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气象水文 : 大气 : 建筑 > 大气环流
目录
dà qì huán liú dà qì huán liú
  地球大气层内气流沿着一定的路线进行不同规模循环运动的总称。有纬向环流、经向环流、垂直环流等。是大气中热量、动量、水汽等输送、交换的重要方式,是各地各种天气、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掌握大气环流形势的演变,是作出天气预报的重要依据。
No. 2
  大气环流(atmosphere,general circulation of)
  大气大范围运动的状态。某一大范围的地区(如欧亚地区、半球、全球),某一大气层次(如对流层、平流层、中层、整个大气圈)在一个长时期(如月、季、年、多年)的大气运动的平均状态或某一个时段(如一周、梅雨期间)的大气运动的变化过程都可以称为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是完成地球- 大气系统角动量、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平衡,以及各种能量间的相互转换的重要机制,又同时是这些物理量输送、平衡和转换的重要结果。因此,研究大气环流的特征及其形成、维持、变化和作用,掌握其演变规律,不仅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将有利于改进和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有利于探索全球气候变化,以及更有效地利用气候资源。大气环流通常包含平均纬向环流、平均水平环流和平均径圈环流3部分。
  ①平均纬向环流。指大气盛行的以极地为中心并绕其旋转的纬向气流,这是大气环流的最基本的状态,就对流层平均纬向环流而言,低纬度地区盛行东风,称为东风带(由于地球的旋转,北半球多为东北信风,南半球多为东南信风,故又称为信风带);中高纬度地区盛行西风,称为西风带(其强度随高度增大,在对流层顶附近达到极大值,称为西风急流);极地还有浅薄的弱东风,称为极地东风带。
  ②平均水平环流。指在中高纬度的水平面上盛行的叠加在平均纬向环流上的波状气流(又称平均槽脊),通常北半球冬季为3个波,夏季为4个波,三波与四波之间的转换表征季节变化。
  ③ 平均径圈环流。指在南北-垂直方向的剖面上,由大气经向运动和垂直运动所构成的运动状态。通常,对流层的径圈环流存在3 个圈:低纬度是正环流或直接环流(气流在赤道上升,高空向北,中低纬下沉,低空向南),又称为哈得来环流;中纬度是反环流或间接环流(中低纬气流下沉,低空向北,中高纬上升,高空向南),又称为费雷尔环流;极地是弱的正环流(极地下沉,低空向南,高纬上升,高空向北)。
百科辞典
  daqi huanliu
  大气环流
  general circulation of atmosphere
    大范围的大气运动状态。就水平尺度而言,有某大地区(例如欧亚地区)、某半球或全球范围的大气环流;就铅直尺度而言,有对流层、平流层、中层或整个大气圈的大气环流;就时间尺度而言,有一至几天、一月、一季、半年、一年的直至多年平均的大气环流。它既是地-气系统进行热量、水分、角动量等的交换和能量转换的重要机制,又是这些物理量的输送、平衡和转换的重要结果(见大气角动量平衡、大气环流的能量平衡和转换。研究大气环流的特征及其形成、维持、变化和作用,掌握其规律,对于改进和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研究气候形成的理论,以及为更有效地利用气候资源提供可靠的物理依据,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平均环流 大气运动的根本能源是太阳辐射能。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且因其赤道面和黄道面有23□27′的交角,所以低纬度地区比高纬度地区受热多,因而低纬度大气较高纬度大气暖。高低纬度之间的温度差异,是造成大气运行的基本因素。这种温度差异有着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大气环流的特征也随季节而变。
    纬向环流 就平均情况说,无论南半球或北半球,大气环流的最基本性状,是大气大体上沿纬圈方向绕地极的运行(图1 500百帕等压面平均高度图(单位:位势10米))。这在南半球更为显著。由全球沿纬圈平均的东西向风速分布图(图2 平均纬向风速分布剖面图(单位:米/秒)),可更清楚地看出平均纬向环流的特点。
    在对流层,低纬度地区常盛行东风,称为东风带,又称信风带(在北半球为东北信风,在南半球为东南信风),其范围随高度减小;中高纬度地区则盛行西风,称为西风带,其所跨的纬度,除低层外均远较东风带为宽。中纬度地区,西风的强度随高度迅速增大,最大风速出现在纬度30□~45□上空的200百帕附近,称为行星西风急流;极地附近,低层存在较浅薄的弱东风,称极地东风带。平均说来,在低层,极地东风有偏向中纬度吹的分量,中高纬度地区的西风有向高纬度和极地吹的分量,低纬度地区的东风有向赤道吹的分量。这些平均风带总称为行星风系,其范围和强度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在平流层,冬半球为西风环流,夏半球为东风环流,在春秋过渡季节里,高纬度地区为西风,低纬度地区为东风。无论西风或东风,都随高度增强,强度都较对流层里的大。另外,在赤道附近的上空,东西风的交替,还存在准两年的周期性变化(见平流层和中层大气环流)。
    经圈环流 由大气在南北方向和铅直方向的平均运动所构成的平均环流(图3平均质量通量流线图(单位:10□□克/秒))示出,每个半球都存在三个经圈环流:①低纬度的正环流(或称直接环流),是G.哈得来在1735年最先提出的,故称为哈得来环流;②中纬度的逆环流(或称间接环流),是W.费雷尔在1856年最先提出的,故称为费雷尔环流;③极区的正环流,它比较弱,称为极地环流。哈得来环流和费雷尔环流的下沉气流区和副热带高压带的平均纬度相吻合,而费雷尔环流和极地环流的上升气流区和极锋(见锋)的平均纬度一致。此外,经圈环流的强度和位置,也都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非轴对称环流 大气环流不是轴对称的。在不同的经圈剖面上,纬向环流和经圈环流都可能有很大的不同。在等压面或等高面平均图上,高空存在西风带槽、脊和副热带高压、热带扰动;低空则存在一些半永久性的低压和高压系统,称为大气活动中心(图4 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这种特征,主要是由于地球表面海陆分布所引起的辐射、感热和水汽潜热等热力差异,以及地面摩擦和大地形的
英文解释
  1. n.: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相关词
气象气候学地球物理大气物理地理副热带百科辞典专业术语
自然现象季节变化水圈循环生态学水资源百科大全
大气运动大气气流地转风风压律风带天气系统
包含词
大气环流型大气环流模式大气环流系统
大气环流大气循环大气环流的能量平衡和转换大气环流的性质和理论
大气环流的若干基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