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院校 : 中国 >吉林 >长春 >长春市区 > 吉林大学
您是否在寻求:吉林吉林大吉林大学吉林大学教授吉林大学教授博导更多结果...
显示地图
目录
中国的综合性大学
  中国的综合性大学。校址在长春。前身是1946年创建于哈尔滨的东北行政学院。1948年与哈尔滨大学合并,称东北科学院,同年迁往沈阳,改名为东北行政学院。1950年改名为东北人民大学,后迁到长春。1958年改现名。设有研究生院以及数学、物理、化学、历史、考古学、经济学等系。
No. 2
  吉林大学投诉电话长春市旅游投诉电话:0431-8982014
  吉林省旅游投诉电话:0431-5653030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吉林大学坐落在吉林省省会长春市,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是首批进入“211工程”的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也是“985工程”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学校现任党委书记为著名法学家张文显教授,现任校长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化学家周其凤教授,均已被列为中央管理。
  吉林大学是由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合并组建而成的。合并前的六所学校,都有着光荣的历史。原吉林大学的前身是东北行政学院、东北人民大学,伴随着新中国高教资源在各大区重点布局而发展壮大,并形成了优良的校风和学风,是一所文理兼备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高素质人才,取得了许多重大的高水平科研成果,是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原吉林工业大学的前身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伴随着我国汽车、农机工业的兴起而成长,是一所以汽车和农机为优势和特色,工、管、理、文相结合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是我国汽车工业和机械工业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被誉为“中国汽车农机工业人才的摇篮”。原白求恩医科大学的前身是晋察冀军区白求恩卫生学校和第十八集团军卫生学校。几经变迁,建国后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学校于1939年在抗日的烽火中由聂荣臻元帅创办,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诺尔曼.白求恩参加了学校的创建和教学医疗工作。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医学人才,造就了许多著名的医学专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原长春科技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51年的长春地质专科学校,首任校长李四光,是一所办学特色鲜明的多学科全国重点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矿产资源普查、勘探、开采、保护和综合利用方面的人才,并丰富了我国地球科学的理论研究。原长春邮电学院是我国东北地区惟一一所信息通信类工科高等学校。学院于1947年创建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是一所办学条件较为完善、学科新、发展势头好的学校,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信息通信类人才。这五所学校于2000年6月12日合并组建了新的吉林大学。2004年8月29日,吉林大学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合并。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1992年更名为农牧大学,1999年更名为军需大学,是一所以军事兽医教育和军事后勤教育为特色的高等军事学校,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军事后勤人才。
  吉林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军事学等全部12大学科门类;有本科专业129个,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2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78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9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7个;有国家重点学科17个。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教师5937多人,其中教授1325人,博士生指导教师737人。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9人(双聘7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7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4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获得者3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7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首席专家2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6人。
  吉林大学是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学之一,现已建立起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高水平、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在校全日制学生6.3万多人,其中博士生、硕士生1.9万余人,留学生800余人,另有成人教育学生1.5万人。
  学校拥有近二百个具有现代化研究手段的实验室,其中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985工程”二期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5个,“985工程”二期建设科技创新平台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9个,其他部委重点实验室13个。学校承担了大量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有一批产业化前景好、技术含量高的国家攻关项目、“863”项目、“973”项目等高新技术成果。
  学校科技园已被确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校办产业蓬勃发展,被誉为“民族的软件骄子”的长春吉大正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一批校办产业落户于与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毗邻的学校科技园内,与新校园连为一体,有望发展成为高科技产业群。
  
  吉林大学校园占地面积661万多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近340万平方米。现有6个校区9个校园,分布在长春市的不同方位。新铺设的光缆和计算机网络把所有校区连为一体,使网上办公、远程教育等更加便捷。学校另在珠海市新建珠海校区,占地面积330多万平方米,一期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各类藏书551万册,已被确定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藏书馆。经教育部批准建设在我校的calis东北地区中心为全国七大中心之一。
  学校对外交流广泛,校际合作紧密,已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余所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
  吉林大学已成为我国目前办学规模最大的高等学府,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呈现出更加广泛的发展前景。吉林大学的奋斗目标是:通过不断努力,使吉林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专业、师资队伍、管理体制、校园文化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整体学科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重点建设学科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学科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成为国家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高层次决策咨询的重要基地,建成一所国内领先、国际知名、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从而实现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把吉林大学建成一流的社会主义大学”的目标。
学校名称
  中文:吉林大学
  英文:Jilin University
学校标志
  校名
  校徽
  校徽,是一所大学的象征。吉林大学校徽包括徽志和徽章。学校徽志是在建校50周年时确定的,2005年12月写入《吉林大学章程》。学校徽志是双圆套圆形徽标,中间是由“吉林大学”英文缩写组成的天鹅飞翔图案,上方有“1946”字样,代表学校建校时间;外环上方是“中国·吉林大学”的英文大写,下方是郭沫若题写的校名。学校徽章为教职员工和学生佩戴的题有校名的长方形证章。
  校旗
  校旗,是一所大学的重要标识之一。吉林大学校旗是在建校50周年时确定的,2005年12月写入《吉林大学章程》。学校校旗为天蓝色长方形旗帜,中央印有郭沫若题写的校名,左上角配以学校徽志。国旗旗座落成典礼,是在1996年9月20日建校50周年庆典的时候在前卫校区南区举行的。以后每周举行一次升旗仪式,时间是每周一早晨6点30分。每周一清晨,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迎着初升的太阳徐徐升起,那强劲的节奏震撼着每位吉大人的心房,激发起全校师生员工的爱国情怀;接着,铿锵有力的校歌奏响,天蓝色的校旗缓缓升起,在场的师生员工会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同唱,增强了全校师生员工爱国荣校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每周在校园举行升旗仪式,使师生员工不断增强国旗意识,并以此
  带动整个校园文化建设,在全校形成一种积极进取、爱国爱校的精神风貌和文化氛围。
  校训
