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siadi-capsuiaris l.
科屬:蘇木科
形態特徵:小灌木。分枝茂密,羽狀復葉,小葉6至8片,橢圓形。總狀花序集成傘房狀,生於枝頂,花鮮黃色。花期甚長,尤其在盛花期,花團錦簇,燦爛奪目,景觀效果出衆。
生態習性:喜光、喜溫暖濕潤氣候。
用途:園林用途既可單植、叢植或列植作緑籬,也可用於垂直緑化。現多種於高速公路隔離帶。
【藥名】:雙莢决明(又名:雙莢槐)
【來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豆科植物雙莢决明的種子。
【功效】:瀉下導滯。
【主治】:用於便秘。
【性味歸經】:苦,寒。大腸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一15剋,緩下3一6剋,開水泡服。
【別名】:臘腸仔樹(海口)
【動植物資源分佈】:分佈廣州、海口。
【考證】:始載於《廣州植物志》。 |
|
雙莢决明(Cassia bicapsulafis),又名雙莢槐、金葉黃槐、金邊黃槐,為蘇木科决明屬。主要分佈於華南、熱帶季雨林及雨林區。由於它花期較長,花色鮮豔,常作為工廠、校園或城市道路緑化的觀花樹種。
一、形態特性
雙莢决明為木本植物,鼕季落葉小灌木或小喬木,一般高為1.5米一3米。株矮小,分枝多,偶數羽狀復葉,互生,小葉3—5對,卵狀長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小葉緣四周呈金邊環繞,表面及背面光滑無毛,長3釐米~5釐米,寬2釐米一2.5釐米,基部一對葉子之間的葉軸上具有棍棒狀腺體,傘房式總狀花序頂生,多生於小枝的先端,黃色花,花萼具有萼片5枚,倒橢圓形,長1釐米~1.5釐米,先端鈍,卵狀橢圓形或橢圓,大小不一,一般均為上位花瓣較大,4月下旬開始開花至11月,莢果圓柱狀,2個一組,懸挂枝頂,故名“雙莢决明”,似四季豆,長約15釐米,內有兩排黑褐色種子。果實成熟後懸挂於樹上且未裂開,種子成熟期9月~11月。
二、生態習性
雙莢决明喜光,根係發達,萌芽能力強,適應性較廣,耐寒,耐幹旱瘠薄的土壤,有較強的抗風、抗蟲害和防塵、防煙霧的能力,尤其適應在肥力中等的微酸性或磚紅壤中生長,為我國南方城鄉行道和庭院的優良緑化樹種,具有廣阔的發展前景。
三、採種及其貯藏技術
果實成熟後,選擇生長健壯的母樹、飽滿果條進行採種。采回的果實,攤開置於室內通風、乾燥的陰涼處,待一周後剝出種子、去除雜質可得純種。種子在常溫下,不宜久藏,最好隨采隨播。若需要短期貯藏,用種子和沙(比例1:2)混勻,濕度以“手握成團,鬆手即散”為宜,然後存放在陰涼處或瓦缸內,隔天噴水並輕輕翻動至均勻。
四、種子繁殖與扦插繁殖容器苗技術
種子繁殖苗木多數運用容器育苗方法。將種子均勻撒播在沙床上,然後覆蓋一層厚度約0.5釐米~0.8釐米的沙,淋透水,並蓋上遮陽網,待幼苗長至4釐米~5釐米,移植入育苗基質配比為表土1份:黃心土1份+磷肥1%的容器培育。晴、旱天氣加強淋水。當苗木恢復生長後施尿素或復合肥,濃度從O.3%開始,隨苗木增長,濃度逐漸增大,最高不過1%,每月施肥2次。同時加強病蟲害防治。出圃前揭開遮陽網,逐漸減少淋水次數和淋水量,停止施肥,促進苗木木質化,增強病蟲害的抵抗能力,提高造林成活率。一年生的容器苗高70釐米一80釐米。
扦插繁殖在春季進行。經截幹母樹的側枝長至10釐米~12釐米時,用剪刀將其剪下作為穗條,帶生長點,浸入清水中,去掉基部3~4釐米的葉子。扦插前先淋透容器基質,並用每升1剋的多菌靈水溶液消毒。將穗條插入基質鬆皮粉50%+鋸末35%+碳化鋸末15%或壤土2份+火燒土l份+沙1份中,深為3釐米一4釐米,使穗條與基質相接觸,對於互相重疊的葉片要剪半,每天噴水5—6次,以葉面有水珠為準,插後每周噴每升1剋的百菌清水溶液2次,約30天左右生根,發現病株應及早清除。根據扦插苗木的生長情況進行合理施肥、除草等管理。上述兩種基質扦插成活率均在85%以上,其中以輕基質為最優,成活率高達93%以上。
五、栽培管理
雙莢决明萌芽力強,適應性較廣,耐幹旱瘠薄的土壤,容易栽培。常常植於池邊、路旁、廣場、公園和草地邊緣,也可點綴在草坪中間。穴的規格為40釐米×40釐米×30釐米,株間距為40釐米×40釐米。種植時每穴放入腐熟堆肥1~1.5公斤澆透水。對於地徑較細的苗木,采用竹子架扶助。以後每周淋水2次,當苗生長到1米左右時摘心並及時追肥(復合肥每株50)澆水,使其粗壯,並形成較大的冠幅。花前和花期追肥2—3次,以補充磷鉀肥為主,也可噴0.2%的磷酸二氫鉀,使花朵肥大並延長花期。之後應立即修剪整枝,同時結合鬆土和追肥,保證來年開花質量。在整個生長期中,病害發生較少,用樂果、敵敵畏、馬拉硫磷藥劑防治蟲害。
六、觀賞的效果
雙莢决明開花、結果早,花期長,花色豔麗迷人,同時具有防塵、防煙霧的作用。觀察發現,在南寧至友誼關高速沿路的兩旁栽植了雙莢决明,生長良好。其樹姿優美,枝葉茂盛,夏秋季盛開的黃色花序布滿枝頭,成為一道優美的風景綫。 |
|
【藥 名】:雙莢决明(又名:雙莢槐)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豆科植物雙莢决明的種子。
【功 效】:瀉下導滯。
【主 治】:用於便秘。
【性味歸經】:苦,寒。大腸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一15剋,緩下3一6剋,開水泡服。
【 名】:臘腸仔樹(海口)
【動植物資源分佈】:分佈廣州、海口。
【考 證】:始載於《廣州植物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