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 Hebei > Tangshan > Qianxi County > Xifengkou the Great Wall
Show Map
Contents
No. 1
  喜峰口长城投诉电话唐山市旅游投诉电话:0315-2802355
  河北省旅游投诉电话:0311-85814239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喜峰口在河北迁西县境内西北50多公里处,是万里长城上的一座雄关险镇。它是明长城蓟镇的重要关隘,雄踞在滦河河谷,左右皆高山对拱,地势十分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这里多次发生大战,尤其到了明代,战争逐年升级,厮杀更为惨烈、频繁。到了抗日战争时,中国军队曾在喜峰口大败日军。
  喜峰口雄据滦河河谷,左右高山对峙,是明代洪武初年,大将军徐达在燕山山脉首建的32座重要关隘之一。因战事频繁,历代又都不断地修建、巩固其防御体系。喜峰口长城建筑别有新意,出于军事上的考虑,喜峰口分为关城和城堡两个部分,城堡坐落在群山包围的盆地里,四面用条石砌成,非常坚固,城墙有两丈多高,关门上建有13米高的镇远楼。
  
  关城建在城堡北面,三面临山一面靠河,由“日”字型的三道套城组成,关与关之间由坚固的石基砌墙连成一体。城墙的六个接触点均设空心敌楼,西城墙又与万里长城主体相通。古时无论是车马、行人,入关城都要通过三道门,可说是戒备森严,确是金汤之固。从山上俯瞰喜峰口,更有奇特景致。
  
  喜峰口关城部分被淹没于水中,水面上仅露出一小部分残墙断壁:长城顺着逶迤的山势一直伸向水岸边,便俯身扎入水中。在水里爬行一、两公里后又从对岸冒了出来,顺着山势蜿蜒爬上山脊,向西盘旋于崇山峻岭之间。这段入水长城真像是一条巨龙俯身汲水,之后又仰首向上升腾。水下长城的形成是由于为了防止滦河的泛滥,1976年引滦入津建成潘家口水库,喜峰口的关城便被淹没于水中,只有到了枯水季节,才能露出关城残址。
No. 2
  喜峰口长城位于潘家口水库库区内,因历史久远但从未进行人工修复保存完好而闻名。其主 体已淹没水下,水下部分墙体隐约可见,是万里长城独有的一处景观。喜峰口依山傍水位置险要,易守难攻,是长城的重要关口之一,历史上为兵家必争之地,近代最著名的有抗日战争时期的喜峰口战役。
  喜峰口在河北迁西县境内西北50多公里处,是万里长城上的一座雄关险镇。它是明长城蓟镇的重要关隘,雄踞在滦河河谷,左右皆高山对拱,地势十分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这里多次发生大战,尤其到了明代,战争逐年升级,厮杀更为惨烈、频繁。到了抗日战争时,中国军队曾在喜峰口大败日军。
  喜峰口雄据滦河河谷,左右高山对峙,是明代洪武初年,大将军徐达在燕山山脉首建的32座重要关隘之一。因战事频繁,历代又都不断地修建、巩固其防御体系。喜峰口长城建筑别有新意,出于军事上的考虑,喜峰口分为关城和城堡两个部分,城堡坐落在群山包围的盆地里,四面用条石砌成,非常坚固,城墙有两丈多高,关门上建有13米高的镇远楼。关城建在城堡北面,三面临山一面靠河,由“日”字型的三道套城组成,关与关之间由坚固的石基砌墙连成一体。城墙的六个接触点均设空心敌楼,西城墙又与万里长城主体相通。古时无论是车马、行人,入关城都要通过三道门,可说是戒备森严,确是金汤之固。从山上俯瞰喜峰口,更有奇特景致。喜峰口关城部分被淹没于水中,水面上仅露出一小部分残墙断壁:长城顺着逶迤的山势一直伸向水岸边,便俯身扎入水中。在水里爬行一、两公里后又从对岸冒了出来,顺着山势蜿蜒爬上山脊,向西盘旋于崇山峻岭之间。这段入水长城真像是一条巨龙俯身汲水,之后又仰首向上升腾。水下长城的形成是由于为了防止滦河的泛滥,1976年引滦入津建成潘家口水库,喜峰口的关城便被淹没于水中,只有到了枯水季节,才能露出关城残址。
  喜峰口是燕山山脉东段的隘口,古称卢龙塞,路通南北。汉代曾在此设松亭关,历史悠久。东汉末曹操与辽西乌桓作战,东晋时前燕慕容儁进兵中原,都经由此塞。后易名喜逢口。相传昔有人久戍不归,其父四处寻问,千里来会,父子相逢于山下,相抱大笑,喜极而死,葬于此处,因有此称。约至明永乐后,讹称为喜峰回。明景泰三年(1452)筑城置关,称喜峰口关。今通称喜峰口。
  唐诗人高适在《塞上》诗中有“东出卢龙塞,浩然客思孤。亭堠列万里,汉兵犹备胡”之句,可见当时统治者对这个地方的重视。明初,喜峰口关是京都与长城外大宁都指挥司联系的中转站,也是其后蒙古兀良哈部入贡的必经之路。
  喜峰口北面约10公里,今河北省宽城县西南的滦河东岸有松亭关。大约由喜峰口迁汉松亭关至此。契丹辽时,契丹人来往于燕京与中京(今内蒙古宁城西)之间多经此。
  明时行人出喜峰口至大宁,舍此道莫属。这关依山傍水,地势极险要。古人称它有“嵯峨虎豹当大关,苍崖壁立登天难”之势,易守难攻。松亭关和喜峰口关都邻近京畿,是明时北京安全的保障。自永乐年间废除大宁都指挥司后,松亭关亦随之奔守,这给明朝带来很大的后患。
  明洪武二十年 (1387)大帅冯胜奉命北讨亡元蒙古残余势力,兵出松亭关。 建文元年(1399),燕王棣举兵造反,朝廷命大宁帅刘贞引兵入松亭关,驻沙河攻遵化。燕王派兵援救遵化,刘贞等退保松亭关。后来燕王要取大宁,他部下诸将说,取大宁必经松亭关,那里地势险要,又有重兵防守,恐难攻下.于是燕王率军绕道袭取大宁,于回军南下时才占领松亭关,从此消除了北面的威胁。 明代自永乐以后,国势渐弱。原来内附于明的东北一些部族,纷纷脱离明朝自立。明宣德三年(1428),长城外的蒙古兀良哈部也叛,明军出喜峰口,大败兀良哈部于宽河。
  嘉靖十年,原属于大宁都指挥司管辖的兀良哈三卫(朵颜、泰宁、福余),欺明软弱,又连兵犯喜峰口。万历时朵颜卫再犯喜峰口。这时明的防御力量有所加强,蓟镇总兵戚继光率军出青山口从侧面袭击朵颜兵,把他们打得大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