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鞘翅目昆蟲的一科。常見的有兩種一種身體較小﹐黑色而有光澤﹐翅上有白色星點﹐叫星天牛;另一種身體較大﹐黑褐色﹐密生灰黃色絨毛﹐叫褐天牛。天牛的幼蟲蛀食玉米﹑高粱﹑甘蔗﹑蘋果﹑桑﹑柳等植物的莖。 |
|
任何種構成天牛科的甲蟲,以其特別長的觸角來鑒別 |
|
【英文名】longhornedbeetles
【拉丁文學名】cerambycidae
【異名】衛、嚙桑,嚙發,天水牛,八角兒,牛角蟲
【分類】昆蟲綱,鞘翅目,天牛科 |
|
天牛是鞘翅目葉甲總科天牛科昆蟲的總稱,有很長的觸角,常常超過身體的長度,全世界約有超過20,000種。有一些種類屬於害蟲,其幼蟲生活於木材中,可能對樹或建築物造成危害。
是人們熟知的一類昆蟲。很多人在孩童時期,曾經捕捉到或觀察到天牛,對它們發生興趣。有趣的是當你抓住它時,會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響,企圖掙脫逃命。如若在其腿腿上縛一根細綫,任其飛翔,還能聽到“營營”之聲呢。天牛的玩法很多,如天牛賽跑、天牛拉車、天牛魚、天牛賽叫等等,比起目前充斥市場的電動玩具來,玩這種“自然寵物”要有趣得多。不過在這裏要提醒大傢,在玩的時候,當心別被天牛強壯的上顎咬着手! 在民間流行一種“天牛釣魚”的遊戲,十分逗人開懷。方法是在一盛水的盆中,置一魚形小片,穿孔係綫,另一頭係在天牛角上,綫長適度,將天牛置於另一小木條上,浮於水面,天牛四周環水,局促不安,頻頻揮動觸角,形同釣魚,魚若離水,則釣魚成功。如兩蟲比賽,以先釣起者為勝,十分有趣。 |
|
成蟲體呈長圓筒形,背部略扁;觸角着生在額的突起(稱觸角基瘤)上,具有使觸角自由轉動和嚮後覆蓋於蟲體背上的功能。爪通常呈單齒式,少數呈附齒式。除鋸天牛類外,中胸背板常具發音器。幼蟲體粗肥,呈長圓形,略扁,少數體細長。頭橫闊或長橢圓形,常縮入前胸背板很深。 |
|
天牛生活史因種類而異,有的1年完成1代或2代,有的2~3年甚至4~5年才能完成1代。在同一地區,食料的多寡以及被害植物的老幼和幹濕程度都影響幼蟲的生長發育和發生的代數。一般以幼蟲或成蟲在樹幹內越鼕。成蟲羽化後,有的需進行補充營養,取食花粉、嫩枝、嫩葉、樹皮、樹汁或果實、菌類等,有的不需補充營養。成蟲壽命一般10餘天至1~2個月;但在蛹室內越鼕的成蟲可達7~8個月,雄蟲壽命比雌蟲短。成蟲活動時間與復眼小眼面粗、細有關,一般小眼面粗的,多在晚上活動,有趨光性;小眼面細的,多在白天活動。成蟲産卵方式與口器形式有關,一般前口式的成蟲産卵時將卵直接産入粗糙樹皮或裂縫中;下口式的成蟲先在樹幹上咬成刻槽,然後將卵産在刻槽內。天牛主要以幼蟲蛀食,生活時間最長,對樹幹危害最嚴重。當卵孵化出幼蟲後,初齡幼蟲即蛀入樹幹,最初在樹皮下取食,待齡期增大後,即鑽入木質部為害,有的種類僅停留在樹皮下生活,不蛀入木質部。幼蟲在樹幹內活動,蛀食隧道的形狀和長短隨種類而異。幼蟲在樹幹或枝條上蛀食,在一定距離內嚮樹皮上開口作為通氣孔,嚮外推出排泄物和木屑。幼蟲老熟後即築成較寬的蛹室,兩端以纖維和木屑堵塞,而在其中化蛹。蛹期約10~20多天。
天牛的幼蟲蛀食樹幹和樹枝,影響樹木的生長發育,使樹勢衰弱,導致病菌侵入,也易被風折斷。受害嚴重時,整株死亡,木材被蛀,失去工藝價值。
天牛主要是木本植物的害蟲,在幼蟲期蛀蝕樹幹、枝條及根部。有一部分為害草本植物,幼蟲生活於莖或根內,如菊天牛、瓜藤天牛等。個別種類如棉蒴天牛,則為害棉蒴。還有少數種類,幼蟲不生活在植物組織內,而是在土壤中取食根部,如大牙及麯牙鋸天牛、草天牛等等。
關於成蟲的食性,目前知道得不多,但已知有取食花粉、嫩樹皮、嫩枝、葉、根、樹汁、果實、菌類等不同習性。一般說來,花天牛類常以花粉為食。溝脛天牛類常食害嫩樹皮、嫩枝和葉。其它亞科的成蟲亦有取食的,亦有一部分可能並不取食。在同一亞科內食性的變異亦很大。
