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植物 : 被子植物 : 米草屬 > 大米草
目錄
No. 1
  種中文名:大米草
  種拉丁名:spartina anglica hubb.
  種別名:
  科中文名:禾本科
  科拉丁名:gramineae
  屬中文名:米草屬
  屬拉丁名:spartina
  原産於英國南海岸,是歐洲海岸米草和美洲米草的天然雜交種。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具根狀莖。株叢高20一l50釐米,叢徑1—3米。根有兩類:一為長根,數量較少,不分歧,入土深度可達1米以下,另一為須根,嚮四面伸展,密佈於30—40釐米深的土層內。稈直立,不易倒伏。葉舌為一圈密生的纖毛,葉片狹披針形,寬7—15毫米,被蠟質,光滑,兩面均有????腺。總狀花序直立或斜上,(2)3—6(18)枚,呈總狀排列,長7一10(23)釐米,穗軸頂端延伸成刺芒狀,小穗狹披針形,長14—18毫米,含1小花,脫節於穎之下,穎及外稃均被短柔毛,第一穎短於外稃,具1小脈,第二穎長於外稃,具1--6脈;外稃具1—3脈,穎果長1釐米左右。染色體2n=122、120、124。
  地理分佈:
  大米草在我國分佈於遼寧、河北、天津、山東,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等省(市、區)的海灘上,國外分佈於丹麥、聯邦德國,荷蘭,法國、英國、愛爾蘭、新西蘭、澳大利亞、美國。
  生態特徵:
  c4植物,陽性,濕生,不耐蔭蔽與幹旱,氣溫在5℃以上,營養體即能進行光合作用。春季返青,12—13℃以上生長迅速,花期長,5—11月陸續開花,10—11月種子成熟(江蘇啓東)。入鼕葉逐漸變為紫褐色,最後枯死。江蘇部分地區鼕季地下莖繼續生長,植株仍能分蘖,青島地區返青在清.明前後,6月中下旬抽穗開花,延續至8—9月,種子成熱在10—11月,11月底至12月初老莖逐漸枯死。根係縱橫交錯,特別發達,吸收磷的能力較強,極係生物量比地上部約高3—11倍。在嫌氣條件下,根係不易腐爛,根區細菌增多,固氮芮4千倍於光灘土。刈割後再生較快,一年中適當割草1—3次,可提高産草量。適應幅度大,既能生於海水、????土,也適應在淡水、淡土、軟硬泥灘、沙灘地上生長。分蘖力特別強,在潮間第一年可增加幾十倍到一百多倍,幾年便可連片成草場。在育苗缸中一年增加數百倍。特別耐????,適生於海水正常????度為35%、土壤含????量為20%的中潮帶。耐鹼力的初步試驗表明,在鹼土phl0.5—11中,莖、葉扔保持青緑。耐水淹,每次潮水淹沒時間在6小時以內生長正常。能經受一定的風浪衝擊。耐淤,植株一般能隨淤隨長,但不耐全部特別淤埋。耐高溫,草叢氣溫在40.5—42℃時,若水分充足仍能分蘖生長。耐寒,在遼寧省錦西縣已安全越鼕(1974年至今),該地鼕季氣溫一般為-20℃,最冷的一年達-25℃,但不耐倒春寒,當溫度高達十幾度而夜溫驟降到零下幾度甚至十幾度時,則將凍死。耐石油、朵酚油的污染,能吸收汞及放射性原素銫、鍶、鎘、鋅。大米草適生於海灘潮間帶的中潮帶,在風浪太大的侵蝕灘面則不能紮根。
  飼用價值:
