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 : 古典名著 : 经济 : 中国伦理学 : 古典文献 >史藏 >正史 > 史记
目录
史记
作者: 司马迁 Sima Qian
  史记
  作者:司马迁(东汉)
  卷一 五帝本纪 第一
  卷二 夏本纪 第二
  卷三 殷本纪 第三
  卷四 周本纪 第四
  卷五 秦本纪 第五
  卷六 秦始皇本纪 第六(上)
  卷六 秦始皇本纪 第六(下)
  卷七 项羽本纪 第七
  卷八 高祖本纪 第八
  卷九 吕太后本纪 第九
  卷十 孝文本纪 第十
  卷十一 孝景本纪 第十一
  卷十二 孝武本纪 第十二
  卷十三 三代世表 第一
  卷十四 十二诸侯年表 第二
  卷十五 六国年表 第三
  卷十六 秦楚之际月表 第四
  卷十七 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 第五
  卷十八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第六
  卷十九 惠景闲侯者年表 第七
  卷二十 建元以来侯者年表 第八
  卷二十一 建元已来王子侯者年表 第九
  卷二十二 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 第十
  卷二十三 礼书 第一
  卷二十四 乐书 第二(上)
  卷二十四 乐书 第二(下)
  卷二十五 律书 第三
  卷二十六 历书 第四
  卷二十七 天官书 第五(上)
  卷二十七 天官书 第五(下)
  卷二十八 封禅书 第六
  卷二十九 河渠书 第七
  卷三十 平准书 第八
  卷三十一 吴太伯世家 第一
  卷三十二 齐太公世家 第二
  卷三十三 鲁周公世家 第三
  卷三十四 燕召公世家 第四
  卷三十五 管蔡世家 第五
  卷三十六 陈□世家 第六
  卷三十七 韂康叔世家 第七
  卷三十八 宋微子世家 第八
  卷三十九 晋世家 第九
  卷四十 楚世家 第十
  卷四十一 越王勾践世家 第十一
  卷四十二 郑世家 第十二
  卷四十三 赵世家 第十三
  卷四十四 魏世家 第十四
  卷四十五 韩世家 第十五
  卷四十六 田敬仲完世家 第十六
  卷四十七 孔子世家 第十七
  卷四十八 陈涉世家 第十八
  卷四十九 外戚世家 第十九
  卷五十 楚元王世家 第二十
  卷五十一 荆燕世家 第二十一
  卷五十二 齐悼惠王世家 第二十二
  卷五十三 萧相国世家 第二十三
  卷五十四 曹相国世家 第二十四
  卷五十五 留侯世家 第二十五
  卷五十六 陈丞相世家 第二十六
  卷五十七 绛侯周勃世家 第二十七
  卷五十八 梁孝王世家 第二十八
  卷五十九 五宗世家 第二十九
  卷六十 王世家 第三十
  卷六十一 伯夷列传 第一
  卷六十二 管晏列传 第二
  卷六十三 老子韩非列传 第三
  卷六十四 司马穰苴列传 第四
  卷六十五 孙子吴起列传 第五
  卷六十六 伍子胥列传 第六
  卷六十七 仲尼弟子列传 第七
  卷六十八 商君列传 第八
  卷六十九 苏秦列传 第九
  卷七十 张仪列传 第十
  卷七十一 樗里子甘茂列传 第十一
  卷七十二 穰侯列传 第十二
  卷七十三 白起王翦列传 第十三
  卷七十四 孟子荀卿列传 第十四
  卷七十五 孟尝君列传 第十五
  卷七十六 平原君虞卿列传 第十六
  卷七十七 魏公子列传 第十七
  卷七十八 春申君列传 第十八
  卷七十九 范睢蔡泽列传 第十九
  卷八十 乐毅列传 第二十
  卷八十一 廉颇蔺相如列传 第二十一
  卷八十二 田单列传 第二十二
  卷八十三 鲁仲连邹阳列传 第二十三
  卷八十四 屈原贾生列传 第二十四
  卷八十五 吕不韦列传 第二十五
  卷八十六 刺客列传 第二十六
  卷八十七 李斯列传 第二十七
  卷八十八 蒙恬列传 第二十八
  卷八十九 张耳陈余列传 第二十九
  卷九十 魏豹彭越列传 第三十
  卷九十一 黥布列传 第三十一
  卷九十二 淮阴侯列传 第三十二
  卷九十三 韩信卢绾列传 第三十三
  卷九十四 田儋列传 第三十四
  卷九十五 樊郦滕灌列传 第三十五
  卷九十六 张丞相列传 第三十六
  卷九十七 郦生陆贾列传 第三十七
  卷九十八 傅靳蒯成列传 第三十八
  卷九十九 刘敬叔孙通列传 第三十九
  卷一百 季布栾布列传 第四十
  卷一百一 袁盎□错列传 第四十一
  卷一百二 张释之冯唐列传 第四十二
  卷一百三 万石张叔列传 第四十三
  卷一百四 田叔列传 第四十四
  卷一百五 扁鹊仓公列传 第四十五
  卷一百六 吴王濞列传 第四十六
  卷一百七 魏其武安侯 列传第四十七
  卷一百八 韩长孺列传 第四十八
  卷一百九 李将军列传 第四十九
  卷一百十 匈奴列传 第五十
  卷一百一十一 韂将军骠骑列传 第五十一
  卷一百一十二 平津侯主父列传 第五十二
  卷一百一十三 南越列传 第五十三
  卷一百一十四 东越列传 第五十四
  卷一百一十五 朝鲜列传 第五十五
  卷一百一十六 西南夷列传 第五十六
  卷一百一十七 司马相如列传 第五十七(上)
  卷一百一十七 司马相如列传 第五十七(下)
  卷一百一十八 淮南衡山列传 第五十八
  卷一百一十九 循吏列传 第五十九
  卷一百二十 汲郑列传 第六十
  卷一百二十一 儒林列传 第六十一
  卷一百二十二 酷吏列传 第六十二
  卷一百二十三 大宛列传 第六十三
  卷一百二十四 游侠列传 第六十四集
  卷一百二十五 佞幸列传 第六十五
  卷一百二十六 滑稽列传 第六十六
  卷一百二十七 日者列传 第六十七
  卷一百二十八 龟策列传 第六十八
  卷一百二十九 货殖列传 第六十九
  卷一百三十 太史公自序 第七十(上)
  卷一百三十 太史公自序 第七十(下)
太史公书 Tai Shi Gong books
  书名。原名《太史公书》。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司马迁著,后褚少孙补撰部分内容。全书一百三十篇。记事起自传说中的黄帝,迄于汉武帝,共三千年左右。分传记为本纪、世家、列传;以八书述制度沿革,列十表通史事脉络。在史学、文学上都有很高价值。
shǐ jì shǐ jì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司马迁著,原名《太史公书》。约于汉武帝太初元年至征和二年间(公元前104—前91)撰成。司马迁利用史官典籍,博采《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及诸子百家等书与实地采访写成。记述黄帝时代至汉武帝天汉年间3000多年的历史。后其书有缺,《武帝纪》、《三王世家》、《龟策列传》、《日者列传》等篇均为褚少孙所补。体裁分传记为本纪、世家、列传,以八书记制度沿革,立十表以通史事的脉络,为后世纪传体史书所沿用。书中《河渠书》、《平准书》、《货殖列传》反映了社会经济生活;《匈奴列传》、《西南夷列传》则记述了少数民族的活动,这些都是本书的优点。《史记》不仅仅是史学著作,由于描写历史人物生动形象,在文学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记载历史的书 Recorded in history books
  记载历史的书。《书序》:“约史记而修《春秋》。”《史记·周本纪》:“ 周太史 伯阳 读史记曰:‘ 周 亡矣。’” 张守节 正义:“诸国皆有史以记事,故曰史记。”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春秋》者, 鲁 史记之名也。” 宋 曾巩 《李清臣等转官制》:“然史记册书,国家之典……传之万世,宜有论次。”
基本概况
  《史记》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学名著,又称《太史公记》。列“二十四史”之首,《史记》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作者简介
