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院校 : 中国 >吉林 >吉林市区 > 吉林化工学院
显示地图
目录
No. 1
  吉林化工学院投诉电话 吉林市旅游投诉电话:0432-4682561
  吉林省旅游投诉电话:0431-5653030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吉林化工学院建校于1958年,地处中国雾凇冰雪名城—吉林市,坐落在龙潭山下,松花江畔。夏日,山青水碧,景色秀丽;冬季,寒江雪柳,玉树琼花,是求学治学的好地方。学院以本科工程教育为主,发展研究生教育,面向全国招生。四十八年来,培养了数万名高中级技术及管理人才,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连续多年荣获国家、省委、省政府命名的各种荣誉称号。 目前,校园占有可控面积51﹒6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本科生7000人,教职工673人,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135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203人。设有化学工程系、机电工程系、自动化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制药与应用化学系、经济管理系、外语系、数理系、社会科学部、基础科学部、体育部、成人教育学院和应用工程学院13个教学单位,在工、理、经、管、文、医6个学科开设了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生物工程、轻化工程、材料化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工业设计、工业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给水排水工程、制药工程、应用化学、化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英语、日语、药物制剂28个本科专业,拥有化工分离技术、精细化工产品、催化技术、检测技术、流体密封技术、化工设备设计、分析测试、环境测试、智能仪器仪表9个院级实验研究开发中心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计算机科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15个产学研基地,拥有千兆cernet校园网。 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迎接国家教育部新一轮的本科教学合格评价为契机,狠抓学科专业建设。在强化特色学科,发展交叉学科,拓宽高新学科的基础上,继续优先发展优势学科,积极扶持新兴学科,努力建好交叉学科,使学科专业建设既保持原来的特色,又能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学院的科研实力稳步提高,通过技术进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已成为科研的鲜明特色。目前,-些科研项目已达到世界水平和国内先进水平。在化工过程的模拟与分析、换热网络优化与节能、精细化学品的开发、化工生产带压补漏、无损检测、流体密封、水污染控制新技术等研究方向具有明显的优势。其中,化工过程的模拟与分析、换热网络优化与节能等研究领域填补了省内空白,在国内具有广泛影响。 办学人为本,育人德为先。几代化院人用心血和时间凝成的“严谨、勤奋、求实、进取”的校风和“打造大学生德育品牌”人才培养战略的实践,激励着师生们开拓进取。多年来,学生在参加国家和省外语统考、计算机等级测试、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以及研究生升学考试中,成绩一直位居省属院校的前列。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90%以上,其中热门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 沐浴着新世纪的曙光,学院主动谋划,抢抓机遇。通过上级支持、社会引资、银行贷款等方式筹集发展资金近3亿元,使学院的教学科研条件以及校园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截至2005年底,学院总占地面积较五年前增加了42%,建筑面积增加了73%,固定资产总值增加了87%。 学院积极面向世界,扩大交流,先后与日本、韩国、乌克兰、美国等国外的高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交流、讲学和科研合作关系。经常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院讲学,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回首既往,学院积累了良好的办学实力和治学经验;展望未来,学院正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用改革和发展的实绩努力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校 址: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承德街45号
  邮 编:132022 网 址:www.jlict.edu.cn 院长办公室电话:0432——3083030 电子信箱:yb@jlict.edu.cn 招生办公室电话:0432-3083056 电 子 信 箱:zhaoshengban@jlict.edu.cn
No. 2
  [英]Jilin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
  吉林化工学院建校于1958年,地处中国雾凇冰雪名城—吉林市。坐落在龙潭山下,松花江畔。夏日,山青水碧,景色秀丽;冬季,寒江雪柳,玉树琼花,是求学治学的好地方。学校以本科工程教育为主,发展研究生教育,面向全国招生。50年来,培养了数万名高中级技术及管理人才,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经过50年的发展,今天的吉林化工学院已经发展成为产学研结合特色鲜明,化工优势突出,工、理、经、管、文、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大学。2007年,学院获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级。学校现占地面积66.6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近万人。学校现设有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部、体育教学部、信息中心、分析测试中心、成人教育学院13个教学(院、部、中心)单位。学校在6个学科开设了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生物工程、轻化工程、材料化学、油气储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工业设计、工业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给水排水工程、药物制剂、食品科学与工程、制药工程、应用化学、化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英语、日语等32个本科专业。学校拥有2个国家特色专业,4个省特色专业,1个省级重点学科,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实验教学中心、大学生创新实践示范基地等6个,省级精品课、优秀课43门。
  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培养了一批实力雄厚的教师队伍,在780余名教职工中,有专任教师475人。教授65人,副教授131人;博士、硕士生300余人。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27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省部级优秀拔尖人才8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6人,教育部化学与化工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1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30余人。
  近年来,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学校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化、多功能的教学楼、图书馆,设备先进的化工实验大楼、语音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中心、网络教育中心,设施齐全的体育运动场所,温馨舒适的现代化学生公寓,质优价廉、品种繁多、风味齐全的学生食堂,充分保证了人才培养的需要。
  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教学质量为主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聚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几代化院人用心血和实践凝成的“严谨、勤奋、求实、进取”的校训和打造大学生“德育品牌”人才培养战略的实施,激励着学子们不断奋力拼搏,开拓创新。毕业生就业率90%以上,其中有的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学生考研率接近13%,有的专业高达37%。大学生参加国家、省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机械设计创新大赛、广告艺术大赛、程序大赛等共取得国家级奖项28项、省级奖项293项,连续7年在吉林省高校中名列前茅。近年来,学院曾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吉林省模范集体、吉林省振兴老工业基地先进单位、吉林省文明单位等称号。学校积极为吉林省经济建设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持,科研实力逐步增强。近几年来,学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800余项,科研经费达6000多万元,其中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及国家科技部其它项目16项,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项,承担省部级各类项目70余项,针对企业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等横向项目455项,通过技术进步和创新,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13亿元,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项。在化工过程的模拟与分析、换热网络优化与节能、精细化学品的开发、无损检测、流体密封、水污染控制新技术等研究方向具有了明显的优势。其中,化工过程的模拟与分析、换热网络优化与节能等研究领域填补了省内空白,在国内具有广泛影响。
  学院积极面向世界,扩大交流,先后与日本、韩国、乌克兰、美国等国外的高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交流、讲学和科研合作关系。经常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院讲学,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到2010年,将建成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结构合理,部分学科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的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建成以工程应用研究为重点的综合科研能力较强的科学研究基地;建成化工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省属工科大学。
  在改革前进中的吉林化工学院,同新世纪喷薄的日出一起走向辉煌。
  校 址: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承德街45号
  邮 编:132022
  校办电话:0432—3083030
  招生办公室电话:0432-3083056
  学校网址:www.jlict.edu.cn
  招办电子信箱:zhaoshengban@jlict.edu.cn
包含词
吉林化工学院自考助学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