天牛生活史的長短依種類而異,有一年完成1代或2代的,也有二、三年甚至四、五年完成1帶的。同一種類在不同地域的生活史有時亦很不同,如黃星桑天牛在江蘇需三年完成一世代,而在廣東則一年發生兩代。由於幼蟲的隱藏生活,對它們進生活史觀察很有睏難。又由於寄主植物的條件如老幼、健康、幹濕程度等,對幼蟲的長發育影響很大。不良條件常引起幼蟲的滯育而使生活世代大大地延長。所以同-種類在同一地區內可能呈現不同的發育過程。文獻上有許多關於長壽幼蟲的記,這些大都是根據木材製成了傢具後,經過若幹年代,忽然發現其中尚有生存的天幼蟲,或者天牛忽然羽化而此證明它在木器內已生活了很多年代。 已有很多這樣的例子,證明天牛幼蟲可以生活到一、二十年,而最高的2個記錄是40年和45年。
天牛一般以幼蟲越鼕,或以成蟲在蛹室內越鼕,即上一年秋鼕之際羽化的成蟲,留在蛹室內到翌年春夏間纔出來。成蟲的壽命一般不長,十數天到一、二個月,但在蛹室內越鼕的成蟲可能達到七、八個月。雄蟲壽命一般較雌蟲為短。成蟲活動的時間在各種類間也各有不同,有的在白天日光下活動,最活躍的是花天牛類;有的則在夜晚或陰天活動,或整晚都能活動。
産卵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雌蟲在産前先用上顎咬破樹皮(特別是溝脛天牛), 然後用産卵管插入,每孔産卵一粒,也有産多粒的。這樣形成的産卵孔,其形狀大小在各種類間常有不同,有的很顯着,在防治上可作搜滅蟲卵的指示。另一種産卵方式不先咬孔,而是直接用産卵管在樹皮縫隙內産卵。在少數情況下,也有産在枝幹光滑部分的。士居種類産卵於土壤內。
初孵的幼蟲一般先在皮下蛀食,經過或長或短的時期後纔深入到木質部分。少數種類僅在皮下蛀蝕。也有的種類則穿鑿不深,僅在邊材部為害。許多種類侵害基幹或粗枝,有的在根幹,有的則在枝條蛀蝕。幼蟲蛀蝕時穿鑿各種坑道,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或彎或直,隨種類而異,但也有許多種類的坑道很不規則。在坑道內常充滿蟲糞及纖維質木屑.有時蟲糞木屑由蟲孔嚮外排出,有時受害處並有樹汁流出。老熟幼蟲常築成較寬的坑道作為蛹室,兩端以纖維木屑封閉,在其中化蛹。
天牛的寄主範圍在各種類間亦有不同,很多種類如星天牛、桑天牛、雲斑天牛等,其食性廣泛,能加害多種不同科的植物;有的則限於同科或接近的屬,如大牙和麯牙鋸天牛為害禾本科植物,樟紅天牛為害樟樹和楠木樹。 |
|
天牛的種類很多,世界已知二萬五千多種,我國也有2200種左右,分佈廣泛,為害普遍,幾乎每一種樹木,都受不同的天牛種類所侵害。而受害較多的樹木,像桑樹有天牛28種,柳樹和楊樹有25種,柑桔類有18種,松樹有23種。天牛中數量最多、最常見的除星天牛和桑天牛外,還有光肩星天牛、桃紅頸天牛、白筋天牛、紅緣天牛、雲斑白條天牛、竹緣虎天牛、深山天牛等。
典型的天牛種類、身體呈長圓筒形,背部略扁,觸角特長,特別是比較常見的幾種,如星天牛、桑天牛、雲斑天牛等,它們壯碩的軀體和突出的兩角,使人意識到牛的印象。其實天牛的體形大小也頗有變異,有的觸角較短,有的體呈卵圓形或其它形狀,有的則摹擬其它昆蟲的形象,如短翅天牛和虎天牛很像蜂類。天牛又以色彩美麗着稱,但很多種類或多或少呈棕褐色,或以花斑排列,和樹幹的顔色相橡,而具有隱匿色或保護色的作用。
大多數天牛是大型或中型的種類,體長在15-50毫米之間。但亦有很大的如大山鋸天牛,體長可達110毫米,較小的如微小天牛,體長僅 4.5-6毫米。同種個體之間有時大小變異也很大,如星天牛體長19-39毫米,體寬 6-14毫米。 |
|
在生産實踐中,我國勞動人民很早就知道天牛是蛀食樹木的害蟲。李時珍在<<本草綱木>>內說:“天牛處處有之,……乃諸樹蠹所化也”。這兩句話充分地顯示出人們對天牛發生的普通性和為害性的認識。蘇東坡有詩云:“兩角徒自長,空飛不服箱。為牛竟何益?利吻穴枯桑。”由此我們更可以看到詩人對天牛的譏諷與感嘆,同時也反映了人民對天牛的憎惡:天牛雖然有角似牛,具有牛的美名,但卻沒有牛那樣地有益於人,而是以它們的利吻,為害桑樹!
