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域 : 海洋科学 > 大陆边缘
目录
No. 1
  大陆块与深海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主要由大陆架和大陆坡组成。
被动大陆边缘
  由于大洋岩石圈的扩张而造成的由拉伸断裂所控制的宽阔的大陆边缘,又称稳定大陆边缘。其邻接的大陆和洋盆属同一板块,由大陆架﹑大陆坡和陆隆所构成。无海沟发育。它在大西洋周围最先被详细研究,故又称大西洋型大陆边缘。地貌上它以具有较宽的大陆架为特征﹐大陆架宽30~300公里﹐与大陆坡之间坡度转折点在极区深达600米,在赤道不超过100米﹐大陆坡坡度为0.2°~0.04°,其下为坡度略小于0.01°的宽80~500公里的陆隆。大陆架实际上是非常厚的巨大沉积体的表面,它们形成于稳定持续的沉降构造环境中,而且极少经受变形。大陆坡的坡脚沉积层厚达5公里,这是由于大陆坡的基底沉降,沉积物填入所形成的。大陆坡上分布有很多海底峡谷,它们把大陆坡的沉积物输至陆隆和深海盆地。陆隆主要由浊流和等深流的沉积楔所构成。被动型大陆边缘是最初大陆裂谷的所在地,因此有一系列阶梯状正断层和地堑地垒等伸展构造发育在沉积物和基底中。这种大陆边缘常常切断邻近的大陆上的较老的构造。主要分布在大西洋西侧﹑印度洋西北侧﹑澳大利亚周围﹑南极洲周围,白令海阿拉斯加大陆边缘﹑鄂霍茨克海的西伯利亚大陆边缘﹑日本海的西伯利亚和朝鲜大陆边缘﹑东海和南海的中国大陆边缘
活动大陆边缘
  也称太平洋型大陆边缘、主动大陆边缘、汇聚大陆边缘等。其陆架狭窄,陆坡较陡,陆隆被深邃的海沟所取代。地形复杂,高差悬殊。与被动大陆边缘位于漂移着的大陆的后缘相反,活动大陆边缘是漂移大陆的前缘,属于板块俯冲边界,地震、火山活动频繁,构造运动强烈。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周缘、印度洋东北缘等地。它在太平洋周围表现最为显着,故又称太平洋型大陆边缘。大陆架比较狭窄,一般宽仅几十公里。海沟的两坡很陡,坡度达5°~10°,其中堆积着浊积物﹑硅质沉积﹑火山碎屑和滑塌堆积。由于大洋板块在海底处的俯冲作用,海沟及其附近的沉积物受到“铲刮”,而强烈变形,形成叠瓦状逆掩断层和混杂堆积。海沟和与其伴生的岛弧或山弧所构成的沟弧系也是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的产物。主动型大陆边缘集中了地球的最主要的地震活动,地震震源带勾画出了板块俯冲的三维空间产状(见贝尼奥夫带)。活动大陆边缘与相邻陆地上的构造带相平行,可进一步分为:①安第斯型大陆边缘,由海沟火山岛弧的大陆架和大陆坡构成;②岛弧型大陆边缘,由海沟与火山岛弧的大陆架和陆坡构成;③科迪勒拉型大陆边缘,后期具有平行海岸的转换断层。
  俯冲作用既形成海沟,也形成与海沟共轭的火山弧(如包括与火山岩同源的侵入岩,也叫岩浆弧),统称弧沟系。火山弧可以是岛弧,有边缘海与大陆隔开,构成海沟-岛弧-弧后盆地;也可以是陆弧(陆缘弧),呈陆缘山系形式,缺失边缘海,也称安第斯型大陆边缘。边缘海弧后盆地为大洋中脊以外次一级的洋壳生长和扩张带,弧后盆地陆侧可视为次一级的被动大陆边缘,如南海、日本海靠大陆一侧。因此,活动大陆边缘不仅有挤压构造,也包含引张构造和被动大陆边缘的要素。
  活动大陆边缘是地球上构造运动最活跃的地带,有最强烈的地震、火山活动和区域变质作用,也是地球上地形高差最大的地带,热流值变化最急剧的地带,和最显著的负重力异常带。通常认为,板块俯冲作用是造成这些特征和导致海沟、山系、弧后盆地发育的统一的深部根源(图2)。