  校训,是一所大学的精神。是一所大学办学思想、人才目标、人文内涵与学校特有精神的结晶和积淀,是对学校办学宗旨与学术传统的高度概括,是对学校教学理念和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对学校文化核心内容的最好诠释,最能反映一所大学的传统和特色。校训,是师生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也是师生员工砥砺人格的精神向导,更是师生员工不懈奋斗的人生航标。透过校训,可以走进这所大学的精神境界,去领略深藏其中的无价之宝。校训,对于学校内聚人心、外树形象、永葆活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激励师生员工弘扬传统、开拓创新、奋发向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吉林大学校训是“求实创新、励志图强”。吉林大学校训碑揭幕式,是在1996年9月21日建校50周年庆典的时候举行的。校训碑形状像一艘乘风破浪的帆船,象征着学校的事业披荆斩棘,一帆风顺,勇往直前!上面镌刻着由吉林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金义庵书写的“求实创新 励志图强”八个苍劲有力的红色大字,这八字校训集中体现了吉大几代人脚踏实地、艰苦创业、勇于进取、奋力拼搏的精神风貌。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对校训给予新的诠释,既要将6校合并的新吉林大学所进行的改革实践沉淀进去,也要将吉林大学在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迈进的进程中必须吸纳的新的理念、新的思想和新的教学与管理风格凝练其中,赋予新的内容与时代特征。新吉林大学于2003年启动现代大学精神研究,着重研究了合并的原5所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优秀传统、办学理念、校风学风和价值观念,并对“求实创新、励志图强”的校训进行了与时俱进的诠释,在此基础上提出21世纪的吉大精神。2005年12月29日在《吉林大学章程》中进一步凝炼出以求真务实、自由民主、开放兼容、隆法明德、与时俱进为核心的大学精神。
   校歌
  校歌,是一所大学的精神旗帜。校歌,以艺术形式表达了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理想和精神风貌,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精神和文化的载体,也是体现学校特色、振奋精神、激励师生员工求实创新、励志图强的精神旗帜。一首脍炙人口的校歌,可以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树立形象,远播声名。《吉林大学校歌》,是1996年建校50周年的时候创作的,2005年12月写入《吉林大学章程》。词作者是全国著名学者、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作者、原吉林大学副校长、文学院名誉院长公木先生(张松如教授),曲作者是全国著名音乐家、中央歌舞剧院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会长王世光先生。
  《吉林大学校歌》,概括了吉林大学发展壮大的历史,描绘了吉林大学的远大理想、坚定信念和宏伟目标,展现了吉大人的宽阔胸怀、豪迈气概和雄心壮志。我们的校歌中写到,“我们崛起在祖国的北疆”,为什么用“崛起”这个词,这是因为我们是1946年建校的,1952年成为党和人民政府布局在东北的惟一一所综合性大学,1960年成为国家重点大学。除了革命战争烽火年代,我们真正的建设时间仅有10年。10年的时间我们就成为国家重点大学,屹立于全国名校前列。所以,我们用“崛起”是有着深刻意义的。
  “攀登科学高峰——我们的目标,造福人类社会——我们的方向”表明的是我们学校的理想和信念。
  “哺育英才的摇篮,探求知识的殿堂”表明了我们研究型大学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这与我们老校长匡亚明先生在1955年《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发刊词中强调“该校要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思想”是相吻合的。
  “求实创新、励志图强、艰苦创业、奋发向上”充分表明了我们吉大人的精神状态。
  “跨越长江、跨越黄河、跨越太平洋”表明我们吉林大学是国际化的大学,我们崛起在祖国的北疆但我们不局限在祖国的北疆,我们要面向全国,面向全世界。
  “人比山高,脚比路长,跨越新世纪,去迎接轰响的红太阳”,表明了我们吉大火红的事业、火红的明天,表明了我们吉大人向往美好、追求卓越的雄心壮志。
使命
  吉林大学将坚持精英教育方针,培养出更多的政治精英、管理精英、学术精英、科技精英以及在各个领域里能够起到先进作用的模范人物,成为一所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学校概况
  吉林大学坐落在吉林省省会长春市,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1995年首批通过国家教委“211工程”审批,2001年被列入“985工程”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学校现任党委书记为陈德文教授,现任校长为展涛教授,均已被列为中央管理。
  长春人戏称:“美丽的长春市坐落在吉林大学之中。”
  ★原吉林大学建校于1946年9月24日,当时校名为东北行政学院;几经变迁,1950年3月31日易名为东北人民大学;1958年8月11日,东北人民大学更名为吉林大学,郭沫若为吉林大学题写校名。1960年10月22日,中央正式批准吉林大学为国家重点综合性大学。1984年6月,国务院批准了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中国22所重点大学首批试办研究院,8月8日吉林大学研究生院成立。新的吉林大学于2000年6月12日由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组建而成。2004年8月29日,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并入吉林大学。2004年教育部确定包括吉林大学在内的全国34所高校考研自行确定复试录取分数线。吉林大学是具有教授任职资格审批权的高校。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教师6360人,其中教授1298人 ,博士生指导教师737人 。 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20人( 双聘7人)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6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首席专家4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8人。 学校拥有190个具有现代化研究手段的实验室,其中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985工程”二期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5个,“985工程”二期建设科技创新平台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0个,其他部委重点实验室13个。学校承担了大量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有一批 产业化前景好、技术含量高的国家攻关项目、“863”项目、“973”项目等高新技术成果。
  吉林大学是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学之一,现已建立起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在校全日制学生59412人,其中博士生、硕士生19080人,留学生1332人,自考在籍生19000人,另有成人教育学生20233人。
  学校科技园已被确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校办产业蓬勃发展,被誉为“民族的软件骄子”的长春吉大正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一批校办产业落户于与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毗邻的学校科技园内,与新校园连为一体,有望发展成为高科技产业群。
  吉林大学校园占地面积661万多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近340万平方米。现有6个校区8个校园,分布在长春市的不同方位。新铺设的光缆和计算机网络把所有校区连为一体,使网上办公、远程教育等更加便捷。在珠海市新建珠海校区,占地面积330多万平方米,一期建筑面积12. 5万平方米 。学校图书馆各类藏书614万册,已被确定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藏书馆。经教育部批准建设在我校的CALIS东北地区中心为全国七大中心之一。 吉林大学已成为中国目前办学规模最大的高等学府,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呈现出更加广泛的发展前景。
学校历史
  1946年9月24日,中共中央东北局批准成立吉林大学的前身东北行政学院。
  1946年10月5日,东北行政学院于东北解放区首府哈尔滨市成立,由东北行政委员会直接领导。东北行政委员会主席林枫兼任院长,东北行政委员会民政委员会副主任魏震五兼任院务主任。
  哈尔滨大学在“满洲国”时期称王道书院,日本投降后改为国学院,后改为私立哈尔滨大学。
  1946年9月,东北行政委员会接收私立哈尔滨大学,改为公立大学,任命东北行政委员会教育委员会主任车向忱为校长,来自延安中央青委的干部何礼为副校长。
  1948年5月,哈尔滨大学与东北行政学院合并,改称东北科学院。院长仍由林枫兼任,副院长是车向忱、王一夫。
  1948年7月6日,东北科学院开学典礼。东北科学院分设理工系、农林系、教育系、行政系、公安系。
  1948年11月,东北科学院迁往沈阳,复名为东北行政学院。林枫任院长,王一夫任副院长。分设行政、教育、司法3个系,1个师范部。于12月开学。
  1949年5月,原嫩江省民政厅厅长刘靖被任命为东北行政学院第一专职副院长。
  1949年8月1日,中共中央东北局和东北行政委员会颁布了《关于整顿高等教育的决定》。根据此决定,东北行政学院定位为“培养与训练行政干部的高等行政学校”。
  1950年3月31日,东北人民政府决定:东北行政学院更名为东北人民大学,任命王一夫为校长,刘靖为副校长。先后设立了行政、教育、司法、财政、银行、会计、工厂管理7个系,以及俄文、会计两个专修科和工农干部文化补习班、地方干部训练班、合作干部训练班和第一期研究班。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学校奉命从沈阳迁至长春。
  1950年9月4日,东北人民政府正式下达疏散命令,学校开始搬迁,9月16日最后一批学生到达长春。东北人民大学迁至长春后,占用了解放大路北侧的满炭株式会社大楼及附近的几处楼舍,并立即复课。
  1950年11月3日,中共东北人民大学委员会成立,副校长刘靖兼任党委书记。
  1951年3月开始,增设贸易系、合作系、经济系。把财政系与银行系合并为财政信贷系,会计系改为会计统计系,俄文专修科改为俄文系。
  1951年8月29日,校长王一夫调任中央内务部副部长,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东北文教委员会副主任吕振羽来校,任校长兼党委书记。
  1951年10月15日,经校务委员会通过,由校长发布实施《东北人民大学章程》,对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机构设置、职责分工等都作了明确规定。
  1952年10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进行了院系调整。东北人民大学由财经政法性质的大学,改为东北地区第一所综合性大学。中央高教部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师大、辅仁大学、大连工学院、东北工学院等院校的部分教师,以及大连工学院、东北工学院的数理两系的部分学生调整到东北人民大学。王湘浩、江泽坚、谢邦杰、徐利治、王柔怀、余瑞璜、吴式枢、朱光亚、霍秉权、郑建宣、蔡镏生、唐敖庆、关实之、陶慰荪、杨振声、冯文炳、赵西陆、刘禹昌、丁则良等一批知名学者来东北人民大学任教。
  1952年,数学家王湘浩教授创建数学系;物理化学家蔡镏生教授、理论化学家唐敖庆教授、无机化学家关实之教授、生物化学家陶慰荪教授创立了化学系;固体物理学家余瑞璜教授等人创建了物理系。文科在原有基础上调整为中文、历史、法律、经济、俄文5个系。成为文理兼备的综合性大学。
  1953年9月,东北人民大学首次正式招收研究生16人,其中物理、化学系各5人,学制3年;文科6人,2年毕业。
  1955年5月,吕振羽、王湘浩、余瑞璜、唐敖庆教授被评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55年5月,匡亚明来东北人民大学任校长兼党委第一书记。
  1955年5月28日至6月5日,东北人民大学举行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匡亚明任第一书记,江剑秋任副书记。
  1955年7月,吕振羽离校,调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
  1957年8月27日至30日,召开第二次全校党员代表大会,匡亚明任党委第一书记。
  根据中央关于改变教育领导体制的决定,东北人民大学领导权划归吉林省,1958年8月11日,经中共吉林省委和吉林省人民委员会决定东北人民大学正式更名为吉林大学,郭沫若为吉林大学题写校名。
