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植物 : 健康 > 四棱豆
目錄
No. 1
  【學名】 psophocarpus tetragonolobus d.c
  【別名】 翼豆、四角豆、翅豆、楊桃豆、熱帶大豆、果阿豆、尼拉豆、皇帝豆、香竜豆等。
  【科屬】 豆科、四棱豆
  【特徵和特性】 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根係發達,有較多的根瘤,固氮能力強。莖蔓生高達3~4 cm,分枝性強,枝葉繁茂;莖光滑無毛,緑色或緑紫色,橫斷面近圓形;葉為三出復葉,互生,小葉呈闊卵圓形,全緣,頂端急尖;花為腋生總狀花序,花較大,花冠紫藍色;豆莢呈帶棱的長條方形四面體,棱緣翼狀,有疏鋸齒,豆莢有緑色或紫色幾種類型,老憝後深褐色,莢長約10~70 cm,一般為20 cm;種子卵圓形,光滑,種皮有白色、黃色、褐色、黑褐色和黑色及介於它們之間的多種顔色。
  屬短日照植物,對光照長短反應敏感,尤其是晚熟類型,長日條件下則營養生長旺盛而不能開花結莢;喜溫暖多濕,有一定的抗旱能力,但不耐長久幹旱,尤其開花結莢期對幹旱敏感;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但在粘重的板結土壤中生長不良,以肥沃的砂壤土結出的嫩莢産量和品質最佳。
  【類型與品種】 四棱豆中有2個品係:一是印尼品係,二是巴布亞新幾內亞品係。
  印尼品係:屬多年生,小葉卵圓形、三角形、披針形等。莖葉緑色。花紫、白或紫藍色。較晚熟,也有早熟類型。在低緯度地區,全年播種均能開花。有的品種對12~12.5小時的長光照周期甚敏感,易推遲開花結莢期。營養生長期長達4~6個月。豆莢長18~20釐米,個別長達70釐米以上。中國南方栽培的多屬此類。
  巴布亞新幾內亞品係:一年生,早熟,播種至開花需57~79天。小葉以卵圓形和正三角形為多。莖蔓生、紫花。莖、葉和莢均具有花青素。莢長6~26釐米,表面粗糙,種子和塊根的産量較低。
  【分佈狀況】 原産熱帶,已有近四個世紀的栽培歷史,主要分佈於東南亞及西非地區。近10多年來美國、印度等70多個國傢均有研究和栽培。我國種植四棱豆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主要産地在雲南、貴州、四川、廣西、廣東、海南、臺灣等省,在北京、南京、湖南、浙江、江蘇、安徽等省市也有栽培。
  【主要用途】 它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多種礦物質,營養成價值極高,被人們稱作是“緑色金子”。四棱豆含多種氨基酸,且氨基酸組成合理,其中賴氨酸含量比大豆還高,並含有豐富的脂肪、膳食纖維。它所含維生素e、鬍蘿蔔素、鐵、鈣、鋅、磷、鉀等成分的含量尤為驚人,遠遠超過其他蔬菜,是補血、補鈣、補充營養的極好來源,常食能治多種疾病,屬保健型蔬菜。近年來四棱豆逐漸走入普通消費市場,受到人們青睞,成為蔬菜大傢族中的新貴。
  四棱豆嫩莢可炒食、涼拌,或????漬,或製醬菜,各具特殊風味。嫩葉可炒食、做湯,脆嫩爽口。塊根可炒食,可製幹片,或做澱粉。幹豆粒可煉油或烘烤食用,也可培育嫩豆芽炒食,別具風味。老熟的莖葉是優質的飼料和緑肥。其根係密生根瘤,有很強的固氮能力,是多種作物的良好前茬。總之,四棱豆是一種營養價值與大豆媲美、全株都是寶的新型蔬菜作物。
