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周原遗址投诉电话宝鸡旅游投诉电话:0917-3653727
陕西省旅游投诉电话:029—85261437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周原遗址景区荣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周原遗址开放时间8:00——18:00周原遗址最佳旅游时间四季皆可周原遗址美食歧山哨子面
歧山擀面皮
歧山锅盔
宝鸡豆腐包子
蜂蜜粽子
红枣稀饭
宝鸡酥茶周原遗址住宿扶风招待所
房价:标准间50元/房,普通三人间40元/房周原遗址购物锅盔馍:是关中独特的风味小吃。制作时先把面发酵好,擀成一个大蒲团形状,放在锅里先用大火上色,后用温火慢慢烤。烤熟后端出来,象一个大锅盖子,又厚又圆人吃时用手一块一块的掰。
腊驴肉:属凤翔特产的腊驴肉。创制于清咸、同年间。腊制工艺是:先将退役老驴宰杀,去蹄,选其四腿和筋肉,淋净血水,悬挂晾晒浮水,干后切块入缸内,分层加入硝盐,上压巨石,月寻取出,白天挂于阳光下晾晒夜间挤压,排除水分再用松木水加五香调料煮熟,拎出后再浸入驴油及原汁汤内之火加热,仅烫提浸多次,到一定程度拎出。冷却后肉块表面可出现霜状结晶。其切片颜色鲜红,呈半透明状,质细腻,酥而有筋,五香喷鼻,余味回长。若选驴鞭做原料,配用上等调料腊制就成为誉满关中的“钱肉”。
民间艺术品马勺脸谱:将秦腔、社火脸谱绘制于木头马勺之上,凤县的民间艺术品--马勺脸谱,曾在北京、杭州、广州、西安、法国巴黎、美国俄亥俄州展出,并在中国首届艺术节“画中戏”展览,有24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其他特产:凤县党生小人参、食用菌、凤椒、香甜可口的鹿糕馍周原遗址交通西安城西客运站,宝鸡火车长途客运均有车直达周原遗址玩法参观人文古迹
周原遗址位于陕西省扶风、岐山两县接壤处,保护面积24平方公里。这一带是周的发祥地,文物遗存极为丰富,迄今共已出土文物数万件,其中尤以青铜器出土数量多、铭文多、考古价值高著称,这里因此被誉为“青铜器之乡”。
周原遗址是周文化的发祥地和灭商之前周人的聚居地,其中心在今陕西扶风、岐山一带。历史上的周原遗址范围北至岐山,南临渭水,东到今武功,西到今凤翔、宝鸡一带。东西长达70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本世纪50年代后期起,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先后在此调查、试掘。1976年,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与西北大学、北京大学考古专业联合在此进行一系列规模较大的发掘。时至今日,周原遗址的考古发掘已经获得了世所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主要包括:对几处西周建筑基址的系统发掘;窖藏和墓葬中出土了成批的青铜器物;遗址中听见的大批刻辞卜骨;出土了其它一些具有珍贵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的遗物。
周原是周室发祥之地。周原成为历史圣地,距今已三千多年。著称于世的周原遗址,是周王朝最早的京城所在地。《诗·大雅·绵》“古公直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周原朊朊,堇茶如饴。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曰止曰时,筑室于兹”,记述的就是周部族在岐山脚下建邦立国的史实。周原遗址内涵丰富,文物遗存数量繁多,周原文化瑰宝博大精探。1982年,国务院公布周原遗址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凤雏甲组西周早期宫室建筑基址发掘于1976年。基址位于京当乡风雏村西南,规模宏大,布局谨严,以门道、前堂中阶和过廊为中轴线,东西两边配置门房、厢房,左右对称,规整的“廊院制”平面布局开我国建筑史上四合院风格之先河,前堂为主体建筑,是周王处理朝政、举行祭祀天地祖先和婚丧等典礼的场所,后室是周王和嫔妃居住之处。
