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 : 法学 : 财经 : 财会 : 证券 > 国际收支
目录
No. 1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balamceofpayments)是一种统计报表,它系统地记载了在特定时期内一个经济体与世界其它地方的各项经济交易。它可分为狭义国际收支和广义国际收支
  狭义国际收支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一年、一季或一个月)内,由于各种对外交往而发生的、必须立即结清的,来自其他国家的外汇收入总额与付给其他国家的外汇支出总额的对比。凡在报告期内涉及外汇收支的交易,均属于国际收支的范畴。
  广义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一年、一季或一个月)内各种对外往来所产生的全部国际经济交易的统计。它不仅包括一国外汇收支,还包括不涉及外汇收支的各种经济交易,如清算支付协定项下的记账贸易、易货贸易等。
  一、国际收支概念
  1、狭义国际收支:是指该国的对外外汇资金收支。
  2、广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地区)之间由各种经济往来而发生的收入和支付,既包括涉及外汇收支的国际经济往来,也包括不涉及外汇收支的国际经济往来;既包括国际间的交换行为,也包括那些单方面转移及其他诸如黄金货币化、特别提款权分配与取消、债权债务再分类等行为,它们被统称为对外交易。目前各国通用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就是按照广义国际收支概念编制的,反映一国对外经济状况的平衡表。
  国际收支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从国外收进的全部货币资金和向国外支付的全部货币资金之间的对比关系。收支相等称为国际收支平衡,否则为不平衡。收入总额大于支出总额称为国际收支顺差,或称国际收支盈余;支出总额大于收入总额称为国际收支逆差,或称国际收支赤字。逆差表示对外负债,一般要用外汇或黄金偿付。
  全球统一的国际收支制度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后着手建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1948年首次颁布了《国际收支手册》第一版,以后又先后于1950年、1961年、1977年和1993年修改了手册,不断地补充了新的内容。目前,基金组织各成员国大都采用基金组织1977年第四版的国际收支概念和分类,并着手按新制定的第5版的分类和要求修改和充实本国的国际收支统计体系。编制和提供国际收支平衡表已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的一项义务,并成为参与其他国际经济组织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个国家对一定时期(如一年、半年或一个季度)内,该国与他国居民之间所进行的一些经济活动进行系统记录的一种统计表,按复式簿记原理编制。一些收入项目或负债增加、资产减少的项目都列为贷方,一些支出项目或资产增加、负债减少的项目都列为借方。每笔经济交易同时分记有关的借贷两方,金额相等。因此,原则上国际收支平衡表全部项目的借方总额与贷方总额相等,其净差额为零。但是在现实中,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某一具体项目的借方与贷方都经常是不平衡的,收支相抵后,总会出现差额。具体项目上出现的差额称为局部差额。收入大于支出,称为顺差,支出大于收入,称为逆差。各项局部差额的总和便是国际收支总差额,称为国际收支顺差或逆差,亦称国际收支盈余或赤字。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的方法和内容,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经常项目、资本项目、错误和遗漏三大项。
  经常项目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两个主要项目之一,用于统计商品、劳务和单方面转移等国际收支活动的项目。该项目包括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1)商品的进出口是经常项目交易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包括绝大多数可移动货物在跨国界交易中所有权的转移。有时商品所有权已经转移,但商品尚未出入国境,也应列入商品进出口项目中。其中包括:船舶、飞机、天然气和石油钻机几钻井平台等;本国船只打捞的货物及捕获的鱼类等水产品并直接在国外出售者;本国政府在国外购进商品、供应本国在另一国的使用者;进口上已取得商品所有权、但在入境前已湿或损坏者。有的商品虽已出入国境,但所有权并未改变的,不列入商品进出口项目。例如经过加工转制、包装、修理、改装后再运往国外销售的商品等,但经加工增加的价值,应作为向外国人提供的劳务。此外,列入商品进出口项目的还有:作为一般商品的黄金等贵金属和宝石,政府的进出口商品,直接投资企业的进出口商品,移民的随身携带财物,走私货物等。