  1958年9月,吉林大学新建原子能系和哲学系。任命唐敖庆教授兼原子能系主任,任命刘丹岩教授为哲学系主任。
  1958年秋,邓小平为吉林大学题词:“把劳动和教育结合起来,是培养具有共产主义品德和真实本领的年青一代的根本道路”。
  1958年11月,召开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匡亚明为党委第一书记,陈静波为第二书记。
  1959年2月,吉林大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率先成立了半导体系和无线电电子学系。高鼎三副教授任半导体系主任,黄振邦副教授任无线电电子学系主任。
  1960年9月24日至28日,召开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匡亚明任党委第一书记。
  1959年9月,根据高教部的要求,吉林大学本科专业学科由四年改为五年。
  1960年成立外文系。
  1960年10月22日,党中央正式批准吉林大学为重点综合性大学。
  1962年1月6日至14日,召开第五次党员代表大会,匡亚明任党委第一书记。
  1963年5月,匡亚明调任南京大学校长,吉林大学由刘靖代校长。
  1964年10月27日至11月1日,召开第六次党员代表大会,陈静波任党委第二书记。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十年动乱”中,教学和科研均遭到严重的破坏。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十年动乱宣告结束。
  1976年,创建了计算机科学系。
  1977年11月,建立了理论化学研究所;
  1970年12月22日至24日,召开第七次党员代表大会,军宣队负责人王贵德任党委书记。
  1977年,吉林大学开始招收四年制本科学生。正式恢复全国统一考试的招生制度。
  1978年3月20日举行了本科新生开学典礼,10月15日研究生开学。
  1978年,吉林大学被重新确定为教育部直属国家重点综合性大学。
  1978年4月,胡绍祖来吉林大学任党委书记,7月,唐敖庆被任命为校长。
  1980年1月,吴式枢教授被评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81年,成立人口所。
  1983年4月,成立古籍整理研究所。
  1983年9月,建立政治学系,是中国高等院校中第一个恢复、建立的政治学系。
  1984年2月,中央批准吉林大学组成新的领导班子,温希凡任党委书记,唐敖庆任校长。
  1984年6月,国务院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22所重点大学首批试办研究院,8月8日吉林大学研究生院成立。
  1984年8月,成立分子生物学系。
  1984年10月19日至22日,召开第八次党员代表大会,温希凡任党委书记。
  1985年9月1日,经国家教委党组批准,吉林大学开始试行校长负责制。10月建立校务委员会,唐敖庆任主任。
  1985年10月12日,吉林大学举行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大会,授予10位研究生博士学位。
  1986年1月,国家教委任命唐敖庆为吉林大学名誉校长,任命伍卓群为校长。
  1986年10月,召开建校40周年庆祝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彭真、李鹏、方毅、胡乔木为学校建校40周年题词。
  1986年,吉林大学决定在双德乡建设南校区。
  1988年3月,召开第九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胡德宝任党委书记。
  1988年7月,吉林大学举行南校区建设工程开工仪式暨逸夫图书馆奠基典礼。
  1989年10月,樊万清调任吉林大学党委书记。
  1992年1月,孙家钟教授、江元生教授、徐如人教授、沈家骢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93年4月,吉林大学召开第十次党员代表大会。刘中树任党委书记。
  1995年7月,高鼎三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5年9月,国家教委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共同组织了对吉林大学申请进入“211工程”的部门预审,专家一致建议通过吉林大学“211工程”部门预审。
  1996年2月,国家教委任命刘中树为校长、王文金为党委书记。
  1996年3月28日,国家教委批准正式建立吉林大学研究生院。
  1996年9月21日、22日,以“振奋精神、凝聚力量、继往开来、再创辉煌”为主题,举行了建校50周年庆祝和纪念活动,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李瑞环、李岚清、荣毅仁、费孝通、宋健等为吉林大学建校50周年题了词。
  1997年9月1日,国家教委党组下发《关于吉林大学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通知》。
  1997年9月2日至5日,召开中国共产党吉林大学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党委书记王文金代表上届党委作了题为《求实创新,励志图强,为建设社会主义大学而奋斗》的工作报告。报告强调,学校由1985年9月开始试行的校长负责制,改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学校领导体制上的重要转变,对加强和改善新形势下党委对学校工作的统一领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全面推进以“共建、调整、合作、合并”为方针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2000年6月12日,根据国务院关于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和局部结构调整的决定,经教育部批准,原吉林大学与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吉林大学。合并之后,由于规模庞大,又分布在长春各处,有“美丽的长春市坐落在吉林大学校园当中”的美称。
  2002年1月13日,珠海市与吉林大学签订《珠海市人民政府、吉林大学合作建设吉林大学珠海校区协议书》,建立吉林大学珠海校区。
  2004年5月20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同意吉林大学与珠海兴国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合作试办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的批复》,试办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为独立学院。
  2004年8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番号撤销。吉林大学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合并,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更名为吉林大学和平分校,相对独立办学,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2005年1月7日,根据《关于军需大学并入吉林大学后管理模式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军需大学并入吉林大学后,成为吉林大学的一个校区(和平校区),改称农学部。学校对学部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按学校授权,学部相对独立管理校区事务”。军需大学军校时代正式结束。
  2006年9月,举行了合校六周年暨建校六十周年校庆。
  2007年3月19日,吉林大学财务处在校内网站公布《关于召开征集解决学校财务困难建议座谈会的通知》(校财字[2007]9号)。通知中表示,从2005年起,每年贷款利息支出1.5亿至1.7亿元,大学财务出现困难,“向广大师生征集具有建设性、操作性强的合理化建议”。
  2007年12月11日 吉林省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通过任命吉林大学党委书记张文显为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
  2008年1月13日 吉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吉林大学党委书记张文显当选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
  2008年3月23日 中组部在全校干部大会会上宣布原兰州大学党委书记陈德文就任该校党委书记,免去张文显党委书记职务。
  2008年11月7日 中组部在全校干部大会会上宣布原山东大学校长展涛就任吉林大学校长,免去周其凤吉林大学校长职务,周其凤转调为北京大学校长。
  2009年5月26日,吉林大学同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就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等问题签署全面合作协议,“中国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在吉林大学正式揭牌,这标志吉林大学开始全方位参与国家人口和健康事业发展。
  2009年5月27日 教育部和农业部在北京签署协议,合作共建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吉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八所高校。
  2009年6月4日,应对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机制科技组(以下简称“科技组”)在京召开了由吉林大学等22家单位共同发起的流感疫苗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大会,科技组成员单位代表、战略联盟参与单位代表出席会议,科技组组长、科技部部长万钢出席并讲话。吉林大学校长展涛参加了会议。战略联盟的宗旨是充分发挥成员单位的科技资源,加强产学研紧密结合,共同致力于流感疫苗研究和生产中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研究与装备技术升级,整体提升国内流感疫苗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防控流感大流行和应对现在全球蔓延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做出努力。
  2009年6月11日,吉林大学党委常委会议研究通过了新的《吉林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并启动了各级学术委员会换届调整工作。这是吉林大学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具体成果之一,对探索建立大学民主管理制度有着重要意义。此次新《章程》的出台和新一届学术委员会的调整将带来一种新的理念、新的管理体系和工作模式,还将引领一种新的大学文化与风尚。
  2009年6月16日,教育部、国土资源部共建吉林大学地学部协议签字仪式在吉大举行。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周济,国土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吉林省省长韩长赋,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国家测绘局局长徐德明,吉林省副省长陈晓光、王守臣,吉大党委书记陈德文,校长展涛等参加了签字仪式。周济与徐绍史共同签署了《教育部、国土资源部共建吉林大学地学部协议书》。
  2009年6月18日,吉大东荣大厦会议中心二楼多功能厅洋溢着喜庆的气氛,新一批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聘任暨证书颁发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校长展涛为新聘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刘中树、孙正聿、张文显、林沄颁发了证书。
  2009年6月24日下午,吉大再度与中国银行吉林省分行牵手,建立双方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银校合作平台。
吉林大学网站
  http://www.jlu.edu.cn
本科生教育
