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啓發開導,使有所領會 |
|
看了這本書使她得到了啓示 |
|
啓發指示,使有所領悟。 李烈鈞 《辛亥革命及督贛時期》:“總理( 孫中山 )起立答詞,對經營全國鐵路多所啓示。” 巴金 《傢》五:“這幾句話對她簡直成了一個啓示,眼前頓時明亮了。” 楊朔 《萬丈高樓平地起》:“這是一個最普通的戰士給我的啓示。” |
|
啓發使領悟:這篇文章給了他很大的啓示。 |
|
qǐ shì
動詞,啓發指示,使有所領悟
這本書啓示我們應該怎樣度過自己的一生。
名詞,從啓發中領悟的道理
從中獲得了重要的啓示。
“啓”是個多義字。“啓”的甲骨文字形像用手去開門,所以它的本義是打開。例如《左傳·襄公二十五年》“門啓而入”,“啓”指打開,後來“啓”由打開的意義引申為開啓、啓發、讓人得以領悟等意思。雙音詞“啓發”、“啓迪”均用此義。開導蒙昧叫“啓蒙”。例如宋朝朱熹著的《易學啓蒙》,其書名就表明該書乃是示人學習易學的門徑。教導初學者也叫“啓蒙”,現在稱幼兒教育為啓蒙教育即用此義。再引申之,“啓”還有陳述、表白的意思。古詩《孔雀東南飛》中有“堂上啓阿母”,此處“啓”的意思就是告訴、表白。舊式書信在正文開頭稱“某啓”或“敬啓者”,“啓”均表寫信的人嚮對方表白啓告。“啓”的這個意義構成的雙音詞有“啓白”、“啓告”、“啓報”等。
在合成詞“啓示”中,“啓”表示意義並不相同。“啓示”的“啓”義為開導啓發,“示”也表示同樣的意義。“示”本指把東西給人看。在 “示威”、“示弱”、“示衆”等詞語中,“示”皆表此義。由讓人看的意義再引申,“示”又有指示、開導、讓人明白某種道理的意思。如:“老師,這個問題怎樣解答,請您給我一些啓示!”因此,在合成詞“啓示”中,“啓”與“示”是同義並用。“啓示”的意思是啓發指示、使人有所領悟的意思。
“啓事”,是為了公開聲明某事而登在報刊上或墻上的文字。這裏的“啓”是“說明”的意思,“事”就是指被說明的事情。而“啓示”的“啓”,則是“開導”的意思,“示”是把事物擺出來或指出來讓人知道。“啓示”是指啓發指示,開導思考,使人有所領悟。可見“啓事”和“啓示”的含義截然不同,二者不能通用。無論是“徵文啓事”,還是“招聘啓事”,都衹能用“事”字,而不能用“示”字。“徵文啓事”寫成“徵文啓示”是錯的。
啓示(a1-Wahy)
伊斯蘭教教義學、經註學的基本概念之一。亦譯“天啓”、“降示”。係阿拉伯語“瓦哈伊”的意譯。據阿拉伯語言學家稱:“啓示”一詞含有昭示、暗示、夢示、警告、指引、玄機、使命、隱語、命令、預言、呼喚(Hatif,哈提夫)等涵義。伊斯蘭教專指安拉派遣天使吉卜利勒傳達啓示給穆罕默德的經典《古蘭經》。《古蘭經》有數十節經文闡述安拉對穆罕默德的“啓示”。如“我衹本真理而降示《古蘭經》,而《古蘭經》也衹含真理而降下。我衹派遣你做報喜信者和警告者”(17:105)。“這《古蘭經》確是全世界的主所啓示的。那忠實的靈魂把它降示在你的心上,以便你警告衆人,以明白的阿拉伯語”(26:192~195)。伊斯蘭教經註學家根據《古蘭經》記載,將經文“降示”的過程分為3個階段:(1)《古蘭經》文是安拉的語言,降示到“一塊受保護的天牌上”(85:22),全文“記錄在珍藏的經本中”(56:78),最初完整地被保存在“天園”。(2)安拉將經文原本由“受保護的天牌”再降示到“最近之天的天庭”,“我在那高貴的夜間確已降示它”(97:1)。(3)安拉命令天使吉卜利勒作為媒介,按“天經原本”陸續“下降”給穆罕默德的心靈裏,或是對穆罕默德的直接啓示。經文以穆罕默德“宗族的語言”——“阿拉伯文的經典”(46:12)的形式出現。經文的“下降”不是一次完成的,經云:“這是一部《古蘭經》,我使它意義明白,以便你從容不迫地對衆人宣讀它,我逐漸地降示它”。