  (2)劳务费用是经常项目的第二大内容。主要包括:商品的运输费、保险费和其他附属费用,如港口费用、客运的车、船票及车、船上的其他劳务费用等;旅游,即旅游者在该国停留期间为本人或他人购买的商品和劳务;投资收入,包括经营直接投资企业的利润收入和参股投资者所得的股息收入;以及其他商品和劳务收支,即上述各项以外的官方交易、私人交易和私人财产收入等。此外,使领馆人员工资等开支,本国居民在国外的财产收入,商品进出口以外的商业销售、专业服务和技术服务,如通信和计算机服务,金融服务如贷款的利息,版权及许可证费,乘客保险等非商品保险等,也包括在劳务费用项目中。
  (3)单方面转移款项。主要包括移民转移款项、侨民汇款,政府无偿援助、赠款,政府向国际组织缴纳的行政费用等。
  资本项目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是与经常项目并列的两个主要项目之一,用于统计资本国际收支的项目,主要包括资本和储备两项内容。
  (1)资本,主要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等。前者是指一国的公司、企业或个人在另一国设立企业,直接进行生产或商业活动。企业的所有权集中在单一的外国投资者或投资者集团手中。国际收支平衡表资本项目中的直接投资既包括包括外国在本国的直接投资,也包括本国在外国的直接投资。证券投资是在长期债券和公司股票上的投资,如一国公司、企业和个人对另一个国家的长期国债、公司债券、票据、股票和期权等货币市场工具和金融创新工具的购买。许多国家常把外国一个投资者或投资者集团在有投票权的股份中所占比例达10-25%以上的,作为直接投资。此外,资本项目还包括一些未列入上述两种投资内的其他资本交易活动,如贸易信贷、贷款、货币及存款等。其中信贷的本金部分记入资本项目,而利息则记入经常项目。
  (2)储备项目,实际是一国用以平衡国际收支或对本国货币对外汇率进行干预的手段。储备项目主要包括货币黄金(即一国官方持有的作为货币资金使用的黄金)、外汇储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外汇,如货币、存款、可转让、贴现的证券及其他债权等。
国际收支的定义
  1.国际收支分为狭义的国际收支和广义的国际收支
  狭义的国际收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常为1年)内对外收入和支出的总额。
  广义的国际收支不仅包括外汇收支,还包括一定时期的经济交易。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国际收支的定义为:国际收支是一种统计报表,系统的记载了在一定时期内经济主体与世界其他地方的交易。大部分交易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
  (1)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
  (2)所反映的内容是经济交易,包括:商品和劳务的买卖、物物交换、金融资产之间的交换、无偿的单向商品和劳务的转移、无偿的单向金融资产的转移。
  (3)记载的经济交易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
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指根据经济分析的需要,将国际收支按照复式记账原理和特定账户分类编制出来的一种统计报表。它集中反映了一国国际收支的结构和总体状况。
  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时,需要对各个项目进行归类,分成若干个账户,并按照需要进行排列,即所谓的账户分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版的《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提供了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账户分类标准,即分为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两大帐户,各国可以根据本国具体情况对其进行必要的调整。
  1、经常账户
  经常账户记录实际资源的流动,包括货物和服务、收益、经常转移等三项。
  1)货物和服务。货物是指通过海关的进出口货物,以海关的进出口统计资料为基础,载货物所有权发生变化是被记录下来,进出口均采用离岸价格(FOB)计价。服务包括运输、旅游、通讯、建筑、保险、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使用费和特许费、各种商业服务、个人文化娱乐服务以及政府服务。
  2)收益。收益包括职工报酬和投资收益两类。职工报酬是指本国居民在国外工作(一年以内)而得到并汇回的收入以及支付外籍员工(一年以内)的工资福利。投资收益包括直接投资项下的利润利息收支和再投资收益、证券投资收益(股息、利息等)和其他投资收益(利息)。
  3)经常转移。经常转移主要包括侨汇、无偿捐赠和赔偿等项目,包括实物和资金形式。
  2、资本和金融账户
  资本和金融账户记录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包括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