  吉林大学是一所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她于2000年6月由原吉林大学 、吉林工业大学 、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和长春邮电学院5所院校合并组成,2004年8月接受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的并入。现有本科专业124个。学校教学设施完善,教室类型齐全,教师理论、授课水平高。学校教育注重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每年为国家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他们业已成为全国各条战线上的骨干。
研究生教育
  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建于1984年6月,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全国22所重点大学首批试办的研究生院之一。1996年3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成为首批正式建院的研究生院之一。吉林大学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早,194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班,1952年开始招收三年制研究生,1978年开始培养学位研究生。1985年 10月,经国务院批准,吉林大学成为首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 吉林大学现有硕士学位授权点278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学科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91个,一级学科学位授权学科28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学科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7个;有博士生指导教师737人,在校研究生1.9万多人。 多年来,吉林大学一直把人才培养质量视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为此,研究生院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严格审查报考资格;科学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不断更新课程设置;严格学位授予标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管理;重视研究生德育教育,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等。同时,研究生院还进行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方面的改革:优秀硕士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本—硕连读和硕—博连读等多种培养模式;为企业或行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硕士研究生;招收法律硕士、工 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硕士及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展在职人员申请博士、硕士学位等。吉林大学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将在改革中求发展,竞争中求领先。现在,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已经成为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培养质量较高的我国重要的研究生培养基地。
  1984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22所高校首批试办研究生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医科大学。
国家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 数学
  · 基础数学
  · 计算数学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应用数学
  · 运筹学与控制论
  ◇ 化学
  · 无机化学
  · 分析化学
  · 有机化学
  · 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
  ·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 机械工程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 机械电子工程
  · 机械设计及理论
  · 车辆工程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矿产普查与勘探
  ·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 地质工程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马克思主义哲学 数量经济学
  法学理论 刑法学
  政治学理论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 凝聚态物理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材料加工工程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农业机械化工程 预防兽医学
  神经病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材料学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基础兽医学 技术经济及管理
吉林省重点学科
  马克思主义哲学 数量经济学
  法学理论 计算数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 凝聚态物理
  无机化学 物理化学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车辆工程
  材料加工工程 农业机械化工程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神经病学
  政治经济学 世界经济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
  刑法学 民商法学
  政治学理论 国际政治
  社会学 人口学
  思想政治教育 汉语言文字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日语语言文学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历史文献学
  基础数学 应用数学
  理论物理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光学 分析化学
  有机化学 固体地球物理学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构造地质学 生理学
  生物化学与生物分子学 固体力学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 生物医学工程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材料物理与化学
  材料学 热能工程
  动力机械及工程 电路与系统
  通信与信息系统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计算机系统结构 计算机应用技术
  水文学及水资源 矿产普查与勘探
  地质工程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环境科学
  环境工程 食品科学
  作物遗传育种 植物病理学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基础兽医学
  免疫学 病原生物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放射医学
  内科学 儿科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外科学
  妇产科学 眼科学
  肿瘤学 急诊医学
  口腔临床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卫生毒理学 药物化学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企业管理 技术经济及管理
  行政管理 情报学
  预防兽医学
  更新日期:2008年9月4日
研究机构
  国家基础科研与人才培养基地
  哲学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历史学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
  数学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物理学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化学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基地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东北亚研究中心
  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数量经济研究中心
  理论法学研究中心
  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
  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
  “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
  物质制备科学科技创新平台
  汽车工程科技创新平台
  高压科学与技术科技创新平台
  整合生物学科技创新平台
  工程仿生科技创新平台
  集成光电子学科技创新平台
  东北资源与环境科技创新平台
  计算与软件科学科技创新平台
  “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东北亚研究与东北振兴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中国边疆史地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经济分析与预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法律与经济全球化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社会发展理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国家重点实验室
  集成光电子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理论化学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
  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汽车动态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超分子结构与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符号计算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分子酶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地面机械仿生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汽车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病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地球信息探测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东北亚生物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人兽共患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相干光与原子分子光谱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筹)
