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浙江 >金華 >金華市區 > 大佛寺風景區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大佛寺風景區聯繫方式地址:金華市曹宅鎮
  電話:0579-2888184
  郵編:321000大佛寺風景區投訴電話金華市旅遊投訴電話:0579-2471672
  浙江省旅遊投訴電話:0571—85117419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大佛寺風景區節慶活動金華國際黃大仙旅遊節10月
  在金華山黃大仙祖宮和蘭溪黃大仙故裏都將舉行大型法事活動。
  元宵燈會農歷正月初十--十六
  金華最具特色的民間藝術娛樂活動,人們通過迎燈以示驅邪除瘟,去災祈福,求五穀豐登、人畜平安。舊時燈會都在元宵舉行,因此,元宵節又稱"燈節"。一般於農歷正月初十起燈,廿日散燈,十四、十五、十六三日最興。
  金華燈彩品目繁多,造形千奇百妍,絢麗多姿。竜燈是燈會的主燈,竜燈中最有代表性的數"橋燈"。一般均有百餘橋(一節為一橋),長者數百橋,甚至千餘橋。橋燈分"竜頭"和"燈橋"兩部分。竜頭下托以木板,上建支架,以竹箴紮於板架,成棘竜形狀。外校棉紙,描以彩色竜磷、雲彩。腮挑竜須,嘴銜竜珠,四支擎有各種彩燈,背上插旌旗數面,上懸"天燈",下挂"地燈",製作極為精細。燈內燃點蠟燭,色彩鮮豔奪目。燈橋下托木板,每板長2.3米,闊18釐米,厚5釐米,板兩頭各有一孔,間距70釐米,用以接燈。板上設有燈架,每板兩枝。竜尾是最末一橋,呈竜尾巴形狀,披以綢緞彩虹。迎橋燈主要陣式有:"欽索箍"、"肚裏滾"、"青蛇溜"、"麥餅挑"、"荷花旋"、"剪刀股"、"雙開門"、"繞房柱"等極為精彩、驚險。
  鬍公大帝廟會農歷八月十三日
  屆時善男信女燒香拜佛,絡繹不絶,商賈雲集,百貨陳雜,除舉行"迎佛"等俗定儀式外,還有表演"迎大旗"、"三十六行"、"翻九樓"、"迎臺閣"、"演大戲"等娛樂活動。"所謂好淫祠是也。一會之興,有煙火,有戲班,且多至十餘"(光緒《金華縣志》),廟會之盛可見一斑。
  金華鬥牛大奬賽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
  金華鬥牛是牛與牛相鬥,不同於西班牙的人與牛鬥,被譽為"東方文明鬥牛"。其場面之驚險、壯觀,令人贊嘆。
  金華鬥牛始於宋明道年間,積習相沿,經久不衰,一般都是為廟宇開光的一項娛神活動。舊時鬥牛,往往選擇農閑季節,場地多為廣阔的水田。一俟火炮齊鳴,兩牛相近,雙方主人即各自把牛繩抽出,此時兩牛便角鬥起來,互不相讓,每牛均使出架、挂、撞、頂、落頭等多種戰術,避實擊虛,出奇製勝,均使出渾身解數,欲使對方招架不住而敗退。觀衆也以欣賞此種驚險壯觀的場面為快。
  金華鬥牛場位於江南經濟開發區風景秀麗的湖海塘邊,占地8000平方米,場內建有室內仿古看臺,露天看臺及一係列配套服務設施,場外已建可停置數十輛超長旅遊車的停車場。自1992年10月4日以來,"金華鬥牛"於每年重陽節隆重開角,並伴有鬥牛大奬賽。大佛寺風景區最佳旅遊時間最佳旅遊時間是春秋兩季大佛寺風景區特別提醒傳說第三十六洞天福地金華山是赤鬆子黃大仙修煉和得道升天之地,這位以有求必應,治病消災著稱的僑仙,不但在內地擁有衆多信徒,香火還延及港、澳、東南亞和北美。方岩廟會已有千年歷史;千年大佛寺、義烏雙林寺、仙華昭林宮、東陽觀音城等寺院,也都歷史悠久。是禮佛的好地方。大佛寺風景區美食金華菜是全國8大菜係之一浙菜的重要組成部分。烹調方法以燒、蒸、燉、煨、炸為主。金華菜以火腿菜為核心,在外地頗有名氣。僅火腿菜品種就達300多道。火腿菜烹飪不宜紅燒、幹燒、鹵燴,在調配料中忌用醬油、醋、茴香,桂皮等;也不宜挂糊、上漿,講究保持火腿獨特色香味。
  金華的風味小吃以金華夜煲最為著名,其絶佳的風味,別緻的情調聞名遐邇。此外還有金華酥餅、金華肉粽、金華湯包、磐安拉麵、磐安餃餅筒、金絲蜜棗、楊梅燒酒等。
  品嚐金華美食的主要去處有:金華夜市大排檔(人民廣場附近)、百年老店清和園、國貿賓館、世傅美食廳、蘭溪古商城飲食一條街等。
  特色菜
  八寶香肚拔絲金腿薄片火腿火腿荷化爪火踵神仙鴨火踵蹄膀婺江春
  大佛寺風景區住宿金華的住宿服務業十分發達,無論是白領商務之旅還是背包族的自助遊,來到金華後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滿意歸宿的!
