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臥竜大熊貓俱樂部
  臥竜大熊貓俱樂部是一個公益性的社會團體,一個能讓更多的人瞭解大熊貓的窗口。成立之初,便以宣傳、保護大熊貓作為工作的中心,以“關心大熊貓,關心人類自己”作為自己的口號。
  為喚起人類對大熊貓的關愛和對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的珍惜,臥竜大熊貓俱樂部進行着不懈的努力。俱樂部自成立的近十年以來,得到了來自全世界各國人民的關心和幫助,許多政府機構、公司集團、社會團體以及個人紛紛捐款捐物,通過大熊貓俱樂部為大熊貓獻愛心。俱樂部還與美國globio、日本大熊貓保護協會等許多社會公益組織都進行了很好的合作,共同搞好各方面的宣傳。通過廣泛、深入的宣傳,迄今為止,大熊貓俱樂部已經擁有全世界來自不同國傢的會員近500人,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加入到了保護大熊貓的行列。大熊貓俱樂部正成為廣大熱愛大熊貓的人士共同的傢園。
  2007年2月23日,農歷正月初六,舉國上下還沉浸於新年的喜悅之中。8時左右,旅居於四川臥竜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的北京大熊貓“吉妮”順産下一隻熊貓寶寶,創下了初産齡最高、妊娠期最長、春季産仔、幼仔順利生産等多項記錄,成為圈養大熊貓繁殖史上的奇跡。
  大熊貓媽媽“吉妮”,1993年出生於北京動物園,已達13歲高齡的“吉妮”此前一直未能産仔。1999年春季“吉妮”第一次有發情行為,並進行了人工授精,未見其産仔。此後,幾乎每年發情,但是每年都衹作了人工授精,每年也沒有産過熊貓寶寶。
  為了增加大熊貓的遺傳多樣性,使國寶大熊貓世代繁衍,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與北京動物園開始進行大熊貓繁育合作研究,2006年1月將“吉妮”送到了具有大熊貓一流繁殖技術的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進行配種繁殖。4月“吉妮”出現了發情行為,在大熊貓研究中心科研人員的幫助下,先後進行了2次人工授精,3次自然交配。在大熊貓正常産仔季節,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共繁殖了大熊貓幼仔12胎19仔成活17仔,而“吉妮”未能産仔。但是在配種後的10個月左右,出現了産前行為表現,經歷了長達324天的孕期之後終於産下了它一生中的第一隻寶寶。這個寶寶為雌性,體重90.2g,體長13.3cm、頭長2.7cm、尾長4.2cm,叫聲洪亮有力,初步鑒定為健康寶寶。
  鑒於大熊貓“吉妮”體質較弱,自身哺育幼仔的行為不是很好,同時屬於初次産仔情緒較為緊張,為了確保寶寶的安全,11:10,科技人員將寶寶從母親身上拿開,送到育幼實進行人工哺育。目前,母女平安。
  與大熊貓合影捐贈項目
  1. 凡個人捐款人民幣1000元者,可進入大熊貓幼兒園與一隻或一隻以上半歲大熊貓幼仔玩耍五分鐘,之後發給捐款證書一份,再贈送宣傳册、認養資料一份,徽章一枚;
  2.凡個人捐款人民幣500元者,可與一隻一歲半大熊貓合影1-2張,之後發給捐款證書一份,再贈送宣傳册、認養資料一份,徽章一枚;
  3.凡個人捐款人民幣200元者,可與一隻亞成體大熊貓合影1-2張,之後發給徽章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