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武器
目錄
No. 1
  太空武器 Space Weapon
  太空武器大部分是新概念武器,主要有:
  “利劍”——激光武器:用激光作武器的設想是基於激光的高熱效應。激光産生的高溫可使任何金屬熔化。同時激光以光速(每秒鐘30萬千米)直綫射出,延時完全可以忽略,也沒有彎麯的彈道,因此不需要提前量,簡直指哪打哪。另外,激光武器沒有後坐力,可以迅速轉移打擊目標,還可以進行單發、多發或連續射擊。激光武器的本質就是利用光束輸送巨大的能量,與目標的材料相互作用,産生不同的殺傷破壞效應,如燒蝕效應、激波效應、輻射效應等。正是靠着這幾項神奇的本領,激光武器成為理想的太空武器
  “長矛”———粒子束武器:它是利用粒子加速器原理製造出的一種新概念武器。帶電粒子進入加速器後就會在強大的電場力的作用下,加速到所需要的速度。這時將粒子集束發射出去,就會産生巨大的殺傷力。粒子束武器發射出的高能粒子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前進,用以攔截各種航天器,可在極短的時間內命中目標,且一般不需考慮射擊提前量。粒子束武器將巨大的能量以狹窄的束流形式高度集中到一小塊面積上,是一種殺傷點狀目標的武器,其高能粒子和目標材料的分子發生猛烈碰撞,産生高溫和熱應力,使目標材料熔化、損壞。
  “神鞭”——微波武器:由能源係統、高功率微波係統和發射天綫組成,主要是利用定嚮輻射的高功率微波波束殺傷破壞目標。微波波束武器全天候作戰能力較強,有效作用距離較遠,可同時殺傷幾個目標。特別是微波波束武器完全有可能與雷達兼容形成一體化係統,先探測、跟蹤目標,再提高功率殺傷目標,達到最佳作戰效能。它猶如無形的“神鞭”,既能進行全面毀傷、橫掃敵方電子設備,又能實施精確打擊、直擊敵方信息中樞。可以說,微波武器是現代電子戰、電磁戰、信息戰不可或缺的基本武器。
  “飛鏢”———動能武器:動能武器的原理十分簡單,說白了,它和飛鏢傷人的道理完全一樣。一切運動的物體都具有動能。根據動力學原理,一個物體衹要有一定的質量和足夠大的運動速度,就具有相當的動能,就能有驚人的殺傷破壞能力,這個物體就是一件動能武器。所謂動能武器,就是能發射出超高速運動的彈頭,利用彈頭的巨大動能,通過直接碰撞的方式摧毀目標的武器。這裏最重要的一點是動能武器不是靠爆炸、輻射等其他物理和化學能量去殺傷目標,而是靠自身巨大的動能,在與目標短暫而劇烈的碰撞中殺傷目標。所以,它是一種完全不同於常規彈頭或核彈頭的全新概念的新式武器。其實,未來太空戰必然是地、海、空、天一體戰的一個組成部分。戰端一開,則無論陸地、海洋、天空、太空所有戰爭機器將一起開動,豈是250人5天就能模擬的。美國在新世紀初演出這場太空模擬戰鬧劇,無非是嚮世界宣告:美國有能力保護自己的太空設施不遭破壞,同時具備打擊他國太空設施的能力。美國在地球上到處推行霸權主義,現在又想獨自“霸天”,也衹能是一相情願。
  -----------------------------------------------------------------------------------------------------------------
  -----------------------------------------------------------------------------------------------------------------