  嫩莢和嫩葉主要用作蔬菜,種子和地下塊根主要作糧食,莖葉亦是優良的飼料和緑肥。葉片、豆莢、種子及塊根均可入藥,對冠心病、動脈硬化、腦血管硬化、不孕、習慣性流産、口腔炎癥、泌尿係統炎癥、眼疾等19種疾病有良好療效。因此,有人稱四棱豆為“二十一世紀健康食品”、“奇跡植物。”四棱豆富含維生素及多種營養元素,具有降壓、美容、助消化等食用和藥用價值,效作超出其他豆類和一般蔬菜,被譽為“豆中之王。”
  【適用人群】老少皆宜。素食者和需要補鐵的人群最為適合。
  【適用量】每餐80~100剋。
  【特別提示】烹飪四棱豆需要用水焯透,然後用淡????水浸泡一會兒再烹飪,口感會更好。四棱豆含有胰蛋白酶阻礙因了和凝血素等有毒物質,所以不宜生食,以免中毒。四棱豆有一定的利尿作用,患有尿頻的人要適合食用,不可過多。
  【栽培技術】
  1.栽培季節四棱豆不耐霜凍,故播種期應在晚霜凍過後,氣溫在20℃以上時為宜。南方地區3~6月可隨時播種。華北地區以4月為宜。如用地膜覆蓋可提早7~10天。中國北方為提早收穫,多用早熟栽培方式,一般於2月下旬至3月上旬在風障陽畦或日光溫室育苗,4月上中旬定植。
  2.育苗、播種四棱豆可用種子或塊根繁殖。一般以種子繁殖為主。種子皮較堅硬,不易發芽,為提高發芽率,應進行種子處理,先曬種1~2天,再用55℃的溫水浸泡15分鐘,後用清水浸種24小時,撈出,用濕紗布包好,在28~30℃條件下催芽。待種子"露白"即可播種。
  (1)直播法,栽培田每公頃施45000千克腐熟的有機肥,深翻、耙平,做成小高壟。壟距80~85釐米,按穴距60~70釐米開穴,每穴種2~3粒種子,上覆土3~4釐米。
  (2)塊根繁殖時,可將中等偏小的塊根頭朝上埋植於穴中,上覆地膜。株行距同上。此法發芽早,可提早開花結果。
  (3)育苗法,應在播種前5~7天建好育苗床,扣上塑料薄膜,夜間加蓋草苫子,盡量提高育苗床的地溫。播前灌水,待水滲下後,用長刀把畦面切成10釐米×10釐米的方塊。也可調製好營養土後,裝入直徑6~8釐米的營養鉢中,在營養鉢中點播。播時,每土塊中央或營養鉢中點播2粒種子。播後上覆2釐米厚的細土。播完後,立即蓋嚴塑料薄膜,夜間加蓋草苫子,提高苗床溫度。出苗前保持苗床溫度25~28℃。
  出苗後,及時通風煉苗,保持苗床溫度白天20~25℃,夜間15~18℃。如土壤幹旱,可澆小水1~2次。隨着外界氣膽升高,逐漸加大通風量。待外界氣溫穩定在15℃以上時,將塑料薄膜全部揭去。定植前5~7天,完全去掉塑料薄膜。草苫子等保溫覆蓋物,使幼苗處在露地條件下,進行適應性鍛煉。待幼苗具有3~4片真葉,苗齡30~35天左右時即可定植。
  3.移苗、定植定植秧苗時,應選晴暖天氣,晚霜過後,外界氣溫穩定在15℃以上時進行。定植時,小心起苗,減少傷根。定植株行距為80~85釐米行距,30~35釐米株距;或每穴2株,穴距60釐米。每公頃保苗35000~37500株。為提高地溫,宜用壟作。壟距同直播法。栽完後,立即澆水,並覆蓋地膜。四棱豆株行距很大,前期土地利用率不高,易滋生雜草。為防止浪費,可問作一些矮小、耐蔭、速生的葉菜,如油菜、菠菜等。
  4.田間管理
  (1)間苗、補苗直播時,待播種7~8天,幼苗相繼出土,要及時查苗、補種,確保全苗。待幼苗7~8片葉時,拔除生長勢弱,畸形苗,選留健壯的幼苗,每穴保留2苗。
  (2)中耕培土四棱豆幼苗期生長緩慢,要結合除草,進行1~2次淺中耕,以利保墒和提高地溫。抽薹後再中耕1~2次。在枝葉旺盛生長,植株封行時,停止中耕,以免傷根。最後一次中耕,應進行培土,培土高15~20釐米,以利地下塊根形成。
