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和林格尔汉墓壁画投诉电话乌兰察布盟市旅游投诉电话:0474-8320245
内蒙古自治区旅游投诉电话:0471—6282653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和林格尔汉墓位于乌兰察布盟和林格尔县新店子乡境内的一座土山上。墓分前、中、后三主室和三耳室,全长约20米。墓壁、墓顶及甬道两侧有壁画50多幅,榜题250多顶。
这是我国考古发掘迄今所见榜题最多的汉代壁画。这些壁画形象地反映出东汉时期我国北方多民族居住地区的阶级关系、民族关系和社会生活面貌。
从壁画内容及榜题得知,墓主为东汉王朝派到北方民族杂居地区的最高官员--使持节护乌桓校尉。
壁画内容有反映死者的仕途经历,以及升迁各任时的车马出行图;有死者历任官职所在城市和府舍的官府图;有反映统治阶级生活的饮宴、舞乐、百戏等描绘;有反映东汉时社会生产活动的场面,如农耕、庄园、牧马、放牛等图;有当时社会生活的写照,如少数民族的装束、发式、相貌,以及祥瑞图和一些圣贤、忠臣、孝子、烈女的故事图等等。 |
|
位于乌兰察布盟和林格尔县新店子乡境内的一座土山上。墓分前、中、后三主室和三耳室,全长约20米。墓壁、墓顶及甬道两侧有壁画50多幅,榜题250多顶。这是我国考古发掘迄今所见榜题最多的汉代壁画。这些壁画形象地反映出东汉时期我国北方多民族居住地区的阶级关系、民族关系和社会生活面貌。从壁画内容及榜题得知,墓主为东汉王朝派到北方民族杂居地区的最高官员--使持节护乌桓校尉。壁画内容有反映死者的仕途经历,以及升迁各任时的车马出行图;有死者历任官职所在城市和府舍的官府图;有反映统治阶级生活的饮宴、舞乐、百戏等描绘;有反映东汉时社会生产活动的场面,如农耕、庄园、牧马、放牛等图;有当时社会生活的写照,如少数民族的装束、发式、相貌,以及祥瑞图和一些圣贤、忠臣、孝子、烈女的故事图等等。 |
|
书 名: 和林格尔汉墓壁画
作 者: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1
ISBN: 9787501020072
开本: 16开
定价: 280.00元 |
|
《和林格尔汉墓壁画》一书一九七八年初版后未曾再版,如今已难找到。鉴于该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为满足读者的需求,今又时逢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决定再版此书。鉴于原作者中有的已经去世,有的也已退休和调出,出于对原作者的尊重,再版时,除对个别错误的标点、文字作了修改,对报告的内容和文字未作删节和修正。 |
|
和林格尔汉墓壁画
壁画情况一览表
壁画位置示意图
图版
墓葬外景
墓门与盗洞
墓室内景
壁画
门卫(局部)墓门甬南壁
墓府门 墓门甬道北壁
幕府门(局部) 墓门甬道北壁
幕府东门(之一)前室东壁
幕府东门(之二)前室南壁
幕府大廊 前室北壁
拜谒、百戏 前室北壁
繁阳县仓 前室西壁
护乌恒校尉幕府谷仓 前室西壁
繁阳县仓(局部) 前室西壁
护乌恒校尉幕府谷仓(局部)前室西壁
上郡属国都尉、西河长史吏兵马皆食太仓榜题 前室南壁
诸曹 前室南壁
……
壁画摹本 |
|
Helinge’er Hanmu bihua
和林格尔汉墓壁画
mural painting of tomb of Han Dynastyin Horlinger
中国东汉墓室壁画。1972~1973年发掘于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新店子 1号汉墓内。壁画分布于该墓前、中、后室及耳室的壁面上,自底部10厘米以上满壁均绘,共46组、57个画面,总面积约百余平方米。
壁画的内容主要是墓主人一生的经历,着重描绘墓主从举孝廉、郎、西河长史、行上郡属国都尉时、繁阳令到使持节护乌桓校尉的仕途生活。在画面分布上,前室以出行图为主,甬道上方4个宽阔的壁面上描绘了墓主历任各职、升迁出行的庞大车骑队列,其余壁面分别描绘幕府门廊、谷仓、弩库等建筑及其空间中的人物活动;中室主要是繁华的县城、府舍图、众多的历史、神话人物及祥瑞形象;后室则表现墓主晚年的家居生活及庄园景象;3个耳室画了各种奴仆的劳作场面。全画虽依墓室结构分组,情节跌宕,但均统一在集中的主题与慎密的整体布局中。
墓室壁画:《车马出行》(部分)
该墓壁画内容的丰富,在已发掘的汉代壁画墓中是罕见的。它们的珍贵还在于反映了当时汉族与匈奴、乌桓、鲜卑等少数部族频繁交往地区的社会生活。画面的视域宽阔,侧重大场面描写,如围绕使持节护乌桓校尉这一情节,分别描绘了车骑相接、浩浩荡荡的出行场面,从繁阳县到宁城途中的居庸关、宁城县及座落其中的幕府图等,尽收边塞百里之景,包括农耕、射猎、畜牧、采桑、运粮、酿造、庖厨、 乐舞百戏(见彩图和林格尔东汉墓壁画《乐舞百戏》)等的多幅生产、生活画面,记实式地表现出当时的庄园经济情况和地方风俗。孔子及其弟子、80多位古代圣贤和烈女等人物立像,丰富了同类题材的发现数量;5个城市的布局及各类建筑,弥补了此前所缺的形象资料。
壁画画在砖壁上抹出的石灰墙面上,大部分画面上的物象是先经设色,后用墨线勾勒,也有的仅以单线勾描或直接用色渲染而成。造型以生动、洗练为特点,在动态强烈的劳动与乐舞人物中,尤其可见简率飘逸的用笔。数百匹马的造型,因笔迹圆浑和富有弹性而显得生机勃跃。在后室南壁的一幅《庄园图》中,流畅的色线表达出水池中山坡的倒影,透露出画工娴熟的技艺与随意信手的从容兴味。
壁画构图以鸟瞰式视角作大场面描写,在情节性的画面里,物象向壁面的上方发展,形成远近层次,暗示出空间效果,使个体形象的平面感消失在运动的趋势中。《出行图》中密集的车骑主从有序,聚散多变;《宁城图》中建筑物的静与人群的动相互衬映,构成画作热烈的气氛,所有这些,标志着西汉以来的绘画传统得到很大发展。大量的榜题墨书说明了壁画情节或物象名称,其分书字体和娟秀的运笔风格,与壁画的用线谐调统一。
(范迪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