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 : 地理學教育 : 飲食 > 大秦
目錄
北史記載
  捲九十七 列傳第八十五 西域
  條支國,在安息西,去代二萬九千四百裏。
  大秦國,一名黎軒,都安都城,從條支西渡海麯一萬裏,去代三萬九千四百裏。其海滂出,猶渤海也,而東西與渤海相望,蓋自然之理。地方六千裏,居兩海之間。其地平正,人居星布。其王都城分為五城,各方五裏,周六十裏。王居中城,城置八臣,以主四方。而王城亦置八臣,分主四城。若謀國事及四方有不决者,則四城之臣,集議王所,王自聽之,然後施行。王三年一出觀風化。人有冤枉詣王訴訟者,當方之臣,小則讓責,大則黜退,令其舉賢人以代之。其人端正長大,衣服、車旗,擬儀中國,故外域謂之大秦。其土宜五穀、桑、麻,人務蠶、田。多璆琳、琅玕、神龜、白馬朱鬛、明珠、夜光璧。東南通交趾,又水道通益州永昌郡。多出異物。
  大秦西海水之西有河,河西南流。河西有南北山,山西有赤水,西有白玉山,玉山西有西王母山,玉為堂室雲。從安息西界循海麯,亦至大秦,回萬餘裏。於彼國觀日月星辰,無異中國,而前史雲:條支西行百裏,日入處,失之遠矣。
  諸位看官,看清楚了,請不要動不動你要究其實。束於教也!
  大秦遊戲
  由北京逆水軟件研發的一款以中秦時期為題材的2D MMORPG。預計於2009年底進行技術測試。
百科大全
  Daqin
  大秦
    漢代西域古地名、國名。《後漢書》說,漢和帝永元九年(公元97),西域都護班超遣甘英西使大秦。甘英到了波斯灣口的條支,誤信安息西界船人言,說“海水廣大”, 航路難行,故未嚮西進。安帝永寧元年(120)撣國王遣使來獻幻人(魔術師),自言海西人,“海西即大秦也,撣國西南通大秦”。桓帝延熹九年 (166)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來貢獻。安敦乃羅馬皇帝Marcus Aurelius Antoninus。同書說天竺國“西與大秦通, 有大秦珍物”。又說“大秦國一名犁□,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國”。《魏書·西域傳》:“大秦國,一名黎軒,從條支西渡海麯一萬裏……”。《魏略》更明言:“大秦國一號犁□,在安息、條支西大海之西,從安息界安𠔌城乘船,直截海西,遇風利二月到,風遲或一歲,無風或三歲。其國在海西,故俗謂之海西。”“大秦道既從海北陸通,又循海而南,與交趾七郡外夷比,又有水道通益州、永昌,故永昌出異物。”古大秦相當於何地,學界大致有三種說法:一謂指羅馬帝國東部,一謂指羅馬帝國,一謂指黎軒即亞歷山大城。三者中以後一說較妥當,因諸書多言大秦即黎軒,且言以石為城。所謂“海麯”,實指自波斯灣口之條支或安𠔌(Orcoe)水行經波斯灣,出灣後西航沿阿拉伯半島南岸至亞丁,轉北入紅海,直達埃及東海岸的伯倫尼卡(Berenice)或米奧斯戈爾莫斯港(Myus Hormus),登陸至科普托斯(Coptus), 換船順尼羅河而下即達亞歷山大城;若航至紅海北端阿爾斯諾 (Arsinoe),再通過古運河亦可達亞歷山大城。此“海麯”在古代是很繁榮的一條海上商路。言海西亦多指此海麯之西。總之,自大秦至漢有四條路:一、自大秦出紅海跨印度洋穿馬六甲海峽,北上直到九真、日南或廣州;二、自大秦同樣跨印度洋東北行至緬甸,循伊洛瓦底江而上達撣國,由此而東至漢永昌郡;三、自大秦循“海麯”至波斯灣口的條支、安𠔌,穿安息沿絲綢之路東達中國;四、自大秦航海至安條剋(Antiloch),再東行經安息亦與絲綢之路接。大秦與中國海陸直接間接交往,在漢代亙三百餘年。
     (孫毓棠)
    
英文解釋
  1. n.:  ancient name for the Roman Empire
近義詞
大秦
包含詞
大秦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