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印支緑鵲
  中文目名:雀形目
  中文科名:鴉科
  中文屬名:緑鵲屬
  中文俗名:青身鵲鳥、海南緑鵲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temminck,1826
  拉丁文名:cissa hypoleuca
  同物異名:目前無內容
  英文名:indochinese green magpie
  物種特徵:中等體型(32釐米)的緑鵲。粗闊的貫眼紋黑色,嘴紅,翼慄色,三級飛羽的翼尖色淺。與藍緑鵲的區別在尾較短,胸黃色,三級飛羽上無黑色橫斑。亞種jinji的尾較長,翼尖皮黃;katsumatae中央尾羽黃色較重,尾端灰色。
  虹膜褐色;嘴亮紅色;腳紅色。
  多變、大聲、哀婉的刺耳尖叫peu-peu-peu接以粗聲的chuk;也有似責駡的高音嘰嘰喳喳聲。
  分佈於中國西南部和南部及印度支那。不常見於常緑林,高至海拔1000米。亞種katsumatae,見於海南島;jinji見於廣西(瑤山)及四川南部(馬邊)。
  成對或結小群活動,常發出響亮叫聲但少出現。在森林較低層捕食昆蟲。
  註:依vaurie(1962),過去作為短尾緑鵲 c. thalassina的一亞種(參見鄭作新,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