在基址发掘中,先后出土金箔、玉器、瓦陶器等贵重文物万余件及大型陶质水管等建筑材料,特别是在基址西厢二号房间发掘出占卜用的甲骨21050片,其中有字甲骨293片。这是我国首次大批发现的西周甲骨文,其意义之重大不亚于1899年殷墟甲骨文的发现。甲骨文主要记载上起先周王季或文王,下至西周康昭时期的卜祭、卜告、卜年、卜出入、卜田猎、卜征伐和杂卜之事,为探索周文化的渊源,研究商末周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商周关系提供了珍贵资料。1989年,在宫室基址周围航测发现岐邑(周城)遗址。古城呈南稍偏西方向,周长约1300米,全城总面积约945000平方米。凤雏宫室建筑基址恰在城内中心部位,即小孟鼎铭“王格周庙”之周庙,亦即先周之京宫;古城即先周京都岐邑。
自汉代以来,在周原地区出土商周青铜器甚多,其中大盂鼎、毛公鼎最为著名,与外地出土的虢季子白盘、矢人盘被誉为晚清四大国宝。1976年出土的牛形尊等为目前国内所仅有。1975年出土于京当乡董家村土窖藏青铜器37件,其中卫簋、卫蚕、懒匝等均有史料价值很高的长篇铭文,分别记载着西周以物换田、土地交换、诉讼判决、策命赏赐等重要事件,是研究西周中期政治、经济、法律、土地制度、阶级关系等情况的实物资料。周原地区因之被称为“青铜器之乡”。 |
周原遗址(Zhouyuan Site) Weeks of the original site (Zhouyuan Site) |
周原遗址(Zhouyuan Site)周原遗址(Zhouyuan Site) 周原遗址(Zhouyuan Site)
周原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心在今陕西扶风、岐山一带,是周文化的发祥地和灭商之前周人的聚居地。这一地区北倚歧山,南临渭水,形如高阜,海拔900米。东到今武功,西到今凤翔、宝鸡一带。东西长达70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
公元前12世纪末至前11世纪初,周人的首领古公亶父率领族人迁至此地,开始营建城郭,作为都邑之用。公元前11世纪后半叶,周文王迁都丰都后,周原仍是周人的重要政治中心。西周末年,由于西戎入侵的破坏,遂成废墟,废弃不用。
周原地处关中平原西部,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繁衍生息的理想之地,《诗经》曾用“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的诗句赞美周原。三千多年以前,居住在幽(今陕西长武、彬县一带)的姬姓部落,由于经常受到戎狄的侵扰,在其首领古公但亶父率领下,举族迁徙,“渡漆、沮、逾梁山,止于岐山下”,定居周原,建立了岐邑,经古公亶父、王季、文王三代在这里励精图治,国力日强,左为殷商“三公天下有其二”的西方强大的诸侯国。
周原作为周人重要发祥地和祭祀天地、祖宗、神祗的圣地,一些重大国事活动都在此举行,西周灭以后,岐邑毁于兵火,但周人在周原的活动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遣存。西汉宣帝神爵四年(公元前58年),周原就开始发现西周青铜器,此后各代,不断有重要青铜器出土,其数量之多,器型之大,造型之美,铬文之珍贵,实为罕见。素有“青铜器之乡”的美誉。一九八二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八七年十一月建成周原博物馆。
“钟鼎彝器甲天下,金甲陶文冠古今”,博大精深的周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华夏文明的源。
从1976年开始,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北京大学考古系、西北大学考古系联合对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取得了轰动史学界的丰硕成果。现已初步查明,宫殿建筑(或宗庙)的遗址分布在歧山凤雏和扶风召陈两处。 |
