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 > 卡戎
目錄
卡戎 Karong  

No. 2
  charon ( "kair en")是冥王星唯一一顆已知的衛星:
  公轉軌道:離冥王星19,640 千米
  衛星直徑:1172 千米
  質量:1.90e21 千克
  charon(卡戎或查農--譯註)是以神話中的人物命名的,他專門擺渡死者通過river styx冥河來到冥界。
  (雖然學術界以這個神秘人物來命名,但冥衛一的發現者這樣命名也是為了紀念他的妻子charlene。正如所知道的,他們英語發音的第一音節是相同的,就象“shard"("shahr en")一樣。)
  冥衛一是在1978年被jim christy發現的。在此之前由於冥衛一與冥王星被模糊地看成一體,所以冥王星被看作的比實際的大許多。
  冥衛一很不尋常是因為在太陽係中相對於各自主星來比較,它是最大的一顆衛星。(一個與月球的區別)。一些人認為冥王星與冥衛一係統是一個雙行星係統而不是行星與衛星的係統。
  冥衛一的半徑也不是知道得很清楚,jpl認為586千米的數據存在+-15的誤差,大於2%。它的質量和密度也不是知道得很確切。
  冥王星與冥衛一是獨一無二的,因為他們自轉是同步的。它們倆保持同一面相對(這使得在冥王星上看見的冥衛一的位相十分有趣)。
  冥衛一的組成還不知道,但它的低密度(大約2/立方釐米)表示它可能很像土星的冰質衛星(如土衛五)。它的表面可能覆蓋着冰水。
  不像冥王星那樣,冥衛一沒有很大反照率,雖然還未斷定它的是不是已經更小了。
  有人認為冥衛一是經過一次巨大的撞擊形成的,就好像形成月球那樣。
  人們還懷疑冥衛一擁有一個值得註意的大氣層。
  --------------------------------------------------------------------------------------------------------
  星體碰撞催生衛星卡戎
  美國西南觀象臺科學家魯賓.卡努普在最近一期的美國《科學》雜志上著文,披露他采用計算機模擬計算得到的冥王星衛星卡戎是一個星體與冥王星碰撞的結果。
  冥王星是太陽係最外面的行星,從衛星角度上說,它比太陽係其他行星更像我們的地球。首先,它也衹有一個衛星,名叫卡戎。其次,卡戎的質量是冥王星的15%,比例較大,我們的月亮質量是地球的1%,其他太陽係行星的衛星質量都不過是相應行星的千分之幾,比例很小。第三,科學家早就猜測,這些質量衹占相應行星的千分之幾的衛星,可能是宇宙中的小物體以及宇宙塵受到行星引力作用,類似滾雪球般地形成起來的,而我們的月亮以及冥王星的衛星卡戎則是由於一個很大星體碰撞了地球及冥王星所致。
  魯賓.卡努普的工作就是建立一個數學模型,通過計算機模擬,再現了這一過程。魯賓.卡努普模擬計算的結論顯示,當年有一顆直徑在1600公裏到2000公裏的星體與冥王星發生了碰撞,碰撞後在冥王星附近産生了彼此相距不遠的很多碎片,這些碎片逐漸結合在一起,最後形成了卡戎
  魯賓.卡努普模擬計算的結論不僅解釋了卡戎的形成過程,而且還證實,在太陽係形成的初期,星體碰撞對太陽係的最後形成起到重大作用。
  2. 卡戎在希臘神話中是一名將靈魂帶入地獄的神,因此與中國神話相對應,如果冥王星是“閻王”,它便是“勾魂使者”。所以狗也卡戎也是一隻花色的狗.這衹狗曾被海格列斯徵服,但最後還是又回到冥王身邊.希臘神話中,它有三個腦袋,但在一些神話題材的繪畫中,常常把卡戎描繪成一個老人的形象.