  近年来的研究进一步表明,活动大陆边缘和俯冲带形式繁多,十分复杂。俯冲带有陡有缓,深浅不一;俯冲速度有快有慢;大洋板块可以俯冲于大陆地壳之下,也可以俯冲于过渡型地壳之下;上覆板块前缘有的因大洋沉积物的刮削添加而增生,有的则遭受俯冲作用的磨蚀而破坏;在那里,有的表现为挤压抬升,有的表现为引张陷落。日本的上田诚也将俯冲方式划分为智利型(高应力型)和马里亚纳型(低应力型)。前者俯冲带平缓,上覆板块与俯冲板块之间耦合紧密,大地震常见,弧后区以挤压应力占优势;后者俯冲带陡倾,板块之间耦合不紧,大地震少见,有活跃的弧后扩张作用。另一些学者则提出了增生型和非增生型,压性和张性汇聚边缘的概念。这些类型的划分,反映了人们已经认识到俯冲带具有多种结构和形成机制。但对于这种复杂性的本质、弧后扩张的机理以及岩浆活动的起源等问题,仍在继续探讨中。
转换型大陆边缘
  有的学者还划分出转换型(或剪切型)大陆边缘,其形成与沿转换断层的走向滑动有关。这种边缘可以是被动的,其陆架狭窄,如几内亚湾北缘;也可以是活动的,以浅源地震为标志,常构成海脊与盆地间列的大陆边缘地,如加利福尼亚沿岸。
演化阶段
  大陆边缘的演化可分为幼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三个阶段。幼年期相当于沉积甚薄的新生大陆边缘。成年期为沉积巨厚、发育成熟的被动大陆边缘。至老年期,在俯冲作用下形成海沟,沉积层遭受褶皱、逆掩和叠覆,显示被动大陆边缘转化为活动大陆边缘。随着大洋关闭、大陆碰撞,老年期大陆边缘将留存于陆内。许多学者将大陆边缘类比于现代地槽,将板块俯冲和碰撞当作造山作用的动力。这样,大多数地槽褶皱山系可能由挤压变形的古大陆边缘沉积物构成。
研究意义
  通过大陆边缘的沉积作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构造挤压等,大陆地壳逐渐增长。大陆边缘是各种地质作用最活跃的场所,也是联系大陆地质和大洋地质的重要环节。大陆边缘的研究,可以为大陆和洋盆的形成与演化提供大量信息,在海洋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研究中占有突出地位。大陆边缘(尤其是被动大陆边缘)又是全球最重要的沉积物聚集区,沉积量占海洋沉积物总量一半以上,富含油气等矿产资源。巨大的经济价值也加快了大陆边缘研究的步伐。
百科辞典
  dalu bianyuan
  大陆边缘
  continental margin
    大陆与深海洋盆之间的过渡地带,即厚而轻的陆壳与薄而重的洋壳之间的接触地带,又称大洋边缘。位于滨岸地带与深洋底之间,与大陆、洋盆组成地球上一级构造地貌单位。
    组成单元 狭义大陆边缘主要指淹于海水下的大陆延续部分,即大陆架和大陆坡。常用的广义大陆边缘还包括大陆隆、海沟等(图1大陆边缘的组成单元)。
    大陆架 环绕大陆的浅海地带,又称陆架、陆棚和大陆浅滩。其范围自海岸线(见海岸带)(多指低潮线)至海底坡度急剧增加的陆架坡折处。陆架坡折的水深变化在20~550米之间,平均约130米。也曾有人将200米等深线当作陆架的下限。陆架的平均坡度0°07′。陆架地形比较平坦,也有丘陵、盆地或谷地(高纬地带为冰川槽谷),起伏在20米左右。少数陆架属侵蚀类型,基岩裸露;多数陆架属沉积类型,主要为斑状分布的砂、粉砂和泥所覆。几乎所有大陆岸外均有陆架发育,但其宽度相差悬殊。有的陆架极窄,如太平洋东缘,而巴伦支海陆架宽达1300公里。渤海和黄海完全属於陆架,东海与南海的陆架也相当宽广(图2 东海大陆架地貌图)。全球陆架平均宽75公里,总面积2710万平方公里,占全球面积5.3%。