天牛對植物的為害以幼蟲期為最烈,成蟲雖然由於産卵及取食枝葉,有時也能引起或多或少的損害,但一般並不嚴重。樹木內部受了幼蟲的蛀蝕鑽坑,常常阻礙了它們的正常生長,減低産量,削弱樹勢,縮短壽命;在受害嚴重時,更能導致樹株的迅速枯萎與死亡。被蛀蝕的樹木常易引起其它害蟲及病菌的侵入,並易受大風的吹折。木材受蛀害後,必然會降低質量,甚至失去它們的工藝價值和商品意義。草本植物的莖根等部受了幼蟲蛀害,也同樣會引起作物的減産、枯萎或死亡。文獻上多次記載,一種天牛的成蟲和幼蟲有時還能侵害金屬物質如鉛皮、鉛絲等等。1957年,貴陽某工程在從上海運去的電話電纜中,發現有兩盤電纜的鉛皮被鬆天牛成蟲咬損,以致內部銅錢外露。
寄生有天牛的木材製成木器後,亦也能外出為害雜物。北京新華書店儲運公司有一捆圖書,被一種天牛幼蟲侵入,在重疊的 5本書內,蛀蝕了一條坑道。所以天牛為害的經濟意義十分重大,特別是對果樹和森林來講,它們是一個極其嚴重的威脅,給人們造成的損失很大。
天牛是植食性昆蟲,大部分危害木本植物,如鬆、柏、柳、榆、柑橘、蘋果、桃和茶等,一部分危害草本植物,如棉、麥、玉米、高粱、甘蔗和麻等,少數危害木材、建築、房屋和傢具等,是林業生産、作物栽培和建築木材上的重要害蟲。 |
|
我國勞動人民在生産實踐中很早就掌握了天牛的生活習性,創造了搜滅蟲卵,鈎殺幼蟲、蟲孔施藥、捕殺成蟲等一套防治方法。一百多年前出版的“蠶桑提要”上關於桑蟲部分,便有很其體的指示,現鈔錄如下:“蟲有生於桑樹皮內者,名天牛蟲。其下卵也,在小滿後,必咬破樹皮而藏其卵於皮內。其變蟲也,在芒種後,形如蛆,吮樹脂膏。將近夏至,漸漸鑽孔而入,秋鼕間大如蠐螬,身長足短,名蝤蠐,食樹心,穿木如錐。明年三、四月間成蛹,變為天水牛,兩角如八字形,黑色,背有白點,緣木上下,口有雙鉗,其利如剪,新發之條,嚙之輒折。治之之法:須於樹之本身及大枝上流出黃水之處,剔破其皮,中有卵如米粒,取而碎之,此蟲便絶。如子已成蟲,則須尋着蟲穴(穴外必有蛀屑);用鐵絲嚮穴內刺死,或用鐵絲作小鈎將蟲鈎出。如蟲已深入,非鐵絲所能及,則用百部草汁灌之,無不死者。或用熟桐油灌入穴內,或用爆竹藥綫插蟲穴,以火燃之,蟲聞桐油氣及藥氣即死。如已變為天水牛,則緣樹而飛,但飛騰不遠,宜急撲捕。”
這段關關桑蟲的防治法,顯示了我國勞動人民的高度智能和創造能力,他們的這一套方法,我們在目前基本上還能沿用。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防治天牛的研究工作,進展很快,取得不少成就,也已經開始嘗試了一些新的途徑。①化學防治:這些年來試用的農藥主要有敵敵畏、磷胺、樂果、殺蟲眯、殺螟鬆、辛硫磷、螟磷畏、殺蟲淨、害撲威、氧化樂果、氟乙酰胺等噴灑或塗刷樹幹。在河南、湖南、四川(重慶)等地對雙條杉天牛、光肩星天牛、星天牛等的藥劑防治中,均證明40%氧化樂果乳劑300-500倍液噴灑,有良好的防治效果。②絶育法:福建林科所(1980)試用10,000-30,000倫琴劑量的60c0照射雙條杉天牛雄蟲,與雌蟲交配後,不影響産卵,但卵全部不能孵化。雖然尚在室內試驗階段,但已表示有利用的可能性。③餌木誘捕:中國林科院(1980)用側柏作餌木,在側柏餌木上誘得雙條杉天牛1,058頭,最多時在四月中旬一天誘得500餘頭,有極明顯的誘集作用。④管林防治:實踐證明,天牛的防治應以營林技術措施為基礎,提倡混交林,適時間伐,合理更新,選擇樹種等,都是貫徹防重於治的根本措施。⑤生物防治:天牛防治研究工作近年來開展最快的是腫腿蜂的利用。 自從1973年在廣東粗鞘雙條杉天牛的蟲道內,1975年在山東青楊天牛蟲瘤內發現腫腿蜂以後,廣東、山東、湖南、河北、北京、上海等地分別對粗鞘雙條杉天牛、青楊天牛、星天牛等進行試驗。 人工飼料試驗也已經開始。田間放蜂的結果,有肯定的效果。腫腿蜂在生産上的應用,還需要進一步研究。⑥x射綫探測:江西南方檢疫所(1979)應用軟x射綫顯影法,創製了“林5mx射綫探測儀”,用以探測樹木中的天牛幼蟲,可以用於天牛調查和木材檢疫工作。可用作天牛防治中輔助工具。此外,用低功率氦氖激光器照射黃斑星天牛成蟲,壽命有減短趨勢。用真空充氮法防治倉貯商品包裝及竹木器材的天牛(重慶1979)等新技術,也已在初步試驗階段。