  司马迁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南芝川镇)人。著有《史记》,《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司马迁赋》八篇;《隋书·经籍志》有《司马迁集》一卷。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写古今通史的愿望没有实现,临终要司马迁完成其夙愿。后来,司马迁继任父亲太史令之职,开始写《史记》,十多年后,终于完成。
  司马迁早在20岁时,便离开首都长安遍踏名山大川,实地考察历史遗迹,了解到许多历史人物的遗闻轶事以及许多地方的民情风俗和经济生活。
  汉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马迁38岁时,正式做了太史令,有机会阅览汉朝官藏的图书、档案以及各种史料。他一边整理史料,一边参加改历。等到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我国第一部历书《太初历》完成,司马迁就开始撰写《史记》。
  汉武帝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司马迁因为替李陵辩护,而被关入监狱,并处以宫刑。太始元年(公元前96年)司马迁出狱,后当了中书令。直到汉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史记》全书得以完成。
  作者年表
  公元前145年(汉景帝中元五年),生于龙门。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建元元年),6岁,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太史公自序》:“谈为太史公,仕于建元元封之间。太史公既掌天官,不治民。”
  公元前136年(汉武帝建元五年),10岁,在夏阳耕读。《太史公自序》:“耕牧河山阳,年十岁,则诵古文。”
  公元前135年(汉武帝建元六年),11岁。窦太后死,汉武帝罢黜黄老之言,发动尊儒。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元光元年),12岁。是年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司马迁时在夏阳耕读,时在长安求学。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元朔二年),19岁,从夏阳迁居长安。从孔安国学《尚书》,从董仲舒学《春秋》。孔安国为侍中。
  公元前126年(汉武帝元朔三年),20岁,开始外出游历,回长安后,为汉武帝近侍郎中,随汉武帝到过平凉、崆峒,又奉使巴蜀。
  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元封元年),36岁。汉武帝封禅泰山,司马谈病死洛阳。司马迁到泰山参加封禅。
  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元封三年),38岁,正式做太史令,一边整理史料,一边参加改历。
  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42岁,《太初历》完成,开始编写《史记》。
  公元前99年(汉武帝天汉二年),47岁,汉武帝攻打匈奴,骑都尉李陵投降。司马迁为其辩护,下狱,遭宫刑。(不过《史记》一半左右都是在他入狱的时间中完成的)
  公元前96年(汉武帝太始元年),50岁,汉武帝改元大赦。司马迁出狱后当了中书令。
  公元前91年(汉武帝征和二年),55岁,《史记》全书完成。
成书原因
  司马迁著《史记》,其史学观念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探求的天人之际,并非承认天的神秘力量,而是重视天人之间关系的演变,从而了解 “古今之变” 的关键,探求出历史动态发展变化的层面,最终完成“一家之言”。而他的撰述动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司马迁为了继承其父司马谈编订史书的遗志,完成撰述《史记》的宏愿
  司马氏世代为太史,为继承孔子撰述《春秋》的精神,整理和论述上代历史。《隋书·经籍志》说:“谈乃据《左氏春秋》、《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接其后事,成一家之言。”可见司马谈有意继续编订《春秋》以后的史事。
  元封元年,汉武帝进行封禅大典,司马谈身为太史令,却无缘参与当世盛事,引为终生之憾,忧愤而死。他死前将遗志嘱咐儿子司马迁说:“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余死,汝必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司马迁则回答道:“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可知司马迁乃秉承父亲的遗志完成史著。
  而《史记》以《封禅书》为其八书之一,即见其秉先父之意。
  二、司马迁想继承《春秋》精神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说::“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此正暗示其有明道义,显扬志业人物的使命。
  《春秋》的下限,到鲁哀公获麟之年,此后的史事就没有完整的史籍记载。司马迁是绍继《春秋》,并以汉武帝元狩元年“获麟”及太初元年改历下限,撰写史记
  然而,司马迁继承《春秋》,不仅是要形式上承继周公以来的道统,而且是重视《春秋》的性质,他在《太史公自序》说:“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春秋》以道义,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
  可见司马迁对“春秋之义”和“春秋笔法”心仪已久,这是他要承孔子的真意、秉承《春秋》褒贬精神,撰述《史记》。
  三、司马迁要肩负史家职责
  司马谈早有整理上代历史的计划,可惜却“发愤而卒”,临终前叮嘱司马迁,认为“自获麟以来,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甚多,司马迁身为太史公,有完成论载上代历史的任务。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也指出身为太史的职责说:“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不述,隳先人之言,罪莫大焉。”因此,司马迁一心秉承先人世传及“述往事以思来者”的责任感,决意撰述《史记》。
  在《报任安书》中也透露著述《史记》的目的,他说“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可见他不但要完成太史令的责任,更要尽史学家的职责。
最激动人心的思想
  表现进步的民族观
  进步的经济思想
  强烈的民主性批判性
  贯穿全书的豪迈的人生观,生死观,价值观
创作态度
  严谨实录
  司马迁撰写史记,态度严谨认真,实录精神是其最大的特色。他写的每一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都经过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对史实反复作了核对。
  汉朝的历史学家班固说,司马迁“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也就是说,他的文章公正,史实可靠,不空讲好话,不隐瞒坏事。这便高度评价了司马迁的科学态度和《史记》的记事翔实。
  客观公正
  司马迁坚持“实录”精神,在给人物作传记时,并不为传统历史记载的成规所拘束,而是按照自己对历史事实的思想感情记录。
  从最高的皇帝到王侯贵族,到将相大臣,再到地方长官等等,司马迁当然不会抹杀他们神奇、光彩的一面,但突出的是揭露他们的腐朽、丑恶以及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尤其揭露了汉代统治阶级的罪恶。