  行业部委开放/重点实验室
  变质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国土资源部)
  应用地球物理综合解释理论开放研究实验室(国土资源部)
  水资源评价管理系列模型开放研究实验室(国土资源部)
  现代地球物理仪器开放研究实验室(国土资源部)
  复杂条件钻进技术开放研究实验室(国土资源部)
  功能矿物材料应用基础与物化性能检测方法开放研究实验室(国土资源部)
  地球探测技术及仪器实验室(国土资源部)
  通信新技术重点实验室(信息产业部)
  信息科学重点实验室(信息产业部)
  通信软科学重点实验室(信息产业部)
  计算机通信重点实验室(信息产业部)
  放射生物重点实验室(卫生部)
  中药化学 Ⅲ 级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分子生物学 Ⅲ 级实验室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国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计生委)
  部级工程中心
  国家863计划长春特种工程塑料研究开发中心(科技部)
  特种工程塑料教育部工程中心(教育部)
  吉林省工程中心
  吉林省光谱分析仪器工程技术中心
  吉林省测控仪器智能化工程技术中心
  金网格模具工程研究中心
  吉林省干细胞工程研究中心
  汽车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高压技术与功能材料工程技术中心
  智能信号识别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通信软件产品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其他科研机构、实验室
  政治学理论研究中心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
  东北亚研究院
  古籍研究所
  高等教育研究所
  中国文化研究所
  当代国际关系研究中心
  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
  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东北历史与疆域研究中心
  加拿大研究中心
  知识经济研究中心
  欧洲研究中心
  日本研究中心
  俄罗斯研究中心
  朝鲜·韩国研究中心
  信息资源研究中心
  吉林大学—锦天城金融与法律研究所
  妇女研究中心
  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研究中心
  中国与周边国家区域合作研究中心
  东北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中心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创业研究中心
  辊锻工艺研究所
  链传动研究所
  超塑性与塑性研究所
  理论化学研究所
  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
  数学研究所
  综合信息矿产预测研究所
  水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再生医学研究所
  实验动物中心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中心
  东北亚国际地学研究与教学中心
  吉林大学组合化学研究中心
  吉林大学车辆检测技术研究与开发中心
  吉林大学前列腺疾病防治中心
  吉林大学理论物理中心
  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
  吉林大学汽车运输工程研究中心
  农业机械工程研究院
  智能仪器与测控技术研究所
  人兽共患病研究所
  吉林省地面机械仿生技术与仿生功能材料中试基地
杰出校友
  【院士校友】
  (以当选时间排序)
  李四光
  吕振羽
  余瑞璜
  唐敖庆
  俞建章
  顾功叙
  业治铮
  朱光亚
  董申葆
  谢学锦
  江元生
  张乾二
  游效曾
  经福谦
  黎乐民
  宋家树
  邓从豪
  董蕴美
  陈佳洱
  何继善
  高鼎三
  薛禹群
  王世绩
  张 泽
  徐世浙
  刘嘉麒
  李星学
  康玉柱
  窦士学
  林学钰
  陈香美
  【大学和科研机构领导】
  陈佳洱 原北京大学校长
  怀进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
  许武 中国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郑德涛 中山大学党委书记
  杨泉明 四川大学校党委书记
  徐显明 山东大学校长
  王卫平 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
  郑成良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法学院院长
  孙卫国 原四川大学副校长,现为西华大学校长
  李岳生 原中山大学校长
  邓从豪 原山东大学校长
  辛厚文 原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
  尹鸿钧 原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
  王义 原中国航天第九研究院副院长
  赵恩广 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党委书记
  李德雪 军事医学科学院副院长
  郑克强 南昌大学党委书记
  苏丹 新疆大学副校长
  张泽 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
  宋文煜 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
  胡福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
  陈冬生 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
  周连胜 东北财经大学副校长
  刘光复 合肥工业大学副校长
  石曙光 延边大学副校长
  胡德宝 原吉林大学党委书记
  王文金 原吉林大学党委书记
  【工商界校友】
  马蔚华 招商银行行长
  毕显林 原联想集团副总裁
  李佳强 清华大学出版社社长
  汪靳 美国花旗银行副总裁
  方晔 拓扑集团执行总裁
  侯宏启 美国Emcore公司CEO
  齐向东 奇虎公司总裁
  王勇峰 原东软董事长
  程传海 一汽启明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修涞贵 吉林修正药业股份公司董事长
  柳万东 红塔集团董事长
  张光华 广东发展银行行长
  胡怀邦 中国交通银行董事长
  王梓木 华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战斌 北京首都机场股份公司总经理
  苏强 上海华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丁元伟 中国青年旅行社总社副董事长
  伞翔宇 中国青年旅行社总社副总裁
  孙明海 吉林省玉顺堂集团董事长
  庄毕克 吉大德固赛总经理
  成英先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吉林省分公司总经理
  吴绍明 一汽车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张宝祥 长春市商业银行董事长、行长
  张耀仓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王俊峰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英国皇家特许仲裁员协会会员
  李志岷 中国成套设备进出口(集团)总公司董事长
  李继凯 北京现代副总经理
  邵亚臣 美国欧亚国际投资(香港)有限公司总裁
  邵国有 海富通中外合资基金有限公司董事长
  陆德智 辽宁联通党委书记
  胡士琪 深圳市云海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
  赵方宽 一汽集团党委书记
  赵炳弟 兆维电子(集团)董事长、总裁
  郭宏若 中建一局集团董事长
  高同庆 新疆电信公司总经理
  常清 中国期货业协会副会长,金鹏期货经纪有限公司董事长
  曹和平 欧亚集团董事长
  葛健 内蒙古仕奇集团董事长
  廖康 贵州省电信有限公司总经理
  裴爱华 中国网通有限公司副总裁
  滕铁骑 一汽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政界校友】
  培养了正部级以上校友28人,数量位居全国高校前三位[2009年统计]
  【军界校友】
  马米托夫 中将
  刘明璞 中将
  王满洲 少将
  邓天生 少将
  兰发祥 少将
  闵振范 少将
  奉国全 少将
  侯树森 少将
  耿正望 少将
  高兵群 少将
  尉国敏 少将
  崔景龙 少将
  景在新 少将
  赖佛新 少将
  樊铁琦 少将
  【其他校友】
  张海迪 中国残联代表主席,青年人的楷模
  郑培民 200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首
  谭彦 “铁法官”
  程传海 连续两年成为中国软件企业十大领军人物
  刘芳菲 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
  孙玉胜 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中央数字电视传媒有限公司总裁
  李红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曾主持《海峡两岸》
校区简介
  南区标志建筑行政楼
  前卫校区: 校区共有两个校园,其中,前卫南区位于长春市西南部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现吉林大学校部机关所在地,主要分布文科和理学。校园内现代化建筑林立,主要建筑物有行政楼、无机合成-超分子实验楼、理化综合楼、麦克德尔米德实验室、数学楼、东荣大厦、新图书馆、逸夫教学楼、逸夫图书馆、萃文楼、外语楼、体育馆、商贸楼、文科实验楼和友谊会馆等。前卫北区位于解放大路旁,为原吉林大学老校园,其建筑物古朴、大方,主要建筑物有理化楼、设备楼、图书馆、科技楼、鸣放宫和文科楼等。
  南岭校区: 原吉林工业大学所在地,我国汽车工业人才的摇篮,现主要为工学所在地。一条平直的中央大道很长很长,几乎看不到头。体育馆棱角飞扬,极富时代特色;体育场气势十足,远远看去像是奥运赛场。 校区位于人民大街5988号。校园占地面积广,各种配套设施齐全,其主要建筑物为:逸夫教育大楼、逸夫机械材料管、链条所、交通楼、俊民楼、继教楼和体育馆等。校园学习气氛和文化气氛浓厚,讲座,社团活动众多。
  新民校区: 原白求恩医科大学1939年由聂荣臻元帅创建于河北省唐县,现为吉大医学所在地。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诺尔曼,白求恩参加了学校的创建和教学工作。校区位于新民大街828号,是医学部所在地,有4所附属医院。校园内建筑多为伪满洲国时期的伪满政府用楼,庄严、肃穆曾经是伪满洲国的办公用楼,虽然历经沧桑,但在变为教书育人之地后,焕发出少有的自然、清新,常见小松鼠在校园里穿梭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主要建筑物为:基础楼、护理学院、校部楼、预防医学院楼等。
  朝阳校区:位于吉林省长春市西民主大街938号.原为长春地质学院和长春科技大学所在地,现主要为地学所在地.原长春科技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51年的长春地质专科学校,1952年院系调整时成立东北地质学院,由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任首任校长,1958年更名为长春地质学院,1997年更名为长春科技大学。是一所办学特色鲜明的多学科全国重点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矿产资源普查、勘探、开采、保护和综合利用方面的人才,并丰富了我国地球科学的理论研究。2000年与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成为现在的吉林大学.现有地球科学学院,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建设工程学院,仪器与电器工程学院在该校区.
