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 醫學 > 土茵陳
目錄
No. 1
  中文名稱: 土茵陳
  來源: 本品為唇形科植物牛至origanum vulgare linn.的乾燥地上部分。
  出處: 實用中草藥彩色圖集. 第二册
  介紹
  title 簡介
  來源 本品為唇形科植物牛至origanum vulgare linn.的乾燥地上部分。
  原植物 牛至為多年生草本或亞灌木狀,高25~70釐米;莖多條自根狀莖發出,直立或基部臥地,方柱狀,多少帶紫色,被皺麯短柔毛,各節均有一對分枝。葉對生,近紙質,卵圓形或長圓狀卵形,長1~4釐米,頂端鈍,基部楔尖、近圓形至微心形,全緣或有疏離小鋸齒,上面常染紫暈,兩面均有毛和腺點;中脈和每邊3~4條側脈在上面均不明顯,下面凸起。花夏秋間開放,紫紅色、淡紅色或白色,雜性,排成頂生、稠密多花的傘房狀圓錐花序;苞片長圓狀倒卵形至倒披針形,長約5毫米,具平行脈,常染紫色;花萼鐘狀,長約3毫米,裏面喉部有一環白色柔毛,有縱脈13條,裂片三角形;兩性花的花冠較大,長約7毫米,雌性花較小,長約5毫米,冠檐明顯二唇形;發育雄蕊4,二強,花藥2室,藥室叉開。小堅果卵形,長約0.6毫米,微具棱,褐色。
  常生較幹旱的山坡、草地、山𠔌和山地路旁。分佈我國東部、西北部、西南部和南部(海南未發現)各省區。亞洲、歐洲和非洲北部均有。
  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花開時采收。割取地上部分,除去雜質,曬幹。
  藥材性狀 本品全長20~60釐米或過之。莖下部近圓柱形,上部方柱形,稍有分枝,下部紫棕色或黃棕色,上部灰緑色,密被貼伏的柔毛;質脆,易折斷,斷面黃緑色,中空。葉對生,稍皺縮,展平後卵形至卵圓形,長1~4釐米,黃緑色或灰緑色,兩面被棕黑色腺點。花序頂生,花萼鐘狀;5裂;花冠多巳脫落。小堅果扁卵形,紅棕色。氣微香,味微苦。以葉多、香氣濃者為佳。
  性味和功用 辛,微溫。歸肺、脾經。清暑解表,利水消腫,用於中暑,感冒,頭痛身重,急性胃腸炎,腹痛吐瀉,水腫。用量3~9剋。
  功用: 歸肺、脾經。清暑解表,利水消腫,用於中暑,感冒,頭痛身重,急性胃腸炎,腹痛吐瀉,水腫。用量3~9剋。
  性味: 辛,微溫
包含詞
土茵陳陰行草清熱土茵陳夏枯草豬舌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