  司马迁虽是汉武帝的臣子,但对于汉武帝的过失,司马迁丝毫没有加以隐瞒,他深刻揭露和批判了当时盛行的封禅祭祖、祈求神仙活动的虚妄。在《封禅书》中,他把汉武帝迷信神仙,千方百计祈求不死之药的荒谬无聊行为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出来。
  评价分明
  项羽司马迁想为封建统治者提供历史的借鉴作用,反映的是真实的历史,这是非常可贵的。
  本着实录的精神,司马迁在选取人物时,并不是根据其官职或社会地位,而是以其实际行为表现为标准。比如,他写了许多诸如游侠、商人、医生、倡优等下层人物的传记。在司马迁心目中,这些人都有可取之处。
  司马迁首创了以人载事,始终叙述一个人生平事迹的写法。着重写其“为人”,并注意其“为人”的复杂性,是司马迁的笔法。他在作传时,把自己的看法寓于客观的事实叙述之中,来表示自己对人物的爱憎态度。
  比如项羽这个人物,司马迁同情他,以非常饱满的热情来写这位失败英雄。他既称赞项羽的骁勇,又对他的胸无大志、残暴自恃作出批评。可是,在《项羽本纪》中,司马迁并没有发议论,但是他对项羽的爱憎态度却于叙事之中明显地表现了出来。这便是司马迁作传的最大特点,即真实性和倾向性的统一。
内容体例
  内容结构
  《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一十五字。其中的本纪和列传是主体。
  “本纪”是全书提纲,按年月时间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
  “表”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
  “书”则记述制度发展,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诸方面内容。
  “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
  “列传”是重要人物传记。
  文章内容
  《史记》的文章可分成两个部分:前面的正文是人物的生平描述,这部分皆以代表性事件或逸事衔接交杂而成;正文后面会加上作者的评论或感想,通常以“太史公曰”为起头,内容或有作者的个人经历,或有对人物的评价,或有收集资料的过程,但仍以评论题材人物的性格与行事为主,这也呼应司马迁在自序中“究天人之际”的写作目标。
  编撰主旨
  按司马迁所说,编写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究天人之际”:是探究天道和人事的关系,作者批判了原来的“神意天命论”,提出了“帝王中心论”。
  “通古今之变”:即探究历史的发展实况及其规律。
  参考内容
  《史记》参考了众多典籍,如《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和诸子百家等,同时参考档案、民间古文书籍。司马迁还亲自采访,进行实地调查,然后对材料精心选择使用,治学态度异常严谨。
  汉代之前的历史著作在内容、史事、材料、作者编撰水平上都无法和《史记》相比。《史记》不但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基本都用这种体裁撰写。同时,书中的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
  体例结构
  本纪
  实际上就是帝王的传记,因为帝王是统理国家大事的最高的首脑,为他们作纪传而名之曰“本纪“,正所以显示天下本统之所在,使官民行事都有一定的纲纪的缘故。同时,也是全书的总纲,是用编年体的方法记事的。在“本纪”的写作中,司马迁采取了详今略远的办法,时代愈远愈略,愈近愈详。
  “本纪”托始黄帝,是因为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又是“正名百物”的祖师。将项羽列入“本纪”,一是秦汉间几年“政由羽出”,一是推崇其人格。
  书
  是记载历代朝章国典,以明古今制度沿革的专章,非是熟悉掌故的史家,是无法撰写成书的。班固《汉书》改称“志”,成为通例。“书”的修撰,为研究各种专门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孔子世家
  是记载诸侯国之事的。这因诸侯开国承家,子孙世袭,也就给了他们的传记叫做世家。从西周的大分封开始,发展到春秋、战国,各诸侯国先后称霸称雄,盛极一时,用“世家”体裁记述这一情况,是非常妥当的。
  司马迁把孔子和陈涉也列入“世家”,是一种例外。孔子虽非王侯,但却是传承三代文化的宗主,更何况汉武帝时儒学独尊,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将之列入“世家”也反映了思想领域的现实情况。
  至于陈涉,不但是首先起义亡秦的领导者,且是三代以来以平民起兵而反残暴统治的第一人,而亡秦的侯王又多是他建置的。司马迁将之列入“世家”,把他的功业和汤放桀,武王伐纣,孔子作《春秋》相比,将他写成为震撼暴秦帝国统治、叱咤风云的伟大历史英雄,反映了作者进步的历史观。
  列传
  是记载帝王、诸侯以外的各种历史人物的。有单传,有合传,有类传。
  单传是一人一传,如《商君列传》、《李斯列传》等。
  合传是记二人以上的,如《管晏列传》、《老庄申韩列传》等。
  类传是以类相从,把同一类人物的活动,归到一个传内,如《儒林列传》、《循吏列传》、《刺客列传》等。
  司马迁把当时我国四周少数民族的历史情况,也用类传的形式记载下来,如《匈奴列传》、《朝鲜列传》、《大宛列传》等,这就为研究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史料来源。
全书篇目
  本纪
  史记卷一 五帝本纪 第一
  史记卷二 夏本纪 第二
  史记卷三 殷本纪 第三
  史记卷四 周本纪 第四
  史记卷五 秦本纪 第五
  史记卷六 秦始皇本纪 第六
  史记卷七 项羽本纪 第七(虽非皇帝,司马迁以“在权不在位”之名将之编入。)
  史记卷八 高祖本纪 第八
  史记卷九 吕后本纪 第九(不列名义上的天子汉惠帝本纪,理由与项羽同)
  史记卷十 孝文本纪 第十(原篇己阙,从《汉书》补)
  史记卷十一 孝景本纪 第十一(原篇己阙,从《汉书》补)
  史记卷十二 孝武本纪 第十二(原篇名为‘今上本纪’,原文己阙,褚少孙据《封禅书》补并改篇名)
  三皇本纪 (司马贞补,有些版本收录此篇)
  表
  史记卷十三 三代世表 第一
  史记卷十四 十二诸侯年表 第二
  史记卷十五 六国年表 第三
  史记卷十六 秦楚之际月表 第四
  史记卷十七 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 第五
  史记卷十八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第六
  史记卷十九 惠景闲侯者年表 第七
  史记卷二十 建元以来侯者年表 第八
  史记卷二十一 建元已来王子侯者年表 第九
  史记卷二十二 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 第十
  书
  史记卷二十三 礼书 第一(已残,仅存篇首“太史公曰”以下的引言。取荀子的《礼论》及《议兵》来代替正文)
  史记卷二十四 乐书 第二(已残,仅存篇首“太史公曰”以下的引言。取《礼记》《乐记》来代替正文)
  史记卷二十五 律书 第三(原“兵书”篇散佚,后人把原“律历书”拆分成“律书”和“历书”两篇)
  史记卷二十六 历书 第四
  史记卷二十七 天官书 第五
  史记卷二十八 封禅书 第六
  史记卷二十九 河渠书 第七
  史记卷三十 平准书 第八
  世家
  史记卷三十一 吴太伯世家 第一
  史记卷三十二 齐太公世家 第二
  史记卷三十三 鲁周公世家 第三
  史记卷三十四 燕召公世家 第四
  史记卷三十五 管蔡世家 第五
  史记卷三十六 陈杞世家 第六
  史记卷三十七 卫康叔世家 第七
  史记卷三十八 宋微子世家 第八
  史记卷三十九 晋世家 第九
  史记卷四十 楚世家 第十
  史记卷四十一 越王勾践世家 第十一
  史记卷四十二 郑世家 第十二
  史记卷四十三 赵世家 第十三
  史记卷四十四 魏世家 第十四
  史记卷四十五 韩世家 第十五
