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拼音: tí xiào jiē fēi
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賓語、狀語、補語;含貶義
解釋: 啼:哭;皆非:都不是。哭也不是,笑也不是,不知如何纔好。形容處境尷尬或既令人難受又令人發笑的行為。
資料來源: 唐·孟棨《本事詩·情感》:“笑啼皆不敢,方驗作人難。”
例子: 劉久發~地站起來了。(沙汀《煩惱》)
謎語: 苦面人
|
|
| 哭笑不得這件事簡直令人啼笑皆非。 |
tí xiào jiē fēi tí xiào jiē fēi |
| 啼哭不得,也嘻笑不得。比喻處境極其難堪 |
|
| 既使人難受,又使人發笑。猶言哭笑不得。 朱自清 《歷史在戰鬥中》:“隨感錄諷刺着種種舊傳統,那尖銳的筆鋒足以教人啼笑皆非。” 葉聖陶 《未厭集·小病》:“這種感覺簡直啼笑皆非。” 端木蕻良 《遙遠的風沙》:“使我不相信這神話的人,簡直也弄的啼笑皆非。” |
|
成語 啼笑皆非
發音 tí xiào jiē fēi
解釋 啼:哭;皆非:都不是。哭也不是,笑也不是,不知如何纔好。形容處境尷尬或既令人難受又令人發笑的行為。
出處 唐·李商隱《槿花二首》:“殷鮮一相雜,啼笑兩難分。”
示例 沙汀《煩惱》:“劉久發啼笑皆非地站起來了。”
近義詞:哭笑不得
反義詞:鎮定自若
故事 南朝陳將要滅亡,徐德言與妻樂昌公主不能相保,就將銅鏡一分為二,雙方各執一半分離,相約於正月十五日當街賣破鏡來取得聯繫。陳亡,妻沒入楊素傢。到期徐德言輾轉至長安,找到賣破鏡的僕人,在楊素面前樂昌公主作詩“笑啼俱不敢,方驗做人難” |
|
- n.: not know whether to laugh or cry, be between tears and smiles
- v.: between tears and laughter, unable to cry or to laugh
|
|
| 不尷不尬, 哭笑不得, 狼狽不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