  美國波音公司正在研製的反衛星動能武器,可以通過發射高速運動的彈頭摧毀目標
  美國空軍設想的“上帝之棒”天基威懾武器。其原理是從太空投擲鎢、鈦或鈾等金屬製成的圓柱體,用來摧毀目標
  美國空軍研製代號為XSS-11的微型衛星正在接近一顆常規衛星(假想圖),這種微型衛星能攻擊敵方衛星,美國空軍目前在控製其運行上已取得初步成功
  軍事用途航天器在地球軌道上運轉已有數十年的歷史,而具實際攻擊能力的太空武器還從未在太空中部署過,不過,太空中相對和平的日子可能不會太長了——美國《大衆科技》11月號刊文說,布什渴望太空優勢,將頒布新的安全方針,使美國朝着部署太空武器邁出一大步,這毫無疑問將引發一場太空軍備競賽。
  太空競爭為人類所熟悉,而太空戰爭在許多人看來似乎還遠得很,如果太空真有爆發戰爭的可能,它或許不是以驚天爆炸為始,而很有可能於無聲無息中悄悄拉開帷幕。
  失敗實驗啓發太空新戰術
  今年4月15日,在距離地球724公裏的高空,美國國傢航空航天局(NASA)的一個名為DART(自動會合技術驗證)的實驗航天器悄悄啓動自身的推進器,慢慢靠近一顆失效已久的美國軍事通信衛星,然後輕輕地撞擊了它。這並不是這顆實驗航天器計劃中的任務,它原本要靠自身的激光測距儀近距離接觸失效衛星,然後在其附近自動飛行,這一技術對在軌衛星維護十分關鍵。
  撞擊使DART的信號立即消失,NASA地面控製中心以為它在距離衛星還有幾百米時耗盡了燃料,但是5天之後,美國空軍跟蹤係統在一個更高的新軌道上發現了失效衛星,這表明DART已與目標衛星結成為一體,並將之撞到了更高的軌道上。
  作為演示在軌衛星維護新技術的試驗,這當然是徹底的失敗。然而,該試驗卻無意中演示了一個原理簡單但可能極具破壞力的太空戰新戰術——將敵方的衛星撞到無法發揮作用的軌道上,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試驗取得了意料之外的成功。
  無需猜測,美國國防部對這一意外成果一定十分感興趣。人類徵服太空的過程永遠都有兩個基本目標:促進科研進步和提升軍事技術水平。雖然美國政府從未公開承認過,但NASA和美國空軍彼此在科學技術和軍事技術之間你來我往的交流早已不是什麽新鮮事物。
  正如DART所演示的那樣,美國設想要將觸角遍布太陽係,圍繞這一目標研製的每個係統都有可能用來發動軍事進攻,在過去40多年來,從DART的自動會合技術到通信衛星、再到地理測量係統無一例外,就連36年前轟轟烈烈的阿波羅登月壯舉也是為了在月球上戰勝蘇聯人,從而發出美國人在太空擁有優勢這樣一個明確的信息,更別提登月宇航員本身就來自美國空軍。
  今天,美國總統布什跟他的前任肯尼迪一樣,希望繼續保持太空優勢,白宮不久也將頒布新的國傢安全方針,從而使美國朝着在太空部署武器邁出一大步。
  空天飛機無武器可搭載
  太空武器是什麽樣子將取决於空間技術的發展,不過,未來可能出現的武器係統包括能夠在數小時內打擊地球上任何目標地點的空天飛機、可由衛星投射衹有6米長卻能造成超強摧毀力的“上帝之棒”、可以將激光束射嚮遙遠目標的軌道鏡、可摧毀衛星電子裝置的電磁脈衝武器、能將衛星推離正常軌道的“衛星拖船”、能對其他衛星進行秘密偵察的間諜衛星以及能夠摧毀大型衛星或導致其失靈的微型衛星,等等。
  對美國來講,利用太空武器可以滿足對其在全球快速投送武器計劃的需要。未來的超音速無人駕駛空天飛機可以利用在太空中飛行的優點,實現在兩個小時內打擊地球上任何一個地方,這種能力被稱為“即時全球打擊”。這種由美國空軍提出的設想由兩種飛行器組成,一個用來運送武器,另一個則用來投射炸彈。根據該設想的初步計劃,將由小型火箭推進器作為發射和運載工具,炸彈則由一個能夠載重達4.5噸、能自動尋的的通用航天器運載。