  高貴典雅的國貿賓館、金華賓館是有閑成功人士來金華後的首選入住之處,金華國際大酒店、紅旗大酒店、金發鐵路大廈、金華大廈等賓館酒店也是白領商務之旅的理想下榻之處。
  而年輕的背包一族則可選則交通便利、經濟實惠的國營招待所或個體經營的小旅館作為自己的棲身之所。但無論是大賓館還是小旅店,金華人都會以他們特有的熱情周到的服務使每一個來金華的旅遊者有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大佛寺風景區購物金華自古以優越的地理和交通條件為商傢倚重,是歷史上商業繁華的地區之一。
  金華物産豐富,“金華火腿”和“金華酥餅”兩個傳統名産更是名揚海外,其它花茶、藕粉、佛手在全國知名度很高。此外,金華白字酒、壽生酒、佛手酒、義烏南棗、東陽木雕、浦江麥桿畫、草編、剪紙、永康灰鵝、方岩玩具、蘭溪蜜棗、花豬等在省內外享有較高聲譽。
  改革開放後涌現出的義烏中國小商品城也以逐漸係統化,近年相當活躍,以小見大,以多見長,物廉價美,市場充滿一片繁榮景象。其他如永康中國科技五金城、金華工商城、浦江書畫市場、磐安特産城等20餘個特大型、大中型購物市場,使金華成為輻射國內外的物質集散中心,被譽為“購物天堂”。
  大佛寺風景區玩法遊玩、攝影、旅遊、
  曹宅鎮旅遊資源豐富,由於北山餘脈伸人轄區,秀麗的自然景觀成為古代宗教落腳之所,夏由子宗教的落戶悠久,使這些地方的自然景觀得到很好的保護和利用,成為曹宅鎮開發旅遊事業的基礎。
  大佛寺風景旅遊區屬省級風景區,位於金華市區東19公裏的曹宅鎮北。從金華清波門至大佛寺的旅遊專綫公交車,為遊客提供了便利。這裏的文化積澱深厚,山勢地貌獨特,數百年古木遍布其間,環境清幽宜人。風景區以大佛寺景區為依托,拓展鑼鼓洞景區,東岩寺景區,東岩湖、西岩湖鑲嵌其間,三個景區臨山面水,風景絶佳,景匡內有五百羅漢堂,有許許多多雙雙連理的樹木,這衆多的連理樹,形成了被稱作“華夏一絶”的鴛鴦林。景區內投資200萬元的玉佛樓將在年內建成。佛雲山莊第二期開發工程即將啓動。
  
  大佛寺,金華古代名剎,位於金東曹宅鎮北2公裏的幽山密林之中,大佛寺風景區占山地70餘畝,各種建築近百間,原是一組形式各異、錯落有緻的古老建築群,其間也保存了磚雕、石雕和木雕等宙代建築藝術。
  大佛寺歷史悠久,飽經滄桑。據現存金華府志和縣志記載,該寺原叫“赤鬆寺”,由僧人道瓊於南朝梁武帝大同六年(公元540年)興建,大約與我省著名的新昌大佛寺是同一時期申明萬歷{金華府志)雲:"僧道瓊止於山南,聞金石贊唄之音,緣岩而上,見琢成石佛一姐,容象甚大,高可六丈,趺坐儼然,於是建寺。"在光緒{金華縣·藝文·金石轉)中曾提及:王象之(宋代金華人)在其著作(輿地記勝,中記有——唐武則天垂拱四年(688年)植赤鬆寺碑一(碑已失);北宋建隆二年(961年),在寺門植碑塊。碑上刻書(重修西岩石佛寺記),劉約撰文,口訓正書並篆額(此碑亦早已無存)。由此推測,大佛寺原叫“赤鬆寺”,唐中葉至北宋建隆二年以前又曾改名石佛寺。