  嫩葉及地下莖有甜味、草粉清香,馬、騾、黃牛、水牛、山羊、綿羊、奶山羊、豬、兔皆喜食。此外鵝、魚也喜食。根據七個月地上部分營養成分的分析,可以看出,粗蛋白含量在旺盛生長抽穗之前最高可達13%,盛花期下降至9%左右。鬍蘿蔔素含量變化大體與粗蛋白含量變化一致。粗灰分與鈣的含量在秋末鼕初比春夏高1倍。其它各項含量變化不大(56—1)。十八種氨基酸5個月含量分析結果以𠔌氨酸、亮氨酸最高。天門鼕氨酸、丙氨酸次之,組氨酸,色氨酸、氨酸最低(56—2)。十種必需氨基酸與國外有代表性的禾本科牧草的平均含量相比,六種超過(苯丙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蛋氨酸、蘇氨酸、纈氨酸)四種不及(賴氨酸、色氨酸、組氨酸、精氨酸)。國外曾做過兩個樣品,其營養成分分別為:粗脂肪39—40.5%,粗蛋白39.3—45.5%,粗纖維63.6—66%,無氮浸出物46—48.5%。大米草對反芻動物消化率也較高,是一種優良牧草,如表56—3。草場一般畝産鮮草1000—2000公斤。莖葉比1:2.1—1:3.5,較低灘面為1:1.5左右(89次測重,啓東)。在江浙沿海可全年放牧,割草堆貯全年均可用。由於賴氨酸含量較少,宜混飼。鮮草、幹草、青貯、草粉、粉漿發酵等方式均可用。飼鮮草前最好先浸泡一夜,待涼後用,否則需多給傢畜飲水。此外,大米草還能增加土壤有機質,改良土壤團粒結構,使軟泥灘堅實,促淤消浪,保灘護岸,改良????土,用作緑肥、燃料、造紙、製繩等。大米草1963年引自英國,現在我國已推廣栽植萬畝左右,已收到較大經濟效益。
  入侵情況:在取得經濟效益的同時,大米草造成的生態問題已經引起了人們重視,它已被歸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之列,其中“互花米草”已被列入我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
  如我國福建省的入侵狀況如下:
  福建是我國海岸綫最長的省份,由於水産業發達而被稱為“藍色寶庫”。從上世紀 60年代起,出於防浪護堤、保護灘塗的考慮,福建開始從國外引種大米草,並於80年代推廣。可是,恣意生長的大米草,如今已“霸占”福建省約2/3的海灘,極大地破壞了生態環境。因至今未找到有效的“剿滅”方法,大米草的危害性正在不斷擴展。
  在寧德沿海地區,當地百姓談草色變,痛恨地把大米草叫作“食人草”。這一地區的海灘近870公裏長,原本擁有優良的近海生物棲息環境,可是,目前有3/4的灘塗被大米草侵占,水産品和其它植物因此無法立足,人們的生活也受到威脅。尤其是漁民在灘塗上“掏小海”即撿拾海産品時,一旦海潮襲來,陷在茫茫的大米草中很難辨清方向,甚至導致喪生的悲劇。
  據瞭解,大米草是禾本科米草屬幾種植物的總稱。福建最早從美國引種,不料,大米草的繁殖能力極強,草籽隨潮漂流,見土紮根,根係又極其發達,每年以五六倍的速度自然繁殖擴散。大米草瘋長,不但侵占沿海灘塗植物的生長空間,致使大片紅樹林消亡,而且導致貝類、蟹類、藻類、魚類等多種生物窒息死亡,並與海帶、紫菜等爭奪營養,水産品養殖受到毀滅性打擊。僅寧德地區,農民每年減收達數億元之巨。另外,大米草還影響了海水的交換能力,導致水質下降並誘發赤潮;堵塞航道,影響各類船衹出港。