  南湖校区: 吉林大学南湖校区为原长春邮电学院所在地。校区位于南湖大路5372号,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南湖公园旁。校园环境恬静幽雅,已初步建成花园式校园。主要建筑物有办公楼、第一教学楼、第二教学楼、第三教学楼、图书馆、礼堂和南湖会馆还有宿舍楼群(一、二、三、四、五、六公寓)等。吉林大学南湖校区即现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所在地,2001年由原吉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原长春邮电学院相关专业整合组建,是我国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和电气信息技术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地址:长春市南湖大路5372号 邮编:130012
  和平校区: 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所在地,现为吉大农学部所在地。校区坐落于西安大路5333号,为农学部所在地。校园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各种建筑错落有致,办学和生活设施齐全。主要建筑物有机关办公大楼、植物科学楼、基础教学楼、军需科技楼、畜牧兽医教学科研楼等。学部现设三个学院,畜牧兽医学院,军需科技学院,植物科学学院。共设十几个本科专业,其中有国家重点学科预防兽医学,学部每年与日本,俄罗斯等国的大学均有交流活动,并且有交换生项目。
  地址:长春市西安大路5333号 邮编:130062
  珠海学院: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是根据教育部教发[2003]8号文件《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由吉林大学申请,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在吉林大学珠海校区建立的独立学院。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从2004年开始招生,目前在校生近12000人。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坚持以办学质量为追求目标,以办学特色谋求发展。2005年1月,教育部对全国249所独立学院进行教育教学专项检查,教育部评审专家组对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给予高度评价。
  地址:珠海市金湾区草堂湾 邮编:519041
  吉林大学现有6个校区8个校园,分布在长春市的不同方位。校园内绿树成荫、花团锦簇,文化气息浓厚;不同校区内建筑风格各异,典雅别致。无论是阳春、盛夏、金秋、寒冬,吉林大学都是师生读书学习、科学研究的好地方。
各个专业所在校区
  前卫南区: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艺术学院
  绘画 艺术设计 音乐学 音乐表演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哲学社会学院
  哲学 社会学 社会工作 应用心理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新闻学 广告学 历史学 考古学 博物馆学 人文科学实验班 播音与主持艺术 体育新闻
  外国语学院 英语 日语 俄语 朝鲜语 西班牙语
  经济学院
  经济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金融学 财政学
  法学院
  法学
  行政学院
  行政管理 政治学类
  商学院
  财务管理 管理科学与工程 会计学 人力资源管理 市场营销 数量经济 应用金融 战略与运营管理
  体育学院 社会体育
  数学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理论与应用力学 统计学
  物理学院
  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化学学院
  化学 应用化学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化学工程与工艺 材料化学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 生物技术 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生物药学) 药物制剂 理科实验班(生物学与化学)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 微电子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与信息安全)
  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
  环境与资源学院
  环境科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物理
  南岭校区:长春市人民大街5988号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工业工程 工程力学
  汽车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 工业设计(车身造型、车身结构) 热能与动力工程(汽车发动机) 热能与动力工程(热能)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交通学院
  交通运输类 物流工程 土木工程(路桥) 汽车服务工程 交通工程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 包装工程 生物工程(生物资源)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食品质量与安全
  管理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 工程管理 工商管理类 档案学
  通信工程学院
  自动化 测控技术与仪器(信号处理与仪器)
  南湖校区:长春市南湖大路5372号
  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光通信) 信息工程
  和平校区:长春市西安大路5333号
  军需科技学院
  物流管理 农林经济管理 食品科学与工程(功能食品) 食品质量与安全(卫生检验) 服装设计与工程
  畜牧兽医学院
  生物技术(动物)动物医学(五年制) 动物科学
  植物科学学院
  农学 园艺 植物保护 农业资源与环境 生物技术(植物)
  军需科技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功能食品) 服装设计与工程 食品质量与安全(卫生检验) 物流管理 农林经济管理
  朝阳校区:长春市西民主大街938号
  地球科学学院
  地质学 资源勘查工程 土地资源管理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地理科学
  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地球物理学 地理信息系统 测绘工程 勘查技术与工程(应用地球物理、应用地球化学)
  建设工程学院
  勘查技术与工程(工程地质与勘察工程) 土木工程
  环境与资源学院
  环境科学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测控技术与仪器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新民校区:长春市新民大街828号
  白求恩医学院
  医学试验班(本硕连读)(七年制) 临床医学(本硕连读)(七年制) 临床医学(五年制)
  公共卫生学院
  放射医学(五年制) 预防医学(五年制)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药信息管理)(五年制)临床医学(医事法学本硕连读)(七年制)
  口腔医学院
  口腔医学(本硕连读)(七年制)
  药学院
  生物工程(五年制) 药学
  护理学院
  护理学(5年制)
历任主要校领导(校长)
  林枫 东北行政学院院长 1946年10月—1950年3月
  王一夫 东北行政学院院长 1950年3月—1950年8月
  东北人民大学校长 1950年8月—1951年10月
  吕振羽 东北人民大学校长 1951年10月—1955年7月
  东北人民大学党委书记 1952年11月—1955年7月
  佟东 东北人民大学代党委书记 1954年9月—1954年11月
  江剑秋 东北人民大学代党委书记 1954年11月—1955年9月
  匡亚明 东北人民大学校长 1955年9月—1963年5月
  东北人民大学党委书记 1959年3月—1963年5月
  刘靖 吉林大学代校长 1963年5月—1968年11月
  王贵德 吉林大学革委会主任 1968年11月—1973年5月
  宫维桢 吉林大学党委书记 1974年12月—1975年11月
  杨国凤 吉林大学党委书记兼革委会主任 1975年12月—1978年7月
  胡绍祖 吉林大学党委书记 1978年7月—1984年2月
  唐敖庆 吉林大学校长 1978年7月—1986年1月
  温希凡 吉林大学党委书记 1984年2月—1987年12月
  伍卓群 吉林大学校长 1986年1月—1995年12月
  胡德宝 吉林大学党委书记 1988年3月—1989年10月
  樊万清 吉林大学党委书记 1989年10月—1993年9月
  刘中树 吉林大学党委书记 1993年4月—1995年12月
  吉林大学校长 1995年12月—2002年12月
  王文金 吉林大学党委书记 1995年12月—2000年6月
  吴博达 吉林大学党委书记 2000年6月—2002年12月
  吉林大学校长 2002年12月—2004年7月
  张文显 吉林大学党委书记 2002年12月— 2008年3月
  周其凤 吉林大学校长 2004年7月— 2008年11月
  陈德文 吉林大学党委书记 2008年3月—
  展涛 吉林大学校长 2008年11月—
  陈德文
党委书记
  陈德文
  吉林大学党委书记
  男,汉族,1948年11月生,四川武胜人,196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0年12月参加工作,1982年2月毕业于重庆大学机械工程系铸造专业,大学学历,教授。现任吉林大学党委书记。
  1970年12月至1976年04月解放军8336部队服役,
  1976年04月至1978年02月四川省武胜县万善中学任教。
  1978年02月至1982年02月重庆大学机械工程系铸造专业学习,
  1982年02月至2001年02月重庆大学工作,其间,1985年6月至1988年7月任重庆大学机械工程系党总支副书记,
  1988年07月至1990年02月任重庆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政教处副处长,
  1990年02月至1991年02月任重庆大学学生工作部部长,
  1991年02月至1996年07月任重庆大学党委副书记,
  1996年07月至1997年08月任重庆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常务副校长,
  1997年08月至2000年04月任重庆大学党委副书记(主持党委工作),
  2000年05月至2001年02月任合并后新组建的重庆大学党委副书记。
  2001年02月至2008年03月任兰州大学党委书记。
  2008年03月 任吉林大学党委书记。
  中共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代表,
  2001年03月任甘肃省科协副主席,
  2001年07月任中国高教管理研究会副会长,
  2002年04月任中共甘肃省第十届委员会候补委员。
  1998年获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
校长
  展涛
