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景名胜 : 中国 >江苏 >苏州 > 唐寅墓
显示地图
目录
No. 1
  唐寅墓投诉电话 苏州市旅游投诉电话:0512-65223377
  江苏省旅游投诉电话:025-83418185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唐寅(1470-1523年年)字伯虎,又字子畏,别号六如居士。卒于明嘉靖二年(1523年)十二月,享年54岁,葬于苏州桃花坞桃花庵内。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迁葬祖垅,即城西横山东侧王家村,后经明清多次维修。但在十年浩劫中,墓碑、石亭、石坊及墓道均被毁,仅存荒冢一丘。1985年重新整修,基本上恢复了五十年代原貌。
  现墓园占地1公顷,大门南向,由四根汉阙式立柱组成。石砌大道尽头为一花岗石两柱出头牌坊。最北为墓冢,占地约1亩,四周用块石砌成明式冰梅墙。墓东向,封土高约3米,前筑石亭,亭内立“明唐解元之墓”碑。墓区内遍植黑松翠柏碧桃,清静幽雅。
  墓南增建有纪念性建筑。中路共三进,第一进门厅题“桃花仙馆”,因唐寅自称桃花仙。第二进是“梦墨堂”,沿用桃花庵中“梦墨亭”之名。堂内格扇摹刻唐寅手书落花诗十首,两壁悬挂现代书画家所书唐寅诗歌及所作唐寅诗意画,并陈列研究唐寅作品的论著、唐寅生平事迹及民间传说。第三进是“六如堂”,因唐寅晚年研习佛学,自号六如居士,故名。堂中有执笔凝神,俯首微侧,若有所思的唐寅半身塑像,悬挂着一副对唐寅其人其墓作了贴切概括的楹联:
  问唐衢痛哭何为,纵使青云无望,却赢得才子高名,在将相王侯以上
  继宋玉招魂之后,此番苍墓重修,更装点横塘美景,替湖山花月增妍
  塑像后的屏门上,摹刻唐寅所画江南山水。两侧陈列介绍唐寅及其良师益友周臣、沈周、祝允明、文徵明等人的书画艺术。
No. 2
  唐寅墓位于市郊横塘乡王家村,距苏州盘门约2公里,1956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唐寅(1470-1524),字伯虎,更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赴南京乡试,中解元,“领解皇都第一名”。次年,唐寅进京会试,因江阴举人徐经贿赂案牵连,被下诏狱。后谪往浙江为吏,不耻就官。遂纵酒浇愁,放浪颓唐,傲世不羁。3l岁时开始“千里壮游”,足迹遍及今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福建、浙江七省,历时10月。壮美的河山,激励了他奋发的情怀;贫困凄苦的生活,逼迫他开始了读书卖画的生涯,终于成为一代著名画家,与沈石田、文徵明、仇英齐名画苑,被后人称作“明四家”,并工书法、诗文,后人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之誉。晚年生活凄苦,卒于嘉靖二年十二月(1524年1月)初二,享年54岁。葬于祖垄,友人祝允明为之撰写墓志铭。
  明崇祯十六年(1644年),文人雷起剑、毛子晋等人见唐寅墓地荒芜,牛羊践踏,凄然叹曰:“千载下读唐伯虎之文者皆其友,何必时与并乎!”乃出资整修,“理厥封树”,“构数楹而祠之”。清嘉庆六年(1801年)长沙人唐仲冕来苏任吴县知县,以唐寅族裔身份再修唐寅墓。碑书“明唐解元之墓”,覆以石亭,立石绰楔。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7年和1958年,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重修唐寅墓。当时,唐仲冕所立之石亭及墓碑尚存。除整治基地外,新建石坊一座于墓道起端,上刻“唐伯虎墓 ,背刻名名传万口”,并种植桃花数十株、松柏20余株。
  1966年复遭破坏,墓碑、石亭、石坊、树木荡然无存,只留荒冢一垄。
  1985年,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再次整修,于墓冢周围砌石护壁,墓地加筑石墙,按原貌重立墓碑、碑亭、石坊。1986年,利用城内拆迁古建筑,在墓南先后筑六如堂、梦墨堂、闲来草堂、禅仙居等,并建门厅桃花仙馆,植树绿化,面目一新,辟为唐寅纪念陈列室,于1986年10月22日对公众开放。唐寅墓现占地9300平方米,南临苏福公路,有清水磨砖贴面双阙式大门,刻有“唐寅墓园”四字,向北过东西门厅、石驳方池和花岗石二柱冲天式牌坊,即为桃花仙馆、梦墨堂、六如堂等组成的唐寅纪念陈列室。最后为墓区。整个墓园环境优美,国内庭院规整,建筑朴实,景物清幽,是一处参观游览的好去处。
英文解释
  1. :  Yin to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