  (3)肥水管理四棱豆苗期,為促進旺盛生長,應少追施氮肥。5~6葉期,每公頃施尿素150千克。營養生長旺盛期勿多施氮肥,因根係有較強的固氮能力,多施氮肥易造成莖葉徒長,影響開花結莢。在現蕾時,每公頃施草木灰7500千克,過磷酸鈣450千克,在植株旁開穴施入。結莢盛期每7~10天噴一次0.5%磷酸二氫鉀液,每10~15天追一次復合肥,每公頃施225~300千克。四棱豆喜濕潤,應經常澆水,保持田間土壤濕潤,防止幹旱,春、夏季一般3~5天一水。雨季應及時排水防澇。
  (4)整枝、搭架出苗後30~40天,抽蔓期開始,應及時用竹竿或木棍作支架,搭成"人字"架或三角架,架高1.5米以上。人工引蔓均勻分佈於架上。
  四棱豆開花結莢期,莖葉生長、開花結莢、塊根膨大同時爭奪養分。加上開花期長,花數多,由於營養供應不足,落花落莢十分嚴重。結莢率僅為2%~4%。為防止落花,提高結莢率,應合理調整植株,進行整枝打杈。一般在初花期主蔓摘心,促進側枝生長,降低開花節位,抑製過旺生長,促進結莢,減少落花。生長結莢期應進行多次摘心。對於過密的2、3次分枝,過旺、過密的側枝,下部過密的葉片,過密的花序,也應及早摘去,改善通風透光條件,節約養分,提高結莢率。
  (5)采收四棱豆屬無限花序,可根據需要隨時采收。開花後12~15天,豆莢色緑柔軟,尚未木質化,是采收嫩莢的適宜時期。此時生長迅速、纖維少,切忌采摘過遲,造成纖維增加,莢壁粗硬,品質變劣,不能食用。一般3~5天采收1次。開花至結莢40~50天,豆莢變褐色,基本幹枯,應及時采摘老莢。采收過遲,則豆莢自然開裂。采後攤曬脫粒,晾幹貯藏。
  植株落葉前後采收塊根。鼕季溫暖、土壤不結凍的地區,可不收塊根,留老滕越鼕。翌春生長旺盛,開花結莢多,塊根更大。一年生植株可收塊根一株1千克左右,二年生每株可收塊根2.5千克以上,八九年生塊根重15~20千克。
  目前北方地區多為一年生栽培,有的栽培者為了提早收穫,也利用塊根繁殖。可在早霜來臨前把塊根整體挖出,栽於日光溫室中,防凍貯藏,翌春再栽入大田中。
  【病蟲害防治】 四棱豆在北方栽培時間較短,病害較少。常發生的病害有:病毒病,發病後葉面出現黃緑相間的斑駁,扭麯畸形。防治方法是選用無病植株留種;增施有機肥;及時防治蚜蟲;發病初期噴抗毒劑1號300倍液,10天一次,連噴3~4次。
  常見的蟲害有蚜蟲和豆莢螟。發生初可用40%樂果的1000倍液;70%滅蚜鬆2500倍液噴霧。
No. 2
  【學 名】 psophocarpus tetragonolobus d.c
  【 名】 翼豆、四角豆、翅豆、楊桃豆、熱帶大豆、果阿豆、尼拉豆、皇帝豆、香竜豆等。
  【科 屬】 豆科、四棱豆
  【特徵和特性】 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根係發達,有較多的根瘤,固氮能力強。莖蔓生高達3~4 cm,分枝性強,枝葉繁茂;莖光滑無毛,緑色或緑紫色,橫斷面近圓形;葉為三出復葉,互生,小葉呈闊卵圓形,全緣,頂端急尖;花為腋生總狀花序,花較大,花冠紫藍色;豆莢呈帶棱的長條方形四面體,棱緣翼狀,有疏鋸齒,豆莢有緑色或紫色幾種類型,老憝後深褐色,莢長約10~70 cm,一般為20 cm;種子卵圓形,光滑,種皮有白色、黃色、褐色、黑褐色和黑色及介於它們之間的多種顔色。
