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世昌,男,漢族,1963年4月生,陝西周至人,中共黨員,教授,理學博士,西北大學兼職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係中國數學會會員、陝西省數學會高師數學教育學會理事、陝西省教育學會理事、陝西省高校科研管理研究會理事、《美國數學評論》(Mathematics Review)評論員。於2004年應邀赴日本佐賀大學訪學,任研究教授。現任鹹陽師範學院黨委委員、院長助理,鹹陽師範學院第一屆學科帶頭人(學科方向為基礎數學)。
先後主講了《數學分析》、《微分幾何》等專業課和專業基礎課。1995年被評為陝西省優秀教師,1997年獲得陝西省新長徵突擊手榮譽稱號,同年獲得全國高等師範院校曾憲梓教師奬三等奬,1996年、1997年和1999年三次獲得陝西省教委科技進步三等奬,2000年被確定為鹹陽市科學技術拔尖人才。
舒世昌教授一直從事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在整體微分幾何等研究領域成果顯著,先後在《Journal of Mathematics Society Japan》、《Proc. Royal Soc. Edinburgh》、《Bulletin of Australian Mathematics Society》、《Pacific Journal of Mathematics 》《Tsukusa Journal of Mathematics 》、《Tokyo Journal of Mathematics》、《數學學報》、《數學年刊》等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60多篇,出版專著1部,發表論文中有40多篇次被《SCI》、《EI》、《美國數學評論》、《德國數學文摘》和《中國數學文摘》收錄。主持陝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陝西省教育廳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參加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陝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
石超峰,男,漢族,1976年1月生,內蒙古涼城人,九三學社鹹陽師範學院組織委員,博士,教授。現為澳大利亞不等式及其應用研究會會員、鹹陽師範學院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院長、校學術委員會委員、校學科建設領導小組成員、鹹陽師範學院學報編委、鹹陽師範學院第一屆學科帶頭人(學科方向為應用數學)。
先後主講了《離散數學》、《綫性代數》、《數值方法》等多門課程,並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為研究生主講了《矩陣計算》課程。曾被評為“鹹陽師範學院首屆師德先進個人”。獲鹹陽師範學院優秀教學成果一等奬1項、鹹陽師範學院首屆科研成果二等奬1項、陝西省高等學校科學技術成果二等奬1項。
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參與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主持和參與省部級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主持鹹陽師範學院重點科研項目1項,主持鹹陽師範學院重點課程建設項目1項。多次獲臺灣光華奬學金。
李應樂, 男,漢族,1961年2月生,陝西藍田人,中國民主同盟鹹陽師範學院總支副主委,中共黨員,博士,教授。1987年至1990年在華中師範大學物理係攻讀碩士學位。2005年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獲得博士理學學位,專業為無綫電物理。曾獲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優秀博士論文並獲資助,曾獲該校學術十傑稱號並連續三年獲優秀博士研究生。現任鹹陽師範學院科技産業處處長、鹹陽師範學院第一屆學科帶頭人(學科方向為無綫電物理)、鹹陽師範學院電磁散射研究所所長、中國電子學會高級會員、西安石油大學校聘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李應樂教授參與完成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隨機係統法在電磁符合散射極化問題中的應用》項目,獨立完成過多項廳局級科研項目與院級科研項目,目前主持在研的項目有:陝西省自然科學基礎研究計劃項目1項,陝西省教育廳專項科研計劃項目1項,鹹陽師範學院專項科研基金資助項目2項。2005年獲得陝西省自然科學技術奬1項,2004年和2005年連續獲得陝西省教育廳科研成果奬2項,2006年鹹陽市科技進步奬一項。出版專著《電磁場的多尺度變換理論及其應用》1部,在美國《Electromagnetic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rared and Millimeter Waves》,印度《Indian Journal of Radio & Space Physics》以及《Chinese Physics》,《電子學報》等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40餘篇;已被SCI檢索的有12篇,被EI檢索的有13篇,被ISTP檢索1篇。
張小安,男,漢族,1962年8月生,陝西乾縣人,中共黨員,博士,教授。現任鹹陽師範學院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院長、鹹陽師範學院第一屆學科帶頭人(學科方向為原子分子物理學)。
