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目录 爱沙尼亚首都和最大城市。人口44万(1995年)。工业有机械制造、化学、纺织、食品加工等部门。重要海港和铁路枢纽,城市三面环水,秀丽古朴。多中世纪古城墙、古堡、古教堂等,为著名旅游胜地。 僧人的墓群。多座落在寺庙附近。亦特指 河南省 登封县 少室山 少林寺 西的塔林 。 塔林 城市地图:
爱沙尼亚共和国首都塔林 (tallinn)位于爱西北部波罗的海芬兰湾南岸的里加湾和科普利湾之间,历史上曾一度是连接中、东欧和南、北欧的交通要冲,被誉为“欧洲的十字路口”,是波罗的海沿岸重要的商港、工业中心和旅游胜地。海岸线绵延45公里。面积158.3平方公里,人口40.4万(2000年3月)。气候受海洋影响明显,春季凉爽少雨,夏秋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多雪,年均温4. 7℃。
爱沙尼亚共和国首都塔林 (tallinn)位于爱西北部波罗的海芬兰湾南岸的里加湾和科普利湾之间,历史上曾一度是连接中、东欧和南、北欧的交通要冲,被誉为“欧洲的十字路口”,是波罗的海沿岸重要的商港、工业中心和旅游胜地。海岸线绵延45公里。面积158.3平方公里,人口40.4万(2000年3月)。气候受海洋影响明显,春季凉爽少雨,夏秋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多雪,年均温4. 7℃。
1154年塔林 首见记载。1219年丹麦人在此地建立城堡,并于1227年至1346年占领塔林 。塔林 一词源系由“丹麦的”和“地堡”组成,意为“丹麦地堡”。1991年爱沙尼亚恢复独立后成为首都。
塔林 三面环水,风景秀丽古朴,是北欧唯一一座保持着中世纪外貌和格调的城市。城区分为老城和新城两部分。13世纪中叶,塔林 老城区又分为上城和下城,上城是上流社会、宗教阶层和封建权贵的聚集地,著名城堡托姆别阿就坐落在上城。下城是商人和手工业者的居住地,这里有拉科雅广场,广场上矗立着一座八面棱体的塔楼──市政大楼,楼顶端威然屹立着老托马斯守护神的雕像,它是塔林 城的象征。新城的中心是维卢广场,一条大街由广场一直通往老城。广场上有塔林 最大的宾馆之一──维卢宾馆。广场四周是一条条呈放射状的现代化公路,通往爱沙尼亚的其他城市。新城内建有许多公园。在海滨林荫路的汇合处,有卡德里奥尔格公园(又叫叶卡捷琳堡公园),它是沙俄彼得大帝下令建立的。公园里有一尊高达16米的青铜天使像,是爱沙尼亚雕刻家阿达姆在1902年的作品,相传这是为悼念1893年触礁沉没的俄国战舰“美人鱼”号而建的。公园附近有1960年建立的露天歌咏场,它是欧洲出色的音乐场之一。其造型别具一格:舞台呈抛物线形,背对大海,可容纳3万人同台演唱;听众席设在临海的天然半圆形台坛上,能容纳15万名听众。市内保存着许多著名的历史古迹,有城堡、教堂等13至15世纪的古建筑,其中的奥列维斯特大教堂是波罗的海沿岸最高的教堂;还有中世纪建造的古城墙、塔和古堡,它们至今依然屹立,古风犹存。
塔林 是爱沙尼亚的重要商港、渔港和工业中心,港口吞吐量在波罗的海各港口中名列第二,仅次于拉脱维亚的文茨皮尔斯(波罗的海沿岸最大的不冻港)。为了争取俄罗斯石油从塔林 转口,爱沙尼亚政府制定了2005年战略计划,以巩固塔林 作为俄罗斯过境走廊的地位。