天牛成蟲體長1-50多釐米不等,長筒形,體壁堅硬,觸角鞭狀,與身體等長或更長,體色有黑、褐、黃等多種,常有各種鮮豔顔色和形狀的斑紋。幼蟲圓筒形,頭小胸大,白色或淡黃色,足極小或無。
天牛是行道樹、防護林、庭院公園、廠礦學校緑化樹木和樹樁盆景的重要害蟲,喬木受害更重,少數種危害草本花卉。幼蟲蛀食主幹和根,使樹木生長不良,樹勢衰弱,枝枯折斷,經數年連續危害後,嚴重的造成全林枯死。天牛排出糞便惡化環境。成蟲咬食嫩枝皮層,造成枝梢枯萎,尤其是鬆墨天牛,除直接危害外,還傳播鬆材綫蟲,引起鬆林大片枯死,是重要的檢疫害蟲。防治天牛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1、 實行檢疫。嚴禁從國外、省外、市縣外通過原木、包裝用木材和帶蟲樹木等途徑,傳入危險性天牛。
2、 選用抗蟲樹種和品種。不同園林樹種和品種,對天牛的抗性差異顯著,應選用天牛危害輕的樹種或品種。
3、 加強園林管理。結合修剪整枝,及時剪除和處理有蟲枯枝;生長衰弱的樹易遭天牛危害,應加強林木管理,促樹勢生長旺盛,減輕危害。鬆墨天牛等喜危害即將枯死或已死樹,每年在成蟲飛出前,及時砍伐,徹底清理和處理林間死樹。
4、 種植誘餌樹誘殺。天牛成蟲要咬食樹皮以補充營養,對樹種有很強的選擇性,可利用這一習性,種植一定數量的誘餌樹誘集天牛成蟲,進行藥劑或人工防治和成蟲發生期監測。如桑天牛對構樹、柘樹和桑樹;星天牛對苦楝和懸鈴木;光肩星天牛對糖槭等槭樹;雲斑天牛對薔薇科(如棠梨等)和白蠟;桃紅頸天牛對榆樹等有很強趨性,6-8月間修剪榆,剪口流膠可引誘大量紅頸天牛。也可在天牛成蟲發生期,將噴或浸過藥液的誘餌樹枝葉,放到園林樹木中進行誘殺。
5、 保護樹幹防止成蟲産卵。要在成蟲羽化出孔前(5月)進行。
5.1塗白,用生石灰10份,硫磺粉1份,食????0.2份,牛膠(預先熱水融化)0.2份,水30-40份,或加敵百蟲0.2份,調成塗白劑。防治星天牛塗於樹幹從根頸到離地面30釐米處,對其它天牛視産卵部位高低,塗在樹幹下部離地2米範圍內,不塗漏。
5.2包紮。防治星天牛在主幹從根頸到離地面50-100釐米處包以棕片棕毛,成蟲在棕毛上産卵,這些卵都不能孵化。對其它天牛,也可用編織袋或麻袋,裁成20釐米寬的帶,纏繞樹幹2-3周,或在編織袋、麻袋上噴藥。
6、 人工捕殺
6.1捕殺成蟲。一般在5-7月天牛成蟲盛發期,經常檢查成蟲停息在樹上,或低飛於林間時捕殺。有的成蟲有假死性,劇烈振搖樹枝,成蟲跌落而捕殺。
6.2殺卵和低齡幼蟲。天牛産卵於枝幹上,有的種類産卵刻槽明顯易找,低齡幼蟲未蛀入木質部前,在枝上危害處有新鮮樹液樹脂流出,有紅褐色糞屑處,用利刀颳樹皮,仔細尋找,殺死卵和幼蟲,或用錘子等敲擊,或塗農藥。本方法僅適用於樹枝低矮,産卵刻槽和低齡幼蟲危害狀較明顯的種類。
6.3鈎殺幼蟲。幼蟲長大後蛀入木質部,常從排糞孔排出糞便和木屑,可用鐵絲伸入蛀孔,將孔內糞屑挖空,鈎殺幼蟲。有的天牛有數十個排糞孔,要伸入最後的孔內鈎殺。本方法對蛀孔較直的天牛易鈎殺,但對蛀孔彎麯的天牛鈎殺較難,化工多,樹體傷害較大,不宜每年連續用。
7、 藥劑防治。氧化樂果對桃、杏、梅、櫻桃、李、榆樹和獼猴桃等易發生藥害,敵敵畏對月季、碧桃、壽桃和櫻花等易藥害,應慎用。
7.1噴、誘殺成蟲。在成蟲出孔盛期,噴菊酯類農藥,2.5%溴氰菊酯(敵殺死)、2.5%三氟氯氰菊酯(功夫)、5%高氰戊菊酯(來福靈)、5%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滅百可)、20%氰戊菊酯(速滅殺丁)、20%甲氰菊酯(滅掃利),(以上均為乳油)1000-4000倍,40%菊馬合劑、20%菊殺乳油和25%菊樂合劑2000倍。有機磷農藥,90%敵百蟲晶體、80%敵敵畏、40%氧樂果、50%殺螟鬆、50%甲胺磷、40%久效磷、50%辛硫磷、50%水胺硫磷、40%殺撲磷、48%樂斯本(毒死蜱)(以上均為乳劑)800-1000倍,還有10%吡蟲啉5000倍,隔5-7天噴園林樹或誘餌樹幹1次,每次噴透使藥液沿樹幹流到根部。或將上述藥液噴於包紮樹幹的編織袋、麻袋片上,或用這些藥液浸或噴誘餌樹枝葉。或用上述菊酯類200-400倍,有機磷類50-100倍塗幹。
