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明崇祯三十年(1640年),来自南京的回民小贩刘大顺,带着全家在当时市井繁华的通州镇落脚谋生他先是在通州城内走街串巷挑担叫卖,专门制做经营糖火烧。
后因生意兴旺,便在街上开了个几间门面的铺子,老婆掌柜,他和儿子制作,取名“大顺斋”,一来表示刘家字号,二求买卖顺利。至清朝乾隆年间,生意更旺,遂在毗邻闹市的回民胡同买下五间门面,两间为店,三间当作坊,经营糖火烧及南味糕点,并请京城书法家吴春鸿题写了“大顺斋南果铺”的字号,镂刻在门楣的青砖上。
清末,在刘大顺的第六代孙,刘九爸的苦心经营下,大顺斋进入鼎盛期,先后设立四个分号。设在通县的大来号,专管供应油、面等原料。设在北京城内的大生号、大新号、大兴号则出售糖火烧,兼营油盐酱醋。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大顺斋日渐萧条。民国元年,通州驻军姜桂题部哗变,大顺斋被焚毁,虽于当年重建,却已大伤元气。到解放前夕,难以维持。
几百年来,大顺斋创出了40多种独具特色的清真糕点。其中历史最久、名声最响的,当推桂花糖火烧被誉为素负盛名的“通州三宝”(大顺斋的糖火烧、小楼饭馆的烧鲇鱼、万通酱园的酱豆腐)之一。
大顺斋的糖火烧稣绵松软,甜美可口,存放时间长。对于原料的选择十分讲究,通常是定点选购。
大顺斋的主顾多为中下层回民,价廉成为它的又一特点。大顺斋长于经营,它以九折价把糕点批发给小贩到车站叫卖。使糕点销往京津两市。并在周围村子里设代销站,允许赊账。次货低价,卖者不亏心,买者不提心。大顺斋敬客如敬神,顾客进店,伙计先让座、敬茶。不买货,看看、聊聊、客人走了,成了义务宣传员;买,立即送上各式点心供品尝挑选。买得多,店里代送;买得少,也帮着打点好,包上一张印有“大顺斋”的“门票”,既为好看又可传名。
1955年大顺斋进行了公私合营,文革期间并到通县食品厂。1980年恢复老字号。1988年3月大顺斋糕点厂被授予“北京市优秀食品老字号”的荣誉称号 。 |
|
大顺斋,创业于1637年,距今已写下三百六十余个春秋。在历史的长河中走过了一条坎坷之路。现如今,在国家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北京大顺斋逐步走上了股份制企业发展之路。追溯昔日,早在明朝崇祯末年(约1637 年),大顺斋的创业人刘大顺(回族)由南京上元沿水路,随运粮船来北方,落脚于通州谋生。他先是提篮、挑担走街串巷、沿街叫卖糖火烧、油炸果子;后来有了一些积蓄,开设小卖店,取名“大顺斋”。 |
|
在三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历代大顺斋人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天知”的自律意识,确保了大顺斋金字招牌的长盛不衰。大顺斋的糖火烧驰名中外:过去,回民阿訇沿丝绸之路去伊斯兰圣地“朝觐”,常以糖火烧作干粮以备途中食用。据传说当时各地阿訇沿丝绸之路去沙特阿拉伯伊斯兰圣地“朝觐”,沿途经沙漠地带,路途遥远,赤日炎炎,多数阿訇所带干粮霉馊变质,沿返备受饥饿之苦,惟独所带大顺斋糖火烧者质量如常,不仅没有变质,而且保持了它的新鲜、味美,使同行者(其他阿甸)羡慕不己。1960年冬季,印度总理尼赫鲁访问我国时,提出要吃大顺斋糖火烧。一些老年人常说“谁要上通州来,如不吃上糖火烧,太遗憾”。因此大顺斋的糖火烧驰名中外。以桂花糖火烧而闻名的大顺斋牌产品自1982年起陆续有桂花糖火烧、枣泥酥皮、核桃薄脆、枣泥五字饼、南味豆糕、枣泥自来红、枣泥油酥、白月饼八个市优产品和特制白月饼、黄油枣泥油酥两个部优产品并被授予首届全国月饼精品奖。黄油枣泥五字饼获国际金奖。什锦元宵自1990年以来曾连续十余年荣获北京市优质品及评比第一名。因用料讲究工艺别具匠心,在京城内外也稍有名气。 |
|
1988年在全国食品博览会上糖火烧、核桃薄脆分别获得银牌和铜牌,同年还被中国消费者报、中央电视台经济部、北京食品工业协会评为北京市优质食品老字号企业。
1990年第十一届亚运会期间,大顺斋的五字饼、枣泥自来红、糖火烧等十五种产品被指定为运动员伊斯兰餐厅的专用食品,受到国际穆斯林运动员的赞扬,井获锦旗一面。
1995年大顺斋牌桂花糖火烧、南味豆糕、奶油五字饼产品又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伊斯兰协会评定为中国优质清真食品。
1993年国内贸易部认证大顺斋为中华老字号。1994年大顺斋糕点被北京市技术监督局推荐为“好产品”。1999年“大顺斋”牌糕点被推荐为“北京商业知名品牌”。同时“大顺斋”商标已连续6年荣获北京市著名商标。
自1999年以来大顺斋牌自来红月饼、自来白月饼、枣泥月饼等连续六年荣获(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中国月饼节优质月饼奖。
现今大顺斋人正朝着经营者所提出的“练内功、开市场、再创企业辉煌”目标奋力拼搏,企业的腾飞指日可待,不是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