  屬短日照植物,對光照長短反應敏感,尤其是晚熟類型,長日條件下則營養生長旺盛而不能開花結莢;喜溫暖多濕,有一定的抗旱能力,但不耐長久幹旱,尤其開花結莢期對幹旱敏感;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但在粘重的板結土壤中生長不良,以肥沃的砂壤土結出的嫩莢産量和品質最佳。
  【類型與品種】 四棱豆中有2個品係:一是印尼品係,二是巴布亞新幾內亞品係。
  印尼品係:屬多年生,小葉卵圓形、三角形、披針形等。莖葉緑色。花紫、白或紫藍色。較晚熟,也有早熟類型。在低緯度地區,全年播種均能開花。有的品種對12~12.5小時的長光照周期甚敏感,易推遲開花結莢期。營養生長期長達4~6個月。豆莢長18~20釐米,個別長達70釐米以上。中國南方栽培的多屬此類。
  巴布亞新幾內亞品係:一年生,早熟,播種至開花需57~79天。小葉以卵圓形和正三角形為多。莖蔓生、紫花。莖、葉和莢均具有花青素。莢長6~26釐米,表面粗糙,種子和塊根的産量較低。
  【分佈狀況】 原産熱帶,已有近四個世紀的栽培歷史,主要分佈於東南亞及西非地區。近10多年來美國、印度等70多個國傢均有研究和栽培。我國種植四棱豆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主要産地在雲南、貴州、四川、廣西、廣東、海南、臺灣等省,在北京、南京、湖南、浙江、江蘇、安徽等省市也有栽培。
  【主要用途】 它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多種礦物質,營養成價值極高,被人們稱作是“緑色金子”。四棱豆含多種氨基酸,且氨基酸組成合理,其中賴氨酸含量比大豆還高,並含有豐富的脂肪、膳食纖維。它所含維生素e、鬍蘿蔔素、鐵、鈣、鋅、磷、鉀等成分的含量尤為驚人,遠遠超過其他蔬菜,是補血、補鈣、補充營養的極好來源,常食能治多種疾病,屬保健型蔬菜。近年來四棱豆逐漸走入普通消費市場,受到人們青睞,成為蔬菜大傢族中的新貴。
  四棱豆嫩莢可炒食、涼拌,或????漬,或製醬菜,各具特殊風味。嫩葉可炒食、做湯,脆嫩爽口。塊根可炒食,可製幹片,或做澱粉。幹豆粒可煉油或烘烤食用,也可培育嫩豆芽炒食,別具風味。老熟的莖葉是優質的飼料和緑肥。其根係密生根瘤,有很強的固氮能力,是多種作物的良好前茬。總之,四棱豆是一種營養價值與大豆媲美、全株都是寶的新型蔬菜作物。
  嫩莢和嫩葉主要用作蔬菜,種子和地下塊根主要作糧食,莖葉亦是優良的飼料和緑肥。葉片、豆莢、種子及塊根均可入藥,對冠心病、動脈硬化、腦血管硬化、不孕、習慣性流産、口腔炎癥、泌尿係統炎癥、眼疾等19種疾病有良好療效。因此,有人稱四棱豆為“二十一世紀健康食品”、“奇跡植物。”四棱豆富含維生素及多種營養元素,具有降壓、美容、助消化等食用和藥用價值,效作超出其他豆類和一般蔬菜,被譽為“豆中之王。”
  【適用人群】老少皆宜。素食者和需要補鐵的人群最為適合。
  【適用量】每餐80~100剋。
  【特別提示】烹飪四棱豆需要用水焯透,然後用淡????水浸泡一會兒再烹飪,口感會更好。四棱豆含有胰蛋白酶阻礙因了和凝血素等有毒物質,所以不宜生食,以免中毒。四棱豆有一定的利尿作用,患有尿頻的人要適合食用,不可過多。
  【栽培技術】
  1.栽培季節四棱豆不耐霜凍,故播種期應在晚霜凍過後,氣溫在20℃以上時為宜。南方地區3~6月可隨時播種。華北地區以4月為宜。如用地膜覆蓋可提早7~10天。中國北方為提早收穫,多用早熟栽培方式,一般於2月下旬至3月上旬在風障陽畦或日光溫室育苗,4月上中旬定植。