  為了根除大米草,當地群衆想盡了一切辦法:火燒、刀砍、藥滅,但均未奏效。1996年起,寧德地區嚮國內外懸賞20萬元尋求除草良方,至今無果。
  專傢指出,造成這些外來物種成功入侵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國傢生態安全防範意識,缺乏綜合性的利益與風險評估體係等。而一旦外來生物入侵成功,要徹底根除極為睏難,且用於控製蔓延的代價極大。據國傢環保總局統計,我國幾種主要外來入侵物種造成的經濟損失,去年高達574億元。
  然而,在福建引種者後悔不迭的同時,有的地方近年來還在引種大米草。比如,為了“保護長江入海生物及洄遊生物多樣性的目的”,有的地市已經引種大面積的大米草。據瞭解,目前大米草已經傳播到我國南北100多個縣市的沿海灘塗,海岸生態安全正遭受嚴重威脅。
草業百科
  牧草名稱大米草
  牧草學名 Spartina anglica C.E.Hubbard
  牧草圖片
  來源與分佈大米草原産於英國南海岸,是歐洲海岸米草和美洲互花米草的天然雜交種。栽培歷史約70餘年。目前英國東、西海岸,愛爾蘭,荷蘭,西德,丹麥,澳大利亞,新西蘭,美國等國都有栽培。1963年我國從英國引進大米草,目前北緯21度30分千克40度45分範圍內。北起遼寧錦西南至廣東電白縣的沿海60多個縣的海灘上均已引種成功。據最新報道,該草是有害生物,不宜推廣。
  牧草形態大米草為禾本科米草屬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因海灘自然條件不同,大米草株高相差十分懸殊,一般為20~50釐米,最高可達100釐米。其根係發達,莖稈直立、堅韌,不易倒伏,基本上有葉鞘包裹,葉腋有芽,基部腋芽可萌發新蘖和生出地下莖。地下莖通常有數節至10多節,在土層中橫嚮生長,然後彎麯嚮上生長,形成新株。葉互生,狹披針形,呈淺緑色或黃緑色,葉背面光滑且具有暗緑色蠟質光澤。葉表有深槽,氣孔分佈沿槽兩側;葉表皮細胞具有大量乳狀突起,使水分不易透入;葉的背腹面均有????腺,根吸收的????分大都由這裏排出體外。圓錐花序,成熟種子易脫落,結實率低,無休眠朔。種子不多,而且失水即死,故繁殖時主要用分叢法
  牧草特性大米草具有很強的耐????耐淹特性,植株能耐6~7%的含????量,能在其它植物不能生長的潮水經常淹到的海灘潮帶中栽培成活。因它是濕生植物,故耐旱能力差。在潮水不能經常淹到的高灘或海水淹沒時間太長、缺少光照的低灘均不能生存。大米草地下莖和地上莖能隨泥沙淤積而嚮上生長,一旦形成密集草叢即可抵擋風浪。
  飼用價值及利用技術大米草草場一般年畝産鮮草1000~2000千克,高者可達2500千克以上。大米草不但是發展沿海畜牧業、建立海灘草場和飼草基地的良好草種,也是固灘護堤、促淤造陸的極好植物。大米草營養成分較好,再生能力很強,可刈割或放牧。英國常在海灘大米草草場上放牧牛、羊、馬、鹿等傢畜。海蟹、天鵝、大雁等對大米草也均喜食。此外也可用來養魚喂兔。青幹草製粉後可喂豬。
