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四川 >宜賓 >江安縣 > 夕佳山民居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夕佳山民居投訴電話 宜賓市旅遊投訴電話:0831-96927
  四川省旅遊投訴電話:028—86657308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夕佳山民居,位於四川省宜賓市江安縣江安鎮東南20公裏處夕佳山鄉壩上村。在一九九六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傢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民居建築群之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夕佳山民居,始建於明朝萬歷年間,是至今保存完好的精美建築群。該民居位於長江之濱,占地1萬多平方米,周圍楠木、樟樹環抱,園內白鷺飛舞,鳥語花香,環境清幽。明萬歷四十年(公元1612年),夕佳山古民居由江夏入川的黃氏傢族營建,創建人黃應江在宅後廣植楨楠,楠木成林之後,引來群群白鷺安營築巢。傍晚,夕陽西照,白鷺回巢,千鳥歸林,"夕佳山"因而得名。
  夕佳山民居粉墻黛瓦,雕梁畫棟,彩繪飛金,富麗堂皇,是一處保存完整的川南型古民居精華,被譽為“巴蜀民間古建築珍奇化石”。
  夕佳山民居是古老的,是一幅古意盎然的風情畫;其植限於民俗文化的肥沃土壤,因而.又將永遠年輕。其匠心獨運的建築佈局、精湛的民間木雕藝術和天然鷺鳥公園的迷人風姿,令人心醉神馳,嘆為觀止!
  近年來,在民居裏拍攝了不少影視劇。如電影《草莽英雄》、《拂曉槍聲》、電視劇《傻兒師長》、《世紀人生《董竹君傳奇》、《梨園傳奇》、《東方竜》、《趙一曼》、《丁香夢破滅記》等。
No. 2
  夕佳山民居位於宜賓市江安縣城東南20公裏處,有“文化之瑰寶、民居之化石、生態之桃源”的贊譽。 夕佳山民居始建於明萬歷四十年(公元1612年),後經清、民國時期幾次大的修葺,是一座擁有123間房捨,占地1.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5146平方米的龐大的古典莊園。古建築群依山就勢,坐南嚮北,青瓦白墻,錯落有緻,被四周山巒環抱,水田相擁,藍天白雲下,鷺鷥盤旋飛翔。
  整個民居建築在四個臺基之上,為四合院式,縱深三進,有11個天井。以正門、前廳、堂屋為中軸綫嚮兩翼展開,布設有東花園、西花園、後花園。民居建築除固若金湯的圍墻和四角的碉樓為石砌外,其餘民捨均係懸山穿鬥木質結構,青瓦蓋頂而成。
  前廳、天井、堂屋、客廳、廂房、戲臺、碉樓及象徵傢族地位的雙鬥桅桿,青瓦褐木,一應俱全。那古色古香的桌、椅、床、櫃、窗等無不顯現裝飾細節上的考究,又體現出莊園主人對物質和精神生活的追求。民居建築工藝之考究、表現古代民俗風情之完善,堪稱川南的“民間建築化石”和建築文化史上的“活字典”。民居精湛的木雕藝術,實為我國民間木雕藝術之珍品,是研究明代建築與人居環境的重要史料。
  夕佳山民居一帶聚集的鷺鷥(又稱:白鶴,國傢二級保護鳥類),其數量衆多,聚居面積很集中,這種奇跡和壯觀,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現在常年在這裏生活繁衍的仍有七千餘衹,成為當今舉世罕見的一大景觀,被譽為“中國天然白鶴公園”。
  夕佳山民居是融中國民間建築史、民間藝術史、民間風俗史和川南社會史於一爐的難得的藝術精華1996年,四川省江安縣夕佳山民居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傢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經省、市、縣編委批準,成立“四川省夕佳山民俗博物館”,開設有內容豐富反映川南漢民族生活習俗的民俗展覽。
  宜賓市屬中亞帶濕潤季風氣候區,並有南亞熱帶氣候屬性。四季熱量豐足,無霜期為347天。年平均氣溫17.9℃。去夕佳山民居的最佳時間是6月-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