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魚類 > 叉尾鬥魚
目錄
No. 1
  攀鱸科
  學名macropodus opercuiaris(linnaeus)
  體形與圓尾鬥魚相似。腹鰭有1根分節鰭條特別延長,雄魚鰭條延長尤甚,尾鰭叉形。
  多生活於山塘、稻田及水泉等淺水地區,食無脊椎動物。繁殖期雄魚吐泡沫為巢,將卵匯集於中,雄魚有護巢的習性。個體小,因體色鮮豔,且雄魚好牛,是著名的觀賞魚。
  分佈於長江上遊及南方各省。
  中國鬥魚,又名:叉尾鬥魚、兔子魚、天堂魚等等,竜岩人叫“呯朋”,也叫“三斑”。以前在我國南方的野外溪流、河溝、稻田到處可見,因為它的分佈地帶屬於亞熱帶地區,因而中國鬥魚可以0℃以上的低水溫環境中良好生存,在14℃以上的水溫中它可以很好地生長。現在因水質污染,幾乎滅絶,難得一見。
  德國著名的觀賞魚專傢弗蘭剋•;;;;;捨費爾在《迷鰓魚大全》一書中對叉尾鬥魚的評價是:“最早的熱帶觀賞魚,也是迄今為止最美麗的魚種之一。”在西方國傢,中國鬥魚是最受歡迎的觀賞魚種之一,被稱為天堂魚。
  野生的中國鬥魚體呈長圓形,稍側扁,眼眶為金黃色,體色呈咖啡色夾雜部份紅色竪條紋,額頭部分有黑色條紋,兩側鰓蓋後方邊緣各有一塊緑色斑塊。背鰭和臀鰭都有藍色鑲邊,鰭上有深色斑點,背鰭、臀鰭均呈尖形,尾鰭基本呈紅色深叉形。
  和其他鬥魚科的魚類一樣,中國鬥魚除正常呼吸器官之外,還長有褶鰓,可以直接從水面以上的空氣中直接呼吸氧氣。鬥魚以其豔麗的體色和好鬥而為人們所喜愛。中國鬥魚生性好鬥,而且偶爾會攻擊其他的小型魚類,因此建議不要將中國鬥魚與體型較小而遊動緩慢的魚類飼養在一起,當然為了避免成為大型食肉性魚類的“點心”,也不可以將中國鬥魚和這些過於兇猛的魚類共同飼養。
  中國鬥魚的體質強健,不擇食,偏愛肉食性的餌料,它們對飼養環境要求不高,對水質也沒有特殊要求,可以說飼養很容易,因而受到一部分愛好者的喜愛。
  本人就是一名忠實的中國鬥魚愛好者。小時候就有在簡易的罐頭玻璃瓶飼養的經歷,十年前,在山區偶然發現中國鬥魚蹤影,捕捉在傢飼養,以後每年去捕捉後送親朋好友,應該說對中國鬥魚有一定研究。
相關詞
中國鬥魚鬥魚壯傢叉
包含詞
香港黑叉尾鬥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