No. 2
  大佛寺景區是國傢4A級旅遊區,新昌國傢地質公園的組成部分,申報中的國傢重點風景區。
  六朝時期江南佛學中心
  大佛寺隱藏在石城山峽𠔌中,始建於晉永和初(公元345年,比少林寺早150年),時名隱嶽,由開山祖師曇光(286-396,又名帛僧光,)開創。曇光祖師隱居石城修禪45年,比達摩祖師上少室山早一百多年;接着有竺曇猷、支曇蘭等高僧隱居修禪,成為江南習禪中心。三位高僧都是江南早期佛教中習禪的代表人物,事跡均載入《高僧傳》中。與禪學並立的是般若學,成為新昌早期佛教的奇觀。六朝“般若學”為佛教中國化的標識,分為六傢七宗,新昌(時稱剡東)七居其六,代表人物為竺潛、支遁、於法蘭、於法開、於道邃、竺法藴。竺潛(286-374)師徒居沃洲峁山,支遁(314-366)嚮竺潛“買山而隱”,後於石城建棲光寺,於法蘭師徒三人在石城建元化寺(今“千佛院”),新昌石城、沃洲成為當時江南的佛學中心。新千年建造的“般若𠔌”景點銘刻了這一輝煌的佛學史。
  江南第一大佛和臺宗聖地
  公元486-516,僧護、僧淑、僧佑三代高僧在石城山仙髻岩中鎸成石窟彌勒石像,劉勰為之撰寫《梁建安王造剎山石城寺石像碑》記,譽為“不世之寶,無等之業”,“曠代之鴻作,命世之壯觀”,名聞大江南北,素稱江南第一大佛。隋智者大師,汲取石城禪修、般若學精華,創宗立派,後圓寂於江南大佛前,大佛寺又是中國佛教第一宗天台宗的聖地。
  大佛寺風景名勝區總面積共25.5平方公裏,由大佛寺景區、十裏潛溪景區、南岩寺景區三部分組成。
  大佛寺景區 緊依縣城。主景區內群山環抱,奇岩突兀,亭閣環布,石壁金相、稀世樓臺與幽𠔌古樹融為一體,大佛寺聞名中外,為中國漢族地區142個重點開放寺院之一。寺內依山崖由六朝齊梁間三代僧人開鑿30年的石彌勒像,被譽為“中國大佛,江南第一”,是石窟造像在南方的代表,與雲岡、竜門石窟先後相繼,南北輝映;千佛院,內有一千餘尊小龕像,被譽為“江南敦煌石窟”。有隱嶽洞、曇光祖師捨利塔、智者大師法塔等聖跡。近年來,相繼開發了般若𠔌、佛心廣場、木化石林、露天彌勒、羅漢洞、射雕村、白雲湖、城隍廟等特色景觀。
  十裏潛溪景區 距縣城西5公裏。全境10多華裏,景區以自然景觀為主,環境幽雅,澗流飛瀉,怪石林立,融峰、𠔌、洞、瀑、岩、湖等景緻。
  南岩寺景區 離城西7公裏,南岩寺創建於東晉永和初年。唐宋時僧衆曾達八百,寺院鄰近有任公子釣臺、化雲洞、月光洞、玉女磯、蝙蝠洞、碧岩洞等衆多洞穴景觀,乃世傳中的“海跡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