經文從610年萊麥丹月(伊歷9月)一個稱“蓋德爾”的高貴夜晚開始下降,歷經23年,根據當時發生的事件和傳教的需要陸續下降的,至632年穆罕默德歸真,“啓示”中止。關於《古蘭經》最先和最後降示的經文,根據一般經註學家公認的說法,最先降示的是第96章《血塊》第1~5節:“你應當奉你的創造主的名義而宣讀,他曾用血塊創造人。你應當宣讀,你的主是最尊嚴的,他曾教人用筆寫字,他曾教人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東西”。最後降示的經文是第5章《筵席》第3節:“今天,我已為你們成全你們的宗教,我已完成我所賜你們的恩典,我已選擇伊斯蘭教做你們的宗教”。
關於安拉“啓示”的形式,《古蘭經》雲:“任何人也不配與真主對話,除非啓示,或從帷幕的後面,或派一個使者,奉他的命令而啓示他所欲啓示的。他確是至尊的,確是至睿的”(42:51)。經註學家根據多節經文,將啓示分為3種形式:(1)通過天使為中介的“啓示”。即安拉派遣天使吉卜利勒把啓示的經文、訓令原原本本地傳達給穆罕默德,使其默記在心中,並加以領悟。據《布哈裏聖訓實錄》載,穆罕默德曾說:“有時,啓示的來臨,就像激烈的鈴聲,當我一旦領悟了其要義時,它便中止,有時,一個男子漢的天使出現在我的面前嚮我講話,於是,我理解了他所說的”。(2)有帳幔的“啓示”。即安拉啓示時,以火光顯現,藉助一種隱蔽的語言(或聲音),被啓示者聽取安拉的言語時,卻見不到真主。《古蘭經》記載了古代先知穆薩求見真主時,卻未看到真主,憑藉火光聽到聲音而受到真主的“啓示”(7:143、28,30等)。(3)無中介的“夢示”。即安拉的啓示內容,通過受啓示者的夢境體現出來。《古蘭經》中敘述了古先知易卜拉欣在夢境中受到安拉指示,以親宰其子伊斯瑪儀作祭物,以考驗其信仰是否堅定、忠誠(37:102)。《布哈裏聖訓實錄》記載了阿伊莎傳述的一段聖訓雲:“最先顯現給真主使者的啓示是良好的夢境,繼後真主使者凡在夢中所見所聞,都是像晨光那樣昭明彰著的來臨”。有的經註學家還認為,啓示的形式還有“靈感式”的啓示。即安拉通過被造物顯示某種特殊跡象和徵兆,給人以迷惑或不解的奇妙方式,以“暗示”、“指點”,開導和啓迪人們的靈感。如安拉給被造物蜜蜂賦予高超的技能,可築造精工細作的蜂巢,以其啓迪人們以推證造物主的全能。故穆斯林學者認為,伊斯蘭教是安拉啓示的宗教。
基督教:“啓示”一辭有主動和被動兩種解釋。前者的意思是指神的活動,藉這活動,他把自己顯示給人;後者的意思是指神如此傳達出來的知識。聖經的啓示觀念,必須用歸納各方面證據的方法引申出來。在此僅列舉最簡要的大綱已足。 |
|
◎譯 名 啓示/毀天滅地/啓示錄
◎片 名 Apocalypto
◎年 代 2006
◎國 傢 美國
◎類 別 動作/冒險/劇情/愛情
◎語 言 瑪雅語
◎IMDB評分 7.9/10 (51,858 votes)
◎IMDB鏈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0472043
◎片 長 139 Min
◎導 演 梅爾·吉布森 Mel Gibson
◎主 演 魯迪·揚布拉德 Rudy Youngblood
傑拉德·塔拉塞納 Gerardo Taracena
莫裏斯·伯德耶洛海德 Morris Birdyellowhead
卡洛斯·伊米裏奧·巴厄茲 Carlos Emilio Baez
達麗婭·赫爾納德茲 Dalia Hernandez
◎分 級 R
◎製作公司 Icon Entertainment International
Icon Productions
試金石影業(Touchstone Pictures)
◎發行公司 博偉影業公司(Buena Vista Pictures) (2006) (USA)
