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 臺灣烏竜
目錄
No. 1
  【簡介】
  臺灣烏竜茶源於福建,但是福建烏竜茶的製茶工藝傳到臺灣後有所改變,依據發酵程度和工藝流程的區別可分為:輕發酵的文山型包種茶和凍頂型包種茶;重發酵的臺灣烏竜茶。
  【特徵】
  臺灣烏竜茶的白毫較多,呈銅褐色,湯色橙紅,滋味醇和,尤以馥鬱的清香冠臺灣各種茶類之上。臺灣烏竜茶的夏茶因為晴天多,品質最好,湯色豔麗,香烈味濃,形狀整齊,白毫多。臺灣包種茶在烏竜茶中別具一格,比較接近緑茶,外觀形狀粗壯,無白毫,色澤青緑;幹茶具有明顯花香,衝泡後湯色呈金黃色,味帶甜,香氣清柔;具有“香、濃、醇、韻、美”五大特點。
  臺灣烏竜是烏竜共酵程度最重的一種,也最近似紅茶的一種。
  優質臺灣烏竜茶芽肥絢麗。湯色呈琥珀般的橙紅色,葉底淡褐有紅邊,葉基部呈淡緑色,葉片完整,芽葉連枝。
  臺灣烏竜茶在國際市場上被譽為香檳烏竜或"東方美人",以贊其殊香美色,在茶湯中加上一滴白蘭地酒,風味更佳。
  【工藝流程】
  臺灣烏竜的工藝流程:鮮葉—日光或加溫萎凋—室內萎凋—炒青—回軟—揉捻—初幹—烘幹。品質特徵:芽肥壯、白毫顯、茶條較短、含紅黃白三色,鮮豔絢麗,湯色呈琥珀般的橙黃色,葉底淡褐有紅邊,葉基部呈淡緑色,葉片完整,芽葉連枝。
  【臺灣烏竜茶的傳說】
  據說臺灣烏竜茶是一位叫林鳳池的臺灣人從福建武夷山把茶苗帶到臺灣種植而發展起來的。林鳳池祖籍福建,是一個有志氣的青年。一年,他聽說福建要舉行科舉考試,心想去參加,可是傢窮沒路費,怎能去呢? 鄉親們得知此事後,都紛紛捐助給林鳳池湊路費。臨行時,鄉親們對他說: “你到了福建,可要嚮咱祖傢的鄉親們問好呀,說咱們臺灣鄉親十分懷念他們。”還交代說:“考上了,以後要再來臺灣,別忘了這是你的出生故裏呵。”林鳳池學問好,考中了舉人,住了幾年後,决定要回臺灣探親,臨行前考慮帶什麽禮物呢? 覺得福建武夷山的烏竜茶有名,就要了36顆烏竜茶苗帶回臺灣,種在了南投縣鹿𠔌鄉的凍頂山上。經過鄉親們的精心培育繁殖,建成了一片茶園,采製的臺灣烏竜茶清香可口。後來林鳳池奉旨晉京,他把這種臺灣烏竜茶獻給了道光皇帝,皇帝飲後稱贊說:“好茶,好茶。” 問是什麽地方的茶,林鳳池說是福建茶種移至臺灣凍頂山采製的。道光皇帝說:“好吧,這茶就叫凍頂茶。”從此臺灣烏竜茶也叫“凍頂茶”。
  【臺灣烏竜茶選購】
  臺灣高山烏竜茶
  葉片:黃緑色、球型捲麯狀
  茶湯:蜜黃緑色
  口感:甘醇、口感鮮美
  産地:海拔1千公尺以上
  臺灣"凍頂烏竜茶"
  葉片:深墨褐色、葉尖捲麯
  茶湯:蜜黃色、澄清明亮
  口感:圓潤甘美、濃醇
  産地:南投縣鹿𠔌
  臺灣"文山包種 "烏竜茶
  葉片:深墨緑色帶油光、彎麯條狀有灰白點是極品
  茶湯:黃緑色、清澈、色淡
  口感:甘潤、有花香味、最清香
  産地:臺北縣文山區→坪林、石碇、深坑
No. 2
  【簡介】
  【特徵】
  【工藝流程】
  【臺灣烏竜茶的傳說】
  【臺灣烏竜茶的選購】
  【簡介】
  臺灣烏竜茶源於福建,但是福建烏竜茶的製茶工藝傳到臺灣後有所改變,依據發酵程度和工藝流程的區別可分為:輕發酵的文山型包種茶和凍頂型包種茶;重發酵的臺灣烏竜茶。
  【特徵】
