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anqiu zuobiaoxi
天球坐标系
celestial coordinate system
为了确定天球上某一点的位置,必须引入天球坐标系。以天球上任何一个大圆BCDE(图1球面坐标系)作为球面坐标系的基圈,大圆所在的平面称为基本平面。基圈有两个几何极A和A□,选择其中的任何一个A作为球面坐标系的极。再过极A作天球的半个大圆ACA□,作为球面坐标系的主圈或始圈。主圈与基圈的交点C 称为球面坐标系的主点或原点。天球上过极的每一个大圆都与基圈相垂直,称为副圈。为确定球面上任何一点□ 的球面位置,通过极A和□ 作一个大圆弧即副圈,与基圈交于D点。点□ 的球面位置,可由两段大圆弧□D和CD ,也可由大圆弧A□ 及球面角CA□ 或平面角 COD加以确定。大圆弧□D或极距A□ 称为球面坐标系的第一坐标,而大圆弧CD或球面角CA□ 称为第二坐标。这样的球面坐标系是一种正交坐标系。对于不同的基圈、主圈和主点,以及第二坐标所采用的不同量度方式,可以引出不同的天球坐标系。
地平坐标系 过观测者O(天球中心)的铅垂线,延伸后与天球交于两点,朝上的一点Z称为天顶,朝下的一点Z□称为天底(图2地平坐标系和赤道坐标系)。过O点并与铅垂线ZZ□相垂直的平面称为地平面,地平面与天球相交而成的大圆称为地平圈,它是地平坐标系中的基圈。N是地平北点。天顶Z是地平圈的极,也是地平坐标系的极。经过天顶的任何大圆都称为地平经圈,又称垂直圈。过北天极P的地平经圈称为子午圈,它与地平圈相交于南点和北点;与子午圈相垂直的地平经圈称为卯酉圈,它与地平圈相交于东点和西点。
过天顶Z和天体□ 作一垂直圈,它与地平圈交于垂足D点,则天体 □ 在地平坐标系中的第一坐标就是大圆弧□D 或极距 □Z。□D =h称为地平纬度,又称地平高度,简称高度;而□Z=□ 称为天顶距。地平高度也可以用平面角□OD 来量度,而天顶距也可以用平面角□OZ 来量度。天球上与地平圈相平行的小圆称为地平纬圈,也称平行圈。同一地平纬圈上任意点的地平高度都是相同的,因此可以称为等高圈。南点S与垂足D之间的大圆弧SD=a,是地平坐标系中的第二坐标,称为地平经度或天文方位角,简称方位角。方位角也可以用平面角SOD来量度,天文学中习惯从南点起按顺时针方向量度。以地平圈为基圈、子午圈为主圈、南点为主点的坐标系称为地平坐标系。由于周日视运动,天体的地平坐标不断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对不同的观测者,由于铅垂线方向的不同,就有不同的地平坐标系,同一天体也就有不同的地平坐标。这种随测站而异的性质使记录天体位置的各种星 1表不能采用地平坐标系统。
赤道坐标系 地球赤道平面延伸后与天球相交的大圆,称为天赤道。天赤道的几何极称为天极。天赤道是赤道坐标系中的基圈,北天极P是赤道坐标系的极(图2地平坐标系和赤道坐标系)。过天极的大圆称为赤经圈或时圈,任何一个赤经圈都和天赤道相垂直。天球上与天赤道平行的小圆称为赤纬圈。天体□ 的赤经圈与天赤道相交于 B点,大圆弧□B =□ 就是天体在赤道坐标系中的第一坐标,称为天体的赤纬。赤纬也可以用平面角□OB 来量度。按规定,由赤道起向南北天极两个方向计算□,从0°~±90°,赤道以北的赤纬为正,赤道以南则为负。天体在赤道坐标系中的第一坐标,也可以用北天极到天体之间的大圆弧P□ 或平面角PO□ 来量度,称为极距p。极距由北天极量起,从0°~180°。赤纬□和极距p之间有□ +p=90°的关系式。
由于所取的主圈、主点以及随之而来的第二坐标的不同,赤道坐标系又有第一赤道坐标系和第二赤道坐标系之分。第一赤道坐标系的主圈是子午圈,主点是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