No. 3
  Charon ( "KAIR en" )是冥王星外一顆矮行星:
  軌道: 離冥王星19,640 千米
  直徑: 1172 千米
  質量: 1.90×10^21 千克
  Charon(卡戎或查農--譯註)是以神話中的人物命名的,他專門擺渡死者通過River Styx冥河來到冥界。
  (雖然學術界以這個神秘人物來命名,但冥衛一的發現者這樣命名也是為了紀念他的妻子Charlene。正如所知道的,他們英語發音的第一音節是相同的,就象“shard"("SHAHR en")一樣。)
  冥衛一是在1978年被Jim Christy發現的。在此之前由於冥衛一與冥王星被模糊地看成一體,所以冥王星被看作的比實際的大許多。
  卡戎在冥王星赤道上空約1.9餘萬公裏(地月距離的1/20)的圓形軌道上運轉。其運行周期與冥王星自轉周期相等。近年來的觀測表明,卡戎自身的引力大到足以使它呈球形,而冥王星和卡戎的共同重心位於外部空間裏,並不位於冥王星內部,“卡戎”其實與冥王星構成了雙行星係統,同步圍繞太陽旋轉(248個地球年)它與太陽的距離也與冥王星基本相同,平均約59億公裏。
  在很長時間裏,卡戎一直被視作冥王星的衛星,中文稱為冥衛一。但自發現之日起,人們就註意到它有許多特殊之處,與太陽係其他行星的衛星迥然不同。卡戎本身並不很大,直徑約為1200公裏,質量約為月球的1/45。但以衛星與其行星的大小之比而論,它卻是太陽係裏最大的衛星。冥王星的質量大約衹是卡戎的10倍,而地球的質量是月球的81倍,木星比它最大的衛星大上千倍。
  卡戎很不尋常是因為在太陽係中相對於各自主星來比較,它是最大的一顆衛星。(一個與月球的區別)。一些人認為冥王星與冥衛一係統是一個雙行星係統而不是行星與衛星的係統。
  卡戎的半徑也不是知道得很清楚,JPL認為586千米的數據存在±15的誤差,大於2%。它的質量和密度也不是知道得很確切。
  冥王星與卡戎是獨一無二的,因為他們自轉是同步的。它們倆保持同一面相對(這使得在冥王星上看見的冥衛一的位相十分有趣)。
  卡戎的組成還不知道,但它的低密度(大約2/立方釐米)表示它可能很像土星的冰質衛星(如土衛五)。它的表面可能覆蓋着冰水。
  不像冥王星那樣,卡戎沒有很大反照率,雖然還未斷定它的是不是已經更小了。
  有人認為卡戎是經過一次巨大的撞擊形成的,就好像形成月球那樣。
  人們還懷疑卡戎擁有一個值得註意的大氣層。
  由於距離非常遙遠,人們對卡戎的認識還很少,現今最強大的天文望遠鏡也衹能拍到模糊的照片。美國宇航局的探測器“新地平綫”已於2006年1月出發,預計將在2015年到達冥王星附近,對冥王星和卡戎進行探測。
  --------------------------------------------------------------------------------------------------------
  星體碰撞催生卡戎
  美國西南觀象臺科學家魯賓.卡努普在最近一期的美國《科學》雜志上著文,披露他采用計算機模擬計算得到的卡戎是一個星體與冥王星碰撞的結果。
  冥王星是太陽係最外面的行星,從衛星角度上說,它比太陽係其他行星更像我們的地球。卡戎的質量是冥王星的15%,比例較大,我們的月亮質量是地球的1%,其他太陽係行星的衛星質量都不過是相應行星的千分之幾,比例很小。第三,科學家早就猜測,這些質量衹占相應行星的千分之幾的衛星,可能是宇宙中的小物體以及宇宙塵受到行星引力作用,類似滾雪球般地形成起來的,而我們的月亮以及卡戎則是由於一個很大星體碰撞了地球及冥王星所致。
  魯賓.卡努普的工作就是建立一個數學模型,通過計算機模擬,再現了這一過程。魯賓.卡努普模擬計算的結論顯示,當年有一顆直徑在1600公裏到2000公裏的星體與冥王星發生了碰撞,碰撞後在冥王星附近産生了彼此相距不遠的很多碎片,這些碎片逐漸結合在一起,最後形成了卡戎
  魯賓.卡努普模擬計算的結論不僅解釋了卡戎的形成過程,而且還證實,在太陽係形成的初期,星體碰撞對太陽係的最後形成起到重大作用。
  2. 卡戎在希臘神話中是一名將靈魂帶入地獄的神,因此與中國神話相對應,如果冥王星是“閻王”,它便是“勾魂使者”。所以狗也卡戎也是一隻花色的狗.這衹狗曾被海格列斯徵服,但最後還是又回到冥王身邊.希臘神話中,它有三個腦袋,但在一些神話題材的繪畫中,常常把卡戎描繪成一個老人的形象.
  卡戎與冥王的意義
  卡戎與冥王也被看作戀人相守。即時在冰冷的宇宙盡頭,仍然如在跳交誼舞一般面對面。無論怎樣,始終與對方像守。時光荏苒,但他們依舊在一起。[我就是相信這一傳說]時光就這樣悄悄溜走,冥王卡戎依舊固執的相守。我無法直接看見卡戎冥王,但他們一直在我心中旋轉。是不是,在覺得自己孤獨的同時,我也會慶幸的認為:沒關係的,自己。無論怎樣,世上還有這對星球,永遠不離。
  卡戎的自轉和公轉周期相同,和月球對地球一樣,總是一同一個半球對這冥王星。而冥王星的自轉周期也和卡戎的自轉周期完全相同。所以,冥王星也總是以同一半球對着卡戎
  無論是作為冥王星的冥王星,還是作為序列號134340的冥王星,都有唯一的卡戎相伴左右,
  不離不棄。
英文解釋
  1. :  Karong
包含詞
卡戎竜