凤雏甲组建筑基址和召陈建筑基址 Feng Chu Group building base and base construction called Chen |
周原遗址 凤雏甲组建筑基址和召陈建筑基址周原遗址 凤雏甲组建筑基址和召陈建筑基址
凤雏甲组建筑基址,是一处由庭堂、室、塾、厢房和回廊组成的台式建筑遗存。基址位于岐山县凤雏村南,1976年2月由陕西省周原考古队进行发掘。基址南北长43.2米,东西宽32.5米,面积1469平方米。正门(朝南)之前横筑一长4.8米的门屏,门的两边是东西塾,各有三间。入门即为庭,面积约222平方米。中庭后即为主体建筑殿堂,共6间,各宽3米,进深6米,四周回廊环绕。殿堂后面是后庭,分为东西两个小庭,各为63平方米,有过廊和前后建筑相连。基址最里为5间后室,面宽23米,进深3米。后檐墙与东西厢房的后墙相连,使整个建筑通为一体,厢房筑于东西两边,对称排列,各8间,通长42米,进深6米。召陈建筑基址是1976年3月在扶风县召陈村发现。基址共有15处,其中以三处(F3、F5、F8)保存较为完整,并经过发掘规模也较大。F3的夯土台基残高0.75米,东西长24米,南北宽15米。基址东西间排列着七排柱础, 中间3排间距5.5米,西侧两排间距3米。中间3排由南到北排列着5个柱础,两侧2排各有6个柱础。F8的夯土台基残留0.76米,东西长22.5米,南北宽10.4米。其四周有卵石铺成的散水。基址上每间隔3米从南到北列有4排柱础,由东到西有8排柱础,两道夯土墙将基址分为三部分。F5南半部已遭破坏,仅存北半部分,东西长28米,南北残宽8米,东西排列9个柱洞,南北排列4个柱洞。周原的这两处西周建筑基址中出土了大批建筑材料,数量最多的是板瓦、筒瓦,另有一些半瓦当。瓦和瓦当有大、中、小型之分。板瓦饰绳纹,部分带瓦钉,用之于固定;筒瓦饰三角纹或雷纹;瓦当均为半圆形,其中有部分回纹。这批瓦和瓦当,是当今发现时代最早的瓦类建筑材料。 |
|
周原遗址 青铜器
近几十年来,周原地区的墓葬和窖藏中陆续出土了成批青铜器。主要有以下几起。庄白一号窖藏。1976年12月在扶风县法门公社庄白村南发现。窖藏器物103件,是建国以来出土铜器数量最多,学术价值最高的一批。其中74件铸有铭文,主要是微氏家族四代所铸的铜器,史墙盘有铭文284字,记述了文、武、成、康、昭、穆诸王的功业和史墙的家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许多器物的造型和纹饰极为精美。如折觥的盖前呈羊首,后为大兽面,通体遍雕夔龙纹,形制颇为别致。此外如商尊、商卣、折方彝等一大批器物,都有珍贵的观赏价值和史料价值。董家村窖藏。1975年2月发现在岐山县岐山南麓的董家村西150米处,窖内共出土37件青铜器,其制作时代由穆王至宣王时。 其中有铭文者30件,史料价值很高的有卫鼎、卫等。铭文是我国最早的一件诉讼判决书,是古代重要的法律史文献。九年卫鼎记恭王九年裘卫与矩以物换地的史实。董家村出土的这批器物铭文是研究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关系的重要资料。1960年,扶风县齐家村南的窖藏发现了39件铜器,其中几父壶、柞钟、中义钟、中友父簋、白邦父鬲等28件铸有铭文。1963年,又在齐家村东发现了日己方尊、日己方彝、日己觥等器物。1960年,扶风召陈村发现的散车父器等19件器物。1974年,扶风强家村的师臾钟、即簋等7件器物。1978年,扶风齐村发现的即簋等器物,都是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珍贵青铜器。 |
甲骨卜辞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
1977年夏和1979年春,陕西省周原考古队在发掘岐山凤雏西周建筑基址时,在房内发掘了两个窖穴,出土了大批西周时期的甲骨。这些甲骨共计l7275片,包括卜甲16371片,卜骨687片,其中刻字292片。后来在扶风县齐家村发现了刻字大龟版1块,牛肩胛骨5片。这样,周原遗址总共出土刻字甲骨近300片,总字数1009个,有不同的单字360多个,每片字数多少不一,少则一字,多则30余字,内容有卜祭、卜告、卜年、卜出入、卜田猎及人名、地名、官名、月象及其它内容共十大类。时间大都为武王灭商前后。周原甲骨卜辞的发现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对于确定周原的性质和研究周人历史至关重要。它与殷墟卜辞一样,都是历史研究和古代文字研究的珍贵资料。