  史记卷四十六 田敬仲完世家 第十六
  史记卷四十七 孔子世家 第十七
  史记卷四十八 陈涉世家 第十八
  史记卷四十九 外戚世家 第十九
  史记卷五十 楚元王世家 第二十
  史记卷五十一 荆燕世家 第二十一
  史记卷五十二 齐悼惠王世家 第二十二
  史记卷五十三 萧相国世家 第二十三
  史记卷五十四 曹相国世家 第二十四
  史记卷五十五 留侯世家 第二十五
  史记卷五十六 陈丞相世家 第二十六
  史记卷五十七 绛侯周勃世家 第二十七
  史记卷五十八 梁孝王世家 第二十八
  史记卷五十九 五宗世家 第二十九
  史记卷六十 三王世家 第三十
  列传
  史记卷六十一 伯夷叔齐列传 第一
  史记卷六十二 管晏列传 第二
  史记卷六十三 老子韩非列传 第三
  史记卷六十四 司马穰苴列传 第四
  史记卷六十五 孙子吴起列传 第五
  史记卷六十六 伍子胥列传 第六
  史记卷六十七 仲尼弟子列传 第七
  史记卷六十八 商君列传 第八
  史记卷六十九 苏秦列传 第九
  史记卷七十 张仪列传 第十
  史记卷七十一 樗里子甘茂列传 第十一
  史记卷七十二 穰侯列传 第十二
  史记卷七十三 白起王翦列传 第十三
  史记卷七十四 孟子荀卿列传 第十四
  史记卷七十五 孟尝君列传 第十五
  史记卷七十六 平原君虞卿列传 第十六
  史记卷七十七 魏公子列传 第十七
  史记卷七十八 春申君列传 第十八
  史记卷七十九 范睢蔡泽列传 第十九
  史记卷八十 乐毅列传 第二十
  史记卷八十一 廉颇蔺相如列传 第二十一
  史记卷八十二 田单列传 第二十二
  史记卷八十三 鲁仲连邹阳列传 第二十三
  史记卷八十四 屈原贾生列传 第二十四
  史记卷八十五 吕不韦列传 第二十五
  史记卷八十六 刺客列传 第二十六
  史记卷八十七 李斯列传 第二十七
  史记卷八十八 蒙恬列传 第二十八
  史记卷八十九 张耳陈余列传 第二十九
  史记卷九十 魏豹彭越列传 第三十
  史记卷九十一 黥布列传 第三十一
  史记卷九十二 淮阴侯列传 第三十二
  史记卷九十三 韩信卢绾列传 第三十三
  史记卷九十四 田儋列传 第三十四
  史记卷九十五 樊郦滕灌列传 第三十五
  史记卷九十六 张丞相列传 第三十六
  史记卷九十七 郦生陆贾列传 第三十七
  史记卷九十八 傅靳蒯成列传 第三十八
  史记卷九十九 刘敬叔孙通列传 第三十九
  史记卷一百 季布栾布列传 第四十
  史记卷一百一 袁盎晁错列传 第四十一
  史记卷一百二 张释之冯唐列传 第四十二
  史记卷一百三 万石张叔列传 第四十三
  史记卷一百四 田叔列传 第四十四
  史记卷一百五 扁鹊仓公列传 第四十五
  史记卷一百六 吴王濞列传 第四十六
  史记卷一百七 魏其武安侯列传 第四十七
  史记卷一百八 韩长孺列传 第四十八
  史记卷一百九 李将军列传 第四十九
  史记卷一百十 匈奴列传 第五十
  史记卷一百十一 卫将军骠骑列传 第五十一
  史记卷一百十二 平津侯主父列传 第五十二
  史记卷一百十三 南越列传 第五十三
  史记卷一百十四 东越列传 第五十四
  史记卷一百十五 朝鲜列传 第五十五
  史记卷一百十六 西南夷列传 第五十六
  史记卷一百十七 司马相如列传 第五十七
  史记卷一百十八 淮南衡山列传 第五十八
  史记卷一百十九 循吏列传 第五十九
  史记卷一百二十 汲郑列传 第六十
  史记卷一百二十一 儒林列传 第六十一
  史记卷一百二十二 酷吏列传 第六十二
  史记卷一百二十三 大宛列传 第六十三
  史记卷一百二十四 游侠列传 第六十四
  史记卷一百二十五 佞幸列传 第六十五
  史记卷一百二十六 滑稽列传 第六十六
  史记卷一百二十七 日者列传 第六十七(未阐述诸侯国之俗,仅记司马季主之事。)
  史记卷一百二十八 龟策列传 第六十八
  史记卷一百二十九 货殖列传 第六十九
  史记卷一百三十 太史公自序 第七十
研究考证
  篇数及续补
  《史记志疑》(清朝·梁玉绳)据司马迁说,《史记》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 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提到《史记》缺少十篇。卫宏给《汉书旧仪》这本书作注,说道:“司马迁作《景帝本纪》,极言其短及武帝过,武帝怒而削去之”,三国魏张晏指出这十篇是《景帝本纪》、《武帝本纪》、《礼书》、《乐书》、《律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列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傅靳蒯列传》。
  今本《史记》也是一百三十篇,有少数篇章显然不是司马迁的手笔,汉元帝、汉成帝时的博士褚少孙补写过《史记》,今本《史记》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补作。其中《武帝纪》、《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和《日者列传》四篇由汉博士褚少孙补缺。
  《汉书·艺文志》载冯商续补《太史公》七篇,韦昭注云冯商“受诏续《太史公书》十余篇”,刘知几认为续补《史记》的不只是褚、冯两家,而有十五家之多。
  “《史记》所出,年止太初,其后刘向,向子欲,及诸好事者,若冯商,卫衡,扬雄,史岑,梁审,肆仁,晋冯,段肃,金丹,冯衍,韦融,萧奋,刘恂等相继撰续,迄于哀平间,尤名《史记》”。后人大多数不同意张晏的说法,但《史记》残缺是确凿无疑的。
  《史记》以后的历代正史,除极个别例外,都是由朝廷主持、按照君主的意志修撰的,是名副其实的官史。而司马迁虽然是朝廷的史官,《史记》却并不体现最高统治者汉武帝的意志。
  朝廷曾下诏删节和续补《史记》。《后汉书·杨终传》云,杨终“受诏删《太史公书》为十余万言”。被删后仅十余万言的《史记》,在汉以后即失传,以后一直流传的是经续补的《史记》。
  考据与集注
  《史记探源》(清朝·崔适)《史记》在比较广泛地传播流行,大约是在东汉中期以后,“史记”成为司马迁著作的专称,也始于这个时候。在这以前,《史记》都称为《太史公书》、《太史公记》和简称“太史公”。据现知材料考证,最早称司马迁这部史著为《史记》的,是东汉桓帝时写的《东海庙碑》。
  唐朝时期,由于古文运动的兴起,文人们对《史记》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当时著名文学家韩愈、柳宗元等都对《史记》特别推崇。
  宋元之后,欧阳修、郑樵、洪迈、王应麟各家,以及明朝的公安派、清朝的桐城派,都十分赞赏《史记》的文笔。于是《史记》的声望与日俱增,各家各派注释和评价《史记》的书也源源不断出现。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俗称“三家注”的《史记集解》(刘宋·裴骃注)、《史记索隐》(唐·司马贞注)和《史记正义》(唐·张守节注)。
  《史记集解》兼采当时裴骃所能见到的前人有关《史记》诸书的研究成果,并一一注明作者名字,一丝不苟。
  《史记索隐》进一步指出了《史记集解》中考证不当的错处。并对《史记》原文提出辨正,发语警辟。
  《史记正义》的作者长于舆地之学,对《史记》中地名的考证尤为精辟。
  读《史记》原文,同时注意看一看这“三家注”,对原书会有更进一步的理解。1959年,中华书局重新标点校勘排印的《史记》,就是与这“三家注”合刻的本子。
  研究专著综述
  《史记校正》 王叔岷《史记》成书后,由于它“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此其所蔽也。”(《汉书·司马迁传》),被指责为对抗汉代正宗思想的异端代表。因此,在两汉时,《史记》一直被视为离经叛道的“谤书”,不但得不到应有的公正评价,而且当时学者也不敢为之作注释。
  自宋朝以后,研究《史记》的著述增多了,较有代表性的如清朝梁玉绳的《史记志疑》、崔适的《史记探源》、张森楷的《史记新校注》、日本学者泷川资言的《史记会注考证》,以及清朝赵翼的《廿二史札记》和王鸣盛《十七史商榷》的有关部分,都是重要的参考书籍。
  张文虎著《校刊史记集解索隐正义札记》一书对《史记》的史文及注文进行了精审的校订。他根据钱泰吉的校本和他自己所见到的各种旧刻古本和时本,择善而从,兼采诸家,金陵局本就是经过他的校考之后刊行的。