  展涛 展涛,男,回族,1963年4月出生,山东兖州人,中共党员,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79年9月入山东大学数学系学习,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潘承洞;1987年留校任教,先后被评聘为讲师、副教授、教授;1991年1月至1992年12月获德国洪堡基金会奖励基金,赴德国弗莱堡大学从事合作研究;1993年4月任山东大学数学系副主任;1995年3月任山东大学副校长;1996年12月任山东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00年7月任山东大学党委常委、校长;2008年11月7日,不再担任山东大学校长,另有他用;2008年11月担任吉林大学校长。
  中共十六大代表,第八届山东省委委员,中国数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青年联合会常委,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山东省青联副主席,山东省数学会理事长。
  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教育部“回国留学人员基金”、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基金”等多项科研课题,在数论中著名经典问题“素变数三角和估计”、“算术级数中的均值定理”和“哥德巴赫型”问题研究中,取得一系列重要的学术成果;曾获得国家优秀教育成果二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山东省首届青年科技奖等,并被国务院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工程”入选专家,2003年5月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吉林大学校部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邮政编码:130012
杰出校友
  【院士校友】
  (以当选时间排序)
  李四光
  吕振羽
  余瑞璜
  唐敖庆
  俞建章
  顾功叙
  业治铮
  朱光亚
  董申葆
  谢学锦
  江元生
  张乾二
  游效曾
  经福谦
  黎乐民
  宋家树
  邓从豪
  董蕴美
  陈佳洱
  何继善
  郭孔辉
  高鼎三
  宋玉泉
  薛禹群
  王世绩
  张 泽
  徐世浙
  刘嘉麒
  李星学
  康玉柱
  窦士学
  林学钰
  陈香美
  怀进鹏
  江 雷
  曲久辉
  【大学和科研机构领导】
  陈佳洱 原北京大学校长
  怀进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
  许武 中国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郑德涛 中山大学党委书记
  杨泉明 四川大学校党委书记
  徐显明 山东大学校长
  王卫平 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
  郑成良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法学院院长
  孙卫国 原四川大学副校长,现为西华大学校长
  李岳生 原中山大学校长
  邓从豪 原山东大学校长
  辛厚文 原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
  尹鸿钧 原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
  王义 原中国航天第九研究院副院长
  赵恩广 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党委书记
  李德雪 军事医学科学院副院长
  郑克强 南昌大学党委书记
  苏丹 新疆大学副校长
  张泽 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
  宋文煜 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
  胡福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
  陈冬生 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
  周连胜 东北财经大学副校长
  刘光复 合肥工业大学副校长
  石曙光 延边大学副校长
  胡德宝 原吉林大学党委书记
  王文金 原吉林大学党委书记
  【工商界校友】
  马蔚华 招商银行行长
  毕显林 原联想集团副总裁
  谭 智 原分众传媒首席执行官,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UT斯达康副总裁
  张耀仓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汪 靳 美国花旗银行副总裁
  方 晔 拓扑集团执行总裁
  侯宏启 美国Emcore公司CEO
  齐向东 奇虎公司总裁
  王勇峰 原东软董事长
  程传海 一汽启明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修涞贵 吉林修正药业股份公司董事长
  柳万东 红塔集团董事长
  张光华 广东发展银行行长
  胡怀邦 中国交通银行董事长
  李继凯 北京现代副总经理
  王梓木 华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战斌 北京首都机场股份公司总经理
  苏 强 上海华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丁元伟 中国青年旅行社总社副董事长
  伞翔宇 中国青年旅行社总社副总裁
  孙明海 吉林省玉顺堂集团董事长
  庄毕克 吉大德固赛总经理
  李佳强 清华大学出版社社长
  成英先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吉林省分公司总经理
  吴绍明 一汽车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张宝祥 长春市商业银行董事长、行长
  王 炜 凤凰新媒体副总裁,总编辑
  王俊峰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英国皇家特许仲裁员协会会员
  李志岷 中国成套设备进出口(集团)总公司董事长
  邵亚臣 美国欧亚国际投资(香港)有限公司总裁
  邵国有 海富通中外合资基金有限公司董事长
  陆德智 辽宁联通党委书记
  胡士琪 深圳市云海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
  赵方宽 一汽集团党委书记
  赵炳弟 兆维电子(集团)董事长、总裁
  郭宏若 中建一局集团董事长
  高同庆 新疆电信公司总经理
  常清 中国期货业协会副会长,金鹏期货经纪有限公司董事长
  曹和平 欧亚集团董事长
  葛健 内蒙古仕奇集团董事长
  廖康 贵州省电信有限公司总经理
  裴爱华 中国网通有限公司副总裁
  滕铁骑 一汽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政界校友】
  培养了正部级以上校友28人,数量位居全国高校前三位[截至2009年]
  【军界校友】
  马米托夫 中将
  刘明璞 中将
  王满洲 少将
  邓天生 少将
  兰发祥 少将
  闵振范 少将
  奉国全 少将
  侯树森 少将
  耿正望 少将
  高兵群 少将
  尉国敏 少将
  崔景龙 少将
  景在新 少将
  赖佛新 少将
  樊铁琦 少将
  【其他校友】
  张海迪 中国残联第五届主席团主席,青年人的楷模
  郑培民 200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首
  谭彦 “铁法官”
  程传海 连续两年成为中国软件企业十大领军人物
  刘芳菲 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
  孙玉胜 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中央数字电视传媒有限公司总裁
  李红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曾主持《海峡两岸》
校区简介
  南区标志建筑行政楼
  前卫校区: 校区共有两个校园,其中,前卫南区位于长春市西南部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现吉林大学校部机关所在地,主要分布文科和理学。校园内现代化建筑林立,主要建筑物有行政楼、无机合成-超分子实验楼、理化综合楼、麦克德尔米德实验室、数学楼、东荣大厦、新图书馆、逸夫教学楼、逸夫图书馆、萃文楼、外语楼、体育馆、商贸楼、文科实验楼和友谊会馆等。前卫北区位于解放大路旁,为原吉林大学老校园,其建筑物古朴、大方,主要建筑物有理化楼、设备楼、图书馆、科技楼、鸣放宫和文科楼等。
  南岭校区: 原吉林工业大学所在地,我国汽车工业人才的摇篮,现主要为工学所在地。一条平直的中央大道很长很长,几乎看不到头。体育馆棱角飞扬,极富时代特色;体育场气势十足,远远看去像是奥运赛场。 校区位于人民大街5988号。校园占地面积广,各种配套设施齐全,其主要建筑物为:逸夫教育大楼、逸夫机械材料管、链条所、交通楼、俊民楼、继教楼和体育馆等。校园学习气氛和文化气氛浓厚,讲座,社团活动众多。
  新民校区: 原白求恩医科大学1939年由聂荣臻元帅创建于河北省唐县,现为吉大医学所在地。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诺尔曼,白求恩参加了学校的创建和教学工作。校区位于新民大街828号,是医学部所在地,有4所附属医院。校园内建筑多为伪满洲国时期的伪满政府用楼,庄严、肃穆曾经是伪满洲国的办公用楼,虽然历经沧桑,但在变为教书育人之地后,焕发出少有的自然、清新,常见小松鼠在校园里穿梭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主要建筑物为:基础楼、护理学院、校部楼、预防医学院楼等。
  朝阳校区:位于吉林省长春市西民主大街938号.原为长春地质学院和长春科技大学所在地,现主要为地学所在地.原长春科技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51年的长春地质专科学校,1952年院系调整时成立东北地质学院,由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任首任校长,1958年更名为长春地质学院,1997年更名为长春科技大学。是一所办学特色鲜明的多学科全国重点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矿产资源普查、勘探、开采、保护和综合利用方面的人才,并丰富了我国地球科学的理论研究。2000年与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成为现在的吉林大学.现有地球科学学院,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建设工程学院,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在该校区.校旁是文化广场,与新民校区相邻。到繁华的重庆路,商贸区红旗街十分便利。校园内的地质宫是溥仪时建立的伪皇宫,但当时因复辟计划失败而停工。新中国成立后,继续修建。郭沫若为其题词为“地质宫”。
  地质:长春市西民主大街938号。邮编130021
  南湖校区: 吉林大学南湖校区为原长春邮电学院所在地。校区位于南湖大路5372号,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南湖公园旁。校园环境恬静幽雅,已初步建成花园式校园。主要建筑物有办公楼、第一教学楼、第二教学楼、第三教学楼、图书馆、礼堂和南湖会馆还有宿舍楼群(一、二、三、四、五、六公寓)等。吉林大学南湖校区即现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所在地,2001年由原吉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原长春邮电学院相关专业整合组建,是我国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和电气信息技术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地址:长春市南湖大路5372号 邮编:130012