工业主要有造船、机械制造、金属加工、化学、造纸、纺织和食品加工等。它还是爱沙尼亚的科技文化中心,市内设有爱沙尼亚科学院、工业学院、美术学院、师范学院和音乐学院,还有许多博物馆和剧院。 在著名古建专家罗哲文先生主编的《中国古塔》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在许多历史悠久的寺院旁边,有成群的古塔,密集如林,被称为塔林 。这些古塔是这一寺院中历代高僧和尚们的墓塔,有的几座,有的几十座,甚至多达几百座。寺院的历史越久,规模越大,塔林 也越大,塔的数量也越多。”塔林 和墓塔群的区别主要在于单体数量,一般情况下,数量较多成片的被称为塔林 ,像著名的河南登封少林寺塔林 、法王寺塔林 、临汝风穴寺塔林 、山西五台佛光寺塔林 、永济栖岩寺塔林 、山东历城神寺塔林 、灵岩寺塔林 等早已远近闻名。其中:少林寺塔林 、灵岩寺塔林 、风穴寺塔林 、青铜峡塔林 、神通寺塔林 、栖岩寺塔林 被一般被认为中国六大塔林 (少林寺塔林 、灵岩寺塔林 、风穴寺塔林 、青铜峡塔林 又被统称为中国四大塔林 )
1、少林寺塔林
塔林 ,位于河南省 登封县 少林寺西约250米,是少林寺祖茔,由历代高僧的墓塔组成,也说塔为佛教建筑,发源于印度,供奉佛祖释迦牟尼“舍利”。佛教自东汉传入我国,究竟银山寺庙建于何时,早无迹可寻。占地约21000多平方米。有唐以来历代古塔230余座,是国内最大的塔林 ,有砖、石和砖石混合结构的各类墓塔。其中,唐塔2座、宋塔2座。金塔10座、元塔46座、明塔148座、现代和尚墓塔2座,余为清塔或时代不详者。有单层单檐塔、单层密檐塔、印度窣堵坡塔和各式喇嘛塔等。有正方形、长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圆形等,式样繁多,造型各异,是综合研究我国古代砖石建筑和雕刻艺术的宝库。
少林寺塔林 是少林寺历代和尚的坟墓,佛教界有名望。有地位的和尚死后,把他们的骨灰或尸骨放入地宫,上面造塔,以示功德。塔的高低、大小和层数的多少,主要根据和尚们生前对佛学造诣的深浅、威望高低、功德大小来决定的。少林寺塔林 现有232座塔,占地面积l.4万多平方米。历经唐、宋、金、元、明、清不同年代,是中国现存面积最大、数量最多、价值最高的一个古塔 建筑群。塔的层数不同,一般为一至七级,高度约在l5米以下,造型有四方形、六角形、八角形;有柱体、椎体;有直线形、抛物线形;有瓶体、.喇叭形、楼阁式塔、密檐式塔、亭阁式塔、喇嘛塔、幢式塔、碑式塔。种类繁多,形态奇妍,这些塔是各历史时期的代表作,是综合研究我国古代建筑、书法、雕刻艺术的宝库。
少林寺塔林 现存除一个唐朝的普通塔,一个宋朝普通塔和一个年代不详的普通塔外,其祭的全部都是个人塔。
其中唐“法玩禅师塔”是塔林 中最古老的一座砖塔,坐落在塔林 西北部,建于唐贞元七年(791年),系方形单层单檐式砖塔,高8米。除塔门、塔刹和塔铭用青石雕成外,通体皆用水磨砖砌造而成,塔门用高浮雕的手法,装饰着飞天、嫔伽等古典图案。
元“照公和尚塔”在塔林 中部,建于元至元五年(1339年)。这是一座单层密檐式砖塔,叠檐五重,造型秀丽,塔背面有石铭一方,铭文为日本国僧人邵元撰文并书丹。
裕公塔,位于塔林 中部,塔七层,为一座六角形砖塔。福裕是元代中兴少林寺最有名的方丈。福裕圆寂后,元朝皇帝追封其为"晋国公",他是少林寺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封为国公的僧人。
由于福裕为中兴少林寺立下的大功可以和开山祖师相比,故少林寺僧人在其塔前立"开山祖师"碑一通,以示纪念。照公塔,位于塔林 中部,为一座六角形单层密檐砖塔,叠檐五重,造型秀丽。塔后壁嵌有石铭,铭文为当时少林寺首座和尚、日本僧人邵元撰写并书丹。
郭沫若曾题诗曰:“邵元撰写照公塔,仿佛唐僧留印年;花开花落沤起灭,何缘痛着陈言?”