    大陆架是相邻大陆向海下的自然延伸。陆架区广布形成于冰期低海面时海岸环境的砂质沉积物,许多陆架上还发现有属于潮间带和淡水的泥炭、生物,以及古河谷、堡岛和阶地等,表明陆架在不久前尚属海岸平原。塑造陆架地形的因素众多,除海面升降外,还受到波浪潮流运动、河流、冰川等侵蚀和沉积作用,生物活动和骨骼堆积,构造运动以及沉积负载引起的均衡沉降等影响。在不同地区可以有不同的主导因素。鉴于陆架坡折的平均水深十分接近于冰川极盛期的低海面,故一些学者认为大部分陆架和陆架坡折的形成,与第四纪海面升降过程中的侵蚀堆积作用有关。大陆架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砂矿等资源,其主权属所邻海域的国家所有。
    大陆坡 从大陆架外缘较陡处下降到深海底的斜坡,又称陆坡。它是围绕大陆地块,全球最绵长、宏伟的崖壁。大陆坡上界水深多在100~200米之间,下界约在1500~3500米处,在一些海沟地带陆坡延至更深处。大陆坡坡度多为3°~6°,1800米深度以上的平均坡度为4°17′。太平洋陆坡平均坡度 5°20′,大西洋陆坡平均坡度为3°05′,印度洋陆坡平均坡度2°55′。大型三角洲外侧的坡度最小,平均仅1.3°。珊瑚礁岛外缘的陆坡最陡,最大坡度可达45°。大陆坡可以是单一斜坡,或台阶状斜坡,也有的坡形崎岖。大陆坡底质以泥为主,有少量砂砾和生物碎屑。大陆坡基底为变薄的大陆型地壳。有的陆坡在沉积作用下逐渐向洋推进,可形成缓斜的前展堆积型陆坡。有的陆坡沉积作用微弱,浊流和滑塌等侵蚀作用导致基岩裸露,地形复杂,则成为侵蚀型陆坡。还有的陆坡侵蚀堆积的改造作用较弱,断裂作用控制了陆坡地形,多见岩阶、陡崖,则属於断层型陆坡或断块型陆坡。与珊瑚礁生长有关的可形成陡峭的礁型陆坡。陆坡宽度约自20~100公里以上,总面积计2870万平方公里,占全球面积的 5.6%。东海大陆坡见于冲绳海槽东、西侧斜坡,南海海盆周缘也有陆坡发育。
    大陆隆 位于大陆坡与深海平原之间由沉积物组成的巨大缓坡,又称大陆基、大陆裙和大陆麓。常由许多海底扇连接而成。大陆隆一词是由美国B.C.希曾等1959年研究北大西洋海底地形时首次提出,并把它当作大陆边缘的组成单元之一。大陆隆坡度约自1:50~1:700,上部稍陡,下部较缓,平均坡度1:300。水深在1500~5000米之间。除了被海底谷地切割之处及少数海山外,地形起
英文解释
  1. :  continental margin,  continental edge,  continental fringe,  continental borderland
相关词
海洋地理地貌学地质学百科辞典
包含词
大陆边缘区大陆边缘弧大陆边缘地
活动大陆边缘被动大陆边缘主动大陆边缘
滨大陆边缘活化带安第斯型大陆边缘活动大陆边缘盆地
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太平洋型大陆边缘大西洋型大陆边缘
大陆边缘伸向大陆的大陆边缘弧火成岩组合西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
火山型被动大陆边缘非火山型被动大陆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