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 > 夜鹭属
目录
No. 1
  夜鹭属(学名:nycticorax)在动物分类学上是鸟纲,鹳形目,鹭科中的一个属,体态中型。其学名nycticorax来自希腊语,意为“夜鸦”,原因是这些鸟一般夜间活动,而其最常见的种夜鹭的叫声类似乌鸦。除生活在热带的夜鹭属鸟类外,生活在其它地区的夜鹭属鸟类均是候鸟。
  夜鹭属鸟类颈短,身体粗壮,一般头顶和背部深色,腹面白色或灰色,腿短。各个种的幼鸟类似,羽毛为棕色,带有白色和灰色的斑点。
  夜鹭属鸟类成群在树冠顶部筑巢,有些在地面受保护的地方(比如岛上或者沼泽)上成群筑巢。每次产3至8只蛋。
  捕食时夜鹭属鸟类一般在夜间静静地站在水边偷袭猎物。主要食物为小鱼、节肢动物、蛙、水生昆虫和小的哺乳动物。白天它们在树上或灌木丛上休息。
  分类: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鹳形目
  科:鹭科
  学名 nycticorax
  (forster, 1817年)
  种:
  世界上现存的有四个种。已知的还有一个已经灭绝的种。
  黄顶夜鹭 nycticorax violaceus
  夜鹭 nycticorax nycticorax
  白背夜鹭 nycticorax leuconotus
  棕夜鹭 nycticorax caledonicus
  罗德里格斯夜鹭 nycticorax megacephalus(已灭绝)
名称类别
  白背夜鹭【中文名称】夜鹭属
  【拉丁学名】Nycticorax
  【科属分类】鸟纲 、鹳形目、鹭科
外形特征
  黄冠夜鹭夜鹭属鸟类是一些中型鹭科鸟类。颈短,身体粗壮,一般头顶和背部深色,腹面白色或灰色,腿短。各个种的幼鸟类似,羽毛为棕色,带有白色和灰色的斑点。
分布范围
  棕夜鹭分布于北美地区(包括美国、加拿大、格陵兰、百慕大群岛、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及墨西哥境内北美与中美洲之间的过渡地带),中美洲(地处北美与南美之间,包括危地马拉、伯里兹、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巴哈马、古巴、海地、牙买加、多米尼加、安提瓜和巴布达、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卢西亚、巴巴多斯、格林纳达、特立尼达与多巴哥等国家和地区),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也称科隆群岛),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印度洋,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华莱士区(指传统的华莱士线(从棉兰老岛的东侧海域经望加锡海峡至巴厘岛与龙目岛之间)以东、巴布亚新几内亚以西的区域,包括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努沙登加拉群岛、西南群岛、摩鹿加群岛(马鲁古群岛)、东帝汶等岛屿。),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塔斯马尼亚及其附近的岛屿。)。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阿拉伯半岛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归线)以南的整个非洲大陆。)
生活习性
  棕夜鹭栖息于临近水域的阔叶树林中、平原、丘陵地带的农田、沼泽、池塘附近的大树、竹林,白天常隐蔽在沼泽、灌丛或林间,晨昏和夜间活动。捕食时夜鹭属鸟类一般在夜间静静地站在水边偷袭猎物。白天它们在树上或灌木丛上休息。 一般缩颈长期站立一处不动,或梳理羽毛和在枝间走动,有时亦单腿站立,身体呈驼背状。如无干扰或未受到威胁,一般不离开隐居地。常常待人走至跟前时才突然从树叶丛中冲出,边飞边鸣,鸣声单调而粗犷。
  主要取食蛙类、小鱼、节肢动物、虾、水生昆虫等水生动物,偶尔吃一些植物性食物。
生长繁殖
  夜鹭属鸟类集群繁殖,在树冠顶部筑巢,有些在地面受保护的地方(比如岛上或者沼泽)上成群筑巢。巢系由树枝搭建,内部垫以柔软材料。每巢产卵3-8枚,由双亲共同抚育。
该属种类
  (4种 16亚种)
  1.棕夜鹭 Nycticorax caledonicus Rufous Night Heron (5种)
  2.白背夜鹭 Nycticorax leuconotus White-backed Night Heron Gorsachius leuconotus
  3.夜鹭 Nycticorax nycticorax Black-crowned Night Heron (4种)
  4.黄冠夜鹭 Nycticorax violaceus Yellow-crowned Night Heron (6种)
保护等级
  该属物种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8年鸟类红色名录。
相关词
动物鸟类鹭科鹳形目绝灭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