◎官方網站 http://www.apocalypto.com/
◎預 告 片 http://www.imdb.com/title/tt0472043/trailers
◎簡 介 Awards:Nominated for 3 Oscars. Another 3 wins & 10 nominations more
◎上映日期 2006年12月8日 美國
◎官方網站 http://www.apocalypto-lefilm.fr/
◇劇情簡介
本片以瑪雅文明作為大背景,講述的是一個男人在愛的支持下,經歷的難以想象的艱辛旅程。年輕力壯的瑪雅男子虎爪本來擁有最平靜幸福的生活,一個可愛的小兒子,而美麗的妻子正要再次分娩。外族的入侵破壞了這一切,殘酷的酋長帶領他的部下屠殺了虎爪的大部分族人,並且將年輕男子全部俘虜回去,當作奴隸。
在虎爪被抓之前,他偷偷地藏起了自己的妻子和兒子,但他們不能離開他太久,即將分娩的妻子和幼小的兒子無法在如此危險的環境中尋找食物,如果虎爪不能及時回到他們身邊,他們可能會被發現殺死,或者活活餓死。極度焦急的虎爪想盡各種辦法,終於從外族部落中逃了出來,但回傢的路將更加危險,它需要穿過整個熱帶雨林,前有各種毒蛇猛獸,後有大批殘忍追兵,虎爪究竟會死於誰手,還是逃出生天呢?請聽下回分解
片頭引用W.Durant的話 "A great civilization is not conquered from without until it has destroyed itself from within." 則是本片所要體現的主旨。
◇ 背景介紹
瑪雅文明一直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個懸念,有太多的傳說圍繞着這個突然消失的熱帶雨林中的神秘部落,他們是如何建造出金字塔,是如何創造出自己的日曆,又是如何突然消失。有人說瑪雅人是來到地球的外星人後代,有人說瑪雅人的消失使得世界文明倒退了幾十年,更有神秘的瑪雅水晶頭骨圖片在四處流傳。無論這中間有多少是真是假,至少瑪雅文明跟世界上所有的古文明一樣,都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花絮:
·由於受到墨西哥雨季的影響,影片的上映日期從今年8月4日推遲到12月8日。
·如果改用傳統膠片拍攝本片,全部膠片將長達200萬英尺。
·為了抵禦墨西哥雨林潮濕炎熱的氣候,劇組為數碼攝影機蓋上了隔熱毯。
·在拍攝加誇爾縱身跳下瀑布的場景時,魯迪·楊布拉德親自完成了特技,而且一連跳了10次。 |
|
【再現失落的文明】
梅爾·吉布森,一個用電影創造神話的天才影人,總在不失時機的用花樣繁多的影像奇觀喚發觀衆的新奇。2004年,他的《耶穌受難記》成為空前成功的獨立電影,拍攝投入僅為3000萬美元,而全球票房收入竟超過6億。時隔兩年,這個註定驚世駭俗的中年男人又在開始興風作浪,他在墨西哥的維拉剋魯斯廝守數月,重現失落的瑪雅文明,準備用古老而神秘的尤卡特卡語講述新的故事。
“你扮演的角色即將死去!”梅爾·吉布森在揚聲器中大聲喊道,“請註意!我們都在奔嚮死亡!”記者在墨西哥維拉剋魯斯附近的采石場看到他正在拍攝《啓示錄》中一段噩夢般的鏡頭,這部動作史詩片的故事發生在瑪雅文明末期。現場有數百名來自當地的臨時演員,其中大部分幾乎沒看過多少電影,他們在切割石塊,以備建造祭祀用的神殿。吉布森也在他們中間,渾身挂滿白色粉塵,咳嗽起來,而且顯然他和這些人語言不通,溝通存在些障礙。
重拍了幾次,吉布森開始有些惱火,忙去包裏摸煙,翻譯在努力讓這些演員感受導演創造的氣氛。吉布森必須容忍,因為這些演員無疑缺乏經驗,而他為了讓影片具有真實性,采用了尤卡特卡語,也就是瑪雅方言。