  此後大概再過15年,美國空軍將使用新研製的超高音速飛機取代火箭推進器,該飛機載重高達54噸、最大航程達到1.45萬公裏,而它最重要的特點是可以重複使用。這種飛機能夠從普通跑道起飛,其超高音速主要通過燃燒液氫燃料的超音速衝壓噴氣發動機實現,在飛行過程中,這種新型引擎可以反復熄火與啓動,使飛機“跳躍式”進入地球的外大氣層,而它可以搭載的武器也趨嚮多樣化。
  目前,有關該技術的相關研究已經在一個代號為“獵鷹”的計劃中展開,由美國空軍與美國國防部先進計劃研究局共同提供研發資金。
  不過,發展全球打擊能力不僅僅面臨着技術上的挑戰,在國際政治中也面臨着其他國傢質疑的擔憂。許多國傢擔心美國將用這種飛機投送核武器,為此,美國國會還特意限定了撥發給通用航天器研究的資金的使用範圍,規定其不得用於開發任何核武器和常規武器,美國空軍目前因此暫時處於一種尷尬位置,衹能開發武器投射裝備卻不能研製該裝備能投送的武器。
  微型衛星可用做“太空雷”
  空天飛機着重利用在太空中飛行阻力更小,因此僅僅擦太空而過,至於真正可長期在太空中“駐紮”的武器,微型衛星或許是最可行也最經濟的選擇,至少在短期內是這樣。微型衛星就是指重量約為100公斤左右的衛星,正常大小的衛星一般都有微型衛星重量的10倍以上。
  就在DART的試驗失敗或者說是意外成功的前幾天,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發射了一個微型衛星,這個代號為XSS-11的微型衛星肩負着與DART類似的任務,它的首個任務是與將之送入太空軌道後脫離航天器廢棄的一級推進器在太空中重新匯合,這項任務得以順利完成。此後,XSS-11還將在地球軌道飛行一年左右,在此期間它還將與太空中的多個飛行物體進行“接觸”試驗,這意味着,美國空軍在控製微型衛星的飛行上取得了初步成功,為此美國國防部在2006年為該項目又增撥了6090萬美元的研究資金。
  同期,美國國防先進計劃研究局還在進行着另一個名為“軌道快車”的項目,該項目旨在研製出一個維修衛星的原型和一個能接受維修服務的衛星原型,並要達到使兩個衛星能在太空中自動匯合,以展開維修和燃料補給服務,該項目將於2006年進行試發射。
  如果把XSS-11微型衛星和“軌道快車”結合在一起,兩者的潛在用途將大大增加。譬如,帶有維修功能的微型衛星可以對在軌運行的大型衛星提供維修服務,為其更換零部件和進行功能升級,而這些潛在用途中的軍事用途則更加受美國軍方關註。
  微型衛星甚至可以被用作其它衛星的“保鏢”。XSS-11衛星項目的負責人衛星專傢弗農·貝剋爾說,多個微型衛星可以圍繞在大型衛星的周圍構建防護層。美國空軍不願談論衛星的攻擊性用途,但這些功能並不難想到。
  在2003年的一次太空武器討論會上,美國外交學會著名國傢安全專傢理查德·加溫警告說,微型衛星最有效的一個威脅用途是充當“太空雷”。
  微型衛星是很好的反衛星武器,因為地面控製中心可以很容易地將微型衛星調動到一個正常衛星的危險距離範圍內潛伏起來,然後等待指令自行爆炸將這顆衛星摧毀或令其失效。實際上,太空中的爆炸通常會導致殘片四處飛散,不但能摧毀敵方的衛星,也可能危及己方和友方的衛星。不過,爆炸並不是太空雷發揮作用的唯一手段,它還可以靠發射電磁能量來摧毀大型衛星的電子元件,從而導致其失靈關閉,更進一步的話,它甚至能夠纏住目標衛星,充當寄生武器,對其進行幹擾、發出偽信號、阻擋其視野或導致其失靈。