用新型觸殺劑--微膠囊劑,噴於樹幹上,天牛成蟲足踩觸時膠囊立即破裂,放出高效農藥,粘於天牛足上,進入蟲體內殺死,未踩的膠囊完好保存,在40天內殺死成蟲90%以上。
桃紅頸天牛成蟲對糖醋有趨性,用糖2份,醋1份,或糖:醋:酒為1:0.5:1.5份,敵百蟲(或其它殺蟲劑)0.3份,水8-10份配成誘殺液,裝盆罐中,挂在離地1米高處誘殺。
7.2塗藥殺卵和低齡幼蟲。在産卵和幼蟲孵化盛期,於産卵刻槽和幼蟲危害處塗上述菊酯類加柴油或煤油等10倍液,或有機磷類加油類3-5倍液,或藥液吸在棉花包紮在枝上(先颳去老皮),外再包塑料薄膜,或藥液拌和適量粘土調成藥液,粘塗於産卵和幼蟲危害處。防治星天牛在樹幹基部塗氧樂果5倍藥帶(寬10釐米),或樹幹基部30釐米寬噴氧樂果40倍藥液,在5月中下旬和6月上中旬各1次。(阮義理)
7.3殺蛀道內幼蟲。4-5月和7-10月幼蟲危害期,找到新排糞的蛀蟲孔,在大雨後樹幹及樹下糞便已衝刷掉,新鮮排糞孔易識別。如有多個排糞孔,應選最後1個孔,先挖去糞屑,將藥塞或註入蛀道內,隨即用濕粘土或濕黃泥將孔口封嚴,過7-10天檢查效果,如有新糞便排出孔應補治。所用藥種類及方法有:
7.3.1塞衛生球(樟腦丸)。在蟲道內塞入黃豆大小的衛生球(球預先切成25-30粒)2-4粒。
7.3.2塞半夏(新鮮莖葉先搗碎或幹莖葉),芫花或百部幹莖葉(中藥店有售)。
7.3.3滴或註20%氨水或汽油,用滴管或廢舊醫用註射器除去金屬針頭滴註,每蛀道10-20毫升。
7.3.4滴或註青蟲菌6號液(原液含孢子量120-160億/毫升)50倍液,加菊酯類農藥1萬倍,每蟲道20-25毫升。
7.3.5塞56%磷化鋁片劑。磷化鋁吸水放出劇毒磷化氫氣體,對蛀道內天牛有強烈熏蒸作用,片劑每片3剋,視蛀孔大小深淺,每孔用鑷子塞入1/10-1片。防治連片蟲孔,修理樹幹表面老皮和突起,使平滑,用農用薄膜包好,內放藥片每平方米2-3片,紮緊膜,如在樹幹基部,薄膜下端壓入土中,防氣體外逸。防治菊花天牛和牡丹中華鋸花天牛,每叢植株罩農用薄膜袋,內放藥1片。因磷化鋁對人畜高毒,要密切註意安全,嚴格密封,減少藥損失。對桑天牛因排糞孔多,常漏堵孔而毒氣泄露,殺蟲效果差。
7.3.6塞磷化鋅毒簽。磷化鋅毒簽是利用磷化鋅與草酸反應生成磷化氫毒氣,殺死蛀孔內天牛,用竹、木簽長6-8釐米,直徑1-3釐米。將合成桃膠25份,加水30份,在沸水浴鍋加熱熬15分鐘,攪拌成糊狀,加磷化鋅15份,拌勻再加熱熬約3分鐘即可。另用合成桃囊25份,水20份,同上方法加熱熬15分鐘成糊狀,加草酸15份,拌勻再熬1分鐘。竹木簽頭先蘸磷化鋅藥膠,待幹後(夏秋季約經1晝夜),再在藥頭上蘸草酸膠,做成藥頭長約3.5釐米,粗處直徑2.5-5.5釐米的毒簽,似火柴,晾幹(不能太陽直曬)1-2天,裝塑料袋密封備用。防治光肩星天牛、黃斑星天牛、星天牛。青楊天牛衹有1個或少數排糞孔的天牛效果較好,視蟲孔大小插入1-2支毒簽,將露在外面無藥部分折斷,緊密插入空隙中,以免氣體外逸。防治排糞孔多的桑天牛,先沿幼蟲蛀食方向找到最新的1個排糞孔,將該孔前面的1孔用小枝塞滿,以免幼蟲轉移和毒氣泄露,再將毒簽插入最新的孔內。在整個幼蟲危害期塞毒簽2-3次。雲斑天牛蛀道不規則,裂口較多,不宜用本方法。如陰雨天濕度大,操作時毒簽易受潮而減效,不宜進行,如毒簽粘結在一起,說明已受潮,毒氣已部分散發,使用時要增加藥量。
7.3.7註或塞殺蟲劑。註射或滴殺蟲劑原液,為避免註滴原液局部組織産生藥害,可用棉球或泡沫海綿塊吸原液,鐵絲將棉球塞入蛀道內,所用藥劑種類同7。1殺成蟲藥,但濃度要濃,菊酯類用100-300倍,有機磷類用15-30倍。桑天牛因蛀道排糞孔多,要先找到倒數第二個孔,挖去糞屑後註藥,當最後1孔流出藥液時即用濕粘土封口,再繼續註藥到倒數第三個孔流出藥液,隨即拔出註射器,同時封口,藥液量為20-25毫升。