  自汉代至清代,《史记》的研究专著达101部,单篇论文1435篇,囊括了名物典章、地理沿革、文字校勘、音韵训诂、版本源流以及疏解、读法、评注等领域。方法是抄摄材料,排比引证,基本是微观的甲说乙说的“文献”研究。
  相关工具书
  有关《史记》的工具书,以《史记研究的资料和论文索引》最为有用。索引内容,包括版本、目录、题解、关于《史记》全书及各个部分的研究、司马迁生平事迹及其学术贡献的研究、稿本和未见传本目录、有关《史记》的非专门著作日录、唐宋元明笔记中有关《史记》的文字条目、外国研究论文和专著目录等,甚为详备。
  此外,尚有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编的《史记及注释综合引得》,黄福銮《史记索引》、钟华《史记人名索引》、段书安《史记三家注引书索引》等书。其中黄福銮《史记索引》对查索《史记》中的人名、地名、事件、词汇及习俗语,最为有用。
贡献特点
  《史记》的贡献和特点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开创了“纪传体”体例
  纪,指本纪,即皇帝的传记;传,指列传,是一般大臣和各式人物的传记。司马迁在前人的基础上,在《史记》中以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体结构,创造性地探索了以人物为主体的历史编纂学方法。
  “本纪”按年代顺序记叙帝王的言行和政绩;“表”按年代谱列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书”记录了各种典章制度的沿革;“世家”载述诸侯国的兴衰和杰出人物的业绩;“列传”记载各种代表人物的活动。司马迁创造性地把这五种体裁综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系。
  二、开创了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各种知识的综合纂史方法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规模宏大、贯通古今、内容广博的百科全书式的通史。在《史记》中,司马迁第一个为经济史作传:《平准书》、《货殖列传》;司马迁又第一个为少数民族立传:《匈奴列传》、《西南夷列传》等;他还第一个为卑微者列传:《刺客列传》、《游侠列传》等。
  《史记》第一次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包容在历史学的研究范围之内,从而开拓了历史学研究的新领域,推动了我国历史学的发展。由于纪传体可以容纳广泛的内容,有一定的灵活性,又能反映出封建的等级关系,因而这种撰史方法,为历代史家所采用,影响十分深远。
  三、秉笔直书,是我国宝贵的史学传统,司马迁的《史记》对此有很好的发挥
  所谓秉笔直书,就是史学家必须忠于历史史实,既不溢美,也不苛求,按照历史的本来面貌撰写历史。《史记》明确表示反对那种“誉者或过其失,毁者或损其真”的作法。
  对于先秦的法家和秦代的暴政,从感情上司马迁是愤恨的,但他做到了不因憎而增其恶。相反,对法家的改革和秦代统一中国的历史作用,他都予以充分的肯定。正因为司马迁的实录精神,才使《史记》以信史闻名于世。
  《史记》还贯穿一条重要线索,即重视人的历史作用。司马迁是反天命的。强调人是历史的中心。因此,他在写帝王将相的同时、注意为社会上的各种人立传,尤其是把农民起义的领袖陈胜、吴广,放到与王侯功臣以及封建社会的圣人孔子同等的地位来写。所以在《史记》中,既有战国七雄的世家、萧丞相(萧何)。留侯(张良)的世家、孔子的世家,同时也有《陈涉世家》。
  司马迁也很重视物质生产活动在历史上的作用,把经济状况同政治上的治乱兴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还强调总结历史经验。提出以史为镜、鉴往知来的思想。由于司马迁在历史编纂学上的伟大创造精神,他的进步的史学思想和严谨的治史方法,使《史记》成为我国史学史上一座巍峨的丰碑,司马迁也赢得了“中国史学之父”的美名。
  四、《史记》也是一部形象生动的历史传记
  《史记》的文采历来为我国文学界所称颂,它开创了我国传记文学的先河。司马迁像一个出色的画家,以他那十分传神的画笔,为我们勾画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画像;又像一位善于捕捉瞬间的雕塑家,以他那锋利的刻刀,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风采各异的雕像。
  在《史记》这座人物画廊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历史上那些有作为的王侯将相的英姿,也可以看到妙计藏身的士人食客、百家争鸣的先秦诸子、“为知己者死”的刺客、已诺必诚的游侠、富比王侯的商人大贾,以及医卜、俳优等各种人物的风采,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想上的启迪。
  司马迁创造性地把文、史熔铸于一炉,为我们写下了一部形象的历史。所以,鲁迅先生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正因为如此,在中国古代浩瀚的史著中,《史记》拥有的读者量是首屈一指的。
后世评价
  《史记》的诞生,就中国史学的具体发展而言,《史记》的贡献巨大。
  一、建立杰出的通史体裁
  《史记》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贯通古今,网罗百代的通史名著。无论说它是古代中国史学史的最辉煌成就,还是说它是世界古代史学史的最辉煌成就,都毫不为过。这一点,只要将之与希罗多德的《历史》相比较,就会非常明白。正因为《史记》能够会通古今撰成一书,开启先例,树立了榜样,于是仿效这种体裁而修史的也就相继而起了。通史家风,一直影响着近现代的史学研究与写作。
  二、建立了史学独立地位
  我国古代,史学是包含在经学范围之内没有自己的独立地位的。所以史部之书在刘歆的《七略》和班固的《艺文志》里,都是附在《春秋》的后面。自从司马迁修成《史记》以后,作者继起,专门的史学著作越来越多。于是,晋朝的荀勖适应新的要求,才把历代的典籍分为四部:甲部记六艺小学,乙部记诸子兵术,丙部记史记皇览,丁部记诗赋图赞。从而,史学一门,在中国学术领域里才取得了独立地位。饮水思源,这一功绩应该归于司马迁和他的《史记》。
  三、建立了史传文学传统
  司马迁的文学修养深厚,其艺术手段特别高妙。往往某种极其复杂的事实,他都措置的非常妥贴,秩序井然,再加以视线远,见识高,文字生动,笔力洗炼,感情充沛,信手写来,莫不词气纵横,形象明快,使人“惊呼击节,不自知其所以然”。(《容斋随笔·史记简妙处》)
  但必须特别指出的是,由于司马迁受时代的限制,《史记》也存在某些缺点与不足之处。例如,存在“天命”、灾异和历史循环论的神秘思想的影响。在《六国年表序》论述秦并天下的原因时,指出这是“天所助”的结果。《高祖本纪》带有“三统循环论”的色彩,以为“三五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在《天官书》中,记述各种特殊的自然天象时,常常与人事联系在一起,更多地表现了灾异的神秘思想。这些说明《史记》在“究天人之际”时,仍然没有摆脱“天人感应”神学思想的影响。
文化影响
  京剧《赵氏孤儿》《史记》对古代的小说、戏剧、传记文学、散文,都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首先,从总体上来说,《史记》作为我国第一部以描写人物为中心的大规模作品,为后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基础和多种可能性。
  《史记》所写的虽然是历史上的实有人物,但是,通过“互见”即突出人物某种主要特征的方法,通过不同人物的对比,以及在细节方面的虚构,实际把人物加以类型化了。
  在各民族早期文学中,都有这样的现象,这是人类通过艺术手段认识自身的一种方法。只是中国文学最初的类型化人物出现在历史著作中,情况较为特别。
  由此,《史记》为中国文学建立了一批重要的人物原型。在后代的小说、戏剧中,所写的帝王、英雄、侠客、官吏等各种人物形象,有不少是从《史记》的人物形象演化出来的。