  從軍事的角度來看,微型衛星作為武器的可愛之處是,敵人可能根本不知道它們就潛伏在本國衛星的身旁,一旦有需要,它就可以根據地面指令對目標衛星發動伏擊。
  由於重量很輕,微型衛星可以搭乘民用太空發射任務的便車悄悄進入太空。將來,重量和體積都將更小的衛星——重量衹有10公斤的“納米衛星”——也可承擔類似的接近和貼靠任務,這些衛星將在距離地球3.2萬公裏以上的同步軌道上運行,在同一軌道上,還有許多
  商業和民用衛星在運行,地面上的人想發現納米衛星的威脅將非常睏難,這種情況使納米衛星如同具有了隱身術,更適合打伏擊戰。
  研究小型衛星技術的國傢不衹美國,被美國視為優勢的技術也一樣能被其他國傢所用,而人類不可能從地面甄別科研微型衛星和“太空雷”之間的區別,因此,要展開有效的太空戰,發現這種威脅是至關重要的。
  美國戰略司令部司令卡特賴特曾在參議院武裝部隊委員會聽證會上稱,航天器小型化發展趨勢,可能會對美國軌道情報偵察行動構成威脅,美國在20世紀下半期研製的裝備無法搜索或跟蹤今日更新、更小型的目標,包括微型衛星,這些小型目標和新型微型衛星在軌道上的出現將威脅到美國載人航天飛行計劃,使敵方突然攻擊美國衛星成為可能,限製了美國的太空設備防護能力。
  正因為如此,美國空軍計劃最早在2008年發射一顆名叫“探路者”的衛星。跟其他間諜衛星一樣,“探路者”基本上是一臺功能強大的高倍望遠鏡。但是,普通的間諜衛星主要用來掃描地面的物體,而“探路者”則衹用來追蹤將太空中的其他物體,以此識別對美國航天器構成危險的太空垃圾或他國衛星。最終,由一批間諜衛星組成的天基空間偵察係統將同“探路者”一起收集情報。
  太空威懾“收發”更自如
  美國軍方高級官員毫不諱言所有上述太空係統的目標就是要獲取太空優勢。美國空軍航天司令部司令蘭斯·洛德今年3月份在國會作證時說:“我們面臨的威脅是非常真實的和危險的,隨着我們對現代太空能力的依賴不斷增加,建立和保持太空優勢的必要性也要相應地不斷增加,雖然我們不期待這種優勢能以幾何級爆發性增長。
  但是,就目前階段來講,究竟誰是美國在太空中的對手?所謂的威脅具體又指什麽?洛德和其他空軍官員的回答並不明確,他們指出,伊拉剋戰爭初期,薩達姆的手下曾幹擾美國全球定位係統的信號,使美國軍隊的精確製導炸彈偏離了目標。這些手段顯然不能對美國軍隊構成什麽威脅,很快就被瓦解。
  五角大樓內部關於太空武器係統的說法從未間斷,其中是否有成功的可能外人尚不得而知,但現實是,美國空軍長期以來一直追求太空武器卻從未有什麽重大成果。
  1958年,美國空軍將軍霍默·博什伊就曾提議在月球部署核彈,他顯然忽略了這些導彈從月亮飛到蘇聯至少需要3天時間,還不如從地面發射快。不過自那以後,美國空軍在太空中部署武器的夢想就一直沒有停止過,先後提出了月球軍事基地、載人軍事太空站、幾種空天軍事飛機和其他野心勃勃的太空計劃,由此派生的許多太空研製計劃目前大多面臨着預算超額和進度滯後的睏擾。今年7月份,美國審計署就這些早已半死不活的計劃嚮國會提交報告,一些負責人在國會的聽證會上承認,像太空雷達和太空導彈防禦係統一類的研製計劃大大超出預算、早已超出進度但卻遠遠沒有達到預期目標。