  2.育苗、播種四棱豆可用種子或塊根繁殖。一般以種子繁殖為主。種子皮較堅硬,不易發芽,為提高發芽率,應進行種子處理,先曬種1~2天,再用55℃的溫水浸泡15分鐘,後用清水浸種24小時,撈出,用濕紗布包好,在28~30℃條件下催芽。待種子"露白"即可播種。
  (1)直播法,栽培田每公頃施45000千克腐熟的有機肥,深翻、耙平,做成小高壟。壟距80~85釐米,按穴距60~70釐米開穴,每穴種2~3粒種子,上覆土3~4釐米。
  (2)塊根繁殖時,可將中等偏小的塊根頭朝上埋植於穴中,上覆地膜。株行距同上。此法發芽早,可提早開花結果。
  (3)育苗法,應在播種前5~7天建好育苗床,扣上塑料薄膜,夜間加蓋草苫子,盡量提高育苗床的地溫。播前灌水,待水滲下後,用長刀把畦面切成10釐米×10釐米的方塊。也可調製好營養土後,裝入直徑6~8釐米的營養鉢中,在營養鉢中點播。播時,每土塊中央或營養鉢中點播2粒種子。播後上覆2釐米厚的細土。播完後,立即蓋嚴塑料薄膜,夜間加蓋草苫子,提高苗床溫度。出苗前保持苗床溫度25~28℃。
  出苗後,及時通風煉苗,保持苗床溫度白天20~25℃,夜間15~18℃。如土壤幹旱,可澆小水1~2次。隨着外界氣膽升高,逐漸加大通風量。待外界氣溫穩定在15℃以上時,將塑料薄膜全部揭去。定植前5~7天,完全去掉塑料薄膜。草苫子等保溫覆蓋物,使幼苗處在露地條件下,進行適應性鍛煉。待幼苗具有3~4片真葉,苗齡30~35天左右時即可定植。
  3.移苗、定植定植秧苗時,應選晴暖天氣,晚霜過後,外界氣溫穩定在15℃以上時進行。定植時,小心起苗,減少傷根。定植株行距為80~85釐米行距,30~35釐米株距;或每穴2株,穴距60釐米。每公頃保苗35000~37500株。為提高地溫,宜用壟作。壟距同直播法。栽完後,立即澆水,並覆蓋地膜。四棱豆株行距很大,前期土地利用率不高,易滋生雜草。為防止浪費,可問作一些矮小、耐蔭、速生的葉菜,如油菜、菠菜等。
  4.田間管理
  (1)間苗、補苗直播時,待播種7~8天,幼苗相繼出土,要及時查苗、補種,確保全苗。待幼苗7~8片葉時,拔除生長勢弱,畸形苗,選留健壯的幼苗,每穴保留2苗。
  (2)中耕培土四棱豆幼苗期生長緩慢,要結合除草,進行1~2次淺中耕,以利保墒和提高地溫。抽薹後再中耕1~2次。在枝葉旺盛生長,植株封行時,停止中耕,以免傷根。最後一次中耕,應進行培土,培土高15~20釐米,以利地下塊根形成。
  (3)肥水管理四棱豆苗期,為促進旺盛生長,應少追施氮肥。5~6葉期,每公頃施尿素150千克。營養生長旺盛期勿多施氮肥,因根係有較強的固氮能力,多施氮肥易造成莖葉徒長,影響開花結莢。在現蕾時,每公頃施草木灰7500千克,過磷酸鈣450千克,在植株旁開穴施入。結莢盛期每7~10天噴一次0.5%磷酸二氫鉀液,每10~15天追一次復合肥,每公頃施225~300千克。四棱豆喜濕潤,應經常澆水,保持田間土壤濕潤,防止幹旱,春、夏季一般3~5天一水。雨季應及時排水防澇。
  (4)整枝、搭架出苗後30~40天,抽蔓期開始,應及時用竹竿或木棍作支架,搭成"人字"架或三角架,架高1.5米以上。人工引蔓均勻分佈於架上。
  四棱豆開花結莢期,莖葉生長、開花結莢、塊根膨大同時爭奪養分。加上開花期長,花數多,由於營養供應不足,落花落莢十分嚴重。結莢率僅為2%~4%。為防止落花,提高結莢率,應合理調整植株,進行整枝打杈。一般在初花期主蔓摘心,促進側枝生長,降低開花節位,抑製過旺生長,促進結莢,減少落花。生長結莢期應進行多次摘心。對於過密的2、3次分枝,過旺、過密的側枝,下部過密的葉片,過密的花序,也應及早摘去,改善通風透光條件,節約養分,提高結莢率。