  小说
  在小说方面,除了人物类型,它的体裁和叙事方式也受到《史记》的显著影响。中国传统小说多以“传”为名,以人物传记式的形式展开,具有人物传记式的开头和结尾,以人物生平始终为脉络,严格按时间顺序展开情节,并往往有作者的直接评论,这一切重要特征,主要是渊源于《史记》的。
  后世小说多以《史记》为取材之源。其中比较典型的有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孙皓晖的《大秦帝国》和寒川子的《战国纵横》。
  戏剧
  京剧《霸王别姬》戏剧方面,由于《史记》的故事具有强烈的戏剧性,人物性格鲜明,矛盾冲突尖锐,因而自然而然成为后代戏剧取材的宝库。
  据傅惜华《元代杂剧全目》所载,取材于《史记》的剧目就有180多种。 据李长之统计,在现存132种元杂剧中,有16种采自《史记》的故事。其中包括《赵氏孤儿》这样的具有世界影响的名作。已经失传的类似作品,当然更多。到后来的京剧中,仍然有许多是取材于《史记》的,如众所周知的《霸王别姬》等。
  宋元时期,随着中国戏剧的形成与成熟,《史记》的内容与艺术也影响到戏剧创作。例如宋元戏文有《赵氏孤儿报冤记》;元明杂剧有《冤报冤赵氏孤儿》(元·纪君祥)、《卓文君私奔相如》(明·朱权)、《灌将军使酒骂座记》(明·叶宪祖);.明清传奇有《窃符记》、《易水歌》(清·徐沁);地方戏及新编历史剧有《搜孤救孤》(京剧)、《卧薪尝胆》(汉剧 越剧)、《和氏璧》(同州梆子)、《完璧归赵》(京剧)、《鸿门宴》(京剧 川剧 汉剧 秦腔)、《萧何月下追韩信》(京剧 川剧 汉剧 秦腔)、《霸王别姬》(京剧)、《大风歌》(话剧)。
  传记文学
  在传记文学方面,由于《史记》的纪传体为后代史书所继承,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历史人物传记。
  虽然,后代史书的文学性显著不如《史记》,但其数量既浩如瀚海,如果将其中优秀传记提取出来,也是极为可观的。
  此外,史传以外的别传、家传、墓志铭等各种形式的传记,也与《史记》所开创的传记文学传统有渊源关系。
版本源流
  抄本刻本
  《史记》问世之后,刊印的版本甚多,目前现存最早的版本为南北朝时期的抄本残卷。最早的刻本为北宋时期的《史记集解》单刻本。南宋的黄善夫刊本为最早的三家注合刻本。宋代以前的刻本都已失传。
  现存的南宋黄善夫刻本、明嘉靖万历间南北监刻的《二十一史》本、毛氏汲古阁刻的《十七史》本、清乾隆年间武英殿刻的《二十四史》本、清同治年间金陵书局刊行的《史记集解索隐正义合刻本》都汇刻了三家注,有别于它种单刻本,是流传至今较好的版本。《史记》 中华书局版
  通行本
  通行本主要是黄善夫本、武英殿本、金陵局本。黄善夫本比较善,中华书局的1959年新标本,就是以金陵局本为底本,分段标点排印的。
  现行本
  中华书局的1959年新标本,广泛地吸取了前人研究的结果,重新作了校订。
  在编排格式上也作了较大改动,依照武英殿本,把每篇大题(即书名)排在前面,小题(即篇名)排在后面,并把金陵局本原来排列在正书之前的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序》、《史记索隐后序》、张守节的《史记正义序》、《史记正义》的《论史例》、裴驷的《史记集解序》全部移到书后,依照年代先后排列次序。
  经过这番整理,眉目较前清楚。另外字体的选择,标点的使用,十表部分加公历纪元等等都益于读史者。
传世名篇
  梁启超指定的史记“十大名篇”分别是:
  “大江东去 楚王流芳”——《项羽本纪》
  “礼贤下士 威服九州”——《信陵君列传》
  “文武双雄 英风伟概”——《廉颇蔺相如列传》
  “功成不居 不屈权贵”——《鲁仲连邹阳列传》
  “旷世奇才 悲凉收场”——《淮阴侯列传》
  “官场显形 栩栩如生”——《魏其武安侯列传》
  “戎马一生 终难封侯”——《李将军列传》
  “汉匈和亲 文化交融”——《匈奴列传》
  “商道货殖 安邦定国”——《货殖列传》
  “史公记史 千古传颂”——《太史公自序》
传世名句
史记 传世名句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纪》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纪》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张仪列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匈奴未灭,无以家为。《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史记·滑稽列传》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长孙无忌一槌定音
  现在有许多人以为说司马迁写了《史记》乃是班固的“发明”,此种说法大可存疑。
  不错,班固及乃父班彪确实曾称司马迁之书为《史记》,但在班氏父子的辞典中,“史记”却是作为一个比较通用的名词而非专称出现的。
  为了说明问题,我们不妨引几段《汉书》:
  (1)《汉书•艺文志》:“与左丘明观其‘史记’,据行事,仍人道。”
  (2)《汉书•司马迁传•赞》:“孔子因鲁‘史记’而作《春秋》。”
  我们知道,《汉书》系班固的苦心经营之作,上引两段话中出现的“史记”显然不是司马迁所写,这说明,“史记”一名在班氏父子那里还是个通称。
  汉代以后至唐朝初年,官方修撰的史书中并无“经籍志”一栏,所以,对司马迁的那部巨著称史记,也称太史公书,对别的史书也称史记,比如敦煌写本《贞男》称:“颜叔子,鲁人也……周时人,出‘史记’”,这里面的“史记”指的是《后汉书》的一条注。
  初唐人释玄应所撰的《一切经音义》卷八十一:“《史记》云:‘籀者,周时史官教国子学童之书……’”中的史记指的又是《汉书》。(详见《汉书•艺文志》)
  把司马迁的作品正式定名为《史记》并赋予其官方权威色彩的是长孙无忌。
  《隋书》乃系长孙无忌与魏征、于志宁、李淳风等人联合撰成的。
  书成时间为公元656年,该书经籍志记古今图书存佚及其源流,创立四部分类法,对后世目录学有深远影响。
  《隋书•经籍志》上有这样一段话:“史记一百三十卷,目录一卷,汉中书令司马迁撰……汉书一百一十五卷,汉护军班固撰。”
  将《史记》与《汉书》并列,在官修史书中出现,正式确立了《史记》的名称,从公元前二世纪到公元七世纪,相隔了将近一千年之后,司马迁才为自己的呕心沥血之作“争”来了一个正式的名称,我们倘若忽略了这一点,武断地告诉别人,司马迁写了一部当时就题名为《史记》的书,那就犯了以今断古的错误,同时也无从窥见史学前辈如司马迁等人进行史学创作时所经历的万苦千辛。
作品影响
  《史记》的诞生,就中国史学的具体发展而言,《史记》的贡献巨大。
  一、建立杰出的通史体裁
  《史记》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贯通古今,网罗百代的通史名著。无论说它是古代中国史学史的最辉煌成就,还是说它是世界古代史学史的最辉煌成就,都毫不为过。这一点,只要将之与希罗多德的《历史》相比较,就会非常明白。正因为《史记》能够会通古今撰成一书,开启先例,树立了榜样,于是仿效这种体裁而修史的也就相继而起了。通史家风,一直影响着近现代的史学研究与写作。
  二、建立了史学独立地位
  我国古代,史学是包含在经学范围之内没有自己的独立地位的。所以史部之书在刘歆的《七略》和班固的《艺文志》里,都是附在《春秋》的后面。自从司马迁修成《史记》以后,作者继起,专门的史学著作越来越多。于是,晋朝的荀勖适应新的要求,才把历代的典籍分为四部:甲部记六艺小学,乙部记诸子兵术,丙部记史记皇览,丁部记诗赋图赞。从而,史学一门,在中国学术领域里才取得了独立地位。饮水思源,这一功绩应该归于司马迁和他的《史记》。
  三、建立了史传文学传统
  司马迁的文学修养深厚,其艺术手段特别高妙。往往某种极其复杂的事实,他都措置的非常妥贴,秩序井然,再加以视线远,见识高,文字生动,笔力洗炼,感情充沛,信手写来,莫不词气纵横,形象明快,使人“惊呼击节,不自知其所以然”。(《容斋随笔·史记简妙处》)