  臺灣烏竜茶的白毫較多,呈銅褐色,湯色橙紅,滋味醇和,尤以馥鬱的清香冠臺灣各種茶類之上。臺灣烏竜茶的夏茶因為晴天多,品質最好,湯色豔麗,香烈味濃,形狀整齊,白毫多。臺灣包種茶在烏竜茶中別具一格,比較接近緑茶,外觀形狀粗壯,無白毫,色澤青緑;幹茶具有明顯花香,衝泡後湯色呈金黃色,味帶甜,香氣清柔;具有“香、濃、醇、韻、美”五大特點。
  臺灣烏竜是烏竜共酵程度最重的一種,也最近似紅茶的一種。
  優質臺灣烏竜茶芽肥絢麗。湯色呈琥珀般的橙紅色,葉底淡褐有紅邊,葉基部呈淡緑色,葉片完整,芽葉連枝。
  臺灣烏竜茶在國際市場上被譽為香檳烏竜或"東方美人",以贊其殊香美色,在茶湯中加上一滴白蘭地酒,風味更佳。
  【工藝流程】
  臺灣烏竜的工藝流程:鮮葉—日光或加溫萎凋—室內萎凋—炒青—回軟—揉捻—初幹—烘幹。品質特徵:芽肥壯、白毫顯、茶條較短、含紅黃白三色,鮮豔絢麗,湯色呈琥珀般的橙黃色,葉底淡褐有紅邊,葉基部呈淡緑色,葉片完整,芽葉連枝。
  【臺灣烏竜茶的傳說】
  據說臺灣烏竜茶是一位叫林鳳池的臺灣人從福建武夷山把茶苗帶到臺灣種植而發展起來的。林鳳池祖籍福建,是一個有志氣的青年。一年,他聽說福建要舉行科舉考試,心想去參加,可是傢窮沒路費,怎能去呢? 鄉親們得知此事後,都紛紛捐助給林鳳池湊路費。臨行時,鄉親們對他說: “你到了福建,可要嚮咱祖傢的鄉親們問好呀,說咱們臺灣鄉親十分懷念他們。”還交代說:“考上了,以後要再來臺灣,別忘了這是你的出生故裏呵。”林鳳池學問好,考中了舉人,住了幾年後,决定要回臺灣探親,臨行前考慮帶什麽禮物呢? 覺得福建武夷山的烏竜茶有名,就要了36顆烏竜茶苗帶回臺灣,種在了南投縣鹿𠔌鄉的凍頂山上。經過鄉親們的精心培育繁殖,建成了一片茶園,采製的臺灣烏竜茶清香可口。後來林鳳池奉旨晉京,他把這種臺灣烏竜茶獻給了道光皇帝,皇帝飲後稱贊說:“好茶,好茶。” 問是什麽地方的茶,林鳳池說是福建茶種移至臺灣凍頂山采製的。道光皇帝說:“好吧,這茶就叫凍頂茶。”從此臺灣烏竜茶也叫“凍頂茶”。
  【臺灣烏竜茶選購】
  臺灣高山烏竜茶
  葉片:黃緑色、球型捲麯狀
  茶湯:蜜黃緑色
  口感:甘醇、口感鮮美
  産地:海拔1千公尺以上
  臺灣"凍頂烏竜茶"
  葉片:深墨褐色、葉尖捲麯
  茶湯:蜜黃色、澄清明亮
  口感:圓潤甘美、濃醇
  産地:南投縣鹿𠔌
  臺灣"文山包種 "烏竜茶
  葉片:深墨緑色帶油光、彎麯條狀有灰白點是極品
  茶湯:黃緑色、清澈、色淡
  口感:甘潤、有花香味、最清香
  産地:臺北縣文山區→坪林、石碇、深坑
  【臺灣烏竜茶的發展史】
  臺灣烏竜茶首次於1865年由淡水輸出,1869年英商John Dodd到臺灣設廠精製烏竜輸往美國。1872年在臺灣經營烏竜出口的洋商多達5傢。這一時期為臺灣烏竜出口興盛時期。1895年日本侵占臺灣,對烏竜銳意經營。自1895年至1919年的24年間,年出口量均在1400——1500萬磅之間,主銷美國。1920年美國市場為印度、錫蘭、爪哇紅茶所取代,烏竜外銷一蹶不振,至1941年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海運阻滯,烏竜茶外銷幾乎停滯。1945年臺灣回歸祖國之後,當局力圖恢復,目前包種和烏竜仍為臺灣外銷茶葉的主要品類,銷量比較穩定。
相關詞
烏竜茶茶葉茶文化
包含詞
臺灣烏竜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