門,駕駛者不會感到那種躍躍然的突進感,有的車廠會刻意將油門踏板和引擎反應之間的互動設定地相當靈敏,像是雷剋薩斯(凌志)的車子就是如此,稍微踏一下油門,車子的動力立刻涌現,仿佛要破殼而出似地有相當直接的反應。sl則非如此,在踩踏油門踏板速度不快、角度不深的情況下,駕駛者衹會感覺到綿長順滑的推力,有的時候甚至會讓人懷疑:這真的是一部跑車嗎?話又說回來,如果真的因為在低轉速下引擎的動力輸出不夠明顯就對sl的性能提出質疑的話,那犯的錯誤可就大了,踩下油門的深度稍深、速度稍快,引擎的推力會立刻聽話地釋放出來,沒有突兀的暴動感,可是卻是飽滿而紮實,我們並不覺得整個動力係統有朝嚮性能輸出而刻意做出什麽調校,可是大排氣量為性能表現做了最基本的保障。 esp、sbc綫控剎車係統、abc動態車身控製和sequentronic方向盤集成按鈕式變速控製係統係統……sl的底盤由各項高科技聯袂輔佐而成,操控表現雖不算犀利,但是卻是穩得驚人sequentronic方向盤集成按鈕式變速控製sbc工作主體。當然,以sl的車格設定來說,我們並不指望這樣的大型巡航gt跑車可以擁有多犀利的過彎表現、或是多高明的操控樂趣,可是我們必須承認:sl已經做得相當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