  (5)采收四棱豆屬無限花序,可根據需要隨時采收。開花後12~15天,豆莢色緑柔軟,尚未木質化,是采收嫩莢的適宜時期。此時生長迅速、纖維少,切忌采摘過遲,造成纖維增加,莢壁粗硬,品質變劣,不能食用。一般3~5天采收1次。開花至結莢40~50天,豆莢變褐色,基本幹枯,應及時采摘老莢。采收過遲,則豆莢自然開裂。采後攤曬脫粒,晾幹貯藏。
  植株落葉前後采收塊根。鼕季溫暖、土壤不結凍的地區,可不收塊根,留老滕越鼕。翌春生長旺盛,開花結莢多,塊根更大。一年生植株可收塊根一株1千克左右,二年生每株可收塊根2.5千克以上,八九年生塊根重15~20千克。
  目前北方地區多為一年生栽培,有的栽培者為了提早收穫,也利用塊根繁殖。可在早霜來臨前把塊根整體挖出,栽於日光溫室中,防凍貯藏,翌春再栽入大田中。
  【病蟲害防治】 四棱豆在北方栽培時間較短,病害較少。常發生的病害有:病毒病,發病後葉面出現黃緑相間的斑駁,扭麯畸形。防治方法是選用無病植株留種;增施有機肥;及時防治蚜蟲;發病初期噴抗毒劑1號300倍液,10天一次,連噴3~4次。
  常見的蟲害有蚜蟲和豆莢螟。發生初可用40%樂果的1000倍液;70%滅蚜鬆2500倍液噴霧。
百科大全
  silengdou
  四棱豆
  Psophocarpus tetra□onolobus
  豆科(Leguminosae)四棱豆屬多年生草質藤本。 又名翼豆、翅豆。其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均富含蛋白質,是一種地上結豆、地下長薯的糧食、油料、蔬菜、緑肥和飼草兼用作物(見彩圖四棱豆)。原産巴布亞新幾內亞,蘇門答臘和緬甸等赤道雨林地帶。19世紀從馬來西亞、新加坡和菲律賓引入中國。四棱豆被認為是有助於解决今後人類糧食及蛋白質不足問題的作物。
  形態和特性 根係發達,一般生長在10~20釐米耕層內,出苗約 2個月後形成粗大的薯狀塊莖,根狀莖着生能固氮的根瘤。地上莖長達 3米,頂端有捲須攀援生長。葉為三出復葉,葉柄長而堅硬。總狀花序腋生,有2~10朵花,蝶形花藍色。莢果棱邊有翼。橫切面為橢圓四棱形,長16~36釐米。種子球形,有黃、白、棕、褐、黑等顔色,百粒重 6~40剋。為熱帶短日照植物,萌發溫度10~15℃,從播種到出苗需要10℃以上有效積溫103~157℃。中國廣東、廣西地區一般3月下旬播種,6月下旬開花,花後約40天種子成熟。翌年1月落葉,到春季由莖的基部抽出新枝。對土壤要求不嚴,瘠薄土壤上種植也能生長。熱帶地區2~8月均可播種,需搭棚架以利通氣透光。苗期註意防治雜草,並適當追施磷、鉀肥。主要害蟲有紅蜘蛛和豆莢螟等,並易感染病毒病和真菌病。
  用途 嫩葉、莖尖和鮮莢富含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可作蔬菜。種子含粗蛋白質26~45%左右,含油量達13~20%。塊莖脆嫩,含粗蛋白12~15%,可煮、蒸、烤、炒或煎食。藤蔓和莢殼等幹物質粉碎後是良好的飼料添加劑。全株均能供飼用和作緑肥。由於生長速度快、地面覆蓋度大,還常被用作保持水土和改良低産土壤的先鋒作物。
  (焦彬)
英文解釋
  1. :  asparagus pea
包含詞
四棱豆屬幹煸四棱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