  但必须特别指出的是,由于司马迁受时代的限制,《史记》也存在某些缺点与不足之处。例如,存在“天命”、灾异和历史循环论的神秘思想的影响。在《六国年表序》论述秦并天下的原因时,指出这是“天所助”的结果。《高祖本纪》带有“三统循环论”的色彩,以为“三五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在《天官书》中,记述各种特殊的自然天象时,常常与人事联系在一起,更多地表现了灾异的神秘思想。这些说明《史记》在“究天人之际”时,仍然没有完全摆脱“天人感应”神学思想的影响。
  文化方面京剧《赵氏孤儿》《史记》对古代的小说、戏剧、传记文学、散文,都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首先,从总体上来说,《史记》作为我国第一部以描写人物为中心的大规模作品,为后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基础和多种可能性。
  《史记》所写的虽然是历史上的实有人物,但是,通过“互见”即突出人物某种主要特征的方法,通过不同人物的对比,以及在细节方面的虚构,实际把人物加以类型化了。
  在各民族早期文学中,都有这样的现象,这是人类通过艺术手段认识自身的一种方法。只是中国文学最初的类型化人物出现在历史著作中,情况较为特别。
  由此,《史记》为中国文学建立了一批重要的人物原型。在后代的小说、戏剧中,所写的帝王、英雄、侠客、官吏等各种人物形象,有不少是从《史记》的人物形象演化出来的。
  小说
  在小说方面,除了人物类型,它的体裁和叙事方式也受到《史记》的显著影响。中国传统小说多以“传”为名,以人物传记式的形式展开,具有人物传记式的开头和结尾,以人物生平始终为脉络,严格按时间顺序展开情节,并往往有作者的直接评论,这一切重要特征,主要是渊源于《史记》的。
  后世小说多以《史记》为取材之源。其中比较典型的有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孙皓晖的《大秦帝国》和寒川子的《战国纵横》。
  戏剧京剧《霸王别姬》
  戏剧方面,由于《史记》的故事具有强烈的戏剧性,人物性格鲜明,矛盾冲突尖锐,因而自然而然成为后代戏剧取材的宝库。
  据傅惜华《元代杂剧全目》所载,取材于《史记》的剧目就有180多种。 据李长之统计,在现存132种元杂剧中,有16种采自《史记》的故事。其中包括《赵氏孤儿》这样的具有世界影响的名作。已经失传的类似作品,当然更多。到后来的京剧中,仍然有许多是取材于《史记》的,如众所周知的《霸王别姬》等。
  宋元时期,随着中国戏剧的形成与成熟,《史记》的内容与艺术也影响到戏剧创作。例如宋元戏文有《赵氏孤儿报冤记》;元明杂剧有《冤报冤赵氏孤儿》(元·纪君祥)、《卓文君私奔相如》(明·朱权)、《灌将军使酒骂座记》(明·叶宪祖);.明清传奇有《窃符记》、《易水歌》(清·徐沁);地方戏及新编历史剧有《搜孤救孤》(京剧)、《卧薪尝胆》(汉剧 越剧)、《和氏璧》(同州梆子)、《完璧归赵》(京剧)、《鸿门宴》(京剧 川剧 汉剧 秦腔)、《萧何月下追韩信》(京剧 川剧 汉剧 秦腔)、《霸王别姬》(京剧)、《大风歌》(话剧)。
  传记文学
  在传记文学方面,由于《史记》的纪传体为后代史书所继承,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历史人物传记。
  虽然,后代史书的文学性显著不如《史记》,但其数量既浩如瀚海,如果将其中优秀传记提取出来,也是极为可观的。
  此外,史传以外的别传、家传、墓志铭等各种形式的传记,也与《史记》所开创的传记文学传统有渊源关系。
研究考证
  篇数及续补
  《史记志疑》(清朝·梁玉绳)据司马迁说,《史记》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 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提到《史记》缺少十篇。卫宏给《汉书旧仪》这本书作注,说道:“司马迁作《景帝本纪》,极言其短及武帝过,武帝怒而削去之”,三国魏张晏指出这十篇是《景帝本纪》、《武帝本纪》、《礼书》、《乐书》、《律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列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傅靳蒯列传》。
  今本《史记》也是一百三十篇,有少数篇章显然不是司马迁的手笔,汉元帝、汉成帝时的博士褚少孙补写过《史记》,今本《史记》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补作。其中《武帝纪》、《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和《日者列传》四篇由汉博士褚少孙补缺。
  《汉书·艺文志》载冯商续补《太史公》七篇,韦昭注云冯商“受诏续《太史公书》十余篇”,刘知几认为续补《史记》的不只是褚、冯两家,而有十五家之多。
  “《史记》所出,年止太初,其后刘向,向子欲,及诸好事者,若冯商,卫衡,扬雄,史岑,梁审,肆仁,晋冯,段肃,金丹,冯衍,韦融,萧奋,刘恂等相继撰续,迄于哀平间,尤名《史记》”。后人大多数不同意张晏的说法,但《史记》残缺是确凿无疑的。
  《史记》以后的历代正史,除极个别例外,都是由朝廷主持、按照君主的意志修撰的,是名副其实的官史。而司马迁虽然是朝廷的史官,《史记》却并不体现最高统治者汉武帝的意志。
  朝廷曾下诏删节和续补《史记》。《后汉书·杨终传》云,杨终“受诏删《太史公书》为十余万言”。被删后仅十余万言的《史记》,在汉以后即失传,以后一直流传的是经续补的《史记》。
  考据与集注
  《史记探源》(清朝·崔适)《史记》在比较广泛地传播流行,大约是在东汉中期以后,“史记”成为司马迁著作的专称,也始于这个时候。在这以前,《史记》都称为《太史公书》、《太史公记》和简称“太史公”。据现知材料考证,最早称司马迁这部史著为《史记》的,是东汉桓帝时写的《东海庙碑》。
  唐朝时期,由于古文运动的兴起,文人们对《史记》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当时著名文学家韩愈、柳宗元等都对《史记》特别推崇。
  宋元之后,欧阳修、郑樵、洪迈、王应麟各家,以及明朝的公安派、清朝的桐城派,都十分赞赏《史记》的文笔。于是《史记》的声望与日俱增,各家各派注释和评价《史记》的书也源源不断出现。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俗称“三家注”的《史记集解》(刘宋·裴骃注)、《史记索隐》(唐·司马贞注)和《史记正义》(唐·张守节注)。
  《史记集解》兼采当时裴骃所能见到的前人有关《史记》诸书的研究成果,并一一注明作者名字,一丝不苟。
  《史记索隐》进一步指出了《史记集解》中考证不当的错处。并对《史记》原文提出辨正,发语警辟。
  《史记正义》的作者长于舆地之学,对《史记》中地名的考证尤为精辟。
  读《史记》原文,同时注意看一看这“三家注”,对原书会有更进一步的理解。1959年,中华书局重新标点校勘排印的《史记》,就是与这“三家注”合刻的本子。
  研究专著综述
  《史记校正》 王叔岷《史记》成书后,由于它“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此其所蔽也。”(《汉书·司马迁传》),被指责为对抗汉代正宗思想的异端代表。因此,在两汉时,《史记》一直被视为离经叛道的“谤书”,不但得不到应有的公正评价,而且当时学者也不敢为之作注释。
  自宋朝以后,研究《史记》的著述增多了,较有代表性的如清朝梁玉绳的《史记志疑》、崔适的《史记探源》、张森楷的《史记新校注》、日本学者泷川资言的《史记会注考证》,以及清朝赵翼的《廿二史札记》和王鸣盛《十七史商榷》的有关部分,都是重要的参考书籍。
  张文虎著《校刊史记集解索隐正义札记》一书对《史记》的史文及注文进行了精审的校订。他根据钱泰吉的校本和他自己所见到的各种旧刻古本和时本,择善而从,兼采诸家,金陵局本就是经过他的校考之后刊行的。
  自汉代至清代,《史记》的研究专著达101部,单篇论文1435篇,囊括了名物典章、地理沿革、文字校勘、音韵训诂、版本源流以及疏解、读法、评注等领域。方法是抄摄材料,排比引证,基本是微观的甲说乙说的“文献”研究。
  工具书
  有关《史记》的工具书,以《史记研究的资料和论文索引》最为有用。索引内容,包括版本、目录、题解、关于《史记》全书及各个部分的研究、司马迁生平事迹及其学术贡献的研究、稿本和未见传本目录、有关《史记》的非专门著作日录、唐宋元明笔记中有关《史记》的文字条目、外国研究论文和专著目录等,甚为详备。