主要從事高離化態原子物理研究。在《Chin. Phys. Lett》、《Science in China》、《中國科學》、《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B》和《NIM B》等雜志發表論文30餘篇,其中SCI、 EI 收錄 12篇。獲陝西省高等院校科研二等奬,2006年被授予“陝西省師德標兵”稱號。
主持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高電荷態離子與固體表面相互作用紅外光譜研究,主持陝西省教育廳專項科研基金項目。先後參加了國傢973核物理項目,中德日核物理聯合項目,國傢重大科學工程─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冷卻儲存環建設項目。參加了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離子與原子、分子相互作用動力學過程研究,參加了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高電荷態離子與微細管相互作用研究。
李宗領,男,漢族,1959年10月生,陝西鹹陽人,中共黨員,教授。1982年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物理學專業,獲理學學士學位。1987年西安交通大學助教進修班結業,1992年清華大學骨幹教師進修班結業。現任鹹陽師範學院教務處處長、鹹陽師範學院第一屆學科帶頭人(學科方向為電子技術)。
李宗領教授從事教學工作以來,主講了《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等10多門專業基礎課程。先後主編、參編了高等師範電子係列教材《模擬電子技術基礎》、《彩色電視接收機原理與維修》等16部,在《蘭州大學學報》、《計算機工程與應用》、《計算機工程》等核心期刊發表EDA和DSP方面的學術論文11篇。主持、參加教育廳教改項目2項,教育部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項目1項。
劉彬,男,漢族,1958年9月生,陝西三原人,中共黨員,教授,博士研究生。1984年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化學係,1996年獲理學碩士學位,現為西安交通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博士研究生。現任鹹陽師範學院院長、化學係教授、分析科學研究所所長,鹹陽師範學院第一屆學科帶頭人(學科方向為分析化學)。
主要從事分析化學教學及有機顯色劑的合成和電化學分析研究工作。先後擔任《分析化學》等課程的講授任務。曾在《化學學報》、《分析測試學報》等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50餘篇,其中SCI引文4篇,兩篇論文中所提出的測定(錳、汞)的方法被前蘇聯分析化學家伊凡諾夫列為測定錳、汞兩元素的最靈敏方法。曾獲鹹陽師範學院科研成果奬12項,“某些雜環偶氮類化合物與金屬離子顯色反應的研究”獲陝西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奬(合作)。1999年獲曾憲梓教師奬三等奬,2000年入選鹹陽市第四批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2001年獲陝西省優秀教師榮譽稱號,2002年獲陝西省先進工作者稱號。
主持陝西省科技廳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課題1項,陝西教育廳科研基金資助課題3項(完成2項),作為主要完成人參加省教育廳教改項目2項,校科研基金資助課題3項。
付業偉,男,漢族,1960年生,陝西周至人,中共黨員,博士,教授。1982年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化學係,獲理學學士學位, 2005年畢業於西北工業大學材料學專業,獲工學博士學位。係陝西省化學會理事,鹹陽市“三五人才”。現任應用化學與新材料研究所所長、第一屆學科帶頭人(學科方向為材料科學)。主持和參與了陝西省教委專項基金資助項目、鹹陽市科技局資助項目、陝西省科技廳科技攻關項目、國防基礎科研項目、國傢自然科學基金和鹹陽師範學院專項科研基金資助項目。在高性能紙基摩擦材料先進製備技術研究工作中先後攻剋了多項關鍵技術,開發成功緑色製備技術並參與了年産10萬片生産綫中試工作,樣件符合GB/T13826-92的技術指標要求。申報國傢發明專利1項,發表論文49篇,論文被《SCI》、《EI》摘引19篇次,獲得陝西省教委科技進步二等奬和鹹陽師範學院科研成果二等奬。
黃怡,女,漢族,生於1963年12月,浙江省麗水市人,無黨派人士,博士,教授。 1992年畢業於西北大學化學係,獲理學碩士學位。2004年畢業於西北工業大學,獲工學博士學位。現任鹹陽師範學院化學與化工學院副院長、鹹陽師範學院第一屆學科帶頭人(學科方向為高分子化學)。
近年來,主持並完成了陝西省教育廳專項研究基金項目1項。先後參加了國傢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和陝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目前主持的科研項目有:陝西省教育廳專項科研計劃項目和鹹陽師範學院專項科研計劃項目各1項。共發表論文32篇,有數十篇次被國內外情報刊物收錄,其中5篇論文被美國《科學引文索引》(SCI)收錄,兩篇被美國《工程索引》(EI)收錄,多篇被美國《化學文摘》(CA)收錄。
