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慄鰓金龜
melolontha hippocastani mongolica
鰓金龜科昆蟲的一種。又稱大慄金龜子。體長 25.7 ~31.5毫米,體闊11.8~15.3毫米。大型甲蟲。雄體狹長,雌體較短闊。體色黑、黑褐或深褐,常有墨緑色金屬光澤。鞘翅、觸角及各足跗節以下棕色或褐色,鞘翅邊緣黑色。該種是川西主要地下害蟲。成蟲嚴重為害雲杉、杉樹和樺、楊等樹木,幼蟲嚴重為害大田作物(如青稞、小麥、豌豆、馬鈴薯、玉米、甜菜等)和苗圃中的苗木,常導致毀種重播或顆粒無收。生活史很長,需 5~6年完成一代。幼蟲越鼕5次,成蟲越鼕1次,越鼕成蟲於5月下旬開始出土交配産卵,雌蟲能多次交尾,多次産卵。
分佈於中國的黑竜江、吉林、遼寧、內蒙古自治區、山西、河北、甘肅、陝西和四川;蒙古和蘇聯。
腹部第1至第5腹板側端有乳白色三角形斑。頭闊大,唇基長,略呈矩形,密佈具毛刻點,頭面上具毛刻,點中央大而稀,四周細而密;觸角10節,鰓片部雄體7節,長大彎麯;雌體6節,短小。前胸背板橫闊,中有寬淺縱溝,溝內密生長毛似馬鬃,溝側幾光滑,兩側刻點具密毛,齊後緣有一長毛三角形區,側緣鈍角形擴展,前側角近直角形,後側角嚮側敞出銳角形。小盾片半橢圓形。鞘翅縱肋Ⅰ、Ⅱ、Ⅳ高而明顯,Ⅲ可辨或消失,密佈乳白色針狀毛,肩凸、端凸發達。臀板大,三角形,端部常明顯延伸呈柄狀,延伸部雄體長而寬狹不一,雌體則細短甚或不見。胸下密被絨毛,後胸前側片與後側片密被乳白鱗片,腹部密被乳白伏毛。前足脛節外緣2齒(雄)或3齒(雌)。爪下有1垂直生爪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