  此外,尚有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编的《史记及注释综合引得》,黄福銮《史记索引》、钟华《史记人名索引》、段书安《史记三家注引书索引》等书。其中黄福銮《史记索引》对查索《史记》中的人名、地名、事件、词汇及习俗语,最为有用。
  班固的《史记
  现在有许多人以为说司马迁写了《史记》乃是班固的“发明”,此种说法大可存疑。
  不错,班固及乃父班彪确实曾称司马迁之书为《史记》,但在班氏父子的辞典中,“史记”却是作为一个比较通用的名词而非专称出现的。
  为了说明问题,我们不妨引几段《汉书》:
  (1)《汉书•艺文志》:“与左丘明观其‘史记’,据行事,仍人道。”
  (2)《汉书•司马迁传•赞》:“孔子因鲁‘史记’而作《春秋》。”
  我们知道,《汉书》系班固的苦心经营之作,上引两段话中出现的“史记”显然不是司马迁所写,这说明,“史记”一名在班氏父子那里还是个通称。
  汉代以后至唐朝初年,官方修撰的史书中并无“经籍志”一栏,所以,对司马迁的那部巨著称史记,也称太史公书,对别的史书也称史记(历史记录之意),比如敦煌写本《贞男》称:“颜叔子,鲁人也……周时人,出‘史记’”,这里面的“史记”指的是《后汉书》的一条注。
  初唐人释玄应所撰的《一切经音义》卷八十一:“《史记》云:‘籀者,周时史官教国子学童之书……’”中的史记指的又是《汉书》。(详见《汉书•艺文志》)
  把司马迁的作品正式定名为《史记》并赋予其官方权威色彩的是长孙无忌。
  《隋书》乃系长孙无忌与魏征、于志宁、李淳风等人联合撰成的。
  书成时间为公元656年,该书经籍志记古今图书存佚及其源流,创立四部分类法,对后世目录学有深远影响。
  《隋书•经籍志》上有这样一段话:“史记一百三十卷,目录一卷,汉中书令司马迁撰……汉书一百一十五卷,汉护军班固撰。”
  将《史记》与《汉书》并列,在官修史书中出现,正式确立了《史记》的名称,从公元前二世纪到公元七世纪,相隔了将近一千年之后,司马迁才为自己的呕心沥血之作“争”来了一个正式的名称,我们倘若忽略了这一点,武断地告诉别人,司马迁写了一部当时就题名为《史记》的书,那就犯了以今断古的错误,同时也无从窥见史学前辈如司马迁等人进行史学创作时所经历的万苦千辛。
宋乾道七年蔡梦弼东塾刻本《史记
  Song Qiandao Qi Nian Cai Mengbi Dongshu keben Shiji宋乾道七年蔡梦弼东塾刻本《史记》 此本合刘宋裴《史记集解》、唐司马贞《史记索隐》为一书。蔡梦弼为南宋建阳的著名书肆。 此书半叶 12行,行 22字,注文小字双行,行28字,白口,左右双边。书中宋讳缺笔至慎字。卷一上《三皇本纪》后有“建蔡梦弼傅卿亲校刻梓于东塾时岁乾道七月春王正上日书”二行,“七月”当是七年。目录后有“三峰樵隐蔡梦弼傅卿校正” 一行,卷十五、 十六、十七、二十五、二十六后,有“建蔡梦弼傅卿谨案京蜀诸本校理梓于东塾”二行,其他卷后尚有蔡梦弼刻书题记多处。此书刻印精美,铁画银钩,字体有瘦金书余风,纸墨版式,纯系南宋早中期建本风格。蔡梦弼曾撰《杜工部草堂诗笺》五十卷,有宋刻建本传世。 此书旧藏杨以增海源阁,《楹书隅录》卷二著录海源阁藏蔡梦弼刻本《史记》有二部,其一即《楹书隅录》著录之本,是杨氏四经四史之斋旧藏宋版四史之第一部,明代藏朱承爵家,入清为常熟钱氏、季振宜、汪士钟递藏。有朱子儋印、钱兴祖印、彭城、季振宜藏书、季振宜印、汪士钟藏、阆源真赏、东郡杨氏鉴藏金石书画印、四经四史之垒等印。卷四十三缺,配光绪七年杨保影宋抄本,此本后为陈清华所有,今归北京图书馆。另一部存九十二卷,其中卷一百二十至一百二十三配宋淳熙三年张桐川郡斋刻本,卷一百一、一百十配清顾柔嘉抄本。1947年杨氏海源阁书92种由北京图书馆收购,其四经四史中《史记》一书即此本,今亦藏北京图书馆。                 冀淑英
司马迁写《史记》
    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带兵三万,攻打匈奴,打了个大败仗,几乎全军覆没,李广利逃了回来。李广的孙子李陵当时担任骑都尉,带着五千名步兵跟匈奴作战。单于亲自率领三万骑兵把李陵的步兵团团围困住。尽管李陵的箭法十分好,兵士也十分勇敢,五千步兵杀了五六千名匈奴骑兵,但是匈奴兵越来越多,汉军寡不敌众,后面又没救兵,最后只剩了四百多汉兵突围出来。李陵被匈奴逮住,投降了。  李陵投降匈奴的消息震动了朝廷。汉武帝把李陵的母亲和妻儿都下了监狱,并且召集大臣,要他们议一议李陵的罪行。  大臣们都谴责李陵不该贪生怕死,向匈奴投降。汉武帝问太史令司马迁,听听他的意见。  司马迁说:“李陵带去的步兵不满五千,他深入到敌人的腹地,打击了几万敌人。他虽然打了败仗,可是杀了这么多的敌人,也可以向天下人交代了。李陵不肯马上去死,准有他的主意。他一定还想将功赎罪来报答皇上。”  汉武帝听了,认为司马迁这样为李陵辩护,是有意贬低李广利(李广利是汉武帝宠妃的哥哥),勃然大怒,说:“你这样替投降敌人的人强辩,不是存心反对朝廷吗?”他吆喝一声,就把司马迁下了监狱,交给廷尉审问。  审问下来,把司马迁定了罪,应该受腐刑(一种肉刑)。司马迁拿不出钱赎罪,只好受了刑罚,关在监狱里。  司马迁认为受腐刑是一件很丢脸的事,他几乎想自杀。但他想到自己有一件极重要的工作没有完成,不应该死。因为当时他正在用全部精力写一部书,这就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历史著作——《史记》。  原来,司马迁的祖上好几辈都担任史官,父亲司马谈也是汉朝的太史令。司马迁十岁的时候,就跟随父亲到了长安,从小就读了不少书籍。  为了搜集史料,开阔眼界,司马迁从二十岁开始,就游历祖国各地。他到过浙江会稽,看了传说中大禹召集部落首领开会的地方;到过长沙,在汨罗江边凭吊爱国诗人屈原;他到过曲阜,考察孔子讲学的遗址;他到过汉高祖的故乡,听取沛县父老讲述刘邦起兵的情况……这种游览和考察,使司马迁获得了大量的知识,又从民间语言中汲取了丰富的养料,给司马迁的写作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以后,司马迁当了汉武帝的侍从官,又跟随皇帝巡行各地,还奉命到巴、蜀、昆明一带视察。  司马谈死后,司马迁继承父亲的职务,做了太史令,他阅读和搜集的史料就更多了。  在他正准备着手写作的时候,就为了替李陵辩护得罪武帝,下了监狱,受了刑。他痛苦地想:这是我自己的过错呀。  现在受了刑,身子毁了,没有用了。  但是他又想:从前周文王被关在羑里,写了一部《周易》;孔子周游列国的路上被困在陈蔡,后来编了一部《春秋》;屈原遭到放逐,写了《离骚》;左丘明眼睛瞎了,写了《国语》;孙膑被剜掉膝盖骨,写了《兵法》。还有《诗经》三百篇,大都是古人在心情忧愤的情况下写的。这些著名的著作,都是作者心里有郁闷,或者理想行不通的时候,才写出来的。我为什么不利用这个时候把这部史书写好呢?  于是,他把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开始,一直到汉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为止的这段时期的历史,编写成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字的巨大著作《史记》。  司马迁在他的《史记》中,对古代一些著名人物的事迹都作了详细的叙述。他对于农民起义的领袖陈胜、吴广,给予高度的评价;对被压迫的下层人物往往表示同情的态度。他还把古代文献中过于艰深的文字改写成当时比较浅近的文字。人物描写和情节描述,形象鲜明,语言生动活泼。因此,《史记》既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又是一部杰出的文学著作。  司马迁出了监狱以后,担任中书令。后来,终于郁郁不乐地死去。但他和他的著作《史记》在我国的史学史、文学史上都享有很高的地位。  
英文解释
  1. n.:  Shi Ji(Historical Records)
近义词
太史公书
相关词
成语典故成语词典科学网络用语生活钟表项羽本纪
历史国语史学孙膑军事运筹学故事大全耻辱
淮阴侯列传人物典籍英雄更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