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商城遺址投訴電話鄭州旅遊投訴電話:0371-67188061
河南省旅遊投訴電話:0371—6550677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商城遺址位於鄭州市區內,面積25平方公裏。它是早於“安陽殷墟”的商代前期城市遺址,目前仍存在着一座周長為7公裏的商代城墻。在這個城內出土的兩件銅方鼎,是商代前期銅器中罕見的王室遺物。在此還出土了大量的房基、地窖、水井、壕溝、墓葬等遺跡,以及銅器、石器、蚌器、玉器、陶器以及原始瓷器等遺物,還有少量的刀刻字骨和陶文符號。鄭州商城遺址的發現,為研究商代奴隸社會和中國古代城市的形成與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
|
鄭州商城遺址:
位於鄭州市區內,1950年秋發現。經多年的調查和發掘,商代文化遺存遍及東起鳳凰臺,西至西沙口,北自花園路,南到二裏崗,總面積達25平方公裏。遺址內既發現有商代的房基、窖穴、壕溝、水井、墓葬和祭祀坑等遺跡,也出土有銅、石、骨,蚌、玉、陶、原始瓷等器物以及甲骨文和陶文符號等。
1955年秋,在遺址中部發現一座周長近7公裏的商代城墻,城墻底部寬20米,高約10米,頂部寬約5米。城墻夯土內發現許多商代中期的陶片,經碳14測定,證明城址距近約有3500年左右,早於安陽殷墟,是商代中期城址。在城垣內、外出土的遺物中以生産工具範模為最多,說明青銅生産工具當時已廣泛應用。
1974年在一條溝內還發現了許多帶有明顯鋸痕的奴隸的遺骨。在有的奴隸主墓內時見有殉葬的奴隸,以及用被殺的奴隸的頭骨製作的器皿。現已設置了陳列室。
1974年在杜嶺街發掘出一對商中期大銅方鼎,一號鼎重86.4公斤、二號鼎重64.25公斤。兩鼎均為青銅質,雙耳,鬥形方腹.四個圓柱形空足。器表飾有饕餮紋和乳釘紋,造形美觀大方,製作精緻。據鑒定,其年代比著名的安陽“司母戊”大鼎還要早,是目前發現的商代中期青銅器中罕見的重器。1982年7月在商代城外東南側嚮陽回族食品廠內又出土了一批商代中期青銅器,其中饕餮紋大圓鼎和中柱渦紋盂在緻,結構緊湊。大殿正脊兩端,雕有吞脊吻獸,兩側刻滾竜數條,玲瓏剔透,並有鳳凰牡丹映襯。大殿前檐刻有八仙過海,殿門上方橫額刻蒼鬆翠柏和湖水荷花,各角的垂脊均飾竜鳳、蓮花、仙鶴。大殿前的樂樓高15米,上下兩層,飛檐出廈,四周凌空高翹。室內方磚鋪地,四根紅柱高8米多,圍2米餘。前面正脊中間浮雕遊竜數條,且有鳳凰飛舞、荷花、獅子陪襯,異常生動。大殿明間為六扇隔扇門,雕刻別緻,具有較高的藝術水平。俗話說:“朱仙鎮的花戲樓,城隍廟的好隔扇”。
城隍廟經過維修。已煥然一新,建立保管所,負責接待旅遊參觀。
商城遺址安陽商城遺址:
安陽商城遺址位於湯陰縣東30公裏,今商城村西1公裏處。北去1.5公裏有湯河自西南經東北流過。
考古工作者於1977年春、1984年夏兩次在這裏進行了田野調查,鑽探面積3500平方米,得知結果如下:
商城遺址文化層呈凸形,厚在1.20-3.10米之間,土為灰褐色,內含豐富。可見遺物有:陶片、蚌器、骨器殘骸及木炭、紅繞土塊等。陶片質地分泥質和泥質夾砂兩種,胎質較薄,火候高。紋飾以粗、細繩紋為主,素面次之。灰陶居多,黑陶、紅陶較少,能辯器形有鬲、盆、罐、繹、碗等,多屬商代遺物。由此推測這裏同故城一樣,屬於商代重要城市之遺址。 |
|
鄭州商城遺址 | 偃師商城遺址 | 垣麯商城遺址 | 屍鄉溝商城遺址 | 城南路商城遺址 | 城南路商城遺址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