  栽培技術種植大米草宜選擇海灘中潮帶栽培。將大米草的一年生嫩枝連根和地下莖一起挖出,每5~10株為一叢作種苗,按行株距2~3或3~5米栽植。栽植深度6千克10釐米,風浪小的宜淺,反之則宜深。栽植時間為每年3千克10月之間,南方以4千克5月,北方以6千克7月為宜。選擇每月小、大潮之間,也即農歷十一、十二或二十七、二十八日進行,以便達到栽後連續5天以上每天均有潮水淹到,從而保證草苗紮根成活。栽種的頭幾個月要時常查苗、擴苗和補茁。從第二年起每年秋鼕將地上部收割幹淨,以利第二年春季新生苗的正常生長。
  常見牧草病害-
  常見牧草蟲害-
科普知識
   大米草(rice grass or English cordgrass) 禾本科米草屬的一個種,學名Spartina anglica C.E. Hubb.,多年生濕生草本植物。天然雜交種。比親本歐洲海岸米草S.maristma (Curtis)Fcrnald及美洲互花米草S.alterniflora Loiset的植株更高大,故名大米草。原産英國南海岸。在英、美、荷蘭、聯邦德國、丹麥、澳大利亞、新西蘭都有栽植。中國的海灘上均已引種成功。 株高20~50cm,最高的可達100cm。根係發達,基部腋芽可長出新蘖和地上莖,蔓延生長,形成新株;莖稈堅韌;葉披針形,葉色呈淺緑色,葉背有暗緑色蠟質光澤,葉表皮細胞具大量乳狀突起,水分不能透入,葉的背腹面均有????腺,根吸收的????分大都由此排出體外;圓錐花序;成熟種子易脫落,千粒重9g左右。 耐????、耐淹性強,能在其他植物不能生長的海灘中潮帶生長。耐旱能力差,不能在海潮不到的高灘或長期淹水的低灘長期生存。結實率低,通常以分株繁殖,移植時應選海灘潮間帶種植,將植株連根和地下莖挖出,每5-10株為一叢,按株行距1-2m或更稀距離穴植,深6-10cm。一般在小潮汛轉大潮汛時(農歷每月11、12日或27、28日)移植,使其能連續淹水5天以上,以利紮根存活。一旦形成密集草叢後,即可抗較大風浪,具有促淤造陸,與海爭地,消浪抗蝕,保護海堤,擴增肥源,提高海灘土壤肥力的作用。 大米草草場一般每公頃年産鮮草15-30噸,高者可達37.5噸以上。幹草含水分4.9%,粗蛋白質9.4%,粗脂肪2.8%,粗纖維22.4%,無氮浸出物46.2%,灰分14.3%。
百科大全
  damicao
  的米草
  Spartina an□lica
    禾本科多年生草本。原産英國沿海地區。中國江蘇、浙江、廣東等沿海已有引種,生長良好。稈直立,具發達根狀莖。葉舌具一圈細密纖毛;葉片綫狀披針形。圓錐花序由10餘枚直立穗狀花序組成;穗軸頂端成刺芒狀;小穗狹披針形,含1兩性小花,長達2釐米,脫節於穎之下;穎被短柔毛,第二穎與小穗等長,第一穎稍短,具1脈;外稃具3脈,有短柔毛;花藥長約1釐米;染色體基數□=10,2□=120,是通過雜交形成的高倍體植物(見圖大米草外形)。它具有迅速蔓延的根狀莖,能促淤造陸,圍海造田,保護堤岸;還可用作飼料。在係統位置上大米草屬歸於畫眉草超族,是一類能耐旱的高光效四碳植物,在濱海地區很有發展前景。
     (劉亮)
    
草業百科
  牧草科名禾本科
  牧草科拉丁名Gramineae
  牧草科英文名Grass Family
  牧草屬名大米草
  牧草屬拉丁名Spartina Schreb.
  牧草屬英文名Corderass
  天然牧草大米草
  牧草學名Spartina anglica C.E.Hubb.