  和平校区: 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所在地,现为吉大农学部所在地。校区坐落于西安大路5333号,为农学部所在地。校园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各种建筑错落有致,办学和生活设施齐全。主要建筑物有机关办公大楼、植物科学楼、基础教学楼、军需科技楼、畜牧兽医教学科研楼等。学部现设三个学院,畜牧兽医学院,军需科技学院,植物科学学院。共设十几个本科专业,其中有国家重点学科预防兽医学,学部每年与日本,俄罗斯等国的大学均有交流活动,并且有交换生项目。
  地址:长春市西安大路5333号 邮编:130062
  珠海学院: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是根据教育部教发8号文件《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由吉林大学申请,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在吉林大学珠海校区建立的独立学院。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从2004年开始招生,目前在校生近12000人。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坚持以办学质量为追求目标,以办学特色谋求发展。2005年1月,教育部对全国249所独立学院进行教育教学专项检查,教育部评审专家组对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给予高度评价。
  地址:珠海市金湾区草堂湾 邮编:519041
  吉林大学现有6个校区8个校园,分布在长春市的不同方位。校园内绿树成荫、花团锦簇,文化气息浓厚;不同校区内建筑风格各异,典雅别致。无论是阳春、盛夏、金秋、寒冬,吉林大学都是师生读书学习、科学研究的好地方。
百科大全
  jilin daxue
  吉林大学
  Jilin University
    中国一所文理科综合性大学。设在吉林省长春市。前身是1946年10月创立于哈尔滨的东北行政学院。1948年 5月,哈尔滨大学和东北行政学院合并, 更名为东北科学院。沈阳解放后,迁至沈阳复名为东北行政学院。1950年9月,校名改为东北人民大学,并由沈阳迁至长春。1952年10月,全国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学校理科建立3个系,文科5个系,成为一所综合性大学。1958年 8月,改名为吉林大学
    学校建校初期,聘请一批造诣较深、治学严谨的专家和教授任教,逐渐形成了一支较强的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师资队伍。1952年改为综合性大学后,重视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教学与基本技能的训练。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适应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吉林大学重视科学研究,早在1955年就成立了人文科学委员会和自然科学委员会,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又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配备了专职科研人员,承担了国家和地方的重要科研任务。
    1984年,学校设12个系(31个专业):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系、哲学系、经济系、法律系、政治学系、外国语言文学系、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电子科学系、计算机科学系。除生物化学、半导体化学 2个专业学制为 5年外,其余均为4年。1984年6月国务院批准首批试办研究生院,设有博士学位学科、专业15个,硕士学位学科、专业49个,学制2~3年。
    1983—1984学年,有学生5500人,其中本科生4500人,研究生540多人(其中博士生20人),进修生300人, 干修生 140人,还有函授生600余人。全校有教师和专职科研人员1400余人,其中教授49人, 副教授240余人,讲师750人,聘请在校常住外国专家6人。
    学校设的科研机构:理科有理论化学、数学、原子与分子物理3个研究所和7个研究室;文科有日本、苏联、人口、古籍 4个研究所和10个研究室。此外,还建立计算中心和分析测试中心。1978年以来理科已有 124项成果在全国或省、市科学大会上受到奖励;文科仅在1979年就取得 110多项科研成果,其中有50篇论文在吉林省召开的社会科学学术报告会上获得荣誉证书。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吉林大学有23项科研成果获奖。
    学校图书馆有中外文图书近 180多万册。设有外国教材中心图书室。(见彩图吉林大学)
        (群力)
    
相关词
榜样残疾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数学山东大学数论校长
高等教育学院介绍物理科学学院学院简介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教授大学法学院中国法学院著名法学院吉林大学学院中国政法大学
法律武汉大学学者主持人政府官员语言文学革命家历史学家
共产党员邵阳人百科大全更多结果...
包含词
吉林大学校歌吉林大学校旗吉林大学校徽
吉林大学章程吉林大学学报吉林大学社团
吉林大学团委吉林大学教授吉林大学校友
吉林大学学院吉林大学教育吉林大学南门
吉林大学东门吉林大学医院吉林大学科技园
吉林大学学生会吉林大学艺术团吉林大学自强社
吉林大学网球社吉林大学绿马社吉林大学考古学
吉林大学档案馆吉林大学校园网吉林大学科技处
吉林大学出版社吉林大学电视台吉林大学海化社
吉林大学物理系吉林大学旅行社吉林大学心语社
吉林大学四光园吉林大学共青团吉林大学鸣放宫
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大学商学院吉林大学药学院
吉林大学法学院吉林大学农学部吉林大学法学会
吉林大学日语系吉林大学图书馆吉林大学校园卡
吉林大学博物馆吉林大学新闻系吉林大学副教授
吉林大学化学院吉林大学调研协会吉林大学瑜伽协会
吉林大学新闻协会吉林大学思潮学社吉林大学俄语协会
吉林大学文化长廊吉林大学实践协会吉林大学起点协会
吉林大学街舞协会吉林大学龙江使者吉林大学求知协会
吉林大学第四医院吉林大学校友总会吉林大学冰雪协会
吉林大学心理协会吉林大学地理协会吉林大学管理协会
吉林大学艺术院线吉林大学广告协会吉林大学软件协会
吉林大学摄影协会吉林大学管理机构吉林大学考试中心
吉林大学综艺社团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吉林大学礼仪学社
吉林大学毽球协会吉林大学网络中心吉林大学灼华剧社
吉林大学北苑宾馆吉林大学小个协会吉林大学动漫协会
吉林大学护理学院吉林大学珠海校区吉林大学物理学院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吉林大学车辆工程吉林大学武术协会
吉林大学软件学院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吉林大学交通学院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吉林大学数学学院吉林大学附属中学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吉林大学艺术学院吉林大学新民校区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吉林大学体育学院吉林大学口腔医院吉林大学附属医院
吉林大学朝阳校区吉林大学南岭校区吉林大学前卫校区
吉林大学和平校区吉林大学南湖校区吉林大学牡丹园站
吉林大学学院学院吉林大学第二学历吉林大学舞蹈社团
吉林大学材料学院吉林大学足球协会吉林大学街舞社团
吉林大学助学中心吉林大学第三医院吉林大学教授博导
吉林大学白求恩口腔医院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
吉林大学本科学生管理规定吉林大学机器人小组吉林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吉林大学南岭校区科技协会吉林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吉林大学北京教学中心
吉林大学计算机与技术学院吉林大学大学生科技协会吉林大学企业管理协会
吉林大学爱心行动社吉林大学国学晨读社吉林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
吉林大学校园文化艺术节吉林大学成功人生讲坛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吉林大学BBS牡丹园站吉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吉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吉林大学管理文化促进会
吉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吉林大学南岭校区外语协会吉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吉林大学牵手志愿者协会吉林大学语涵文学社吉林大学汽车爱好者协会
吉林大学英才外语协会吉林大学NOS社团吉林大学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吉林大学创业研究中心吉林大学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
吉林大学机电设计研究院吉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吉林大学物理化学课程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
吉林大学学生红十字会吉林大学勤工助学社吉林大学逸弦吉他学社
吉林大学病理解剖学实验室吉林大学白桦林文学社吉林大学播音主持协会
吉林大学奋斗联盟社团吉林大学社会发展探索协会吉林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会
吉林大学农学部篮球联盟吉林大学SuperDancing街舞社团吉林大学Passion足球协会
吉林大学企业模拟竞技协会吉林大学和平校区足球联盟吉林大学纵横辩论社
吉林大学绿色之声环保协会吉林大学自行车协会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研究会
吉林大学SuperDancing舞蹈社团吉林大学魔音吉他社吉林大学计算机协会
吉林大学暖冬戏剧公社吉林大学青年实践促进会吉林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
吉林大学百家书法社协会吉林大学营养美食协会吉林大学研究生摄影协会
吉林大学法律援助协会吉林大学行者旅游文化协会吉林大学聊斋辩论社
吉林大学E音音乐协会吉林大学W01FStudio社团吉林大学逸弦吉他协会
吉林大学双叶动漫社吉林大学子矜文学社吉林大学GoogleCamp社团
吉林大学绿色家园协会吉林大学书画爱好者协会吉林大学MPA教育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吉林大学E天志愿者协会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吉林大学新闻学专业
更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