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 > 衛星海洋觀測
  衛星海洋觀測 【satellite oceanic observation】【】利用人造地球衛星的遙感器對海洋環境進行檢測分析的技術。60年代初發射的氣象衛星首次嚮人們提供了海面水溫的資料,修正了海洋學中若幹不正確的認識,發現了一些新的海洋現象。蘇聯的“宇宙”號衛星 243和384號、美國的“天空實驗室”航天站、“諾阿”號衛星係列和“雨雲”號衛星係列都進行過海洋遙感試驗,1978年發射的“海洋衛星”1號標志着衛星海洋觀測由試驗階段轉嚮應用階段。衛星海洋觀測係統由衛星上的遙感器係統和地面遙感數據接收站組成,遙感器係統感測來自海面的各種電磁輻射信號,由衛星所載的數據傳輸係統發送給地面接收站,經過處理得到海洋要素的數據,然後分發給用戶使用。遙感器按工作波段分為可見光遙感器、紅外遙感器和微波遙感器;按其自身是否發射電磁波分為主動式和被動式遙感器。衛星海洋觀測遙感器在衹能感測海洋表面很薄一層,數據處理中需要考慮各種電磁波之間的相互作用,然後建立地球物理學算法。具有分辨率和測量精度較低的缺點,需要與傳統海洋觀測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