7.3.8樹幹鑽孔註藥。在樹幹下部鑽孔,註入內吸性強的殺蟲劑,通過樹的輸導組織,將藥液輸到全株上下各組織,衹要藥劑種類對口,使用量和濃度適當,幾乎各種害蟲都可兼治。用電鑽、手鑽或錐形利器(粗鐵釘等),在主幹下部或根頸部打孔,孔位高低因天牛種類、危害部位而定(如治樹枝葉各種害蟲,應在第一分枝下方打孔),樹胸徑15釐米以上每樹打2孔,幹徑每增加7-12釐米加1孔。各孔均勻分佈樹幹不同方位,上下錯開,盡可能使孔位對準樹冠上大主枝。孔深和孔徑視樹幹粗細,一般深0.5-6釐米,達木質部,樹幹直徑的1/3,孔徑0.5-2釐米,孔斜下與樹幹成40-45度夾角。註入農藥原液或加少量水稀釋,如用原液最好吸在棉球或海綿塊上塞入蛀道內,施藥後隨即用濕土封口。在1年內可進行2-3次。鑽孔徑1年後,傷口大多愈合,所用農藥有氧樂果、甲胺磷、久效磷和吡蟲啉等內吸殺蟲劑,每樹註原液3-5毫升,或稀釋10-30倍,每樹註稀釋液20-50毫升。樹胸徑10釐米以下,每3釐米直徑每樹用原液1-2.5毫升,胸徑大於10釐米,每增大2釐米,藥量增加40%。晴天上午用藥較好,此時氣溫高,樹蒸騰快,藥液輸導快,不易産生藥害,如陰雨天和降溫,不宜用藥,以免藥害。
還可以仿照醫用靜脈滴註裝置(吊針)做成自動註射器,或直接用一次性醫用輸液器。或用市場上有售的一種"樹大夫自流式樹幹註劑--天牛敵",也有用高壓註射器,按說明書操作,可節省工。
8、 保護和招引天敵。天牛有許多捕食和寄生天敵,如啄木鳥、喜鵲等鳥類,腫腿蜂等寄生蜂,壁虎和寄生綫蟲等,應加以保護利用。
9、 被害樹輓救。樹樁盆景、各貴稀有古木,被星天牛危害後,樹根頸部樹皮被蛀食環割一周,樹將會死去,應及時采取輓救措施。至4月上旬到5月上旬長根旺盛季節,也右在8月上旬到9月下旬進行,但土壤要充分保濕。先晴天,挖去根附近土,露出被害根頸,用利刀颳去傷口殘餘部,使傷口面現新鮮顔色,在傷口處塗生根粉。將頸先準備好的疏鬆,富含腐殖質,養料充足的砂壤土,拌少量腐熟豬牛糞,清除蚯蚓和蟲卵雜物並保持濕潤的肥土,堆在傷口周圍,輕輕壓緊,上覆農用薄膜,薄膜上端用繩子緊紮於樹幹,下端覆在肥土堆上,最後蓋原挖出土壓緊,不久可長出新根。 |
|
性味
①《綱目》:有毒。
②《本經逢原》:甘,溫,小毒。
功用主治-天牛的功效
《綱目》:治瘧疾寒熱,小兒急驚風及療腫。
箭鏃入肉,去痣靨。
用法與用量
內服:入丸、散。
外用:研末調敷。
選方
治疔腫惡毒:八角兒(楊柳上者,陰幹去殼)四個(如鼕月無此,用其窠代之),蟾酥半錢,巴豆仁一個,粉霜、雄黃、麝香少許。
先以八角兒研如泥,入溶化黃蠟少許,同衆藥末和作膏子,密收。
每以針刺瘡頭駐出血,用榆條送膏子麥粒大入瘡中,以雀糞二個,放瘡口,瘡回即止,不必再用也。
忌冷水。 |
|
天牛
(《本草拾遺》)
【異名】蠰、嚙桑(《爾雅》),嚙發(《爾雅》郭璞註),天水牛(《奇效良方》),八角兒(《綱目》)。
【來源】為天牛科昆蟲星天牛、桑天牛或其他近緣昆蟲的全蟲。
【動物形態】①星天牛
體形狹長,雌蟲較闊,黑色,有時略帶金屬光澤;長19~39毫米,闊6~13.5毫米。頭部短。復眼位於額之兩側。觸角11節,柄節端疤關閉式。雌蟲觸角超出身體1~2節,雄蟲超出4~5節。觸角自第3節起,每節基部均有淡藍色的毛環。前胸背板有3個瘤狀突起,側刺突粗壯。小盾片一般具不顯著的灰色毛,有時較白,間或雜有藍色.翅發達,鞘翅具小形白色毛斑,通常每翅約20個,排成不整齊的5行橫列;鞘翅基部有多數大小不等的顆粒,肩部下雜布粗刻點。足3對。體腹面被銀灰色和部分藍灰色的細毛。幼蟲呈扁長圓筒形,黃白色;頭長橢圓形,黃褐色;胸部3節,中胸、後胸各有氣門1對。腹部10節,前8節各有氣門1對。尾部有刺狀突起1對。通常一年發生一代。以幼蟲在樹幹中越鼕,翌年4月化蛹;成蟲於5月中下旬開始活動。
對柑橘、蘋果,梨、桑、柳、白楊等樹為害甚烈。全國大部地區均有分佈。
②桑天牛
體長形,黑色,密被黃褐色短毛,深淡不一。觸角雌蟲較體略長,雄蟲超出體長2~3節。觸角柄節端疤開放式,從第3節起,每節基部約1/3灰白色。頭部沿眼緣有2~3行隆起的刻點。前胸背板前後橫溝之間有不規則的橫皺或橫脊綫;中央後方兩側,側刺突基部及前胸側片,均有黑色光亮的隆起刻點。鞘翅基部密佈黑色光亮的瘤狀顆粒;翅端內外端角,均呈刺狀突出。幼蟲乳白色,前胸硬皮板後半部密生赤褐色顆粒狀小點,其中有3對白色尖葉狀斑紋。此蟲在南方每年發生一代,在北方可能每隔2年或3年發生一代,6月上旬化蛹,7月上旬羽化。