塔林 是一座宏伟的建筑群,既是研究我国建筑史、艺术史和宗教史的珍贵宝藏,又是国内外参观旅游者的游览胜地。
2.灵岩寺塔林
灵岩寺塔林 位于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境内,灵岩寺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古刹(当阳玉泉寺、南京栖霞寺和天台国清寺)之一。
塔林 在大雄宝殿的西侧,是由灵岩寺历代住持高僧的墓塔、墓碑组成的。墓区里保存着自唐代至清代的各种墓塔167座,墓志铭石碑81座,其中最早的塔是唐代建造的慧崇塔。规模之大、数量之多仅次于河南嵩山少林寺的塔林 。是中国第二塔林 。
3.青铜峡塔林
青铜峡塔林 位于宁夏青铜峡县峡口黄河西岩一个陡峭的山坡上,背山临水, 因塔数总计为一百零八座,俗称一百零八塔。据考证,一百零八塔始建于西夏。每当风和日丽,群塔倒映在金光闪闪的湖中,景色奇特、幽雅明丽。一百零八塔坐西朝东,背山面水,山势由上而下,错落有序,塔群林立,呈一、三、三、五、五、七、九......奇数排列12行,构成一个雄伟的等边三角形的大型塔群,塔群的总体布局别具匠心,风格独特。这类有规则排列的塔林 ,不但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也仅此一例。
民间相传,一百零八塔是穆桂英的“点将台”,“天门阵”,其实它是佛教的纪念塔。佛教认为人有108种烦恼,为了去掉人生众多的烦恼,善男信女要戴108颗贯珠,念108遍经。据说,来这里游览的人们,只要拜了塔,就可以消除烦恼,带来吉祥和好运气。
该塔林 建筑奇异,是我国唯一的大型白塔林 。单纯以塔的数量而言,是中国第三大塔林 ,但它和其他的塔林 有一定区别,其他的塔林 多为墓葬塔,该塔林 为纪念塔。所以在计算塔林 规模时,有时不计入该塔林 。
4.风穴寺塔林
河南临汝县城东北的风穴寺旁,有一座分上下塔林 的风穴寺塔林 。风穴寺塔林 现有元、明、清各代的高僧墓塔83座,是我国第三大塔林 (墓塔类)。
5.神通寺塔林
位于山东历城岱阴神通寺遗址西侧,为上层僧人墓地,又称“祖师林”,现存塔46座(一说41座),为我国第四大塔林 (墓塔类)。其中元明时期神通寺住持清公山主人塔是该塔林 现存最早的一座墓塔,砖砌,五层六角。
6.栖岩寺塔林
始建于北周时期、位于山西永济县城西20公里的中条山顶的牺岩寺塔林 ,每座塔都各具风采,反映了不同时代的艺术风格。建于唐代天宝十三年的大禅师塔,高8米,基座甚高,占塔通高的一半,这种形状在全国少见。现存塔26座,为我国第五大塔林 (墓塔类)。 银山塔林 景区位于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名胜区的东部。银山得名于冬季“冰雪层积,色白如银”;又因“麓有石崖,皆成黑色”称为铁壁。合称铁壁银山。唐朝高僧邓隐峰曾在此山讲经说法,距今一千三百余年,曾建有华严寺。辽代于山前建有宝岩寺,金天会三年(公元1125年)该寺被改建为大延圣寺,明正统十三年(公元1148年)重建,钦赐寺名“法华禅寺”。下领七十二庵,为京郊名刹。寺内有僧**骨塔七座。其中,金代密檐式砖塔五座,元代喇嘛塔两座。周围山麓上也建造了许多形制各异的僧塔。现在,寺院已成遗址,但寺内七塔及周围的部分古塔仍保存较好,公元198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区内还保留有说法台、古佛岩、朝阳洞等古迹。 ·首都塔林 (tallinn)
古称“科累万”,后称“烈韦里”。爱沙尼亚首都、最大城市和经济、文化中心。位于爱西北部波罗的海芬兰湾南岸的里加湾和科普利湾之间,历史上曾一度是连接中、东欧和南、北欧的交通要冲,被誉为“欧洲的十字路口”,是波罗的海沿岸重要的商港、工业中心和旅游胜地。有铁路通莫斯科、圣彼得堡和里加等地。工业以机械制造(电动机、挖土机、工业设备、无线电测定仪表等)、化肥、纺织为主,还有造纸、建材、鱼类加工等食品工业。没有爱沙尼亚科学院和大学多所。有建于十三至十四世纪的城堡、教堂等古迹。海岸线绵延45公里。面积158.3平方公里,人口40.4万(2000年3月)。气候受海洋影响明显,春季凉爽少雨,夏秋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多雪,年均温4. 7℃。
