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叶蜡石叶蜡石是一种非常软的硅酸盐矿物,人们常用它作石笔、裁缝粉笔或雕刻小物件等。在中国,它的另一个名字广为人知,那就是寿山石(或青田石、昌化石)。纯叶腊石为白、灰、黄色调,有蜡光,手摸具有滑腻的感觉。叶腊石有很多工农业用途,如可以用作造纸、颜料、橡胶、油漆、塑料等制造中的填充物质及农药的配料。质地优良的叶腊石可以当作工艺品的原料。
叶蜡石主要由酸性火山凝灰岩经热液蚀变而成,在某些富铝的变质岩中也有产出。我国叶蜡石矿床按成因可分为热液型和变质型两大类。矿床主要形成于中世纪侏罗纪晚期——白垩纪早期,且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一带,多为中小型矿床。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知叶蜡石矿床、矿点和矿化点约102处,其中矿床和矿点共76处。
叶蜡石化学成分为Al2(Si4 O 10〕〔0H) 2单斜晶系,通常成致密块状、片状或放射状集合体。白色,微带浅黄或浅绿色,半透明。玻璃光泽,从珍珠状晕彩;硬度1—2;比重2.66~2.90;具油脂感;薄片能弯曲但无弹性。主要产于火山岩中的交代矿床。;块状叶蜡石主要用于造纸、陶瓷、耐火石料、电工、橡胶等工业部门。我国所产以叶蜡石为主要组成的致密石料,则用于雕刻印章和艺术品,如产于福建寿山的寿山石、浙江青田的青田石和浙江昌化的昌化石等。 |
|
yelashi
叶蜡石
pyrophyllite
化学组成为Al2[Si4O10](OH) 2、 晶体属三斜或单斜晶系的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在中国,叶蜡石又称寿山石、青田石和昌化石,是以福建寿山、浙江青田、昌化叶蜡石产地命名。叶蜡石常呈鳞片状、叶片状或致密块状集合体。纯者白色、灰色或淡黄色。解理面上呈珍珠光泽,致密块状者呈油脂或蜡状光泽。底面解理完全。摩斯硬度1~2。比重2.65~2.90。具滑腻感。熔点1700℃左右。用它烧成的耐火材料,熔点高,在高温下不收缩,温度剧变不破裂。
质地细腻、色泽丽润的叶蜡石是中国传统的工艺雕刻美术制品的材料。叶蜡石还用作橡胶、造纸、颜料、医药、油漆、塑料等工业制品的填充料,杀虫剂的掺合料,农药的吸收剂等。中国应用叶蜡石有近2000年的历史,浙江上虞出土的瓷器是用叶蜡石和高岭土为材料,于公元 1世纪东汉时期烧制成的。多数叶蜡石是中酸性火山岩或结晶片岩等富铝岩石受热液蚀变后形成。富铝结晶片岩中的粘土矿物,在变质条件下也能转变成叶蜡石。(见彩图叶蜡石(Pyropyllite) 6厘米 产地:江苏沭阳)
(陈代璋)
|
|
- : P.C.E. pyrophyllite, pagodite, pyrophillite
- n.: pyrophyllite
|
|
Yela lapidification | Pyrophyllite about | Shangyu pyrophyllite | pyrophyllite deposition | pyrophyllite subtribe | Glass use pyrophyllite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