  牧草英文名Common Cordgrass
  牧草圖片
  地理分佈大米草分佈於中國遼寧、河北、天津、山東、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等地的海灘上;丹麥、德國、荷蘭、法國、英國、愛爾蘭、新西蘭、澳大利亞、美國也有。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具根狀莖。株叢高20~150釐米,叢徑1~3米。根有兩類:一為長根,數量較少,不分歧,入土深度可達1米以下;另一為須根,嚮四面伸展,密佈於30~40釐米深的土層內。稈直立,不易倒伏。葉舌為一圈密生的纖毛,葉片狹披針形,寬7~15毫米,被蠟質,光滑,兩面均有????腺。總狀花序直立或斜上,(2)3~6(18)枚,呈總狀排列,長7~10(23)釐米,穗軸頂端延伸成刺芒狀;小穗狹披針形,長14~18毫米,含1小花,脫節於穎之下,穎及外稃均被短柔毛,第一穎短於外稃,具1小脈,第二穎長於外稃,具1~6脈;外稃具1~3脈,穎果長1釐米左右。 細胞染色體:2n=122,120,124。
  生物學與生態學特性為C4植物。陽性,濕生,不耐蔭蔽與幹旱,氣溫在5℃以上,營養體即能進行光合作用。春季返青,12~13℃以上生長迅速,花期長,5~11月陸續開花,10~11月種子成熟。入鼕葉逐漸變為紫褐色,最後枯死。江蘇部分地區鼕季地下莖繼續生長,植株仍能分蘖;青島地區返青在清明前後,6月中下旬抽穗開花,延續至8~9月,種子成熟在10~11月,11月底至12月初老莖逐漸枯死。根係縱橫交錯,特別發達,吸收磷的能力較強,根係生物量比地上部高3~11倍。在厭氣條件下,根係不易腐爛,根區細菌增多,固氮菌4千倍於光灘土。刈割後再生較快,一年中適當割草1~3次,可提高産草量。適應生態幅度大,既能生於海水????土、也適應在淡水中性土,軟硬泥灘、沙灘地上生長。分蘖力特別強,在潮間第一年可增加幾十倍到100多倍,幾年便可連片成草場。在育苗缸中一年增加數百倍。特別耐????,適生於海水正常????度為35%、土壤含????量為20%的中潮帶。耐鹼力的初步試驗表明,在鹼土pH10.5~11時,莖、葉仍保持青緑。耐水淹,每次潮水淹沒時間在6小時以內生長正常。能經受一定的風浪衝擊。耐淤,植株一般能隨淤隨長,但不耐全部淤埋。耐高溫,草叢氣溫在40.5~42℃時,若水分充足仍能分蘖生長。耐寒,在遼寧省錦西縣,鼕季氣溫一般為-20℃,最冷年達-25℃時能安全越鼕。不耐倒春寒,當溫度高達十幾攝氏度、夜溫驟降到零下甚至十幾度時,將凍死。耐石油、朵酚油的污染,能吸收汞及放射性原素銫、鍶、鎘、鋅。大米草適生於海灘潮間帶的中潮帶,在風浪太大的侵蝕灘面則不能紮根。
  飼用價值嫩葉及地下莖有甜味、草粉清香,馬、騾、黃牛、水牛、山羊、綿羊、奶山羊、豬、兔皆喜食;鵝、魚也喜食。根據7個月地上部分營養成分的分析,可以看出,粗蛋白質含量在旺盛生長期抽穗之前最高可達13%,盛花期下降至9%左右。鬍蘿蔔素含量變化大體與粗蛋白含量變化一致。粗灰分與鈣的含量在秋末鼕初比春夏高1倍。大大米草對反芻動物消化率也較高,是一種優良牧草,産鮮草15~30噸/公頃。莖葉比1∶2.1~1∶3.5,較低灘面為1∶1.5左右。在江浙沿海地區,可全年放牧或割草堆貯。賴氨酸含量少,宜混飼,鮮草、幹草、青貯、草粉、粉漿發酵等均可,鮮飼時最好先浸泡一夜,以減少傢畜飲水量。大米草能增加土壤有機質,改良土壤團粒結構,使軟泥灘堅實,促淤消浪,保灘護岸,改良????土,也可用作緑肥、燃料、造紙、製繩等。大米草1963年引自英國,在我國已推廣栽植,收到較大經濟效益。大米草不與棉爭地,除作飲料外還有多種用途,為了開發沿海數千公頃濱灘塗,因地製宜引種、推廣、利用。
包含詞
大米草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