  1)资本账户。资本账户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交易。资本转移主要包括固定资产转移、债务减免、移民转移和投资捐赠等。非生产、非金融资产交易是指不是生产出来的有形资产(土地和地下资源)和有形资产(专利、版权、商标和经销权等)的所有权转移。
  2)金融账户。金融账户记录的是一经济体对外资产负债变更的交易,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和储备资产等四类。(1)直接投资。直接投资是投资者寻求获取在本国以外经营企业的有效发言权为目的的投资。(2)证券投资。证券投资包括股本证券和债务证券两大类证券投资形式。债务证券又可以细分为中长期债券、货币市场工具和其他衍生金融工具。(3)其他投资。其他投资是指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外的所有金融交易,分为贸易信贷、贷款、货币和存款、其他资产负债思想。(4)储备资产。储备资产是指中央银行等货币当局拥有的对外资产,包括货币黄金、外汇、特别提款权和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此外,国际收支平衡表还设置了净误差和遗漏一项。净误差和遗漏是基于会计上的需要,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借贷双方出现不平衡时,设置的用以抵销统计偏差的项目。
  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基础上编织而成的,主要不同是将储备资产单独列项,因此该表包括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储备资产、净误差和遗漏等四大项。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
  1、国际收支分析方法与内容:
  (1)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上所记载的逐个项目和内容,尤其是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内容。
  (2)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上各项目的差额及它们与总差额的关系
  (3)从静态到动态连续分析几个时期的国际收支平衡表
  (4)分析比较几个不同国家的国际收支平衡表
  2、意义:国际收支是经济分析的主要工具,一国的国际收支记录了他与世界各国的经济金融往来的全部情况,反映了该国的对外经济特点及变动对国际金融的影响。因此,认真全面的对国际收支平衡表进行分析,对了解国内外经济状况,制定相应的措施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国际收支与宏观经济
  (一)国际收支与国民帐户
  (二)要素收入同宏观经济帐户的关系
  (三)国际收支同国内货币流通的关系
国际收支的调节
  一、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判别
  判断国际收支是否平衡,通常的做法是将国际收支平衡表记录的国际经济交易,按照交易主体和交易目的的不同划分为自主性交易和调节性交易。按交易主体和交易动机来识别国际收支是否平衡,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和基本框架,在理论上是正确的,但在实践中却存在着一定的技术性困难。实践中,国际收支是否平衡的观察,通常是在自主性交易和调节性交易对比的基本框架下,具体对国际收支的几个主要差额进行比较分析。
  二、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与调节的必要性
  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有:周期性失衡;结构性失衡;收入性失衡及货币性失衡。
  国际收支失衡调节的必要性在于:持续的巨额国际收支逆差,会耗费大量的国际储备,导致国内通货紧缩和生产下降;会削弱该国货币和国家信用的国际地位;如果逆差主要是由资本流出引起的,则会造成本国的资金短缺,利率上升,从而使该国消费和生产下降;如果逆差主要是由进口大于出口引起的,则会导致本国开工不足,失业增加,国民收入下降。持续的巨额国际收支顺差,会导致本币汇率上升,抑制出口,削弱本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会使国际储备大量增加,国内货币供应量增加,引发通货膨胀;如果顺差主要是由出口大于进口引起的,会减少国内生产资源,影响本国经济发展;容易造成与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的摩擦,不利于国际经济关系的正常发展。
  (一)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分类
  国际收支不平衡是绝对的、经常的,而平衡则是相对的偶然的。
  1.周期性不平衡,由于国际间各国所处的阶段不同而造成的不平衡。经济周期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繁荣。当一国处于繁荣阶段,而贸易伙伴国处于衰退阶段,易造成本国的贸易收支赤字。