杜忠潮,男,漢族,1956年11月生,陝西鹹陽人,教授。1983年7月畢業於西北大學城市與資源學係(原地理係),獲理學學士學位。係陝西省地理學會常務理事、陝西省地理教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地理學會會員。現任鹹陽師範學院旅遊與資源環境學院院長、鹹陽師範學院第一屆學科帶頭人(學科方向為人文地理學)。
長期從事區域資源環境與地理科學的教學工作。先後主講地理學思想史、旅遊資源學、地價評估等課程。先後主持省教育廳、學校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各1項,獲學校優秀教學成果1等奬2項,主持和參與學校重點課程建設項目2項。參與完成省教育廳科研計劃項目5項、校級科研計劃重點課題2項,主持完成橫嚮研究課題2項。發表學術研究論文40餘篇。其中《韓城—華子山地質地貌研究》獲省高校優秀科研成果三等奬,先後獲校級優秀科研成果一等奬1項、二等奬2項、三等奬1項。
張秦偉,男,漢族,1964 年生,陝西禮泉人,中共黨員,教授。 1985年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生物係,獲理學學士學位。1988年畢業於西北大學地理係,獲理學碩士學位,係陝西省地理學會常務理事、陝西省植物學會理事、全國高等院校中國地理教學研究會理事、中國地理學會會員、中國生態學會會員。現為鹹陽師範學院第一屆學科帶頭人(學科方向自然地理學)。
先後承擔《植物地理學》、《土地管理專題研究》等課程的教學和野外實習工作。編寫了教學講義——《新時期土地利用管理研究》,獲得學校優秀教學成果二等奬、青年教師課堂教學比賽三等奬。
主要開展地理科學與生命科學的應用研究及交叉研究。先後承擔陝西省教育廳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學校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教學改革項目及地方經濟建設項目各1項。出版《秦嶺種子植物區係地理》專著1本。先後在《地理研究》等學術期刊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30 多篇。關於秦嶺種子植物區係多方面的研究結論和觀點受到了國內專傢學者的認可、好評,並被國內文摘類核心期刊《中國生物學文摘》、《中國地理學文摘》、《CABS(植物研究進展)》等轉載。在土地資源開發管理研究領域,就我國新時期土地基本國策提出了鮮明的觀點。係列研究成果《秦嶺種子植物區係地理研究》榮獲陝西省高等院校2004年科學技術進步三等奬。
李萬鵬,男,漢族,1962年8月生,陝西省禮泉人,中共黨員,教授。1985年畢業於西北大學哲學係,獲哲學學士學位,2001年-2003年在西安交大人文學院哲學研究生班學習。係陝西省哲學學會理事、陝西省馬剋思主義哲學史研究會理事。現任鹹陽師範學院政治與管理學院院長、鹹陽師範學院第一屆學科帶頭人(學科方向為馬剋思主義哲學)。
先後主講“馬剋思主義哲學原理”、“倫理學”等課程。先後主持和參與校級教改項目4項,獲校級教學優秀成果一等奬1項,主持完成校級重點課程建設項目1項。
先後在《理論導刊》等中文核心類學術刊物等發表學術研究論文24篇,其中2篇先後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全文轉載;主持並參與校級人文社會科學課題3項,陝西省教育廳科研基金項目3項;獲校級優秀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二等奬1項,陝西省教育工委和陝西省教育廳優秀論文三等奬各1項。
楊生博,男,漢族,1961年11月出生,陝西禮泉人,中共黨員,教授。1984年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政教係。係中國國際共産主義運動史學會會員、中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會員、陝西省教育廳藝術教育委員會委員。現任鹹陽師範學院藝術學院院長、鹹陽師範學院學科建設領導小組、學術領導小組成員,鹹陽師範學院第一屆學科帶頭人(學科方向為政治學)。
先後擔任《政策學》等多門公共基礎課和《生命哲學》的全院選修課程的講授任務。
出版專著五部。獲陝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奬、鹹陽市“五個一工程奬”、陝西省人民政府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奬。在公開刊物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其中核心期刊20餘篇,2篇被人大報刊復印資料全文轉載,《試談愛國主義的含義及其層次性》一文獲陝西省1999—2000年社會科學優秀論文奬。
先後主持完成學校科研基金資助項目2項,陝西省教育廳科研基金資助項目1項,陝西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科研基金資助項目1項,參與完成陝西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和陝西省教育廳共同資助的科研基金項目1項。目前,正在主持陝西省科技廳科研基金項目《西鹹旅遊同綫化行為發展戰略研究》。
李偉,男,漢族,生於1954年,陝西武功縣人,民盟盟員,教授。1982年7月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中文係,獲文學學士學位。現為鹹陽師範學院第一屆學科帶頭人(學科方向為文學理論)。
李偉教授長期從事寫作教學,先後講授過《基礎寫作學》等近十門課程。主攻科研方向為寫作思維學,發表有關寫作思維研究的論文20多篇。主要理論專著《寫作思維學導論》、《畢業學術論文設計與寫作》,主持廳級、省級科研項目各1項。《新編寫作思維學教程》2006年被列為國傢“十一五”規劃教材。還出版發行係列人生思考編著十多部,共計250餘萬字。
2001年李偉教授獲得“鹹陽市師德標兵”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