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拼音: tiān wǎng huī huī解释: 比喻作恶的人一定难逃惩罚资料来源: 《老子》天网恢恢 ,疏而不失。”例子: 他杀人后就逃走了,殊知~,疏而不漏,终于还是被捕归案。 tiān wǎng huī huī tiān wǎng huī huī 天的禁网虽然广大而宽疏,但为恶者却极少能漏脱 天网恢恢 ,疏而不失。——《老子》 谓天道如大网,笼罩一切。常用以比喻帝王的统治无远弗届。《晋书·皇甫谧传》:“余谓上有宽明之主,下必有听意之人,天网恢恢 ,至否一也,何尤於出处哉!”《新唐书·朱泚传》:“ 泚 失道,问野人,答曰:‘ 朱太尉 邪?’ 休 ( 源休 )曰:‘ 汉 皇帝。’曰:‘天网恢恢 ,走将安所?’” 比喻作恶必受天罚。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明明业镜忽来照,天网恢恢 飞不了。”参见“ 天网恢恢 ,疎而不漏 ”。 天网:天道之网;恢恢:宽广的样子。指天道如大网,坏人是逃不过这个网的,作恶必受到惩罚。 成语:天网恢恢
拼音:tiān wǎng huī huī
解释:天网:天道之网。恢恢:广大的样子。天道像个广大的网,作恶者逃不出天道的惩罚。后多用来形容作恶者终究难逃国法的制裁。
出处: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三章:天网恢恢 ,疏而不失。
示例:天网恢恢 万象疏,一身亲到华山区。 ★唐·吕岩《哭陈先生》诗
用法:作宾语、定语;常与“疏而不漏”连用
故事:春秋时期,大哲学家老子认为人世上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命运已经安排好了的东西,人们想改变它是不可能的,只能顺从自然的摆布,不要去争取,这样反而得不到什么好处,说不定还会有害处,这就叫天网恢恢 、疏而不漏
【原文】随州大洪山作人李遥,杀人亡命。逾年,至秭归,因出市①,见鬻柱杖者,等闲②以数十钱买之。是时秭归适又有邑民为人所杀,求贼③甚急。民之子见遥所操杖,识之,曰:“此吾父杖也。”遂以告官司。执遥验之,果邑民之杖也,榜掠备至④。遥实买杖,而鬻仗者已不见,卒未有以自明。有司诘其行止来历,势不可隐,乃通随州,而大洪杀人之罪遂败。卒不知鬻杖者何人。市人千万,而遥适值之,因缘及其隐匿,此亦事之可怪者。
(选自《梦溪笔谈》)
【注释】
1出市:路过市场。
2等闲:轻易,随意。
3贼:此指凶犯。
4榜掠备至:榜,古代刑法之一,杖击或鞭打;掠,拷打;备,完备,尽。一切拷打手段都用尽了。
5逾:超过
6适:恰巧
7执:抓起来
8诘:问
9卒:终究
10鬻:卖
【译】随州大洪山镇有个叫李遥的人,他杀了人后就逃亡外地。过了一年,李遥来到秭归县城,在城中的集市上,他看到有人在出售拐杖,因为价格便宜,就花几十枚铜钱买了下来。当时秭归城中恰好也出了一桩人命案,官府正在急于抓捕凶手。被害人的儿子在街上看见李遥,认出他手中的拐杖是自己父亲的,于是就向衙门报了案。衙役们把李遥逮住,经验证,果然是被害人的拐杖。李遥称自己是买拐杖之人,并非凶手。但是差官们在市场上没有找到那个卖拐杖的人。于是又对李遥进行审问,问李遥是哪里人,李遥知道无法隐瞒,就说出自己的真实住址。秭归县衙与随州地方官府取得联系后,得知此人就是大洪山杀人潜逃的嫌犯,于是大洪山杀人案告破。李遥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n.: The mills of God grind slowly but sure., Heaven's vengeance is slow but sure., the net of Heaven has large meshes,but it lets nothing through, mills of God grind slowly but surely, justice has long arm, The net of Heaven stretches everywhere (its meshes are large, but nothing escapes). Nobody escapes the judgement of Heaven 天罗地网 , 疏而不漏 , 网游之天网恢恢 分路扬镳 , 分道扬镳 , 如鸟兽散 道德经·天网恢恢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天网恢恢疎而不漏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天网恢恢,疎而不漏 案发现场之天网恢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