  2.结构性不平衡,由于国际市场对本国的出口和进口的需求条件发生变化,本国贸易结构无法进行调整所导致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3.货币性不平衡,由于一国的价格水平、成本、汇率、利率等货币性因素而造成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4.收入性不平衡,由于一国国民收入相对快速增长,导致进口增长超过出口增长而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二)关于国际收支的调节理论
  主要集中于一国国际收支的决定因素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适当政策。
  1.弹性论
  又称为弹性分析法,其代表人物为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该理论研究收入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汇率变动对一国国际收支调整的影响,不考虑国际资本的流动,将商品和劳务收支作为国际收支
  其基本原理:汇率变动通过国内外商品之间本国生产的贸易品和非贸易品之间的相对价格变动,来影响一国的供给和需求,从而影响国际收支
  该理论假定:出口商品和进口商品的供给弹性无限大。货币贬值后,本国出口数量随出口的增加而增加-出口本币价格不变,出口收入升;而本国进口数量随进口需求减少而减少,进口的本币价格上升,进口的本币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该理论认为,只有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与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贸易收支条件才能改善,这是贬值取得成功的条件即马歇尔-勒纳条件。该理论假定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无限大是不符和实际的,实际经济生活中,汇率变化后进出口的实际变化还取决于供给对价格的反映程度。
  长期内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而短期内,贬值后的一段时期内,贬值前签定的合同需要执行,生产的调整也要一定的时间,人们的预期进一步贬值而加速订货。经过一定时间的调整后,贸易收支条件才能改善。
  2.吸收论
  其代表人物为亚德历·亚历山大,该理论以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中的国民收入方程式为基础着重考察总收入与总支出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开放经济条件下,国民收入帐户可表示为
  国民收入(y)=消费(c)+投资(i)+(出口(x)-进口(m)),
  可变换为:
  X-M=Y-(C+I)
  设 X-M=B B表示国际收支差额
  A=C+I A表示国内总支出
  B=Y-A
  当国民收入大于总吸收时,国际收支为逆差;反之,国际收支为顺差。吸收论的国际收支调节政策,主要基于改变总收入和总吸收的政策,即支出转换政策和支出增减政策。出现逆差时,表明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即总吸收超过总收入,应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减少对贸易商品的需;但同时也会降低对非贸易商品的需求和总收入,必须运用支出转换政策消除紧缩性政策的不利影响。
  3.货币论
  其创始者为英国的哈里·约翰逊及他的学生。该理论建立在货币学说的基础上,从货币的角度来考察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 货币论的假定有:
  (1)在充分就业的条件下,一国的实际货币需求是收入和利率的稳当函数。
  (2)从长期看,货币需求函数是稳定的,货币供给变动不影响实物产量。
  (3)贸易商品的价格水平是由世界市场决定的。从长期看,一国的价格水平是和利率水平接近于世界市场物价水平。
  货币论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货币需求供给方程式:
  Md=Pf(y,i)`
  Md表示货币需求,P国内价格水平,f表示函数关系,i是利率,y表示国民收入。
  Ms=D+R
  Ms表示货币供给,D指国内通过银行体系的贷款,R是通过国际收支获得赢余储备。该式表明;国内货币供给受两个机制的影响,一个是国内信贷,一个是国际收支顺差。若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则有
  Ms=Md
  Md=D+R
  这个方程式包含的基本原理:国际收支是一种货币现象,即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或逆差是由国内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决定之间的均衡状况决定的;国内收支顺差表明国内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过度的货币需求由国际储备来满足;国内收支逆差,表明国内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国际收支问题反映的是实际货币余额对名义货币供应量的调整过程。当国内名义货币供应量与实际经济变量所反映的实际货币余额需求想一致时,国际收支处于平衡状态。货币论的政策主张有:
  a.可以通过货币政策来解决国际收支不平衡。
  b.货币政策主要指货币供给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可以减小顺差,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可以减小逆差。
  c.为平衡国际收支而采取的贬值、进口限制、关税等贸易和金融政策,只有提高货币需求尤其是国内价格水平时,才能改善国际收支。但若伴随国内通货膨胀,则国际收支不一定改善。
  4.结构论
  其代表人物为保尔·史蒂芬等。该理论认为,国际收支逆差,尤其是长期的国际收支逆差,可以是长期的过度需求引起的,也可以是长期性的供给不足引起的。引起长期逆差的结构性因素有:经济结构老化、经济结构单一、经济结构落后。
  结构论认为调节政策应主要放在改善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面,以增加出口商品和进口替代品的数量和品种供给。其主要手段有增加投资,改善资源的流动性,使劳动力和生产要素胜利地从传统部门流向新兴行业。
  国际收支调节政策的措施
  国际收支调节政策,当出现赤字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外汇缓冲政策,指一国利用官方储备的变动或临时向外筹措资金来抵消超额外汇供给或需求,这种方法可以融通一次性或季节性的国际收支赤字。该政策受到储备规模的影响,只适于规模较小的短期的国际收支赤字。
  2.财政货币政策,出现赤字时,可以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该政策可以降低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从而降低进口;调整国内商品与国外商品的价格比,促进出口;提高国内利率,改善资本帐户的状况。其局限性:改善国际收支往往以牺牲国内经济为代价。
  3.汇率政策,利用汇率变动消除国际收支赤字,主要取决于以下条件:
  (1)进出口需求弹性之和是否符合马歇尔--勒纳条件。
  (2)本国是否有剩余的生产能力可以利用,以便增加出口商品的生产能力。
  (3)贬值带来的本国贸易商品和非贸易商品的相对价格优势能否维持一段时间,汇率贬值引起的通货膨胀能否为社会接受。
  (4)直接管制,包括外汇管制和贸易政策管制,管制是否引起贸易伙伴国的报复。
百科辞典
  guoji shouzhi
  国际收支
  balance of international payments
    见国际收支平衡。
    
英文解释
  1. :  Balance of Trade,  international balance of payments,  balance of international payments
  2. n.:  balance of payment
相关词
国际金融经济统计天文百科分析法百科辞典金融汇率
宏观经济学理论学说更多结果...
包含词
国际收支1国际收支说国际收支均
国际收支失国际收支表国际收支差额
国际收支核算国际收支危机国际收支调节
国际收支帐户国际收支余额国际收支顺差
国际收支逆差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失衡
广义国际收支1国际收支模式调节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不平衡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总差额
国际收支双顺差国际收支统计体系国际收支调节政策
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国际收支货币性失
国际收支结构性失国际收支平衡账户中国国际收支报告
国际收支基本差额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收支国际收支与资金流量统计
国际收支一般均衡分析国际收支的调节手段国际收支市场调节机制
国际收支调节的货币分析法2007中国国际收支报告2008中国国际收支报告
国际收支吸收分析法国际收支概念的演化国际收支平衡、失衡与调节
国际储备与国际收支的关系国际收支与资产负债统计国际收支收入性不平衡
国际收支弹性分析理论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国际收支基本收支差额
国际收支官方结算差额国际收支货币分析法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差额
国际收支商品贸易差额国际收支调节的弹性分析法国际收支收入性不平
国际收支结构性不平衡国际收支货币性不平衡国际收支周期性不平衡
国际收支临时性不平国际收支结构性不平国际收支周期性不平
国际收支调整的弹性方法国际收支弹性分析法国际收支一般均衡分析法
国际收支平衡失衡与调节国际收支自动调整学说国际收支调节吸收理论
国际收支统计的历史变迁与发展研究金融体系结构差异与国际收支失衡国际贸易与国际收支(第10版)
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中特殊机构国际收支平衡而限制进口问题磋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