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太湖寺投訴電話巢湖市旅遊投訴電話:0565-2628971
安徽省旅遊投訴電話:0551-2821763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太湖寺,位於縣西南30公裏,在海拔441米的太湖山中,是省級重點寺廟之一,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佛傢稱為"小九華"。北宋時期,九華山用寬禪師雲遊至此,見群山擁立,緑蔭蔽日,其狀"左鐘(山)右鼓(山)懷抱木(魚山)",是建廟聖地,遂於元半二年(1079)募捐節食建廟,元末毀於兵燹,明洪武三年僧行慶重建。太湖寺座北朝南,天王殿置前,大雄寶殿居中,祖師殿位於其後。祖師殿中間有肉身塔,岩石砌成,用寬禪師圓寂後,其捨利子葬於其內,因塔在殿內,故稱"屋內塔"。在祖師殿西側寮房,有一"鍋邊井",傳說為開山祖師用錫杖搗地而成,也叫"錫杖泉",清泉涌流,久旱不竭,為太湖寺兩大奇景。二聖殿、竜池等建築已修復一新,天竜關飛檐翹角,雄踞兩山之間,氣勢不凡。太湖山後千年古庵接引庵是民間傳說中的蘇東坡之妹落發為尼的道場。整個太湖山已初步形成山上山下、山前山後廟宇群,終年木魚聲聲,香煙燎繞,名符其實地成為一座江北佛教勝地。 |
|
太湖寺,也叫太湖禪寺,位於含山縣南部的太湖山國傢森林公園內,是安徽省重點寺廟之一,因太湖山地名而得名。經過歷代修繕,太湖寺已建成具有相當規模的一個寺廟建築群。從山門到頂峰的天台呈一軸綫,沿軸綫分佈天王殿、大雄寶殿、二聖殿、竜王殿和天台。太湖山北面,有一接引庵,築於山腰上,環境十分恬靜。
太湖寺於宋元豐二年(1709年),由高僧無用禪師創建。《高僧傳》載:開山時無用禪師一人日夜開闢,日久感天燈下照。無用禪師不僅是該寺創建人,還著有《無用祖師語錄》流傳至今(省宗教志)。明洪武三年(1307年),僧行慶重建。清光緒八年(1882年)、二十五年均有修建。清普明和尚重擴建,又稱普明禪寺。殿宇建築代有興廢,寺內住持也時有替換。1927年,宏瑞住持太湖禪寺。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底,日軍燒毀該寺大部分建築,並殺害和尚1名。1957年,該寺有和尚10名,雲遊僧和齋公出入頻繁。“文革”期間,寺內經捲、佛像被毀。改革開放後,宗教政策逐步落實,僧人回到寺中。太湖山有鐘山、鼓山、木魚山。寺內有屋內塔、鍋邊井等奇景。
1985年1月,太湖禪寺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重點寺廟。
太湖寺坐北朝南,整座寺廟置身在左鐘右鼓懷抱木的自然景觀中。天王殿置前,大雄寶殿居中,祖師殿位於其後。祖師殿中間為無用肉身塔,塔由岩石砌成,高4米,底徑2米,故稱屋內塔,也稱普明塔。由於塔十分堅固,雖經兵荒馬亂年代仍得以幸存,它是太湖禪寺兩大奇景之一。在祖師殿西側的膳房內,有一井,人稱屋內井、鍋邊井。傳說為開山祖師無用用錫杖搗地而成,故亦稱錫杖泉。井中泉水日取不竭,不取不溢,它是太湖禪寺又一奇景。
隨着中國共産黨的宗教政策的進一步落實,太湖寺均有不同規模的重修和擴建,住持悟修後海音逐步恢復早晚功課和各種佛事活動。2003年10月,慧慶大師任住持。慧慶,俗名方志平,安徽廬江人,中國佛教協會理事,安徽省政協常委,九華山佛教協會副會長,百歲宮住持。
太湖寺雕梁畫棟,飛檐走獸,琉璃瓦蓋,金碧輝煌。寺廟周圍古樹蔥鬱,清靜幽雅,佛意盎然。慧慶大法師任住持後,又將大雄寶殿全堂佛像裝金。目前,太湖禪寺為了加快景區的建設和發展,采取對稱均衡的佈局,保留千年古剎的傳統建築風格,在中軸綫上依次建停車場、牌坊、放生池、寮房、鐘鼓樓等。擴建後的太湖禪寺集休閑、佛教文化觀賞、佛事活動為一體的徽派園林式建築,十方善信和八方賓客將來此禮佛問道,探幽訪勝,憑吊古今。
太湖寺後約一裏的山間有一殿,名曰二聖殿。殿寬三開間,中供地藏王菩薩,內有明宣德年間的香爐和清光緒年間的磬。現散失在民間。天台禪寺位於太湖山主峰的半山坡上,由天竜關、竜王殿、大雄寶殿組成。竜王殿內有一股清泉終年從石竜嘴中涌出,清澈甘甜,故稱竜泉。大雄寶殿內由巨大的天然倒心石組成,更為奇觀的是倒心石右側有一株碗口大的靈芝。這曾是無用賢寬禪師修煉休息處。整座山上的靈氣都集中在這裏,故有“不到天台就等於沒來”的說法。天台禪寺四面環山,前有溪水淙淙有聲,後有山林郁郁葱葱,環境十分幽靜。接引庵與太湖禪寺隔山相應,為含山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庵西邊有雙泉,泉水日取不竭,庵前有一古樹,高13.5米,枝葉舒展,優雅別緻。太湖山佛寺集中,佈局合理,依山就勢,鱗次櫛比,它們組成了一個各具特色的廟宇群。其建築風格類似九華山,故又稱為“江北小九華”。 |
|
雅安太湖寺太湖寺,原名“太湖石雲峰寺”,位於川南重鎮雅安地區滎經縣境內。與衆多名剎古寺相比,太湖寺無顯赫的名聲,但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環境,藴藏的奇珍異絶卻是那麽驚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