1154年塔林 首见记载。1219年丹麦人在此地建立城堡,并于1227年至1346年占领塔林 。塔林 一词源系由“丹麦的”和“地堡”组成,意为“丹麦地堡”。1991年爱沙尼亚恢复独立后成为首都。
塔林 三面环水,风景秀丽古朴,是北欧唯一一座保持着中世纪外貌和格调的城市。城区分为老城和新城两部分。13世纪中叶,塔林 老城区又分为上城和下城,上城是上流社会、宗教阶层和封建权贵的聚集地,著名城堡托姆别阿就坐落在上城。下城是商人和手工业者的居住地,这里有拉科雅广场,广场上矗立着一座八面棱体的塔楼──市政大楼,楼顶端威然屹立着老托马斯守护神的雕像,它是塔林 城的象征。新城的中心是维卢广场,一条大街由广场一直通往老城。广场上有塔林 最大的宾馆之一──维卢宾馆。广场四周是一条条呈放射状的现代化公路,通往爱沙尼亚的其他城市。新城内建有许多公园。在海滨林荫路的汇合处,有卡德里奥尔格公园(又叫叶卡捷琳堡公园),它是沙俄彼得大帝下令建立的。公园里有一尊高达16米的青铜天使像,是爱沙尼亚雕刻家阿达姆在1902年的作品,相传这是为悼念1893年触礁沉没的俄国战舰“美人鱼”号而建的。公园附近有1960年建立的露天歌咏场,它是欧洲出色的音乐场之一。其造型别具一格:舞台呈抛物线形,背对大海,可容纳3万人同台演唱;听众席设在临海的天然半圆形台坛上,能容纳15万名听众。市内保存着许多著名的历史古迹,有城堡、教堂等13至15世纪的古建筑,其中的奥列维斯特大教堂是波罗的海沿岸最高的教堂;还有中世纪建造的古城墙、塔和古堡,它们至今依然屹立,古风犹存。
塔林 是爱沙尼亚的重要商港、渔港和工业中心,港口吞吐量在波罗的海各港口中名列第二,仅次于拉脱维亚的文茨皮尔斯(波罗的海沿岸最大的不冻港)。为了争取俄罗斯石油从塔林 转口,爱沙尼亚政府制定了2005年战略计划,以巩固塔林 作为俄罗斯过境走廊的地位。
工业主要有造船、机械制造、金属加工、化学、造纸、纺织和食品加工等。它还是爱沙尼亚的科技文化中心,市内设有爱沙尼亚科学院、工业学院、美术学院、师范学院和音乐学院,还有许多博物馆和剧院。
----------------------------------------------------------------------------------------------------- Talin
塔林
Tallinn
苏联爱沙尼亚加盟共和国首都和经济、文化中心。在波罗的海芬兰湾南岸。面积175.4平方公里。人口46.4万(1985)。1154年始见于记载。古称“科累万”。1219年为丹麦所占,改称“列韦利”。18世纪初并入俄国。19世纪后期铺设波罗的海铁路后,城市迅速发展。1919年爱沙尼亚独立时的首都。1940年归并苏联。爱沙尼亚主要工业中心,工业产值占爱沙尼亚的45%。主要为机械制造与金属加工业,生产石油机械、挖掘机及船舶等。化工、纺织、鱼类加工、木材加工及制浆造纸业亦较发达。波罗的海沿岸天然良港,拥有19个泊位,港区冬季封冻。年吞吐量约300万吨,年客运量8万人次(1979)。主要进出口货物有水泥、金属、谷物、建筑材料等。有爱沙尼亚科学院、 4所大学、艺术博物馆、自然博物馆、海洋博物馆、历史博物馆,以及建于13~14世纪的城堡、教堂等古迹。全市分为加里宁、 十月、 列宁、滨海 4个区。旧城由托姆佩阿高地上的上城及其东部的下城组成。旧城以南和东南为新城区。维鲁街一带为繁华的商业区。维杜街和列宁大街之间为文化区。老工业区在旧城的西北和北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南郊、西郊和东郊建立了新工业区。
(裘新生)
n.: Tallinn 塔林村 爱沙尼亚 博斯曼法案 足球 欧洲足联 国际机场 伦纳特·梅里 旅游 古迹 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