  雖然如此,太空武器對美國軍方還是有着難以抵抗的誘人之處,這源於太空武器十分符合美國保持軍事威懾力的政策。譬如前文提到的“上帝之棒”,其原理是從太空投擲鎢、鈦或鈾等金屬製成的圓柱體,用來摧毀目標。這些金屬圓柱從太空中飛落時的速度可達每小時11587公裏,所産生的威力相當於一顆小型原子彈。美軍認為,這種太空威懾與核威懾相比有很多優點。例如,它殺傷人員少,太空作戰以信息癱瘓作為主要作戰方式,打擊的主要是無人操作的太空設施,這就大大降低了戰爭的殘酷性。再如,它可以減少由於偶然因素和失誤造成的戰爭危機。核武器易發難收,危害極大,冷戰期間美蘇就曾發生過核控製係統操作失誤而導致緊張局勢,而太空攻防係統以防為主,精確的遠程常規打擊不會造成核輻射等長期的環境危害。
  儘管美國空軍還沒有部署可以將敵方衛星清出太空的武器,但它繼續在兩年一度的“施裏弗”軍事演習中試驗類似係統。該演習始於2001年,是以在20世紀50年代美國軍事衛星和彈道導彈開發計劃負責人伯納德·施裏弗將軍的名字命名的。“施裏弗”演習在使用模擬太空武器方面特別成功,其結果是使許多戰略傢相信,這種武器是未來戰爭必須擁有的武器。
  目前,美國努力的重點放在旨在用可逆轉方式使敵方太空硬件不能發揮作用的技術上。例如,五角大樓新的移動地基反通信係統據說可以暫時地幹擾敵人的衛星通信。
  國際法難阻太空武器
  雖然太空尚未被武器化,但毫無疑問,太空早已軍事化,軍事通訊衛星、軍事導航衛星、軍事偵察衛星和軍事天氣衛星早已在地球上空運行,因此將武器部署到太空中不會嚮預想中的那樣引起繁雜的合法性爭議,1967年簽署的外太空非軍事化條約僅僅禁止任何國傢嚮太空部署核武器和其他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國際法禁止在太空中部署其他種類的武器。
  版主點評 太空武器化美國最受傷
  到現在為止,太空還是戰爭的處女地,而這種和平的局面正日益受到威脅,美國近年來太空武器化的步伐越走越急,使全人類不禁擔心太空的未來。
  美國空軍去年8月提出《反太空行動策略》,當年10月就部署了第一個可臨時中斷敵方衛星通信的“反通信係統”。今年2月,美國2006年軍事預算出臺,多項預算均遭大砍,惟獨太空武器預算逆勢增長,僅空軍的太空武器預算就多達99億美元,比上年增加了22.2%。布什政府認為美國必須牢牢抓住太空的控製權,防止太空優勢落入他國,但不論軍方內外的專傢都認為,如果發動太空武器化競賽,損失最多的將是美國自身。
  美國的衛星比其他所有國傢都多得多,目前地球軌道上各種衛星共有849顆,其中有425顆(占總數的50.6%)為美國所有,即便10年後,美國衛星所占比例也將保持在40%。這些衛星承擔着從天氣預報,電視轉播,通信到交通工具導航等各方面的任務,而它們大都沒有防衛能力。因此,如果美國不斷在太空部署武器,會成為其他國傢開發反衛星技術藉口,而先發製人的打擊也一定會招致報復,從而將太空變成戰場,美國也將成為最大的攻擊目標。
  美國太空安全專傢也強調,造太空武器的成本雖不如造衛星高,但其破壞性卻和衛星的好處形成強烈對比。衛星非常容易被太空武器摧毀,而被摧毀的衛星可能形成殘骸群在空間中飄蕩,進一步碰撞、摧毀其他衛星、國際太空站、甚至太空飛機、哈勃望遠鏡等太空器。空間戰爭所帶來的後果可以說是毀滅性和殺傷力均強。這對於生活、經濟與國傢安全嚴重依賴衛星的美國來說,無異於引火燒身。
  即便從軍事角度來講,美國目前最大的軍事優勢是不對稱軍力,即美國可以通過有限的太空軍事應用獲得軍事技術上的相對優勢,如果美國堅持朝着發展攻擊性太空武器的路走,也衹可能在短期內享受太空威懾帶來的好處,美國將不可避免地將成為其他國傢效仿的對象,從而使其在軍事上的不對稱優勢更加脆弱。
相關詞
美國星球大戰美國波音公司空天母艦
包含詞
天軍的“刀槍”太空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