周原是一座埋藏极其丰富的地下文物宝库,随着发掘工作的进展,必将有更为重大的新发现,也会有更多、更有价值的文物重见天日。 |
|
周原遗址 旅游指南
交通:
西宝高速公路兰家村出口经法(门)寺 汤(峪)二级旅游专线至法门寺;西安、宝鸡火车站乘一日游旅游车。 |
|
Zhouyuan yizhi
周原遗址
周人的发祥地和灭商以前的都城遗址。位于陕西省岐山、扶风两县的北部,东西约3公里,南北约5公里。史籍记载,周人的首领古公□父约于公元前12世纪末或前11世纪初,自□迁至此地,开始营建城郭,作为都邑。前11世纪后半叶,周文王迁都于丰后,这里仍是周人的重要政治中心。至西周末年,由于西戎入侵而成废墟。
西汉以来,这里就不断有西周铜器出土,相传著名的大□□、盂鼎、毛公鼎等重要铜器均于清代末年出于岐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曾先后做过调查与发掘。1976年起,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与北京大学考古专业、西北大学考古专业联合进行较大规模的发掘,揭露出一批大型的夯土建筑基址,并发现了西周时期的甲骨文和多起铜器窖藏。1982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周原遗址分布图
建筑基址 已发掘的建筑基址有岐山凤雏和扶风召陈两处。
凤雏建筑基址座落在东西宽32.5米,南北长43.5米,高1.3米的夯土台基上。以门道、前堂、后室为中轴,东西配置厢房各8间,并有回廊相连接,形成一前后两进、东西对称的封闭性院落。前堂是这组建筑的主体,东西长17.2米,南北宽6.1米,台基上有排列整齐的柱洞,东西7行,南北4行,可知其面阔为6间,进深为3间。建筑物的地面和墙壁都用细泥掺合砂子、石灰涂抹,表面光洁坚硬。另外,还有两条用陶水管或卵石砌成的排水管道,可以将院内的积水泄向院外。在召陈村已经发掘出15个夯土建筑基址,其布局不按中轴对称,总体规划不甚严谨。其中的3号、5号、8号基址规模较大,保存也较好。3号夯土台基东西长24米,南北宽15米,现存高度0.73米,台基上东西有7排柱础,南北有5~6排柱础,并有两道隔墙,将台基分隔为3间。8号夯土台基略小,东西有8排柱础,间距2.5~3米,南北有4排柱础,间距3米,台基周围有宽 0.5~0.55米的卵石散水。召陈的建筑物屋顶大都用瓦覆盖。遗址中发现很多各式板瓦、筒瓦和半瓦当。板瓦较大,瓦面有绳纹,很多瓦有圆柱状的瓦钉或瓦环。筒瓦除饰绳纹外,还有双线三角划纹。半瓦当则在瓦头上饰重环纹。
凤雏甲组建筑基址平面图
这类大型建筑,很可能是当时贵族的宅院,也有人认为是周人的宗庙或宫殿建筑。从出土的陶器来判断,其年代都属西周中、晚期。凤雏的大型建筑基址覆盖着一层很厚的红烧土,表明是被火焚毁的。
制骨作坊遗址 在周原遗址发现多处铸铜、制陶、制骨、制玉石等手工业作坊遗迹。其中扶风云塘村南西周中期制骨作坊遗址规模最大,这个作坊以制骨笄为主,发掘出大量的骨料和半成品,还有铜锯、刀、砺石等各种工具。所选用的骨料绝大部分是牛的肢骨。从各种半成品中可以窥知其生产程序:先将肢骨截去两端骨节,然后剖成细长的骨条,再经削锉、雕刻,最后磨光即成。
墓葬 在岐山县贺家、扶风县齐家、庄白、云塘等地都有发现,一般都是中小型的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年代早晚不一。岐山贺家村发现的一些小墓,多随葬陶鬲、铜戈和大铜泡各一件,这类墓的年代最早,有可能是灭商以前的周人墓葬。墓地中还发现一些西周早期的墓葬,随葬的铜器有鼎、□、□、尊、卣、□、瓿、□等,个别的墓有壁龛以陈放随葬品,这在西周时期是很少见的。
在云塘和庄白发现的墓葬以西周中期的为多,随葬的铜器有鼎、□、鬲、尊、卣、爵、觯,陶器有鬲、簋、罐。庄白的伯□墓,随葬鼎、□、□、爵、觯、壶、□、饮壶、盘等14件铜礼器,其中的鼎和□均有长铭,记述伯□率师追击□戎,多有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