“在這部影片中,即使是女主角也是第一次參加電影的拍攝。無論是最年長的還是年輕的都對瑪雅語一竅不通,對高聳的瑪雅建築更是知之甚少,”梅爾·吉布森說,“我覺得我做的一切能夠更好的闡釋正直與誠實的概念,我的演員們把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前的中美洲生活表現得非常貼切。我試圖在這部影片中顛覆電影界已經約定俗成的動作片類型。你會在這部影片中發現很多與衆不同的新鮮元素,雖然這些演員不會說瑪雅語,但大多都是瑪雅人的後裔,他們的表演無疑再現了祖先當年的情景。”
【探詢與反思】
Apocalypto在希臘語是新的開端,拍攝《啓示錄》的初衷來源於吉布森參與的米拉多盆地計劃,該計劃旨在保護危地馬拉的熱帶雨林和考古遺産,吉布森和編劇法哈德·賽菲尼亞被瑪雅文明深深吸引,隨後展開研究,逐漸認知是好戰和違背生態規律加速了瑪雅文明的突然滅亡。
瑪雅文明末期,大祭祀們主張衹有建立更多和神殿並用更多的活人祭祀才能確保收成,編劇希望影片的主題能為世人敲響警鐘,賽菲尼亞稱是破壞生態平衡和道德標準的衰退葬送了瑪雅人,而吉布森甚至說布什政府的言論與此具有相似之處。
“我的故事開始於富裕但卻非常腐朽的瑪雅王國,”吉布森介紹說,“它的統治者堅持認為,如果不修建更多的神殿,不祭祀更多的活人,神靈們就不會安息,人類賴以生存的農作物就會枯萎。作為一個幸運兒,加格瓦(影片男主人公Jaguar Paw)因為擅長奔跑纔逃脫了被活祭的命運。”
“我覺得環境和自然的失衡,以及混亂的價值觀直接導致了瑪雅文明的陷落。對我們當今的社會而言,也是一種啓示,”編劇賽菲尼亞如是說。
【大投入與大爭議】
正如賽菲尼亞所說,他們企圖表現一些與衆不同而更有深意的東西,很多細節都一絲不苟。曾因《與狼共舞》獲奧斯卡奬的攝影師迪安·塞姆勒在影片中使用了一種新型數字攝影機Panavision Genesis,以體現難以置信的速度感。在影片關鍵橋段,加格瓦在森林中狂奔的場景中,這種攝影機得到充分運用。
影片的布景師是曾擔綱《吸血驚情四百年》的湯姆·桑德斯,他說《啓示錄》是個巨大的挑戰,影片的拍攝涉及歷史、考古和民俗等方方面面,當時的頭飾、貨幣和武士的耳環都必須悉數重現。另外,如同在維拉剋魯斯一個大倉庫裏堆積的大量考古書籍一樣,化妝師和服裝師也為數衆多,他們甚至耗費了6個月的時間建造了金字塔群,這些共投入了將近5000萬美元,是《耶穌受難記》的20倍。
吉布森吸取了《耶穌受難記》引起爭議的教訓,《啓示錄》的劇組成員有三分之一是墨西哥人,並嚮維拉剋魯斯地區遭受去年斯坦颶風襲擊的難民捐助了100萬美元。但據墨西哥籍演員說,由於影片涉及瑪雅文明中的活人祭祀,在墨西哥社會引起非議不可避免。
不過,吉布森還是非常坦然的預測說:“根據《耶穌受難記》的經驗,評論傢們對我的這部作品同樣不會輕易放過。”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對《啓示錄》持批評態度,愛達河州立大學教授、瑪雅文化學者理查德·漢森評價道:“我對吉布森的拍攝細節充滿了驚喜感,對已經消失的瑪雅文明來說,這是一次有益的探索。”
觀看地址:http://v.r51.net/dz/qishi1913.html |
|
- : revelation
- n.: apocalypse, inspiration, message, enlightenment
- v.: inspire
- vt.: reveal
|
|
- n. révélation
|
|
啓迪, 賦予某人靈感 |
|
詞語 | 成語 | 典故 | 成語詞典 | 詞彙解釋 | 任末 | 讀書故事 | 選擇 | 寓言 | 書籍 | 人生 | 銷售 | 教學 | 譯文 | 註釋 | 原文 | 意思 | 近視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