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指篆书。有大篆、小篆,通行于 春秋战国 及 秦 代,故称古篆。 明 文徵明 《题黄应龙》诗:“古篆依稀 赣州 字,先 宋 流传非一日。”《镜花缘》第四九回:“他所抄之字不知可是古篆?” 清 叶廷琯 《吹网录·颂敦铭》:“铭文十五行,凡古篆一百五十二字。” | | 有两义:
(1)泛指古代篆书,有大篆﹑小篆,通行于春秋战国及秦代,故称古篆如清桂馥《续三十五举》:"宋人间用古篆作印,元人尤多变态。"
(2)指上古文字,如明赵宦光《寒山帚谈》卷上《权舆一》论'九体书':"二曰古篆,三代之书,目见(左目右见)于金石款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