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大旗头村投诉电话佛山市旅游投诉电话:0757-82212061
广东省旅游投诉电话:020-86681163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大旗头村门票价格5元/人大旗头村交通坐佛山到大塘或者到径口的车都经过大旗头村
价格8--10元
三水大旗头古村,位于三水市乐平镇,是珠江三角洲地区较有代表性的清代村落,密集整齐、小巷纵横、棋盘式的布局。
大旗头村所有的民居都是一样的——一种有着锅耳形封火山墙的青砖大瓦房,整齐地排成数列。每列房屋之间是窄窄的青石板街,街边的石板每隔数米凿空成铜钱的形状,其下有暗渠,可以将每家每户排出的污水顺着地势一直送到村前的水塘再排往河涌。
古村百年前的防盗、防火、防风和防漏之设计非常精巧,曾经入村详细考察的三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教授说:“大旗头的规划建筑放在今天来看也是先进的”。
古村地基很高,天井巷道、广场均以长1米多的麻石铺砌,村内雨水、污水由天井、金钱眼流落暗渠、汇集村前水塘,再排出河涌,在郑衍谦的记忆中,从未出现淤塞。
古村机关满布、防盗设施十分完善,如高高的石脚、高达2米多的气窗、房屋的较低的窗口则都镶嵌铁条、如同现代的防盗网。所有的屋宇都设有两层屋檐,即使盗贼想破顶而入,都要花费一倍的力气。整个村被分为四条直巷,每一条巷口都曾有铁闸,必要时同时落下,整个村庄则如同一堡垒。而巷间却四通八达,很多楼宇间有天桥相通,不熟悉者如踏入迷宫。
更让人叫绝的是,整个村落墙体厚达半米多,外层青砖,里面竟然夹厚达30多厘米的麻石板,难怪在文革前期,曾经有人试图毁村,但发现屋宇如此难拆后,也只能望而兴叹。村中人回忆说,小时候村内一间民宅突发大火,屋内火光冲天,却丝毫未波及邻舍,失火屋宇除房顶烧穿外,主结构也安然无恙。
除了建筑的精妙外,大旗头完好保存还有人文的原因。祖上相传,大旗头村是慈禧太后下旨赐建的,皆因先祖郑绍忠曾挂清朝兵部尚书衔。大旗头古村建好以后,郑绍忠曾立下规矩:住进大屋的人,不得随意改建房子,10年内出售也得卖给本村郑姓的人,这也是大旗头古村能完好保存至今的重要原因。
古村得以保存除了祖上的一些规矩起作用外,区里、镇里和文化、旅游部门对大旗头古村的重视也是重要原因。该古村也是首批县级保护文物。三水区旅游局还出资将古村“破四旧”时期散落在各处的文物收购回来,以再现古村原有的风貌。 |
|
大旗头村是位于广东省三水市乐平镇的古建筑群,是粤中地区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清代村落,至今保存完整,现已被定为省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国家第一批12个名村之一)。
该村是一个祠堂,家庙兼备,聚族而居的建筑群,内部布局采用广东民居典型的“三间二廊”式。前临半庙方扩,扩基砌以石坎,突出部份状如壶嘴;扩边有一笔形古塔——文塔;塔下有两方石;大者高三尺许,如砚,小者方块状如印,组成一个明显的“文房四宝”齐全的人文景观,寄希望后代“读书做宫”之意。
大旗头村的建筑群密集而整齐,小巷纵横,棋盘式的建筑布局具有便利交通,又有防火通道的作用。每小巷建有闸门楼,是防盗设施。
大旗头村的下水道排水系统非常合理,所有屋檐的雨水排到天井小巷由“渗井”泄入暗渠,经暗渠全部排入水扩。小巷全部以条石铺砌,方便清理暗渠和疏浚作下水道。
大旗头村的房堂全部建成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分房”过程,这体现了粤中民居的家族繁衍的历史。随着一房一房分下去,每分一房人建一幢房屋建了房屋又建祠堂,家庙,久而久之,形成一片整齐、统一、密集的村落建筑群组。
整个古建筑面积约有14000平方米,是清代的水师提督郑绍忠建的,村里面还有慈禧太后亲笔书写的牌匾。 |
|
- : Daqitou Village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