對桑、柳、柑橘、蘋果、無花果、梨、枇杷等樹,為害亦烈。分佈江蘇、浙江、安徽、福建、臺灣、江西、湖南、四川、廣東、廣西、雲南、貴州、河北、遼寧等地。
以上兩種昆蟲的幼蟲(桑蠹蟲)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性味】①《綱目》:"有毒。"
②《本經逢原》:"甘,溫,小毒。"
【功用主治】《綱目》:"治瘧疾寒熱,小兒急驚風及療腫。箭鏃入肉,去痣靨。"
【用法與用量】內服:入丸、散。外用:研末調敷。
【選方】治疔腫惡毒:八角兒(楊柳上者,陰幹去殼)四個(如鼕月無此,用其窠代之),蟾酥半錢,巴豆仁一個,粉霜、雄黃、麝香少許。先以八角兒研如泥,入溶化黃蠟少許,同衆藥末和作膏子,密收。每以針刺瘡頭駐出血,用榆條送膏子麥粒大入瘡中,以雀糞二個,放瘡口,瘡回即止,不必再用也。忌冷水。(《綱目》透骨膏) |
|
天牛是鞘翅目葉甲總科天牛科昆蟲的總稱,有很長的觸角,常常超過身體的長度,全世界約有超過20,000種。有一些種類屬於害蟲,其幼蟲生活於木材中,可能對樹或建築物造成危害。
鞘翅目(Coleoptera)天牛科(Cerambycidae)甲蟲,約有25,000種,其英文俗名得自多數種的極長觸角。分佈全球,但熱帶最多。長2∼152公釐(至多1/8∼6吋左右),不過,若把觸角計算在內,長度可增加2∼3倍。
許多成蟲(如歐洲的蜂形虎天牛〔Clytus arietes〕)采花粉,體色黃、黑、橙相間,酷似黃蜂;有些虎天牛屬(Clytus)的熱帶種類貌似蟻類;非洲的大天牛(Pterognatha gigas)則像一塊帶有幾條綫(伸出的觸角)的苔蘚或地衣。
天牛幼蟲淡黃或白色,體前端擴展成圓形,似頭狀,故俗名圓頭鑽木蟲,上齶強壯,能鑽入樹內生活兩年以上,破壞木材。化蛹前嚮外鑽一孔道,在樹內化蛹,新羽化的成蟲經此孔道而出。由於這種鑽木習性,天牛危害木材和漿材樹、景觀樹、果樹以及木本觀賞植物甚巨。天牛科細分為幾個亞科,如下︰
鋸天牛亞科(Prioninae),鞘翅革質,淡褐色,前胸(頭後面地區)側嚮擴展,緣有齒突。該亞科的鬆天牛屬(Parandra, 或稱異天牛屬,有時列入椎天牛科〔Spondylidae〕)生於松樹中,闊頸鋸天牛(Prionus laticollis)的幼蟲生活在葡萄、蘋果、白楊、南方越橘和其他的果樹、觀賞樹等樹根中。
天牛亞科(Cerambycinae),包括肋鬆天牛(Rhagium cineatum),胸窄,兩側各有一刺,鞘翅上有3條縱脊。幼蟲階段生活在松樹內。
花天牛亞科(Lepturinae)。包括接骨木天牛(Desmocerus palliatus),肩部似著一黃鬥篷,觸角多結節,故又稱鬥篷結節桑天牛天牛(cloaked knotty-horn beetle)。取食接骨木的花和葉,幼蟲鑽入莖髓中。
溝脛天牛亞科(Lamiinae),包括墨天牛屬(Monochamus)的食木蟲,灰棕色,長約30公釐(1.2吋,不包括長觸角)。幼蟲在鬆、冷杉樹內鑽孔直徑達10公釐(0.3吋)。蘋圓頭天牛(Saperda candida)是一種最嚴重的蘋果害蟲。繞枝溝脛天牛(Oncideres cingulata, 即割枝天牛)産卵在枝條內,然後沿枝條圓周割一溝,最後枝條枯死並斷裂,幼蟲在枯枝中發育。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原産於中國和朝鮮,是許多硬材樹的主要害蟲,尤其是對楓樹、白蠟槭、七葉樹(馬慄)、鹿眼樹、柳樹和榆樹。成蟲亮黑色,有不規則的白點,體大,長1.9∼3.8公分(0.75∼1.5吋)。觸角黑色帶有白環,長3.8∼10.2公分(1.5∼4吋)。在夏日數月中,成年雌蟲嚼碎樹皮産卵,造成樹木一個直徑約1.3公分(0.5吋)的明顯深色傷疤。待幼蟲孵出後,移棲樹心處,在那裏取食、發育成熟,然後挖洞出來,留下9.5公釐(0.375吋)寬的洞。據說光肩星天牛是跟著貨板運送到北美,1996年使紐約蟲患成災,幾年之後又傳到新澤西、伊利諾州的芝加哥和安大略省的多倫多。防治措施包括移除和銷毀樹木,隔離受傳染的疫區、嚴格管控木材的運送,並用殺蟲劑治療,把光肩星天牛限製在隔離區內。
是人們熟知的一類昆蟲。很多人在孩童時期,曾經捕捉到或觀察到天牛,對它們發生興趣。有趣的是當你抓住它時,會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響,企圖掙脫逃命。如若在其腿腿上縛一根細綫,任其飛翔,還能聽到“營營”之聲呢。天牛的玩法很多,如天牛賽跑、天牛拉車、天牛魚、天牛賽叫等等,比起目前充斥市場的電動玩具來,玩這種“自然寵物”要有趣得多。不過在這裏要提醒大傢,在玩的時候,當心別被天牛強壯的上顎咬着手! 在民間流行一種“天牛釣魚”的遊戲,十分逗人開懷。方法是在一盛水的盆中,置一魚形小片,穿孔係綫,另一頭係在天牛角上,綫長適度,將天牛置於另一小木條上,浮於水面,天牛四周環水,局促不安,頻頻揮動觸角,形同釣魚,魚若離水,則釣魚成功。如兩蟲比賽,以先釣起者為勝,十分有趣。 天牛屬於高級機體組織昆蟲。相比之下,卻形同離奇的造物,簡直就是一小段一小段爬行着的腸子!天牛年齡稍大些的有手指粗,年齡小一些的差不多衹有鉛筆細 |
|
天牛
longicornia
天牛(longieornia)茶樹枝幹或根部鑽
蛀性害蟲,主要有黑附眼天牛代功召reo”口糊atri匆朽站
Pieard)和茶天牛陰eolesthesi”duta Newman),屬
鞘翅目天牛科。
黑附眼天牛又名茶紅頸天牛。
分佈與為害分佈於中國廣東、廣西、四川、貴
州、湖南、江西、浙江、福建、臺灣等省區。為害茶、
油茶。主要以幼蟲蛀害枝幹,引起腫脹,皮層環裂,茶
樹生長受阻,甚至枯死。
形態成蟲體長9一12毫米,頭部及蟲體腹面橙
黃,前胸背板中央有優突,鞘翅藍色帶紫色光澤,散
生粗刻點,各足脛節端部及附節均黑色。卵圓柱形,長
約2毫米,乳黃色,幼蟲成長時,體長18一22毫米,扁
圓筒形,肉黃色,前胸膨大,前緣有一條中央斷截的
棕褐色骨化細斑紋,後胸至腹部第7節背面均有長方
形的肉瘤隆起(圖l)。
生活習性湖南、福建一年發生一代,貴州、江
西兩年發生一代。以幼蟲在被害枝幹內越鼕,3月下旬
至5月中旬化蛹,4月下旬至6月中旬出現成蟲産卵,
6月中旬至7月中旬幼蟲孵化。成蟲多喜停在茶叢上部
葉背,咬食葉背主脈。卵多散産在徑粗10一15毫米主
幹內側,成蟲先將莖皮咬成馬蹄形裂口,在裂口下再
咬一橫裂,産卵其中。幼蟲孵化後蛀入皮層,自下而
幼蟲
.F
口,
晶黝︾蛹
圖1黑附眼天牛
上旋繞蛀食一周再嚮上蛀入木質和璐部5一6釐米長的
蛀道。被害處逐漸腫脹和環裂,形成‘.腰結”。幼蟲老
熟後在結節上方咬一圓形羽化孔,然後在蟲道內化蛹。
防治結合茶園管理,剪除被害枝(從結節下方剪
除)。成蟲盛發期,捕殺成蟲。卵期及初孵幼蟲期,檢
查割削産卵狀皮層。必要時可用脫脂棉沾敵敵畏等塞
入蟲孔,毒殺幼蟲。
茶天牛又名株樹天牛。
分佈與為害中國主要産茶區均有分佈。為害茶、
油茶、株樹、鬆、烏柏等。幼蟲蛀食根部和近地面枝
幹,緻茶枝易折或整株枯死。
形態成蟲體長23一30毫米,體翅灰褐色,密被
金黃揭色細絨毛,有光澤,頭頂中有縱脊一條,前胸
背面多縱行皺折。雌蟲觸角與體等長,雄蟲則超過體
長1倍。卵長橢圓形,長約4毫米,寬約2毫米,乳
白色。幼蟲成長時體長37一52毫米.前胸硬皮板有4個
黃褐色斑塊,中、後胸及腹部有肉慶狀突起。蛹長
25一38毫米,初期乳白色,後轉為淡褐色‘圖2)。
幼蟲
圖2茶夭牛
生活習性一般兩年或兩年以上發生1代。以成
蟲或幼蟲在被害枝幹或根內越鼕。越鼕成蟲5月中旬
産卵,卵期10天左右。以幼蟲越鼕的第2年7月化蛹.
10月羽化。成蟲並繼續留在蛹室內越鼕,直至第3年
4月開始外出活動,卵期約10天左右,幼蟲期14一15個
月,蛹期24一30天,成蟲期約15天 |
|
- : tian niu
- n.: long-horned beetle, longhorn beetle, a variety of destructive beetles (Apriona rugicollis)
|
|
- n. longicorne, saper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